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马达加斯加印象


作者:马达加斯加印象     整理日期:2013-06-02 11:08:51


  
  马达加斯加印象   
  
  
  古碾心/文   印度洋西南洋面上,坐落着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岛。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与众不同的民族习惯,构成了岛国奇特的人文景观。   
  
  植物昆虫大观园   马达加斯加62.7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地域,使它在热带海洋气候中形成了有别于非洲大陆的热带高原气候。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雨量使这里终年常青,高大的椰子树、低矮的灌木丛、茂盛的草坪、盛开的鲜花,把整个马达加斯加打扮得绚丽多彩。如果说中部高原是乔木陪衬草地和灌木,那么,沿海一带则完全是热带森林一统天下,灌木和野草只能靠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有限的角落里栖身。透过飞机弦窗望去,整个马岛郁郁葱葱,犹如漂浮在洋面上的一片绿叶,白色的河网水域如同树叶的经络一样镶嵌其间,不知是这些河网哺育了森林,还是林木涵养了河网。   到了马岛,驱车向森林驶去,挺拨的棕榈树不时在提醒人们这里是热带森林;椰子树怀抱着微黄的椰果,等待人们去采摘;黄里透红的芒果沉甸甸地挂满枝头,使我这个生长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老外,知道了成熟的芒果不仅仅是黄色;红红的荔枝一串串地吊在绿叶之间,满目尽是,红绿相衬,惹人喜爱。陪同的陈先生告诉我们,这些荔枝树都是有主的,只有远离公路的荔枝林,才算是野生的,可以随便采收。他指着公路上来往的收购野荔枝的敞蓬车说,在这里,只要走出去,就会有收获。可不是么,在路边,在树旁用棕榈叶搭就的小棚下,堆着待售的椰子、木瓜、木薯、红薯……令我不由地羡慕起造物主对当地人的慷慨。   马达加斯加岛至今还保持着两项世界纪录:它是现今世界上植物种类和昆虫种类最多的地方。原因是该岛地理上相对独立,面积又相对较大,在热带海洋、热带雨林气候中,又形成了若干岛内小气候;另外,工业欠发达,人为污染破坏较少。   
  
  早婚多育 一夫多妻   马达加斯加人是个独特的民族,他们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当地非洲居民、漂洋过海而来的东南亚人和阿拉伯人,经过无数代的融合而成的。   在这里你要是见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抱着或领着小孩,千万不要断定她们一定是姊妹关系。在这里,女子有生育能力时即可结婚,女孩子五六岁时就要学做家务活,12岁便为妻为母了。儿女满堂是当地人的生育观,他们认为“7”是个最吉祥的数字,一生以生7男7女最为理想。女方出嫁时,由女方长辈主持祝福仪式,其中要告诫男方:我们不希望听到她受虐待,更不愿看到她身有伤残,如果你不再喜欢她,就把她完整地送回娘家。这就是婚约的全部。因而离婚也非常容易,离异后,孩子基本上由女方抚养。   中国驻塔麻塔夫领事馆的门房兼花匠吉米,年已66,绛紫色的脸上看不出多少表情,一双大眼睛很有神,看上去也就50上下。与他出双入对的是位不足30岁的少妇,黑发,高挑的鼻梁,苗条的身材,实在应该用美丽来形容她。她便是吉米三房妻子之一。吉米共有9个孩子,最小的刚刚岁半。是因为老头每月30美元的固定收入,还是他有其它魅力令此妙龄女子着迷,我不得而知。生活稍微宽裕的男子娶两、三房妻子是很平常的,一夫多妻在这里合理合法。   
  
  崇拜牛、蛇和鲁宾逊   “牛对当地人很重要”,解先生介绍说,“这里有一种牛很特别,前腿上方有一个峰,类似驼峰,当地人叫它瘤牛,它的学名叫峰牛。”我不由想起印度的“神牛”。其实,马岛人对牛的偏爱与印度敬“神牛”的风俗完全是两回事。在乡村,从事运输主要靠牛车,中部地区经常能看到身穿短裤,赤着脚板,全身黝黑的孩子或大人,赶着笨重的“二牛抬杠”高轮车,行走在乡间大道上。在当地人们眼里,牛是财富多寡的标志,牛繁殖的兴旺也是家业兴盛的象征。养牛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用于葬礼祭祀和招待宾客。有些地区,人们将牛宰杀后把牛头用石灰涂抹,挂在墓地四周作为装饰。   蛇,在马国被奉为神灵,在野外不论遇上什么样的蛇,人们都会虔诚地礼让,唯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如果蛇跑进屋里则必须打死它,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凶兆。   关于蛇的风俗倒多少有点与印度关于“神牛”的风俗相似,在印度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在临终前,买一头牛放出去,让牛来为自己赎罪。于是,这头牛的身价便立即倍增,一跃而成为“神牛”。而马国人则是在死者安葬后,在墓地周围投放蛇和鳄鱼等动物,据说这是为了使死者的灵魂可以依附在它们身上。如此说来,蛇爬进屋里是凶兆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了。   在马达加斯加东北部的滨海公路上,有一尊鲁滨逊的水泥塑像。塑像一米多高,并不引人注目。据说,鲁滨逊曾在这里登上过马岛。但据我所知,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笔下《鲁滨逊飘流记》中鲁滨逊的原形——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基克被迫登上的荒岛,位于智利海岸西面420英里处。难道马岛与塞尔基克也有瓜葛不成?当我的目光与陪同的塔麻塔夫市华侨总会主席陈兆来先生相遇时,思绪顿时清晰、明确了许多,无须考证,也无须追问,这岛上确实存在过“鲁滨逊”。   马岛历史上,有多少漂洋过海而来的东南亚人和阿拉伯人,他们与当地居民融合繁衍了马达加斯加民族,近代有多少漂洋过海而来的印度、巴基斯坦、中国人,与当地居民一起为这里的社会创造着财富。





上一本:遭遇苏共中央书记 下一本:中国偷渡客南非遭遇实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马达加斯加印象的作者是马达加斯加印象,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