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软实力研究


作者:胡键     整理日期:2022-12-30 00:23:11

  当前,党和政府都强调要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为此,本书围绕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展开研究,探讨中国软实力的特点、发展规律、发展状况和增进方略。同时,本书对中国软实力的几个重要方面分别进行研究。另外,本书不仅从国家的层面来研究软实力,而且还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角度来研究党的软实力。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如何增进中国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导论
  软实力建设,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个大国不仅需要雄厚的硬实力做后盾,而且还需要拥有强大的软实力。中国选择的是和平发展的全新之路,这就意味着,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软实力,使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保持平衡、协调发展。在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走的是一条追赶式的发展之路,因而不可避免地一度陷入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崇拜之中。事实证明,这种追赶式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也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指出,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硬实力发展的质量,必须以提高软实力为先决条件,要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甚至完全可以说,只有文化的复兴,才能真正体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复兴。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意思就是说,天下最为柔弱的东西能在最为坚硬的东西里穿行,畅通无阻,纵横奔驰,其势头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与此相关的还有一句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是,水是遍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能攻克世界上最坚固的东西。由此可见,制胜的工具不在于其外形,而在于其内涵。同样,一个民族的复兴不能仅仅依赖于“至坚”的硬实力,更需要“至柔”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内涵,文化才能真正塑造一个民族的品格。
  一、文化资源大国今并不意味着是软实力大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以来,中国主要是着力发展硬力量。这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当时的中国,人均GDP不到200美元,如果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每天消费不到1美元就算绝对贫困为标准,中国的赤贫人口数在1981年是6.34亿,到2001年减少到2.1亿。即使按照中国年收入低于637人民币的标准来计算贫困人口,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1978年,中国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也有2.5亿人。在当时的情形下,中国没有资格来谈软实力建设,不得不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来抓。但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后,中国硬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升。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中国已经到了不能不谈建设软实力的时候了。这是因为硬实力仅仅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并不是现代化本身,而软实力才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国力要素构成。当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硬实力对国家的发展就不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在国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将是社会的和谐、制度的完善、文化的提升等软实力。也就是说,当硬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软实力将是决定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换言之,笔者不是文化决定论者,而是主张当前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文化的发展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也同样滋润了世界其他民族,也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精神养料。但是文化资源大国并不天然就是文化软实力大国。资源要成为实力,还需要有一个转化过程和国家的转化能力。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缺乏的恰恰就是把资源变成实力的能力。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闭。封闭使中国对外部世界了解甚少,当西方列强经过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之后走上富强之路时,泱泱大国还沉睡在“中央大国”的美梦之中。即使在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之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也如隔雾看花,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朦胧中仍带有不屑一顾之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同样因种种原因而处于封闭之中。结果,中国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而且国内政治运动也导致国家的文化建设长期被忽视。
  从民族心理来看,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虽然是民族的精神宝库,但弄不好也会成为民族的精神包袱。而恰恰在这一方面,中华民族面对着巨大文化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文化夜郎主义心理,既不思上进、不善于创新,也唯我独尊,不愿成为“拿来主义”者,而永远做一个“送去主义”者。后来,当西方列强强行“送来”之时,欧风美雨也没有把中国社会的腐朽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夜郎主义洗刷一新,相反,在欧风美雨的涤荡之下,文化夜郎主义变态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对外部文化严重拒斥。
  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合力作用,其结果是使中国软实力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文化资源大国却是文化软实力小国。这宛如一个虚肥的膀子加上严重缺钙。
