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记住乡愁第四季


作者:中国中央电视台     整理日期:2022-12-30 00:29:21

  图书《记住乡愁·第四季》是在播出的同名电视纪录片的基础上,按照讲好故事的要求重新撰写而成,更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更加清晰地叙述遍布中国60个县的古镇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以及对生活成长在兹的人们的深远影响。全书脉络清晰、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有很强的收藏和阅读价值。
  第1集 芙蓉镇 吃得苦 霸得蛮
  在美丽而神秘的湘西,坐落着一个当地最具传奇色彩的小镇——芙蓉镇。早在秦汉时期,这个小镇曾因地处酉水河之北而得名酉阳,到五代十国时期,更名溪州,土家族与苗族在此聚居。后因土司王的长期统治,又改称为王村镇。当年,一代文学大师沈从文沿酉水河而行,行至芙蓉镇,便为这里的秀美景色所倾倒,在古镇码头中写下“酉水河中奇山木石最清奇的码头,应数王村”的字句,而他笔下的王村,就是今天的芙蓉镇。“芙蓉镇”之名,则来源于1986年谢晋导演在此地拍摄的电影《芙蓉镇》。电影上映后红极一时,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也因此闻名遐迩。久而久之,王村镇这个名字便被芙蓉镇所取代。
  ■ 依山傍水的芙蓉镇
  从湖南阮陵到保靖溯水而上,一路所见皆是葱茏的森林与陡峭的崖壁,而芙蓉镇静静隐没其间,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清净、自然、纤尘不染的小镇,就静静躺在酉水河畔。瀑布与峭壁之上的吊脚楼参差林立,随山势而修成的五里古巷蜿蜒曲折。自古以来,芙蓉镇就有“八分山水两分田”的说法,陡峭的山势,湍急的河水,让先民们的创业变得十分艰苦。但土家儿女们“吃得苦,霸得蛮”,他们用自己坚毅的脊梁挑起一块块石板,铺就了古镇的兴旺,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编织一缕缕丝线,缀出了生活的美好。一代又一代土家儿女们在小镇里栖居,在时光的长河中,繁衍出世世代代的繁华。
  一 土司王朝保家卫国
  湖湘儿女“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历来为人称道,而早在五代十国年间,芙蓉镇的子民们就传承着这种精神意志。千百年来,这种韧劲儿在芙蓉镇人民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中,逐渐转化为一种更加博大的家国情怀。
  939年,正值五代十国时期,当时湖南处于南楚政权的控制之下,长沙楚王马希范昏庸残暴,惹得湘西民不聊生。一次楚王自长沙出巡至溪州,正遇上一对土家新人结为连理。楚王见新娘姿色甚美,心生歹意,意欲强行霸占新娘,便将新郎关入牢中。新娘坚贞不屈,投河自尽;而新郎在狱中听闻新娘死讯,也愤懑至极,撞石而死。
  楚王此举,使得这对鸳鸯双双殒命,也激怒了溪州人民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在彭士愁的带领下,溪州人民纷纷起兵反抗。面对长沙楚王两路精兵的夹击与围剿,土家军毫不畏惧,在人数与装备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凭借着地形优势,在高山深谷之间硬是与楚军周旋了一年多的时间。持久的战争、巨大的消耗,让楚王败下阵来。最终,他厚葬了殉情的新郎新娘,与彭士愁以酉水河为界,盟约立誓。誓文的内容,被深深刻在一根重达5000多斤的铜柱上,这根刻有2600多字铭文的铜柱,在当地人眼中,不仅是一段战争的记忆,更是维持古镇兴旺的“定海神针”。如今,它依旧矗立在当地的溪州铜柱纪念馆,于静默之中,镇守着一方太平。
  ■ 刻有誓文的溪州铜柱
  溪州一战,让古镇儿女挺直了脊梁,也从此开启了“殿阁高耸碧云霄,威震边疆八百年”的土司王朝时代。在彭氏家族统治溪州的880多年间,溪州人民世代遵守铜柱上的约定,日子安宁而又祥和。但每当朝廷征召之时,他们总是奉召出兵,用湘西汉子的满腔热血保家卫国。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江浙沿海地区常有倭寇进犯,朝廷下令组织一支精英部队奔袭抗倭。当时,年仅19岁的彭翼南刚刚坐上第25代土司之位,而就在除夕前一天,他接到了命他立即带兵出征、不得延误的圣旨。在遵循年俗与保卫国家的抉择之中,彭翼南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召集全镇士兵当即过年,提前吃过年饭之后即刻就踏上了征途。为了纪念将士们的这一义举,“赶年”的习俗被土家儿女代代传续下来。每年的腊月二十九,家家户户都会围在火炉边,品着醪糟酒,呷着今日的甜美,品着过往的醇厚。
  1500多公里的长途奔袭作战,给将士们带来了重重的困难。但他们“蛮霸”的性格,在艰苦的条件与凶悍的敌人面前,被更大地激发出来。王江径一战中,彭翼南用火攻大败倭寇,立下东南第一战功。湘西汉子们浴血沙场、同仇敌忾的精神使明军士气大振,最终击败了倭寇。嘉靖皇帝下旨修建石坊以表彰土家士兵功绩,石坊上“子孙永享”四个大字至今清晰可见。
  ■ 记功石坊上的“子孙永享”四字
