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另类精灵bjork1


作者:另类精灵     整理日期:2012-03-07 15:47:40

  Bjork,来自北欧冰岛。由当年独立音乐圈中显赫一时的乐队The Sugarcubes蜕变出来作单飞。1993年处女作《Debut》被英国权威音乐杂志《Q》评为全年十张最重要大碟之一,和P J Harvey、Tori Amos并列为流行音乐圈中三大女权主义者。无论是在Sugarcubes时期还是93年的《Debut》都仿佛预言Bjork的音乐才华和艺术理念并不是那么简单。当年Bjork独特的唱腔和风行一时的菠萝头形象更是成为众多歌手东施效颦的对象(如:王菲),但尽管将Bjork的唱腔和包装模仿得如何惟妙惟肖,但永远也无法沾染到Bjork身上半点的音乐味道和无穷创意。从《Debut》中的摩登电子音乐元素延伸至95年的《Post》。从《Post》中我们看到的包容性就好像《Debut》是两年前的一次习作。当中调和了Trip-Hop、Techno、Mod、Big band jazz、Folk等多种酱料,再将其炮制成一张销量超过300万张的《Post》。除了在每张Albums之间出版一张Remix的唱片外,Bjork在97年末带来了全新专缉《Homogenic》。《Homogenic》的创意并非在你我的想象范围之内,除利用大量弦乐作各种电子打磨之外,封面更是吸纳了多种前卫畸形审美意识的诡异美学意念,夺得97年度日本东京ZYIRG设计工业年奖。从《Homogenic》中投射出的创作精神仿佛使我领悟到Bjork似乎已超出了流行音乐的范畴。
     作为流行音乐圈中音域最为宽广的歌手之一,Bjork Gudmundsdottir(既是Bjork)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创作一些艺术和实验性很强的音乐,来跟主流音乐抗争。大多数人都以为她一直一个人做音乐,故而当得知她1993年单飞前曾经和三个不同的乐队合作发行过专辑时显得很惊讶。事实上,这个古怪精灵的天才自从16岁开始就有自己有关名声荣誉的判断尺度。
     出生在冰岛的Reykjavik时,没有任何明显迹象表明某天Bjork将成为世界知名的冰岛音乐家。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她就开始练习长笛、钢琴和声乐。1979年,加入了第一个乐队。十五岁时,她组建了Tappi Tikarass这个组合,一个受Siouxie and the Banshees强烈影响的post-punk乐队。1982年,乐队的两首歌收入到一个叫Rock in Reykjavik的冰岛New Wave运动的记录片里,结果,Bjork很快就被认定为这个领域内最有希望的天才。
     1983年,Bjork和其他一些冰岛New Wave明星被邀到一起,组成一个超级组合来做一个特别的电台节目。她和其他几个成员(里面有Eina Orn和Sigtryggur Baldursson)相处得非常好。这样到了这年的秋天,他们组成了一只名为Kukl的新乐队。到1983年Tappi Tikarass第二张也是最后一张专辑出来时,Bjork已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放到Kukl上了。接下来的两年里,她和乐队发行了共发行了两张传辑,在欧洲作巡回演出,开始形成一种带爵士味的政治性post-punk的风格。但到了1986年中,Kukl却解散了。
     Bjork跟她的吉他手丈夫Thor Eldon在1986年6月8日有了一个儿子Sindir,于此的同一天,她组建了一个新乐队,除了这对幸福的新父母之外,还有几个Kukl的旧成员。到了年底,他们最终确定了乐队的名字Sykurmolanir,用英文来说是Sugarcubes。乐队梦幻般的单曲"Birthday"的冰岛语版在1987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份跟Elektra公司的合约。1988年秋季,他们的首张专辑"Life's Too Good"在美国发行,获得了极好的评论。除"Birthday"之外,喧嚣刺耳或者有点让人迷惑的"Motorcrash"也受到些许青睐。乐队的第二张CD,"Here Today Tomorrow Next Week",却没有以前那么幸运了。1990年,Bjork抽出一些时间录制了"Gling Glo",这是张传统冰岛爵士唱片。
     尽管Sugarcubes 1992的第三张专辑"Stick Around for Joy"还附带了一张合乎适宜的命名单曲,乐队在年内迟些时候解散了。之前,乐队的麻烦主要集中在Bjork身上;她单飞的倾向越来越明显。Sugarcubes的天鹅绝唱"It's it"在1992年发行,后来又发行了一张舞曲重混专辑,它也预示了Bjork的单飞。
     与Thor分手后,1993年Bjork带着儿子来到了伦敦。这次迁居让她可以跟不列颠舞曲界的许多制作人合作。当中非常优秀的一个(Nellee Hooper)为她首张个人专辑"Debut"掌舵制作。专辑定音鼓、采样机和吉他贯穿始终的单曲"Human Behaviour"发行量巨大。在此帮助下,Debut受到了差异巨大的评价,被Rolling Stone视为垃圾却又为其他许多乐人所称颂。数字叙述了事实:Debut的销售量最终确定了Bjork在美国的地位。
     1995年,Bjork推出了更富忧郁色调的"Post"。它没有获得像Debut那样的销量,尽管推出了大型娱乐性的Busby Berkeley风格的Video"Blow a Fuse(It's Oh So Quiet)",Bjork做了一个爵士大乐团一样狂妄的尝试。1997年早期,"Telegram"开始发行,其中几乎每首Post里的歌要么被重新混缩,要么被重新录制,合作者也包括Dillinja、Deodato和Brodsky四重奏等许多人。许多人开始猜测从此Bjork将走什么道路。她最近主持了一次电台采访,采访对象为经典电子音乐先锋Karlheinz Stockhausen。或许她下一件作品将是某种实验性Ambient?抑或现代舞曲的糅杂?不论怎么样,都将是她在自己绝对独特的音乐道路上又一大胆的一步。 





上一本:另类精灵bjork2 下一本:男人是个什么东西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另类精灵bjork1的作者是另类精灵,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