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战乱不断的南宋


作者:李默     整理日期:2021-12-17 04:14:16


  宋高宗变革兵制
  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南宋兵制有了变革,与北宋兵制有所不同。
  靖康元年(1126),康王赵构被钦宗任命为兵马大元帅,所辖兵力只有1万人,分前、右、左、中、后五军,这是南宋重新组编军队之始。康王即帝位之后,由汪伯彦和宗泽分别率领的两支队伍,成为南宋重新组军的骨干力量。李纲任相后,曾提出一个重新“团结新军”的方案,未能付诸实施,但是,却表明原有北宋禁兵的各种番号和编制,已无恢复的可能与必要。高宗建炎年问,作为南宋军的主力,大致有三支,一是御营军,二是宗泽的东京留守司军,三是陕西军。
  高宗即位之后,就闲置了北宋的枢密院和三衙,另外设置御营司,由宰相和执政兼任御营使和副使,其下设都统制,统管御营军。御营军初分为五军,后分而为三:刘充世的御营副使军,韩世忠的御前左军和张俊的御前右军。这三支部队实际上独立成军,御营司直属部队并不多,权限大为削弱。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取消事实上已无实权的御营司,将御前军、御营军分别改为神武军、神武副军,统归枢密院领导,从而恢复了北宋枢密院管军旧体制。宗泽的东京留守军号称百万,是建炎初年南宋的主要抗金力量,而吴介率领的川陕军在抗金战争中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建炎年间,战乱连绵,兵无定制,除上述诸军外,还有独立的镇抚司军。宋廷曾出于权宜之计,任命了二三十名镇抚使,但到后来其建制全部取消。
  宋建水军
  南宋水师的规模和数量都大大超过了北宋,水军在南宋已成为与陆军并重的一个重要军种,对维持南宋半壁河山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宋高宗即位之后,宰相李纲就提出了在沿江各要地设立水军、教习水战的建议,但由于一些人的阻挠,此计划未能付诸实行。此后,为了镇压杨幺起义军,宋廷被迫大量打造战船装备部队,使水军数量增加。岳飞收编了起义军中大批擅长水战之人,以及战船千余艘,其中包括几十艘作为主力舰的大车船,岳飞部水军迅速扩大。此外,刘充世部有水军5000余人,张俊军虽未设水军,也拥有大小战船380余艘。绍兴四年(1134),‘宋廷曾下令,要求临安、平江、镇江、秀、常、江阴、太军、池、洪、兴国、鄂、岳、潭等州军“各置水军,以五百人为额,并以横江为名”。但这项诏令未能付诸实施,直到次年,张俊收编原杨幺起义军周伦等部后,才拼凑成横江水军10个指挥,约5000人。宋廷还曾设置沿海制置使司,专门负责海防,其所属的水军,舟船数百,士卒逾万,由副使马扩负责“阅习水军战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孝宗以后,宋廷在沿淮、沿江和沿海陆续设置了20余支水军,分布在各重要州军,以防御金军的南侵。其中主要有:鄂州(今湖北武汉)都统司水军,平江府许浦水军,殿前司浙江水军,庆元府(今属浙江)定海县沿海制置使司水军。后两支水军均有1万人,平江府许浦水军最多时达1.4万人,是南宋最大的一支水军。
  到南宋中后期,沿江、沿淮和沿海各重要的府州军,大都设有规模不等的水军。宋廷尤其重视长江下游至两浙路沿海的水军。对于水军的统辖体制,各个时期也不尽相同。如宋孝宗时,一度以知建康府兼沿江水军制置使,统领沿江及沿海15州水军。而大多数情况下,都由各地制置司、安抚司及水军司自行管理。
  南宋凭借着水军优势,能够抵御金、元军的南侵,得以立足江南,偏安一隅。如绍兴末年金军南下,遭到宋水军拦截,失败而回。宋元战争中,南宋也是依仗水军与蒙古军抗衡了一段时日。后来,随着其优势的丧失,南宋的末日就来到了。
  杨万里论易
  南宋初年,著名诗人、学者杨万里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忧国忧民,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兴国在人”的社会政治观点。继承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传统,用“元气”说改造了周敦颐的《太极图易记》,并与程朱理学相对垒。他的学术著作有《诚斋易传》、《庸言》、《天问天对解》等。
  杨万里继承和发扬了前人“气”的宇宙观,在他的《天问天对解》中,对屈原的《天问》和柳宗元的《天对》中关于宇宙起源和天体演化等根本问题作了通俗的解释,阐明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宇宙观。他认为,宇宙天地是混沌的“元气”自然形成的,没有神秘的造物主主宰,宇宙万物的变化、构成,都是它自身对立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他还充分肯定柳宗元的宇宙无限思想,认为天体无边无际,没有所谓偏僻角落。他用物质性的“元气”解说人和生命,引发出无神论观点,并反对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他继承发扬了柳宗元《天对》的思想传统,与朱熹对《天对》的非难和对《天问》的解释相对立。
  杨万里在宇宙观上的最大贡献。是他唯物主义地改造了周敦颐的《太极图易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宇宙生成论。他针对周敦颐的“无极”为“虚无”,根据“元气”学说进行了自己的阐述,具体人微地表达了阴阳二气在构成宇宙万物中的神妙作用,去掉了周敦颐的“虚无”含义。他在“道”和“气”的关系问题上,也和程颐的思想相对,对所谓只有精神性的“道”或“理”才是永恒存在的观点进行了抨击,他指出,只有物质才是不灭的,并认为,有了天地然后才有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有了人类才出现君臣上下,并产生维护君臣上下的礼义道德,而不是先有“理”。杨万里吸取《易经》中观物取象的观念来阐述自然的种种变化现象,同时又打破《易经》占卜问卦的神秘色彩,赋予以观物取象的唯物内容。
  杨万里吸取了《易经》的变化发展观点,认为《易经》一书所谈的变易之道是讲述阴阳二气的变化发展规律,他指出阴阳二气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的矛盾导致永不休止的运动,这反映了宇宙变化发展的规律,由此他提出“天非和不立,物非和不生”的命题,可见他已自发地猜测到客观自然界的事物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认识论上,杨万里肯定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也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观察和思维,客观世界才能被认识。
  杨万里的思想也有局限性,他的无神论思想不够彻底,未能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他信奉儒学,对伦理纲常、中庸之道均推崇。但总的看来,他敢于大胆创立一家之言,提出许多当时人们认识水平所不能达到的符合客观事实的诊断,在理学泛滥的年代里是十分可贵的。P2-9





上一本:英雄辈出的时代 下一本:群雄逐鹿天下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战乱不断的南宋的作者是李默,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