  湘西土家儿女“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是土家族勇猛、刚强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和平时代艰苦创业的韧劲,更是国难当前时保家卫国的豪情。岁月流逝,昨日的金戈铁马早已远去。而今天,坚贞气节与遒劲风骨所抒写的传奇,还在继续。
  二 芙蓉汉子龙洞创业
  坐落在酉水之滨的芙蓉镇自古因水而兴。凭借舟楫之便,这座隐藏在深山中的小镇成为内河通商的黄金口岸。曾经,芙蓉儿女们靠着镇上的码头,过着安乐祥和的日子。可好景不长,随着酉水下游水利工程的修建与铁路的开通,内河航运失去了优势。往日喧闹的码头渐渐沉寂,千年古镇陷入了空前的萧条。为了维持生计,古镇人只好开着船四处找生意,漂泊的日子,一过就是七八年。
  67岁的杨崇贵,曾是芙蓉镇航运公司的总经理,他亲眼见证了芙蓉码头由繁荣到衰落的变化。1984年,立志改变这一情况的他决定背水一战——利用地理优势开发猛洞河溶洞,发展旅游。
  一不做二不休,在1985年1月5日这一天,6个只有三十几岁的年轻人自发组成的“六壮士”突击队,驾着一艘机动小船开进了猛洞河峡谷,开始了艰苦的开发之路。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洞内无路可走,队员们就泡在刺骨的河水中凿岩架桥,借着酒劲暖身,队员们硬是架出了一条路。渴了喝洞中水,累了在船上睡,3年多的日子里,队员们向洞内搬运了数十吨的建材,他们磨破了双手,磨肿了双肩,却从未抱怨过。当1986年小龙洞第一期开发完成,首批客人坐船游览溶洞时,小小的古镇沸腾了。
  而今,六位壮士中仍有四位健在,夜幕降临,小舟上的渔火映红了每个人的脸颊。酾酒临江,他们把对逝去工友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倾入酒中。芙蓉儿女们“吃得苦中苦”、敢想敢干敢闯的开拓精神,就这样融入一方山水之间,成为千年古镇永恒的精神丰碑。
  ■ 瑰丽的猛洞河峡谷
  三 芙蓉女子织洗持家
  芙蓉镇土王桥的一边,总有一名女子在编织着“西兰卡普”这种土家族的传统织锦。一条条丝线,是土家族女子出嫁时对纯真爱情与幸福未来的美好念想。这名女子名叫曾小玲,她总是在编织“西兰卡普”时唱着山歌,展示着芙蓉镇的独特风情。
  2004年,曾小玲的丈夫身患重病,而两个儿子也正在读大学,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她的肩上。为了撑起家业,她到镇上的一家宾馆当了洗衣工。那时,只有80多斤的她要用一个背篓分三次把300多床被单背回家,晚上5点前再送回宾馆。家中没有洗衣机的她,只能一床一床地手洗。有一次她突发急性胆囊炎,上吐下泻几近虚脱。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到床上休息一会儿,又起来接着洗。就这样,曾小玲用自己单薄的肩膀,撑起了这个沉甸甸的家。如今,她的两个儿子已顺利毕业,一个回乡创业,一个从事翻译工作。曾小玲再也不需要为生活而操劳,如今的她闲来就在土王桥边唱山歌,织西兰卡普,在如画的风景中,品味生活的恬淡与幸福。
  如果说芙蓉镇的男人能够用肩扛起一座山,那么,古镇里的女人就能背完酉水河里的水。芙蓉镇的女子,用一个个小背篓,担起了生活的重担,背回了幸福的日子。对于她们来说,这只小小背篓仿佛承载着生活的全部,无论是柴米油盐,还是襁褓里的孩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或许这沉甸甸的背篓能够磨破她们的肩头,却磨不灭她们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吊脚楼、小背篓,也就成为芙蓉镇人心中最柔软的家乡记忆。
  ■ 土王桥旁编织西兰卡普的曾小玲
  四 芙蓉后人学术报国
  2006年7月,青藏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运输史上开天辟地的壮举。但此时,外界却出现了一些无端的指责,说铁路的修建破坏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作为全球知名生态专家的彭长辉决定展开实地考察,用事实说话。
  今年55岁的彭长辉是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的教授,从小喝着酉水河水长大的他,也传承了这方水土所赋予的性格。尽管离开故乡已经25年,但芙蓉镇人“吃得苦,霸得蛮”的血性心气依然体现在他的工作和生活中。
  2007年7月,彭长辉率领一行五人的科考队伍深入青藏高原,从未到过高原的他和队员们一起,执行着艰苦的科考任务。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的科考队员们,背着干粮、水和设备前往采样点采样。负重20多公斤的队员们,最近也要跋涉5公里以上。
  ■ 彭长辉在青藏高原
  高原上艰苦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难倒科考队员们,凭借着坚毅勇敢的吃苦精神,他们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科考任务。他们用事实与科学数据,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政府在修建青藏铁路时是如何重视环境保护的,更彰显了中国政府在工程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贯重视。与彭长辉研究相同领域的科学家们,在祝贺之余,也纷纷带领家人前往高原大地,亲眼见证铁路与生态的和谐图景。
