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希望工程连接的千里奇缘


作者:希望工程连接的千里奇缘     整理日期:2013-06-02 11:33:05


  希望工程连接的千里奇缘
   刘莎
  她很久没有听过这样亲切的话语了,喊了一声娘,扑在婆婆的怀里,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就连在一旁看热闹的人们也感到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
  1998年的春天,杨普照迈过了40岁的门坎。那时的他还没有媳妇儿。
  不是杨普照不想娶媳妇,而是他做过的傻事拖累了他。他的亲事成了母亲的一块心病,老人家四处托人,为儿子的婚事费尽了心机,面对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到了1998年冬天的时候,一个女孩会从贵州的大山里来到杨普照身边,与他结成了人生伴侣。提起这件事,杨普照笑着对我说:“我是沾了希望工程的光,说不定我还是全国惟一的因为希望工程而受益的中年人呢。”
  让生命载着爱心飞翔
  1980年7 月,踌躇满志的杨普照参加了当年的高考。但黑色七月里的拼搏并未给他带来圆满的结局。尽管他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却因为自小留下的小儿麻痹症而被拒之于高校门外。
  杨普照并没有为自己身体的残疾而自卑,也没有为未能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消沉。那些日子里,他整天都沉醉在书海里,企盼着用读书、写作来弥补身残的不足,充实自己的生活,进而做出一番事业。而机遇也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到了第二年冬天,村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时,杨普照便以优异的成绩走上了讲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校园里,到处都充满了春的气息,孩子们那欢乐的笑声感染着这里的每一个人。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杨普照的心情更是开朗了许多。有一天,他突发其想,自己今生已与大学无缘了,那就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身上,让他们来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吧。有了这种想法,杨普照更是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倾注到孩子们身上,他把铺盖搬到学校,将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那些可爱的孩子便成了他活着的全部理由和希望。课堂上,他的嗓子讲哑了,手指也被小小的粉笔磨出了厚厚的积茧;课堂下,他孜孜不倦地批改孩子们的作业,给差生补课,不愿看到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夜深了,他屋里的灯光总是最后一个熄灭,不知有多少次因为讲课而累晕过去。他就这样不知劳苦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他企盼着有一天能分享孩子们的喜悦。
  1989年9 月,新学年已开学半个多月了,杨普照发现自己班上一位叫李娜的同学还没有来报到,便决定前去家访。等他来到李娜家时,他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个什么样的家啊:两间土坯搭成的草房在秋风中摇摇欲坠,屋子里连个小凳子也没有,锅里是放得冷清的玉米糊糊……眼前的一切深深地震撼了杨普照的心。他不知道在自己的身边竟还有如此贫困的家庭。他掏出身上仅有的90元钱塞到李娜妈妈手中说:“嫂子,让孩子上学去吧。”
  重新获得了上学机会的李娜感激地给老师跪下了,杨普照赶紧将她拉起来,眼含热泪地告诉她:“你千万别这样,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考上大学,就算报答我了。学费的事我给校长打个申请减免的报告,你们就不用多操心了。”
  就这样,李娜重新走进了她心爱的教室。但是,她不知道她的学费其实是杨老师拿自己的工资替她交的;她更不知道,直到她升入中学后,杨老师仍然悄悄地替她交学费,请求中学的老师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多加关照。
  1996年,李娜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位她所敬爱的师长。当杨普照听到这个曾一度失学的孩子将成为一个高校学子的喜讯时,不由得流下了幸福的热泪。整整16年了,终于有人替他圆了昔日的大学梦。
