作品介绍

底层民意:中国社会心态调查


作者:李松     整理日期:2014-07-11 17:04:35

本书是揭露“驻京办”第一人、新华社调查型记者李松又一部关注民生的倾心力作。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并往往透过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等体现在社会心态方面。比如中国社会底层普遍存在的焦躁疑惧、迷茫失落、仇官仇富、愤青思维、拜金主义等,就是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
  近年来,李松从实名举报、公车滥用、政务公开、雾霾、学区房、城管制度、社会诚信、未成年人被侵害等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对中国的干部管理、环境保护以及就业、教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进行了大量艰苦细致、由点到面的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并依托来自专业调查机构的独家数据,请国内知名专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些材料进行理性、客观的精辟分析,从而挖掘、描绘出了激烈转型期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价值取向、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态度与认识,深入解读了当前的中国社会底层心态。作者还进一步尝试解释社会心态背后的生成原因,特别是制度性的原因,从社会管理角度探究解决之道。
  本书为读者了解当前中国社会提供了真实的材料,同时也为社会管理者理解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角度。
  作者简介:
  李松,云南蒙自人,2001年进入新华社工作,先后为内参编辑、新华网北京频道总监,现为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尤以调查性深度报道见长。
  在《瞭望》《半月谈》《人民日报》《环球》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多数被《文摘报》《作家文摘》《报刊文摘》《中国剪报》《联合早报》《国际时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转载,多篇入选中央党校培训教材。其作品曾多次获“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奖”,多篇产生过重大的社会影响。
  已出版的社会调查类著作有:《中国隐性权力调查》,《中国社会诚信危机调查》,《中国社会病》。
  目录:
  前言/1
  序言一除了真相,还是真相/7
  序言二从这里,可以读懂中国/9
  开篇社会心态新观察/1
  执政者要把维护公民利益摆在首位,把维护民众的权利作为执政基础。尤其要关注不同群体、身份、民族、阶层等的认同问题,研究化解群体矛盾、民族矛盾、阶层矛盾和身份地位矛盾的有效策略,避免群体和社会冲突的发生,避免社会的割裂。
  上篇权力“黑洞”:吞噬沉没的声音/11
  官员利用权力索取贿赂、路政部门通过权力乱罚款乱收费、教育部门通过补习班择校费敛财……当前,中国权力寻租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这个权力“黑洞”就会逐渐吞噬一切,首当其冲的将是那些“沉没的声音”。
  “实名举报”风险拷问/12
  把公车关进“制度的笼子”/18
  公务员“下海”之弊/25前言/1
  序言一除了真相,还是真相/7
  序言二从这里,可以读懂中国/9
  开篇社会心态新观察/1
  执政者要把维护公民利益摆在首位,把维护民众的权利作为执政基础。尤其要关注不同群体、身份、民族、阶层等的认同问题,研究化解群体矛盾、民族矛盾、阶层矛盾和身份地位矛盾的有效策略,避免群体和社会冲突的发生,避免社会的割裂。
  上篇权力“黑洞”:吞噬沉没的声音/11
  官员利用权力索取贿赂、路政部门通过权力乱罚款乱收费、教育部门通过补习班择校费敛财……当前,中国权力寻租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权力得不到有效约束,这个权力“黑洞”就会逐渐吞噬一切,首当其冲的将是那些“沉没的声音”。
  “实名举报”风险拷问/12
  把公车关进“制度的笼子”/18
  公务员“下海”之弊/25
  “破格提拔”的民意焦虑/30
  力堵“吃低保”黑洞/35
  “保外就医”缘何屡屡走样/41
  倒查干部“带病提拔”/47
  重拳整治“吃空饷”/52
  公务员“廉洁年金”隐忧/57
  县级政务公开为何难/63
  公共资源“有偿冠名”谁说了算/70
  厘清“边缘腐败”/77
  “借调干部”游走在权力灰色带/82
  审视背书式“公权辟谣”/88
  民意分量到底有多重/94
  把脉“控烟”难局/100
  公务员何时能“正常退出”/107
  “有偿删帖”侵害民众知情权/112
  谁对干部调动更有“评价权”/119
  中篇活在当下:民生何以纠结/125
