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和梅兰芳一家相处的日子


作者:和梅兰芳一家相处的日子     整理日期:2013-06-02 12:05:49


  
  和梅兰芳一家相处的日子
  李永宁  1942年,我11岁,住在上海当时属于法租界的西爱咸斯路恒爱里?永嘉路21弄?,就读吕班路?今重庆南路?天主教堂边的私立盘石小学三年级。当时,梅兰芳先生的儿子梅葆玖也在盘石小学读书,是我同班同座的最要好的同学。梅葆玖的家紧挨学校旁,是一座别墅式的花园房子。在梅家的花园旁边开了一个简便的小门,直达学校大操场。据梅葆玖讲,这扇小门平时锁起来,只有到他上学进出时才开启。  当时梅葆玖的语文比较好,而我的英文和算术比较好,我俩性格又相接近,所以放学回家前,梅葆玖总要约我和他一起从小门直接去他家复习功课,有时还玩玩打玻璃弹球、刮香烟牌子或捉迷藏等游戏。高兴时,梅葆玖还教我学唱几句京剧。  梅家待我很好。记得那一次,正碰上他们要吃点心了,我背上书包表示要回家。梅葆玖却抢下我的书包不让我走,执意要我同他们一起吃点心。有时碰到下雨,梅伯伯?当时我称呼梅兰芳为“梅伯伯”?示意梅葆王月借一把雨伞给我,以免淋湿。平时我放学回家晚一点,父母并不在意,那天看到我拿一把雨伞回来,就责问我:“雨伞从何而来?”我如实讲了在梅家的经过,父亲大吃一惊:“怎么?你到梅兰芳家里,是他们借给你雨伞?”虽然我和梅家相处很好,但我真的还不知道梅兰芳是干什么的。经父亲一说,我才知道,原来梅兰芳先生是风靡上海滩乃至全中国的大艺术家。  读完小学三年级,父母打算从四年级起将我转学到我家附近的学校。记得我最后一次去梅兰芳家时,梅葆王月和梅葆玖姐弟俩对我特别客气,依依不舍,一再嘱咐我今后常来他家玩。梅伯伯获悉我要转学,特地从楼上下来为我送行,并再一次教导我好好学习。梅伯伯深情地说:“小阿弟,你同葆王月、葆玖相处日子虽短,但你帮了葆玖不少忙,谢谢你了。以后要常来……”  ?摘自《上海滩》2000年第10期?





上一本:亲历中国印尼复交谈判 下一本:父亲章士钊——无愧无悔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和梅兰芳一家相处的日子的作者是和梅兰芳一家相处的日子,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