  杨普照尚未从李娜成才的喜悦中平静下来,又一个失学的孩子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天,杨普照从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下发的资料中认识了一个叫黄宁的孩子。小黄宁家住沁阳市城关镇,父亲早已去世,妈妈拼命干活拉扯着他们兄妹3 人。一个妇道人家带着3 个孩子的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无奈的妈妈想让小黄宁辍学回家帮忙,但小黄宁却生性好学,仍旧天天往学校跑。最后,妈妈只得跑到学校将他往家里拖。回家的路上,小黄宁哭着向妈妈乞求:“妈妈,我要读书,我要上学。”
  母亲又何曾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可孩子又怎能理解母亲的难。面对那数百元的学费,她曾四处告借,可谁看到她那贫困的家,便会随便找个理由把她推走。面对这求救无门的境地,做母亲的又有什么办法?她狠下心来打了儿子一巴掌,一边将孩子往家拖一边骂儿子不懂事。然后,她自己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小黄宁的故事使杨普照止不住潸然泪下。那一天,他向校长请了假,拄着拐杖来到15公里外的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获得资助的小黄宁复学了。当他听到资助他上学的杨老师是个残疾人的消息时,他绽满了笑容的小脸上布满泪水……
  杨普照至今还是一个民办教师,在任何一级的教师名单中都找不到杨普照的名字,但他教的每一茬学生都以一流的成绩考上中学。他的教案常常成为“范本”而被老师们“传阅”。这里的人们一提起杨普照,都会流着眼泪讲述一段与他有关的故事。他教出的学生个个都是那样的优秀;他每月70多元的工资全都用在了贫困学生的身上;虽然也有人骂他傻,但更多的人们却被他的故事感动着。同时,他的亲友、同事也为他的婚姻大事一直没有成就而焦虑着。
  苦妹子,何处是我幸福的家
  1998年6 月的一天,杨普照正在上课,校长过来告诉他,让他赶紧回家一趟,说是有个从贵州来的客人在家里等他。
  杨普照不知道找他的人会是谁,也不知道人家为啥要找他。但他还是坚持讲完课才拄着拐杖往家赶。
  杨普照回到家中,只见母亲在厨房里忙活,一个陌生的女人正坐在屋里看电视。他刚走进屋里,那个女人便迎上来说:“你就是杨老师吧?我叫罗桂香,是从贵州来的。”
  “你好,有什么话坐下来慢慢说。”
  杨普照和罗桂香相对而坐。虽然对方夹带着贵州方言的话很难听懂,可他还是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弄清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罗桂香是个苦命的女子,她从小就生活在安顺郊区一个景色怡人的小山村里。在她16岁那一年,父亲因病去世了,母亲经不住这沉重的打击和贫困的煎熬,抛下她和年幼的弟弟不辞而别。从此,小桂香成了家里的主心骨。为了供养弟弟读书,她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像大人一样在田里劳作,干那些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为了支撑这个破败的家,她每日里除了读书外,还得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企盼用自己的双手为弟弟撑起一片蓝天。然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又谈何容易?地里打的粮食虽然够吃,可她又从哪里去筹措两个人的学费呢?好心的亲友见他们过得实在艰难,便劝她将弟弟送给有钱的人家收养,却被她一口回绝了。弟弟就是她全部的希望,她在父亲坟前发过誓,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让弟弟离开这个家,就一定要让他完成学业。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尽管村里不少人家通过那条窄窄的乡间公路运来建筑材料,建起了漂亮的红砖瓦房。可罗桂香却依然住在几十年前爷爷亲手砌起来的土坯房里。这座老房就像上了年纪的老人一样老态龙钟,到处是裂缝,天上一下雨,屋里便湿漉漉的。这座老屋真的不能再住人了。
  为了改变家里的困境,罗桂香决定走出山寨,外出打工。1993年,罗桂香来到安顺城里,在一家小饭店找了一份刷盘子的工作。然而,虽然她拼命地工作,又一再节衣缩食,可在两个弟弟那一再高涨的学费面前,她的力量却是那样的渺小。面对贫穷,她不愿低头,她好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战胜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为弟弟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可她却不知道到何时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1995年8 月,罗桂香的弟弟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她也考上了一所中专。可她打工挣来的钱却早已花光了。面对这数千元的学费,罗桂香束手无策了。她是多么希望有人能伸出手来帮帮她呀。然而,茫茫人海中,能够帮助她的人又在何方?