  文化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就文化发展和国家现代化战略问题做出的重大决定。这表明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但是这一重大决定绝非单纯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文化问题的,而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考量。而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是基于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改革和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的现实,而且也基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心区域,国际竞争的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的实际。这样的现实对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第一,软实力建设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需要。40年的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即通过改革,社会各种要素、各种资源在市场与政府两种配置手段之下得以充分动员起来,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改革开放并没有解决中国国民生产值的质量问题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问题。国民生产值的质量不高,表现在三次产业贡献率上,第二产业对国民生产值的贡献率偏高,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偏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同样的时间段里,中国单位GDP的能耗仅仅比俄罗斯略低,与南非大致相同,比印度略高,比巴西高得多。由此可见,中国经济规模的迅速增大,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经济的品质非常低,特别是创新力严重不足。当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遭遇了新的瓶颈,走出这一瓶颈就需要通过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文化软实力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赖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就是说,只有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才能根本解决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和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软实力建设是国民素质提升的需要。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启动以来,社会结构状况及国民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的主体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人,促使国民心理素质中的主体意识与自主意识空前增强,国民素质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而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利益分化和价值多元化,也使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诚信缺失、责任感缺乏、人与人心理距离拉大、人际关系淡漠等。这虽不能说是中国社会道德的严重滑坡,但至少表明国民素质在诸多方面出现了问题。这恰恰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主要是抓物质文明建设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不能用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掩盖国民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的事实。众所周知,社会的现代化不只是物质的现代化,甚至可以说,中国物质文明建设的成就并非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本身,而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只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才是社会现代化的真正含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对容易,而精神境界的提升则需要通过优秀文化长期的潜移默化。事实上,国民素质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第三,软实力建设是大国成长的需要。民族的复兴和大国成长,不只是经济发展,更需要文化的发展,只有文化的复兴才使得国家的崛起具有可持续性。这是从西方大国成长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教训。西方历史大国兴衰更替原因众多,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一样的,它们都集中全力发展硬实力,然后全面进行武力扩张,最后都没有避免崩溃的结局。虽然它们也注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但西方历史大国要么信奉血腥的殖民主义文化,要么倡导反人类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文化。这非但没有成为积极的文化软实力,反而使这些国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严重减分,是一种负软实力。中国文化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落后性导致了中国落败于西方列强。在经历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以后,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因此,有西方学者指出:“中国崛起毫无疑问地成为21世纪的世界大戏之一。”但是一方面,经济实力的长足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自然地带来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不能单纯追求“物质性成长”,如果单纯追求硬实力的成长,中国也会陷入大国兴衰的“历史周期律”之中。只有文化的复兴和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才是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持久不衰动力的源泉。
  二、软实力大国如何可能?
  当前,有不少西方学者对中国软实力评价比较高,认为中国软实力资源非常丰富。三千多年来,中国的耀眼光芒吸引着商人、使节、学者和教徒纷纷前来寻求财富、权力、教诲和灵感,改革开放更进一步激发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文化向其邻国乃至整个世界展开一场“魅力攻势”,甚至说是向世界打出了一张非常重要的“软实力牌”。美国学者乔舒亚·柯兰奇克在最近出版的《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是如何改变世界的?》一书中,更是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软实力如何在亚洲及整个世界崛起的历程及其影响。但是中国自己应该有自己的看法,不能被西方学者“捧杀”。实际上,冷静地看,当今中国软实力仍然呈现量小质低的特点。很显然,尽管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但在世界文化贸易中,中国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贸易赤字”。这就是说,中国文化竞争力处于较弱较低的态势。同样,中国是一个教育资源大国,但也是教育弱国,在教育贸易中,中国每年也存在着高达20亿美元的教育逆差。仅此就足以表明,中国软实力的严重缺陷。
