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我们,在北京


作者:严志刚 主编     整理日期:2021-12-19 01:42:43


  来自这座城市的馈赠
  北京太大,人太多。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对外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很多人想往北京,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能来北京看看。
  不断有人满怀希冀而来,如春季漫天飞舞的白色杨絮飘然而至,乱花迷眼;也不断有人失望离开,像冬天黑色枝丫伸向天空的苍茫寂寥。最新资料表明:北京这座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 万人。北京,早已不再是皇城根下那些节奏缓慢的古朴街巷,即使从老城区最深处的四合院里钻出的,如今也是一张张生动而陌生的脸。
  我想起20 世纪90 年代初,刚刚来到北京的时候,只有两条地铁线,迈出二环就有出远门的感觉。天安门前,黄色的“面的”排队通过;故宫的地面,还是凹凸不平的古老砖块。在游客最多的王府井大街,不期而遇单位的同事也没有什么惊奇。夏天的钟鼓楼下,光着上半身的“膀儿爷”们,腆着自由而又骄傲的肚皮。冬天从胡同里的澡堂出来,被冷风一吹,头发冻得坚挺,像打了摩丝的小公鸡。而那些赶着囤积大白菜和土豆的大妈,她们无一例外地热情洋溢,总是能点燃人们记忆中最温暖的火花。那时候擦肩而过的,都是熟悉的北京人。
  2019 年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密如蛛网,西边刚刚增添了通往门头沟的磁悬浮S1 号线。“奥森”已经成了城北的天然氧吧,是北京人闲暇时常去的休闲地。东边的通州区,因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规划,迎来了市级党政机关的集体入驻,“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现代化新城初具雏形。南边刚刚奇迹般落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更是直指京津冀一体化,对接雄安新区的宏伟战略。几十年里,中国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路程。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这片沸腾激荡的土地上,以变形金刚般的魔力和速度,引领着时代队列,幻变出不断伸展的城市天际线。
  在北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为一座令人瞩目的国际大都市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变化也发生着—来自全世界五花八门的人才蜂拥而至,他们以个体的激情才华或微薄之力,汇集成滚滚洪流,一起在这座城市演绎了人生的千万种可能。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为了质朴的理想和世俗的成功,在这里生根发芽。他们的信念和态度、激情和焦虑,也成为这座城市鲜活的细节。
  他们就是我们,距离让过往的温情变得陌生。但当站在街头,满眼触及生动的面孔,每张生动的面孔都因为心底有一个生活的支点,使人们匆匆忙忙,擦肩而过,无暇顾及彼此。感恩历史的机遇,让这里生活着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是这座城市的主人。
  是的!这座成熟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宽容。而此刻,我们都是北京人。
  作为摄影师,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各种陌生人打交道。当我们在街头拦住一个人,或者带着相机闯进他们的世界,无疑是冒昧的。但至少这一刻,我们的这种行为,让这些忙碌在这座城市里的陌生人停止了脚步,陷入了思考。至少,在他们打开心扉的这一刻,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心理上的富足与安宁。为了完成这本书的编撰,我们还借助了互联网的力量,开设了“我们在北京”的话题,征集更多陌生人的独特记忆。与此同时,我们收获了更多因为彼此间真诚的信任而带来的共鸣和快乐。
  摄影不只是按快门,影像更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照片只能截取每个人漫长人生的一个切面。多年以后,这些普通人在北京这座城市发生的故事,可能会带着记忆的温度,沉淀得更加丰厚。
  这本书里记录的每一张面孔、每一个故事和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无论喜悦、迷惑、努力、希望,总有一些情感让我们感同身受,也都是来自这座城市的馈赠,感谢彼此。
  严志刚
  2019 年6 月
  主编 严志刚
  当代知名报道和纪实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影像产业委员会委员,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中国摄影家代表;曾任新浪网图片总监,现任今日头条图片总监。“华赛”、“国展”、平遥、大理、连州等赛事和摄影节评委。著有《看见、看不见》《回不去的家》等。





上一本:手作翻糖花卉技艺 下一本:画说中国茶故事(社级市场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我们,在北京的作者是严志刚 主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