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式饭局人脉学


作者:郑德明     整理日期:2014-10-07 10:31:40

    每一个人都是饭局里的一颗棋子,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以某种方式与“请客吃饭”发生联系。然而,不是所有的饭,都可以“乱吃”,也不是所有的“局”,都可以“乱闯”!对于中国人而言,所谓人脉。所谓圈子。所谓社会关系,所谓资源。
      所谓一个人的能量。所谓友谊,所谓生意和交易,最后通通绕不开饭局!因此,如何设局、如何入局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经营的过程。
      《中国式饭局人脉学》作者郑德明以宏观的视角诠释了“饭局社交”中的组织和派系,分析了阴谋和利益,同时,又从微观的层面入手,详细地阐释了怎样在不同的饭局中采取不同的交际方法——与陌生人,与老板,与同事,与下属,与客户,与哥们儿……无不涵盖其中。
      只要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去做,触类旁通。就可以真正成为同事圈、朋友圈、客户圈乃至整个交际圈中的饭局达人!成功,就是先用《中国式饭局人脉学》知晓人情世故!
  作者简介:
      郑德明,祖籍黑龙江,经济管理学硕士。于饭桌应酬之中。渐渐发现“席间觥筹交错有乾坤,桌上言转心动舞太极”。现为高级经济师、资深金融家、投资顾问,对管理思维与沟通、全球化企业管理实践及改革、经济管理社会责任等课题有深入研究,并为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培养出115位经理,先后涉足广告传媒、信息产业、销售产业。
  目录:
  第一章  饭局经济论——天生饭局必有用  饭局社交——通过饭局形成“圈”    1.是谁将吃饭变成了工作?    2.饭局,也分三六九等  饭局众生相——你是哪种“吃请第一章饭局经济论——天生饭局必有用饭局社交——通过饭局形成“圈”1.是谁将吃饭变成了工作?2.饭局,也分三六九等饭局众生相——你是哪种“吃请”族?1.饭局必不可少的几种人2.饭局,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饭局价值——这几种人,你一定要和他们吃一次饭1.能吃几顿饭,能干多少事?2.如何才能不被饭局“淹没”?3.圈内圈外都是客——“圈外人”你请了吗?第二章饭局潜规则——吃饭事小,出局事大请人,请到人,请对人1.请客的永远是主动2.请客时,注意强调人情的珍贵性3.请好平台,你才能上台阶饭局可以“赶”,买卖不能“急”1.胃口感觉到饿,欲望便会被勾起来2.不但要捧月亮,也要捧星星饭局话题四步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1.应约初到,客气寒暄无关痛痒2.餐前闲谈,以“半正式的话题”引入目的3.吃饭开始,天南海北打开“话匣子”4.饭饱酒足,蜻蜒点水搭好桥饭不能乱吃,话更不能乱说1.别几杯酒下肚就“交底”2.学会适当地“沉默”一下3.嘴上留道门,做人莫揭短4.面对任何诱惑,都要坚守底线满饭可以吃,满话不能说1.办不到,也要给出有名无实的“口惠”2.掌握“模糊表态”,避免与对方短兵相接的交锋3.可偶尔使用的“反悔计”细节决定成败,饭局也不例外1.敬酒时,不能忽略任何一个人2.这些动作不仅多余,而且绝对有损形象3.赠品不要随便拿,当心贪小便宜吃大亏第三章“看人下菜碟”——让每一个饭局部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把大人物当成人——不要只顾闷声吃喝1.理性认识“怯场”,敬畏还是敌视?2.先发制人,淡定从容“等”吃饭3.带着“阿Q精神”上饭桌别让鱼刺噎着——防备饭局上的“小人”和骗子1.如何识别“骗子”和“装家”?2.遇到小人,多劝他吃菜少和他说话遇到“看不惯”的食客——和气生财,开心吃饭1.理解与宽容,让自己客客气气吃饭2.我吃我的,你说你的,但我在听3.不要瞧不起那些“看起来很俗”的人面对外宾——千万不要“想当然”1.过分热情可能“吓到”外国朋友2.涉外赴宴时,不妨带些小礼物和朋友吃饭——饭局有价,关系无价1.坦然对待不同的“口味”2.关系再铁,也不能变成酒肉朋友糊涂账3.亲密并非无间,千万不要“八卦”遇到陌生人——如何才能不“冷场”1.和陌生人用餐,就像是打羽毛球2.学会“没话找话”,灵活自然就桌取材3.当心!饭后突然升高热度的陌生人第四章人在职场漂——不吃算你狠,吃了“逗你玩”调查篇:吃还是不吃,都蕴含着智慧1.“职场饭局”到底具备哪些功能?2.不参加饭局,会给自己带来哪些潜在的危机?3.如果不能全面退出,又该如何选择?公关篇:这样的同事,我们都曾经历过1.难以启齿,那些最尴尬的“突发情况”2.哭笑不得,新手上路请多关照修炼篇:你利用饭局,还是被饭局利用?1.