  那么中国能否成为软实力大国呢?回答是肯定的。一方面,当前中国成为软实力大国已经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经济总量来看,按照现行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总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这为把中国建设成为软实力大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当前建设中国强大的软实力恰逢时机。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尽管世界仍然不稳定、国际热点还存在、局部地区的战争也时有发生,但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非军事领域的竞争,而且主要是集中在创新能力上的竞争。一国的创新能力必须依赖于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的发展。因此,中国完全能够抓住这次机会,通过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同时又善于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来达到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的目的。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三、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
  但是应该看到,中国要成为软实力大国不能一蹴而就,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这既有中国内部诸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力量的制衡。
  从中国内部来看,一是制度创新特别是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严重不足。制度创新本身就是软实力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文化发展则直接需要制度创新,以解放文化生产力。文化的发展更依赖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制度创新必须确保文化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的转化、从GDP增长向生活质量的转变、从经济强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型。然而这些转化、转变和转型都与中国社会整体转型一样,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二是中国内部社会结构的失衡导致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结构的失衡集中表现为利益结构的失衡,经济利益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同时,又由于制度建设和文化观念等软实力要素的不足,使一小部分人群过多地掌握了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并进而过多地占据了软实力资源。如果改革发展总体效益包括软实力效益的共享程度下降,可能导致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削弱,而平衡这种社会结构也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三是民主政治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不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政治权力不仅仍然或多或少地参与经济利益的分配,而且同样也参与文化资源的分配。这就使得原本就不平衡的文化资源分布格局在权力的干预下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加深。而同样的理由,民主政治建设也是一个漫长且渐进的过程。
  从外部因素来看,一是西方大国因对中国存在着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不仅认为中国硬实力的崛起会陷入历史上西方大国崛起的“周期率”,会对既有大国构成挑战和威胁,而且也认为中国加强软实力建设也是为了挑战既有大国,因而必然要威胁世界的稳定。二是由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偏见,西方大国对中国无疑存在着严重的“信任赤字”。在信任不足的前提下,不论中国对外宣称走和平发展道路,还是中国在世界各地所从事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各种推广活动,都被渲染为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三是由于前面两种原因而导致西方大国强烈要求中国在国际上要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并进而提出所谓的“中国责任论”。尽管这种提法对中国的认知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与历史相比也有很大的进步,但包括一些西方学者也毫不否认,西方提出的“中国责任论”往往是根据西方大国的利益来定位“中国责任”的。其目的不仅是要掌控中国崛起的进程,更是要遏制中国崛起的势头,包括中国硬实力的崛起和软实力的崛起。也就是说,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复杂矛盾,也决定了中国软实力建设之路任重道远。建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要不断提升把资源转化为实力的能力。
  第一,文化资源的整理能力。这主要是指要在当今时代条件下重新整理国故。中国文化数千年的历史,资源丰富,需要进行有效梳理。用胡适的话来说就是“还其本来面目”,从而达到“解放人心”的目的。当今重提整理国故就是要重建中国的文化自觉,要通过借用现代科技手段整理国故,去国渣、扬国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强。
  第二,文化的传承能力。整理国故不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梳理之后便束之高阁,而是要在区别国渣与国粹之后,扬善弃糟,传承国粹。目的就在于:一是要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一个重要的现实是,在西方主导下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受到严重削弱。所以我们要重新寻找中国文化之根,以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这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存量”,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二是要建立中国文化的传承体系。在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了极大挑战。因此,必须要通过教育与普及重塑文化认同,通过引导社会民众进行合理的文化消费来建立健康的居民文化生活,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转化来使传统文化获得更大的生命力。三是要建立中国的知识谱系。传承文化的目的在于使文化转化为国家现实的软实力,使之为现实社会发展服务。在融入国际社会之后,中国的话语权非常弱,而且长期以来被迫辗转于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被动地回应西方有关中国问题的各种话语。究其主要原因便是中国缺乏自己的知识谱系。话语能力来自于知识谱系,从这一角度来看,建立知识谱系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三,文化的创新能力。西汉著名思想家扬雄在《太玄》中就强调:“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不因不生”是指不能忘记传统,“不革不成”意思就是事物的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因此,文化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是要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就没有成长力,文化的成长力就在于不断地进行创新。富有生命力和成长力的文化才能支撑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大国的成长。





上一本:来自下面的革命(大党治理与大国兴衰研究丛书) 下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八卦、干支、生肖揭秘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软实力研究的作者是胡键,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