  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欢天喜地地去学校报到了,她却只能在街头茫然地流浪。她不敢回去面对弟弟那渴望的目光,无奈地坐在城市街头大哭起来。
  就在罗桂香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老板娘给她出了个主意:找个对象嫁出去,用彩礼钱支付弟弟的学费。罗桂香想想再也没有其它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只得点头答应。随后,老板娘将她介绍给自己38岁尚未娶妻的表哥。接过老板娘递到她手上的5000元钱,罗桂香难受得只想流泪。
  弟弟终于走进了他心爱的教室,罗桂香却失学了。为了弟弟,她把自己卖给了一个她不愿嫁的男人。可她却又是那样的不甘心。结婚那天,面对着满屋的喜庆,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苍天啊,你怎能如此不公?命运啊,你为何要一再捉弄我这个苦命的女子?那天晚上,罗桂香怎么也难以入睡。等丈夫睡着后,她索性坐起来,将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写成文字。她想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好减轻藏在心中的痛苦。
  3 个月后,罗桂香用自己的心血写成的这篇文章在一家女性刊物上发表了。不久,她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南的读者来信。这位叫杨普照的读者在信中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劝她莫要为一时的困难而把婚姻当买卖。还说自己将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她,稍后,她竟真的收到了对方寄来的1000元钱。面对这颗善良的心,她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因为此时的她早就为那几千元钱把自己卖了出去。
  好心的大哥啊,我愿做你的新娘
  罗桂香企盼借助丈夫的力量资助弟弟完成学业,企盼着平平淡淡地度过此生,却没有想到自己会跳进了火坑。
  罗桂香的丈夫本是安顺城里的混混,曾因犯罪而被捕入狱,这就是他年届40尚未成家的原因。如今,本该痛改前非的他却并没有吸取以前的教训,依然和一帮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天天在外惹是生非。更让罗桂香伤心的是,他不但对罗桂香十分刻薄,还动不动就对她拳打脚踢。他以为罗桂香是他买来的老婆,就应该在他拳头下逆来顺受。
  这一年,罗桂香的女儿已经两岁了,可她在夫家的地位却没有丝毫的改变。丈夫仍然是动辄就对她打骂,使得罗桂香再也无法忍受。一天,罗桂香无意中从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引起了她的关注。“杨普照”,这不就是数年前为她提供帮助的那个人吗?她急忙找出在箱底下压了好几年的那封信和文章中的地址对照,不错,一点也不错,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正是曾给她帮助的沁阳市邗邰小学教师杨普照。直到这时,罗桂香才知道帮她的恩人竟然会是个月收入只有几十元的民办教师,更让她未曾想到的是这位好心人竟至今尚未成家。
  杨普照的故事打动了罗桂香的心。那一天,她想了很多很多,她曾无数次想脱离现在的丈夫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幸福在哪里。而在她得知杨普照的现状后,却似乎看到了幸福在向她招手。是的,既然他对素不相识的人都会献出一片爱心,又怎会让自己的亲人受到丝毫的委屈?在这个物欲横流,许多人为金钱而尔虞我诈的世界里,这样的好男人又到哪里去找?如果我能成为他的妻子……
  罗桂香的心动了,数日之后,她从遥远的贵州来到了太行山下。
  罗桂香的故事讲完了,杨普照半天没有吭声,而站在他身边的母亲却早已泪流满面。她既同情罗桂香的遭遇,也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以前,她一直以为儿子很傻,傻到把自己的血汗钱送给素不相识的人。却没有想到,儿子的好心,竟会给她换回个俊俏的媳妇来。但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儿子会一口回绝罗桂香的要求。就在她觉得儿子的婚事有了着落时,却听儿子说到:“小罗,我很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但我却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你还是回家吧。”
  且不说杨母对儿子的话感到吃惊,就连罗桂香也没有想到杨普照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沉默了半天才对杨普照说:“大哥,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可我是真心喜欢你啊。难道你忍心看着我重新跳到火坑里?难道我的命就真的这么苦吗?”
  “桂香妹子,我知道你是个好女人,可我是个残疾人,工资又不高,年龄也比你大,你跟了我会受苦一辈子的。再说你还有属于自己的家庭……”
  “我说过了,我早就想脱离那个家庭。我知道你是个残疾人,可我不会嫌弃你,所有的苦我都能吃得了。你年龄比我大,可我不在乎。大哥,你就把我留下吧!”
  “婚姻的事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定的,你可以先在这里住下来,我们接触一段时间再说,好不好?”杨普照作出了让步。
  半个月后,杨普照看到罗桂香有些心神不定的样子,就问她是不是想家了。得到她肯定的答复后,从不轻易向人借钱的杨普照跑了好几家借来4000元钱,递到罗桂香手中说:“你准备一下,明天就回去吧。”
  罗桂香走了。村里说啥话的人都有,有人说这女人是个骗子,她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骗钱;有人说杨普照是个傻货,到了嘴边的肉都不知道咋吃;也有人说杨普照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这一辈子都娶不上媳妇了。就连普照的母亲也难以理解儿子所做的一切,她是多么想早日抱上孙子啊!
