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兰心曲


作者:兰心曲     整理日期:2013-06-02 11:29:13


  兰心曲
  
  
  作者:钱定平
  记得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位上海作家这么写过,要在上海找一家最完善的现代化剧场,只有兰心。特别,拿建筑的玲珑和设施的完备来说,兰心甚至在远东也罕有其匹。
  瞧一瞧当时的上海,这话大致不大会错。那片东流去、遮不住、不思量、自难忘的记忆里,兰心戏院一度是上海高档文化盛宴的代名词。“到兰心去!”常常可以听见人们这么说。讲话的人大都是西装翩然,旗袍婀娜。在这座华洋杂处、纸醉金迷的大都市里,还保持着一腔文化的自我和民族的价值,上法国俱乐部或德国总会么?难免会沾上一股西崽味;到闹市中的“卡尔登”(长江剧场)么,又缺了点静谧风致。得乎其中,唯有兰心。
  兰心自打开办那天起,就从娘胎里带来了艺人的一种超脱和雅韵。她脱胎于19世纪中叶上海的两个西洋“爱美剧社”:“浪子”和“好汉”。爱美的意思是业余爱好者,于是就少了行业桎梏,又多了票友风雅。兰心,她身居“法租界”,却并不依靠领事巡捕“罩”着;她演外国戏,却并不排斥中国的好剧本;她是半殖民地的文化产物,却上演过郭沫若的《孔雀胆》和夏衍的《离离草》;那时西班牙人雷马斯独占上海电影放映场馆,兰心并不逐鹿中原,只是偶尔放几部有文化品位的影戏;经常出入兰心的人士,即使在“奥菲斯”做事,也自认与无知的洋老板保持适度的文化矜持;兰心的外国名字是取自拉丁,原是古罗马大演说家、散文家西塞罗在家乡的学苑,古朴馨香;译为“兰心”,可以说是声情并美,就像希腊首都“雅典”的翻译;兰心小巧精致,最适合演文化浓郁的话剧,或者听欧洲的室内乐……总之,兰心一瓣,可以说是半殖民地文化人心之避难所。
  瞥一眼兰心的周边,也像众星拱月,烘托得有声有色。从兰心向南闲步走去,直到国泰电影院,是上海马路最好的一段。现在虽然半边给东洋气占据了,仍旧抹不掉片片飞花,流光溢彩。一踏上这路段,人们就不禁以感情呼吸,又用思绪观看。且不说那锦江北楼,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建筑色,单看那缀满一路的两层群房,就可圈可点。那头国泰的外文名为Cathay,译得音义并茂。夹在古罗马和大中华之间的茂名南路,橱窗斑斑点点,就像珍珠一串,连缀着,偎依着,逶迤着。我觉得,街道和房子会对日月天光起反射作用似的,一年四季总是亮堂堂的。特别是金风乍起,女士们换的秋装刚够朦胧了轮廓,留给人的是模糊的无尽想象;又镀上了一层反光,同那片片飞舞的金黄落叶一样妙曼风致。我觉得,茂名南路乃是世界大都会最值得怀念的路段之一。在开头的转角处,就是兰心。叫人频频怀想巴黎文化区,圣日耳曼林阴道也在转角处的172 号,便有一爿富乐和咖啡馆。富乐和是阿拉贡、巴特、“新小说”罗伯格里耶等诸家、圣罗朗、贝尔蒙多、拉康,一直到萨特和波伏娃这些人的文化渊薮。富乐和周围远远没有兰心开阔,浓郁的文化馥郁却有几分相像———可我们的兰心或者国泰咖啡馆又在哪儿呢?
  “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次走过兰心,我不禁大大一愣,兰心居然风貌依稀。她孤单地伫立在路口转弯角,像一位风雨飘零的淑女,浓浓静穆中含着淡淡幽怨,但不改孤寂娴静的风骨。记忆中,兰心不像大光明或文化广场,她没有堕落成批斗的屠场。兰心躲过了这一劫,靠她的小巧玲珑,还有那片超然气韵。文化不可侮也正像佳人不可污,等到上海的文化在几劫轮回中终于酒醒梦回,也终于发现了兰心的余韵犹然可人,一下子认出了旧人风致。
  兰心已经高寿一百三十有六,如果从那两位“爱美”合并算起的话。打1931年她在现在的地址正式开幕,也是七十二岁但还娟好宜人的一位璧人。现在,兰心以“上海首家怀旧经典剧场”而“整新如旧”,值得庆贺。我想引用几句描写当年兰心旧貌的话语,作为结束:  内设七百二十三座:四九零在正厅,二三三在楼厅;每座的视线都适中于舞台;座位的本身都宽畅和舒适,较普通戏院的椅子为大。……穿堂是富丽的广阔的和透气的。楼座的平面上有着美丽的走廊。白色水泥粉刷着和美丽的砖石嵌砌着外部,全院是幽静、清爽和现代化,完备与舒适的设置。
  生硬的白话读起来恍如隔世,的确,今与昔也真隔了一整个世界,城市也跳了一大段时空。我觉得,怀旧也者不很恰当。文化不应该老是忆往怀旧,须要常变常新。旧兰心已经奏完了一段心曲,建筑可以整新如旧,内涵更能除旧布新,文化岂能从一而终?新兰心自有新使命,播种自个的新鲜生命,演奏自己的华彩乐章。一曲难忘过后,就是翠堤春晓!
  --------
  解放日报





上一本:我对今天说:买单 下一本:神交不朽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兰心曲的作者是兰心曲,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