  中国目前存在的各类民生短板,已影响到了“共建共享”执政理念的有效实现。近年全国两会,环境污染、就医、养老等诸多议题持续为民众所关注。一方面,反映了民生疾苦与执政关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解决民生问题非短期之功。
  雾霾的民声共识/126
  “网络维权”的江湖图景/133
  “过劳死”维权难局/140
  富士康“跳楼门”的背后/146
  “学区房”折射教育之痛/154
  “空巢老人”生存之忧/160
  老年人再婚难题/166
  未成年人被侵害事件缘何频发/172
  刑事被害人救助之困/177
  “汽车社会”的风险挑战/182
  “城市飙车”治理难题/190
  纠结的“垃圾围城”/196
  奢侈的“城市亮化”/202
  “短命建筑”现象令人不安/208
  关注粮食浪费现象/214
  检讨“城管制度”/220
  “分时度假”变形记/225
  “微博慈善”的现实焦虑/231
  老人倒地不敢扶/237
  下篇未来发展:让梦想照进现实/243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脚踏实地干好自己分内的事,付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时,每一个中国人,也渴望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
  会。当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二者才会加速绽放。
  中国人真的仇富吗?/244
  底层民众何来“被剥夺感”/250
  “失独父母”制度救济/260
  用法律铲除特权怪胎/266
  期待媒体守护社会的“良心”/275
  微博成为民众“发声场”/282
  年轻人,家人的快乐你懂吗?/288
  弥合社会诚信“断裂带”/294
  “社会抚养费”谜局/303
  你的“虚拟财产”安全吗?/309
  社区“芝麻官”未来之忧/315
  中国人凭什么文化自信/320
  “社会企业”惠及弱势群体/330
  社区承载民众“幸福梦”/338
  尾篇社会心理“风险预警”/345
  当前,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化调整是导致公众社会心理不稳定的关键原因。因此,加大社会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建设,建立医疗、卫生、公安、教育、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社会心理预警体系,通过各种途径营造一种积极、正向的社会心理氛围,是转型期政府社会心理管理与服务的可行之道。
  附录本书作品原发刊物一览表/353前言
  一
  一声闷响,火焰迅速上蹿,数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
  2013年6月7日下午6时30分左右,在厦门BRT快1线途经金山站往南500米处,一辆公交车起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嫌犯陈水总被当场烧死。经警方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走向极端泄愤纵火。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群众的暴力伤害事件。在这些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人中,不少属于无业或没有稳定工作、长期被边缘化的“失意群体”。由于相对剥夺感与反社会人格结合,经过长期淤积发酵,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仇视心态,从而采取极端手段对社会进行宣泄报复。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权力寻租与资本依傍相链接,由此垄断更多社会资源,占有更多上升机会,攫取更多发展红利。这种利益的多元化及阶层的日趋固化,给底层民众带来的,不仅有制度性的分配不公,而且还有等级化的人格歧视。
  比较突出的是,不仅城市底层群体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难度加大,其子女要通过教育、就业等正常渠道进入更高层次,比如公务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明显增强。
  当前,弱势群体已倍感生存压力,而“房叔”“房姐”动辄坐拥几十套房产的财富神话,更是刺痛人心。再看看中国广大的乡村,有些土地被地方政府强行低价征占、被资本强势集中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被侵夺,更加重了中国社会的底层危机。
  中国必须让每位公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果底层民众的心中,涌起对生存发展的无力感、对人生梦想的挫败感和对尊严体面的羞辱感,任何一点新的伤害,都可能成为点燃他们极端暴力的导火线。
  那么,当前中国有多少底层声音,已沉没在众声喧哗中?