  然而,就在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时,杨普照却收到了罗桂香写给他的信。在信中,罗桂香饱含真诚地写道:“大哥,匆匆一见之后,我似乎看到了你那颗金子般的心。我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再也无法离开你了。现在,我正在和那人办理离婚手续,请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重新回到你身边的。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我会永远做你的新娘……”
  罗桂香没有让她心爱的人失望。到了那年冬天的时候,她带着女儿,走出了自己生活了30多年的大山。当她再一次见到自己思念已久的心上人时,动情地对他说:“大哥,就算你打死我,我也不会再离开你了。”看着这失而复得的媳妇,杨普照的母亲笑了。她抱起随媳妇一起来到这里的孙女,真诚地说:“放心吧闺女,他要是敢动你一指头,娘也不会依他。”罗桂香很久没有听过这样亲切的话语了,她喊了一声娘,扑在婆婆的怀里,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就连在一旁看热闹的人们也感到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
  将善良进行到底
  杨普照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但他那颗善良的心并没有因为有了家而终结。他的心依然牵挂着那些贫困的学子。
  婚后的生活是清贫的。杨普照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再加上他经常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使得自己并没有留下多少积蓄。然而,成家后的杨普照却不能不有所牵挂。以前,他可以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拿出来,现在却不能不想到自己身后还有两张要吃饭的嘴。有一段时间,他曾因无力去资助那些贫困的学子而紧锁眉头。
  丈夫的心事妻子怎能不知道?但是,罗桂香对丈夫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反而发誓决不会去拖他的后腿。1999年冬天,杨普照发现妻子出去买菜时总是磨蹭很长时间才回来,而且买回的菜还不是很好。他跟罗桂香说了几回,她却像没听到似的,买回来的菜反倒一天比一天差。杨普照有些生气了,决定跟着妻子去看个究竟。一个星期天的中午,他偷偷跟在妻子身后来到菜市,妻子的举动却不由得让他吃惊:妻子正弯着腰、低着头捡别人丢弃的菜叶……杨普照的眼泪溢满了眼眶,他丢下拐杖扑上前去抱住妻子:“香,我让你受苦了。”
  节流莫如开源,罗桂香一边想办法节衣缩食,一边又积极地创收。她跑到5 里外的煤炭转运场,像男人一样做起了装卸工。虽然每装卸一吨煤炭只能挣3 元钱,可她却干得那样起劲。是的,丈夫的身体需要补养,他牵挂的孩子们需要钱呀!
  2001年春天,罗桂香在深圳工作的弟弟前来探望她。当他看到煤黑子一样的姐姐时,不由得一阵心酸。他悄悄地对罗桂香说:“姐姐,你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不能看着你在这里受苦,跟我去深圳吧。”但他未料到昔日温顺的姐姐却是那样固执。罗桂香笑着对弟弟说:“小弟,姐姐的日子过得是有些清贫,可你姐夫待我很好,我从来也没觉得在这里受到了什么委屈。”罗桂香的弟弟发现,姐姐在说这话时,脸上溢满了幸福。
  2002年3 月10日是杨普照感到最幸福的一天。这一天是他的生日,几位曾受到他资助的孩子来到他身边,给他送上了最真诚的生日祝福。已经大学毕业在郑州市某公司做白领的李娜来到他身边,表达她对恩师的深深谢意;已是中学生的黄宁给他送来了自己亲手做的生日贺卡;仍在学校读书的陈佩佩把自己的奖状贴到杨老师的床头;罗桂香的弟弟也从深圳给姐夫寄来一束鲜花……看着孩子们那虔诚的面孔,听着孩子们那亲切无比的祝福,杨普照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杨普照的故事讲完了,当我就要离去的时候,他一脸真诚地对我说:“我并不希望那些受到资助的孩子们到家里来感谢我,只要他们好好地读书,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上一本:国宝还家记 下一本:八年闯荡金三角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希望工程连接的千里奇缘的作者是希望工程连接的千里奇缘,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