关键点一:注意听出弦外之音2.关键点二:过度的谦虚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3.关键点三:被老板邀请吃饭与邀请老板吃饭4.关键点四:饭桌上的“画饼充饥”午饭团——你的午饭“吃”好了吗?1.不入“午饭团”会落单2.你患有“午饭恐惧症”吗?3.“午饭团”团长也悲哀?下午茶——沟通无限的好时机1.下午茶里的哲学——生活中的人更加真实可信2.巧用下午茶时光——掌握第一手真实材料商务宴——每一个环节都有必须注意的地方1.自助餐,选择一口能吃下去的食物2.充分准备,沟通好才能正式宴请3.从工作出发,以商务结束第五章饭桌有谈资—一吃的文化是交朋友的最好武器历史饭局:从老故事里翻新谈资1.鱼肠剑——“革命”第一人2.鸿门宴——当不速之客遇见毫无准备的主人3.青梅煮酒——竞争对手的场面交锋4.杯酒释兵权——老板和老员工的沟通城市饭局:当饭局遇上城市特色1.北京:率性而为的饭局2.上海:没有无缘无故的饭局3.广州:饭局是放松的方式知食分子:趣味横生的饮食文化1.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2.道家与药膳:长生不老的传说3.“茶禅一味”的佛家茶理第六章饭局心理学——“吃”透人心好办事不值得定律——这顿饭,到底值不值得?1.有动机和目的吗?2.能满足我们的某种需要吗?3.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吗?晕轮效应——讲究一下档次也在情理之中1.“门面”做得好,饭才吃得好2.有了“面子”,还要“撑得起”3.给自己打造最好的“餐桌光环”首因效应:用第一印象抢占“局势”1.宴会现场的完美绅士2.优雅风范是这样练成的3.“握”住属于你的天地名片效应——恰到好处地展示你自己1.发名片?没那么简单!2.如何同时递上你的“心理名片”?二八法则——宴请点菜分个主次1.菜名是次要的,千万不要“望文生义”2.中庸是最稳妥的“菜局”3.别奢望每一张嘴都给你打满分踢猫效应——酒桌上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1.千杯百盏尽看开头2.引经据典,做“好气氛”的增添者3.不喝没关系,但要做“好情绪”的传递者自己人效应:成为受人喜欢的“自己人”1.餐桌快速求同术一态度与价值观的类似2.注意存异——情感上未必都会相悦第七章饭局生产力——一个都不能少前期的铺垫:工欲善其“饭”,必先利其“局”1.多积累“一饭之恩”2.多充实你的“吃饭资本”成事的技巧:规避“抹桌子”的风险1.有效地用点道德压力2.读懂宾客心,避免判断失误局中的博弈:会吃,更要会装1.装疯:借酒装疯,假痴不颠2.装牛:给对方信赖感3.装熊:以退为进,避免争执后期的追踪:饭局不是“一锤子买卖”1.当你要离开时,请不要虎头蛇尾2.无功也要“受禄”,白吃的人毕竟不多3.记得那些请我们吃饭的人,并感恩局外的哲学:激活“饭局情商”1.当众向你的对手举杯2.好吃的东西不能独吞3.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4.误会就像过夜的饭,越久越难闻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能力再强的上司,要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也离不开下属的合作与支持。
      很多中层,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经常给员工加薪和升职,手是他们便利用手中现有的一点权力给予吃饭的“小恩小惠”。这样来博得下属的好感,融洽人际关系,为工作增添“润滑剂”。
      但是,在实施前你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由头,否则,反倒会得到下属的抱怨,如果反映到老板那里,自己是吃力不讨好。
      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财务部陈经理结算了一下上个月部门的招待费,发现有一千多块没有用完。按照惯例他会用这笔钱请手下员工吃一顿,于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员工小马,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饭。