  “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是每一个芙蓉镇儿女心头永恒燃烧的火焰,它不会因游子离乡而冷却。它将永远火热,支撑着每一个芙蓉儿女奋勇向前。无论是生活中的美好愿景,还是为国家奉献的大任,都将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克服千难万险,臻于大成。
  2200多年过去,突兀隆起的青石板路早已变得光滑平整,飞檐翘角的吊脚楼风采依旧。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沿街晾晒的衣物,让整个古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上,土家儿女们世代繁衍生息,“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早已融入他们的血脉当中,世世代代地流传着。男人们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一座座山,女人们用灵巧的手编织着一湾湾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在芙蓉儿女的世代耕耘中,溢满了这个小镇。夕阳西下,古镇上的人们再次跳起了摆手舞;年幼的孩子围着火盆听老人讲述那曾经的烽烟岁月。千年古镇的故事,那些飘散在石板路上的动人山歌,久久地回荡在酉水河的两岸。
  编 导:王晓宇 主持人:徐 俐
  撰稿人:王景浩 指导撰稿:王利花
  编导手记
  石头缝里的生活
  起初,在我的记忆里,《芙蓉镇》是古华写下的一部小说。后来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看到了被谢晋导演拍成影片的《芙蓉镇》。时过多年,虽然电影里面的具体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但画面上反复出现一条青石板老街,以及男主人公秦书田被抓走之时,对“米豆腐西施”的一句临别前的叮嘱,把我深深感动了:“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只有坚强地活着,就总能盼到再次相见的时刻。
  多年之后,这句台词一直在我脑海中回响,也一直想象着到底是什么样的山水,养育出了如此坚毅不屈的人们。
  2017年4月,终于有机会去芙蓉镇调研。虽然对神秘的湘西山水早有耳闻,但当亲眼看到惊天瀑布从高山之巅一泻千里,一幢幢建于悬崖之上的吊脚楼鳞次栉比。才真正感到其势之壮,动人心魄。
  当地陪同人员告诉我们,这座挂在瀑布之上的千年古镇,曾经是兴盛一时的土司王朝的都城,所以叫作王村。1986年,谢晋导演在此取景拍摄了电影《芙蓉镇》之后,小镇才因此更名。但不管如何,作为曾经的王者之地,站在瀑布之下仍能感受到当年的一抹豪情。
  相传很久以前,土家人都住在半山腰上,为了防止野兽毒虫来攻击,每晚睡觉前都要点起火堆。如何改变这种夜不能寐的状态,一位老人想了个法子。他让一群小伙子砍了一些树枝,然后像扎木筏一样,在树上搭建了一个茅棚来遮阳挡雨。老人家在树上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样既能防止野兽的攻击,也能避开毒虫的侵扰,很是安全舒心。于是,他把这个主意告诉了周边的邻居,让他们也把房子建到树上。从此,这种建筑被土家人一代代地延续了下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吊脚楼。也正是因为这种在石头缝里讨生活的经历,才磨炼出了当地人能吃苦的性格。
  听完吊脚楼的故事之后,我们由码头上行,跟随着一个个背篓,进入了芙蓉镇的五里长街。如果把青石板街比作一本线装古籍,那每一个从石板街走过的人,发生的事,都是这历史书页中一个流动的点。沿着圆润光滑的石板路,蜿蜒曲折的街道,我听到了一千多年前老土司王彭士愁的那声长长叹息;听到了土家族士兵在东南沿海抗倭的金戈铁马之声;听到了小龙洞修建时,叮叮作响的敲击声。也明白了“要像牲口一样活着”的人生道理。
  正是这些历史往事的积淀,在湘西土地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性格与文化,也构成了我们的拍摄主题:吃得苦、霸得蛮。
  半个多月拍摄下来,大家内心中都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情感,那是对六壮士的敬重,更是对“吃得苦、霸得蛮”精神的理解。一场简单的小聚,没有豪饮,没有狂欢,有的是一盏渔火,一声对离世兄弟的问候。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深深记住了芙蓉镇,记住了那个夜晚。
  节目编导:王晓宇





上一本:CCTV感动中国2017 下一本:最美基层干部风采录、第一辑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记住乡愁第四季的作者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