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揭秘远古动物


作者:李湘涛     整理日期:2014-09-19 10:21:55

它们曾是地球上的主宰者,是什么让它们经历了上亿年的风雨却在轰然间消失绝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远古,去了解那些庞然大物,揭开远古动物灭绝的秘密!
  作者简介:
  李湘涛,北京自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动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鸟类学会常务理中,北京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世界物种委员会和世界雉类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野生动物方面的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工作。
  目录:
  背甲好像三片叶子的三叶虫
  形如笔迹的化石——笔石
  长在石头里的菊花——菊石
  尾叶如矛的矛尾鱼
  水陆两栖的鱼石螈
  龟类的鼻祖——原颚龟
  体形巨大的古鳄——恐鳄
  进步的飞龙——翼手龙
  卵胎生的混鱼龙
  最为古老的恐龙之一——埃雷拉龙
  骨骼中空的腔骨龙
  蒙受不白之冤的窃蛋龙
  头骨奇异的异龙
  恐龙家族中的“暴君”——霸王龙
  牙齿呈树叶状的板龙背甲好像三片叶子的三叶虫
  形如笔迹的化石——笔石
  长在石头里的菊花——菊石
  尾叶如矛的矛尾鱼
  水陆两栖的鱼石螈
  龟类的鼻祖——原颚龟
  体形巨大的古鳄——恐鳄
  进步的飞龙——翼手龙
  卵胎生的混鱼龙
  最为古老的恐龙之一——埃雷拉龙
  骨骼中空的腔骨龙
  蒙受不白之冤的窃蛋龙
  头骨奇异的异龙
  恐龙家族中的“暴君”——霸王龙
  牙齿呈树叶状的板龙
  身体极长的梁龙
  颈部超长的马门溪龙
  身躯巨大的腕龙
  善于奔跑的棱齿龙
  竖起大拇指的禽龙
  鸭嘴龙的典型代表——埃德蒙顿龙
  头如鸡冠的盔龙
  嘴似鹦鹉的鹦鹉嘴龙
  头上生有长角的三角龙
  头骨隆起的肿头龙
  背负两排骨板的剑龙
  外被厚甲板的“坦克”——甲龙
  最早的飞鸟——始祖鸟
  有袋类动物中的猛兽——袋狮
  最古老的蝙蝠——依卡洛蝙蝠
  体形最大的狐猴——古大狐猴
  疑似猩猩祖先的西瓦古猿
  冰河时代的巨兽——大地懒
  身披鳞甲的雕齿兽
  生活在陆地上的巴基斯坦鲸
  生活在古代稀树草原的黄昏犬
  大熊猫近亲巴氏大熊猫
  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兽——洞熊
  体形巨大的古鬣狗——巨鬣狗
  体形最大的猫科动物——洞狮
  生有军刀状利齿的剑齿虎
  象牙向上弯曲的猛犸象
  马的祖先——始马
  身披厚厚长毛的披毛犀
  体形巨大的野猪库班猪
  角大而沉重的巨大角鹿
  长颈鹿的祖先——萨摩麟
  体形苗条的丽牛
  头顶大角的和政羊背甲好像三片叶子的三叶虫
  三叶虫身体的背面是坚实的骨骼,称为背甲,腹部主要为柔软的腹膜和两排细长的脚。背甲由前向后分为头部、胸部、尾部,其中胸部又包括若干胸节;而纵向则被两条背沟分为中轴和两侧的两个肋部。由于背甲分为三个部分的特征相当非常明显,就好像三片并排的叶子,因此被称为“三叶虫”。一般认为在同一种三叶虫中,雄性的体形长一些,雌性的体形宽一些。
  绝大部分三叶虫在近岸浅水的海底过着栖息生活,用扁平的身体贴在海底缓慢地爬行,由于需要一定的光线和足够的氧气,它们只能活动在水较浅的地方,而无法到达很深的大洋海底。三叶虫只有少数种类可以在水中浮游或游泳,游泳生活的种类都有很好的流线体形,而在海底过着栖息生活的种类则相反。
  三叶虫雌雄异体,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三叶虫的幼体需要通过定期蜕壳才能长大,因为背甲在保护三叶虫的同时,也限制了软躯体的长大,所以每蜕一次壳,都会形成一个较大的新背甲,而原来的背甲则被遗弃。这些不同大小的背甲都可以形成化石保存下来。
  三叶虫个体发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原胎期、分节期、成虫期。在原胎期之前还应存在另两个阶段——卵、卵孵化以后到初次形成坚硬背甲之间的阶段。原胎期初期的三叶虫多半为球形或卵形,头部、胸部和尾部都还没有分化,身上只有数对向不同方向生长的粗大的刺,这种形态非常适合在水中浮游的生活方式,说明它们在发育的早期是在海中浮游生活的。球形的外形很快就变成了扁平的圆盘形,背甲也分化为头和尾两部分,这标志着新的个体发育阶段——分节期开始了,这时三叶虫的生活方式也由浮游转变为底栖。……





上一本:野外的心 下一本:自然的历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揭秘远古动物的作者是李湘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