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精神中国:1976年以后的文学求索


作者:吴耀宗     整理日期:2014-03-07 11:20:09

   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社会转型,文学界反思过去单一的主流表述,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寻找新方向,在书写上进行多元的求索。《精神中国--1976年以后的文学求索》收录王德威、陈思和、陈晓明、程光炜等十六位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专家的论文,文中或捭阖综述后“文革”文学价值的建构过程,或思索作家、文类何去何从,或回溯当代文学起源,或追记书写传统、审视历史记忆,或彰显理论上的传承联系,或端详作品的内在叙述机制,品第话语的精粗优劣,或临摹被商品化的历史图景,智慧的火花四下闪烁,照亮了文学精彩缤纷的求索印记。借助于这些深入肯切的思辨文字,《精神中国--1976年以后的文学求索》的编辑实际上也完成了“精神中国”这个新概念的酝酿过程,让1976年以后文学求索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拥有一个既可大幅涵盖又能精确描述的阐释平台。本书由吴耀宗编。
  目录:
  吴耀宗“精神中国”的生成:论述1976年以后文学的新概念(代序)
上编:通体的图景
陈晓明去历史化的大叙事——90年代以来的“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
程光炜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
陈思和低谷的一代——关于“70后”作家的断想
吴耀宗空间反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苦旅小说
林春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话语和他者化
佐藤普美子呈现风景——新诗的“公共性”
孙郁近三十年的散文
林少阳80年代的李泽厚与“史”:一个观察近年文学走向的视角
王宣人“美丽世界的孤儿”——从韩寒、郭敬明小说看当代中国青年精神存在
下编:个体的审视
王德威信仰与爱的辩证:阮庆岳的小说
许子东“文革故事”与“后文革故事”——读莫言的长篇小说《蛙》
陈丽芬野性的姿势:《狼图腾》与中国想象吴耀宗“精神中国”的生成:论述1976年以后文学的新概念(代序)
  上编:通体的图景
  陈晓明去历史化的大叙事——90年代以来的“精神中国”的文学建构
  程光炜新时期文学的“起源性”问题
  陈思和低谷的一代——关于“70后”作家的断想
  吴耀宗空间反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苦旅小说
  林春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话语和他者化
  佐藤普美子呈现风景——新诗的“公共性”
  孙郁近三十年的散文
  林少阳80年代的李泽厚与“史”:一个观察近年文学走向的视角
  王宣人“美丽世界的孤儿”——从韩寒、郭敬明小说看当代中国青年精神存在
  下编:个体的审视
  王德威信仰与爱的辩证:阮庆岳的小说
  许子东“文革故事”与“后文革故事”——读莫言的长篇小说《蛙》
  陈丽芬野性的姿势:《狼图腾》与中国想象
  南帆后革命时代的诗意:韩少功的散文
  黄文倩生活在他方——重读高加林与路遥的《人生》
  金理“小说的文革史”及现实焦虑的移置——《古炉》读札
  邹宇欣少数民族历史书写,宗教的抑或是政治的——以回族作家霍达之《穆斯林的葬礼》为例
  





上一本:东亚汉文学论考 下一本:批评的召唤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精神中国:1976年以后的文学求索的作者是吴耀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