      快到休息室时,陈经理听到休息室里有人在交谈,他从门缝看过去,原来是小马和销售部员工小李两人在里面。小李对小马说,“你们部陈经理对你们很关心嘛,我看见他经常用招待费请你们吃饭。”小马不屑地说:“他就这么点本事来笼络人心,遇到我们真正需要他关心、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办成的。拿上次公司办培训班的事来说吧,谁都知道如果能上这个培训班,从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升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我们部几个人都很想去,但陈经理却一点都没察觉到,也没积极为我们争取,结果让别的部门抢了先。我真地怀疑他有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陈经理只好满腹委屈地躲进自己的办公室。
      这个故事对很多中层来说并不陌生,中层的“小恩小惠”反倒得了下属的抱怨,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陈经理使用的方式不对,员工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培训的机会没有争取到,所以对员工来说,“小恩小惠”就变了滋味,没有了效果。
      公司的招待费用省下来,按道理是要上缴回公司的,陈经理没有权力用来请员工吃饭,如果消息传出去,部门的威信就会降低。
      那这个事就不可以做吗?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在做,而且做得很好,老板也是默许的。一般来说,开明的老板会认为,在预算内的钱,只要你能节省下来,就是你的本事。再说招待费的数目也不是很大,你没有装到自己的口袋中,没用发票来冲账,而是用来招待同事,主观上是为了工作,可见你的心里还是有公司的。所以一般来说老板不会管,而会默许。
      但这个事是可以做,不可以说。其实其他经理也都这么做,大家心照不宣也就可以了,没有人会把这当回事儿。
      我们看看陈经理是怎么做的。小李起身走了,陈经理和小马回到他的办公室,陈经理没有说去哪里吃饭,而是问小马:“最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没有什么特别的,一切正常。”小马谨慎地说。
      “哦。过几个月公司有个管理培训,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陈经理试探地问。
      小马眼睛顿时发出光来,他抬头注视着陈经理,急切地说:“培训是好事情呀,上次的培训,我们部门没人参加,我们还后悔呢,没有抓住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次有机会您一定要帮我们争取呀。”陈经理点点头,关注着小马说:“上次的培训我还以为你们不喜欢呢,设有人催我,你也不提醒一下。既然喜欢就要努力争取嘛,不争取就得不到,我们公司就是这样的。再说我每天的事情很多,可能照顾不了那么多,你们也多原谅。下次培训我一定帮你们争取。”小马感激地看着经理说:“那就多谢您了,我明白了,多谢照顾。”陈经理身体向后一靠,放松地说:“培训回来可要给我们上课的,不能光你学了就算了,要教我们的,哈哈。怎么样,你通知一下其他的同事,今天晚上我请客,就当是我赔罪。”小马感激地说:“多谢经理了,您又要破费了,我这就去通知。”等到小马一转身,往外走,快要出门了,陈经理说:“小马,等一下。”小马回头说:“还有什么事?经理。”这时陈经理严肃地说:“以后注意点,别让其它部门的人知道我们经常有活动,否则影响不好。”小马连连称是。
      这样处理下来,关于上次培训的误解得到了解决,还提醒了小马注意保护部门内部的小秘密,吃饭的由头也找到了,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请下属吃饭,要记得几个原则、原则一:在保健因素没有到位之前,激励要素是没有用处的。
      原则二:有些事情可以做,不能说,更不能让别的部门的人知道。
      所以,在请下属吃饭时,一定适当给予对方鼓励,给其打打“兴奋剂”,这样下属才能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从而更好地配合你的工作。
      原则三:真正宽容下属。如果下属之前与你产生分歧,甚至发生争执,如果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事后你可以请他吃饭表示和解。你也该适度进行一番自我批评,点明双方的争执是由于一时过于主观,最好你能以幽默缓解彼此的紧绷情绪,体现人性化的一面。让下属明白你是个就事论事的人,决不会公报私仇。真诚地鼓励他们,从而让你们之间能更默契地合作。P21-23





上一本:礼仪书:得体的行为与正确地行事 下一本:垃圾车法则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式饭局人脉学的作者是郑德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