  二
  《庄子?说剑》曰:“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明代高启《尹明府所藏徐熙嘉蔬图》诗:“君多恤民意,毋忽岁馑忧。”
  在中国民智已开的今天,民众维权意识日趋增强,他们渴望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社会环境,但一些地方的权力部门还沉浸在以往的运行惯性中,他们以权力美学的好恶为中心,视舆论监督如芒刺,一遇民众表达诉求就浑身不自在。
  而事实上,当前中国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堰塞湖”现象——民意表达机制不够健全,底层民众的实际状况和利益诉求难以及时上传。在“沉没”地带,聚集着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以及改革领域尖锐的矛盾冲突。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青连斌说,“各阶层的利益要求要顺畅反映,否则不满会越积越多。”中国领导人也警告说,现在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
  然而,在中国现实社会里,不论是富裕阶层,还是草根百姓,都普遍热衷于表达自己的不满,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奔走呐喊,具体表现为既得利益者为集聚财富丝毫不让度,利益受损者常常不惜以生命作为暴戾的武器来表达诉求,这种局面在剧烈地割裂社会、割裂人心。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没有稳定的环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均无从谈起,甚至已取得的成果也会毁于一旦。对此,中国有着更为深刻的经验教训。比如“十年动乱”导致经济社会几乎处于崩溃状态,而改革开放以来大局的稳定,给中国带来了连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此外,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动荡后民生凋零的社会现状,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以往情况分析,不少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事件,均源于底层民众的切身利益、现实利益受到侵害。所以,作为执政者必须清楚,民意的通畅表达是纾解和缓释社会不良情绪的前提,有助于培养民众对政治体系的服从、忠诚与合作,取得他们对政治体系运行的认同与支持,提升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程度。
  天涯社区推出“天涯观察”指出:面对太多群体性事件,执政者该如何处置,确实考验其政治智慧。当底层民众心死之际,就是惨剧发生之时,前车之鉴,血迹斑斑。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倾听到那些“沉没的声音”,同时能切实解决问题,惨剧一定能避免。
  无论如何,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需要像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汇聚人心凝聚共识,而并非像如今各个阶层彼此对立,毫不妥协。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合作。每个中国人,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要想在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就需要本着妥协与合作的精神,完成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的彻底整合。
  最关键的是,这需要执政者摆脱自身的一切利益纠葛,在制度上做出顶层设计,避免社会积怨的加深和矛盾的激化,以免应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三
  从法治国家的治理角度出发,对任何极端暴力犯罪都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但全社会更应作出深刻反思,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其产生的现实土壤。
  当前,中国执政者有必要深入社会底层,把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作为起点,打捞起更多“沉没的声音”,并置于阳光下,做到“表达”与“回应”的良性互动。特别要着眼于革除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和两级分化的“畸形权力”,努力构建平等竞争、自由发展、有限干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社会生态。其中,推进民主和法治,发展机会平等、改革和发展成就能让广大民众平等共享,这是未来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可预见,这些改革必然会遇到来自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竭力抵制。这需要执政者具有非凡的决心和智慧去改革,以更大的魄力,更强硬的手段为中国社会精准托底。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播发,详细地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并提出了11个重要方面的改革,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号角。
  但是,在中国深化改革之前,有必要明确一点,即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最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只有具备清醒的问题意识,才会为之付出有效的雷霆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一直汲取于人民。这点在其诞生伊始,就毋容置疑。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核心即“人民”。而且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政治话语体系和制度中,比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公仆”等等。几乎在每个政治概念和制度前面,都能见到灼灼生辉的“人民”二字。
  如今,尽管中国存在不同的政治力量,但中国共产党客观上就是最重要的行动主体。中国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在有些领导干部那里,“人民”二字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不但淡漠民众的利益诉求,甚至与民争利,这样做直接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导致了“脱离民众”的危险。
  更有甚者,有些领导干部还把自己和社会切割开来,用强化维稳机制、构造各种各样的特供系统等方式,来为自己构造一个安全堡垒,享受着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好处,规避市场经济带来的一切坏处,由此割裂了自己和民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对于任何执政党来说,不关心民生疾苦,甚至与民争利都是最大的危险。一个执政党,如果演变为利益导向,民众就会从主体变为客体,而执政党本身也就很难再超越自己本身的利益。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不但着力点精准,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历史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注意打捞底层民众的声音,在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才能获取永无止境的执政活力。
  四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作品,把民众的声音,尽量呈现给社会。当然,如果执政者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更是我的一种良好愿望。
  这部《民意为天》选编的58篇作品,大部分是我近两年刊发于中国时政名刊——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从中国社会心态的角度,通过大量调研采访,聚焦底层民众呼声,不回避社会矛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宜音研究员对于社会心态,有着更深入的解读。“当人们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在很多时候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体验和价值偏好,并且这种体验和偏好经过各种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型媒体的传播,变得广为人知。”
  “人们有两种需要,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别人的感受,以别人的感受为参照,来调整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表达唤起共鸣。在这样的反复互动和振荡中,整个社会便酝酿出一种特别的社会心理氛围和底色,这便是我们日常感受得到的社会心态,一种被社会成员建构出来的‘共享的现实’。”杨宜音说。
  可见,社会心态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自己的社会中,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声音。尤其要警惕“强势集团欺压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滑向边缘群体,边缘群体中的绝望者可能沦为暴力群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发表过的作品,选编入书时,基本忠于原文,仅在细节方面进行了适当删除和修改,或补充了一些最新信息。
  此书出版,首先得知名学者李成言和王俊秀拨冗作序。其次,感谢所有采访对象,是他们为这部书贡献了智慧。再次,感谢新华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同时,感谢朋友们在此书的成稿过程中,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当然,此书出版,我期待有更多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电子邮箱xhslisong@163.com





上一本:术语学论集 下一本:李景源自选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底层民意:中国社会心态调查的作者是李松,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