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花钱小气”之我见


作者:“花钱小气”之我见     整理日期:2013-06-03 12:34:45


  
  
  “花钱小气”之我见
  
  
  作者:不详
  
  
  在美国泡了几年,总以为咱这帮人赚的是外钞,就算是没有以前的洋买办阔气,
  
  好象也不应该比那些赚“内钞”的更寒酸才对。近些年回国次数一多,目睹了国内的
  
  日新月异,才发现眼下的留学生可没以前风光了。早些年,留几年洋,读几本书,就
  
  算个人物。要是再拿一个什么“打狗脱”(柏杨语,据说比意译的“博士”更传神)
  
  之类的,那就更是名符其实的留洋学者了。现在世道还真变了。留学生回国,人家关
  
  心的不是有没有“脱”,是不是学者,而是有没有开什么工厂或公司,做成了什么生
  
  意,赚了多少钱。有则刮目相看,可以跟国内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同起同坐;没有,
  
  就只好算“洋插队”,赠你一顶“花钱小气”的帽子,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去吧。
  
  
  不管这些洋插队们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顶着什么样的四方帽,因为财不大,这
  
  气也就粗不起来。请朋友吃饭,不要说几千上万一席的酒菜,只要帐单上了三位数,
  
  就已经笑得不大自然了,掏钱的手开始哆嗦。签信用卡的略好一点儿,但也战战兢兢
  
  ,很有些阿Q划圆圈的味道。国内那些豪客,签起四、五位数的帐单来脸不变色心不
  
  跳,相比之下,真是自惭形秽。喝酒嘛,也就知道一个啤酒。都留了几年洋了,这全
  
  民皆知的X.O.两个字母硬是说不出来,怪不得人家说我们洋墨水都白喝了。美国
  
  来的都不知道什么是X.O,开什么玩笑!
  
  
  吃的喝的如此,玩的又如何呢?高档消费场所是万万不敢问津的。斗胆前往观看
  
  的,也多是在门口瞄一眼而已。真的到什么酒吧、桑拿、卡拉OK、豪华单间这样的
  
  地方去体验体验的,往往是国内发起来的老同学、老朋友做东,请洋插队的铁哥儿们
  
  去见见世面,然后大笔一挥:结了。
  
  
  其实,小气这帽子戴在留学生头上还真是有点儿冤。有的人觉得留学生手里拿的
  
  都是花花绿绿的外钞,这不跟那些大款们一样嘛,就把用来衡量款爷款姐的那些高标
  
  准都拿来套到这帮洋插队的身上。这么一比,小气这顶帽子就落到了留学生头上。不
  
  要说留学生的钱包跟大款们的分属轻量级和重量级,就是同一个量级的恐怕也没人会
  
  象大款们那样花钱。甭说大款了,连大款的儿子都够不上。回国时听母校师长说起,
  
  在广州某高校就读的一个大款的儿子,为女友买起玫瑰来一出手就是以百为单位,这
  
  样的“大方”之举有那个留学生能够得着?最多也就买他一打吧?花起钱来没有大款
  
  们的豪爽劲儿也就罢了,看见带星的宾馆饭店还绕着走。到北京,进了赛特、燕莎居
  
  然还问价,没听说“买的不问价,问价的不买”?真是的,这不是小气是什么?
  
  
  关于小气的故事听多了,才发现几乎所有的“铁证”也就是来自吃饭和买东西。
  
  我没研究过消费心理,只懂得生活中来得容易的东西,往往就去得容易,钱当然也不
  
  例外。就象国内的工薪阶层和其他一切既无权、也还没发起来的大多数人一样,留学
  
  生的钱也来之不易。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管是低级打工还是高级打工所得,因为积
  
  得辛苦,花得也就小心。对每一个留学生来说,手中的每一张钞票都有那么几滴血汗
  
  ,这样的票子自然舍不得轻易出手。就算是年薪五、六万的雅皮一族,也是朝九晚五
  
  ,兢兢业业,每周五天干出来的,说不定还得加班加点,搭上个把周末才行。就算是
  
  那些已经开起公司当起老板的人,也往往为了多进少出而亲力亲为,早出晚归,恨不
  
  得把自己变成不用睡觉的机器人,要不一天有25个小时也成。靠端盘子换来的钞票
  
  就更显得沉重。从早上十一点站到晚上十一点,手顶大托盘嘴说客气话脚下一溜小跑
  
  还得挤出满脸的笑容,一天下来,脸上都快抽筋了。回国进酒家,一想到一客鱼翅的
  
  代价是上百个挤出来的微笑加上厨房和食客之间的无数次往返,这腿就开始发软,心
  
  就横不下来,这手也就硬不起来了。
  
  
  每每听到国内大方者一掷千金的“壮举”,我总暗暗嘀咕,这钱是不是来得太容
  
  易了一点儿?钱的来路不一样,去路也就不一样,这道理并不太难懂。
  
  
  还记得刚来美国的那会儿,有一次在大西洋赌城靠几个蹦子拉出几十块钱。尽管
  
  当时钱很少,可那几十块钱简直就跟不是钱似的,花起来一点儿都不心疼。国内前些
  
  年有的人靠双轨制、倒批文赚来的钱应该是好花得很;近些年在公转私的风口浪尖上
  
  闯荡,亏了算集体的,赚了算自己的,几个来回就发起来的那批弄潮儿,花起钱来也
  
  往往大方得可以。总的来说,用这样的钱心不疼、手不软。如果有权在手,能把帐直
  
  接记在公家的头上,那就更容易大方了。当年国内提出制止公款“吃喝玩乐”,几个
  
  月下来,高中档饭店和歌舞厅的公款消费就降了差不多一半,大方的人也突然少了许
  
  多。
  
  
  本来在美国的中国人,不管从商从政、劳心劳力,所赚的钱还真是越来越多。不
  
  过这资本主义制度还就是毒,愣是凭着几个税法就让这帮人二话不说、乖乖地把三分
  
  之一的收入交出去为社会谋福利去了。剩下的钱,除了过日子已所剩无几,哪还敢充
  
  什么阔气!没有横财,想抖也抖不起来。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确有不少人靠开放
  
  的政策、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光明正大地发了起来。不过林子一大,什么鸟儿都有
  
  。不明不白、不那么光明正大地发起来的恐怕也为数不少。我常想,国内如果也用支
  
  票和信用卡,税局的人一打开电脑就知道谁赚了多少钱,该交多少税;不交的,可以
  
  抄其财产、冻其存款、封其房屋、直到牢房侍候,这样的话,中国或许就没有这么多
  
  大款俱乐部了吧?赚美元的留学生,就算回国进了燕莎还问价,大概就不会显得太小
  
  气了。
  
  
  大概是脸皮厚吧,我回国时对这贬多于褒的小气之说并不以为耻。本来小气和大
  
  方就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吃”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起中国人来也轻了很
  
  多。真的有了钱,倒宁愿花在其他方面,如旅游度假、小孩教育、个人情趣培养等等
  
  。美国文化的这一方面是否也值得我们借鉴?





上一本:万圣悲魂 下一本:出有车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花钱小气”之我见的作者是“花钱小气”之我见,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