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读者文摘:乡村物语


作者:杜怀超     整理日期:2014-02-16 10:50:07

本书作者精选温暖心灵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在讲述一份美好的情感、一种人生的意义。每一个故事,都似涓涓细流,在你无瑕的心田缓缓流淌,渗透在生命的每一个脚步中,一定能感动你我最纯净的心灵,使我们获得心灵的洗礼,在品味中得到智慧与快乐。
  
  作者简介:
  杜怀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2007年以来,相继在《朔方》《四川文学》《青年作家》《佛山文艺》《短篇小说》等文学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散文多篇,散文获得江苏省第十八届报纸副刊好作品奖、小说获得全国小说征文大赛佳作奖,多篇作品入选中小学教辅教材、中考试卷等;江南“言子文学奖”获得者,作品获2010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已出版作品多部。
  
  目录:
  一、踩着草丛走过二、回望的符音三、被遮蔽或消失的石器四、村庄的流浪者们五、一个人的树木记忆六、被碾碎的时光印记七、渐行渐远的村庄八、汗水点绕的火焰或盐九、水域深处的温暖十、大地内心的铁十一、萤火虫照彻的背影十二、土地最后的挽歌 充满爱与力量的故事能感动每一颗纯真的心灵,温馨动人、真诚深刻的生命故事,最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滋养与智慧的启发。这部书能给充满爱的心灵注入更多爱的勇气与能量,也能让缺少爱的心更勇敢、更充实,体味人生中的精彩和美好。
  在这里有体会幸福的生活感悟、有涤荡心灵的历练、有闪烁光辉的大爱、有发人深思的人生智慧,有荡气回肠的亲情,……每篇故事都在向人们讲述一份美好的情感、一种人生的意义。每一个故事,似涓涓细流,在你无暇的心田缓缓流淌,渗透在生命的每一个脚步中,使你获得心灵的洗礼,在品味中得到智慧与快乐的启迪和感悟
  _____出版人邓永标
  踩着草丛走过
  
  在逐渐深入草的内部,我恍然发现,每一株草都是对应着我们人类自身,用外在与内心的一种药的物质,养育我们。可是我们总喜欢脚踩着草丛,一遍遍漠然走过。
  
  婆婆纳
  我执意要走进这一群植物之中,确切地说是走进一群所谓草的丛林里。在我看来,每一株草都是一个神秘鲜活的世界,尊重、平等和友好。当人类学会直立行走的一刹那后,那颗长年低下的头颅就再也没有低下来过。我敢说,那些向上的目光是浮躁的、游离的甚至无神的以及迷惘与慌乱。就是这些婆婆纳、看麦娘、播娘蒿等有着亲人名字的草们,远距离落生在人类视野里的草们,被无数人群冷漠踩在脚下的草们,是否一样凝结着我们亲人般的血脉?这一伟大的发现似乎赋予我神圣的职责与历史的使命,迫使我必须与草为伍,和草对话,用草语与高高在上的人类对话,就这样我必须俯卧在草丛里,对着草们,一声又一声地,轻唤母性的名字:婆婆——哪(纳)——
  若初见
  
  我是在那片起伏的原野上与婆婆纳相遇的。自然、宁静、素朴与缄默的原野,褐黄色的土壤和稀疏的树林,随着一层层历史翻阅的册页:向上,起伏,汹涌,直至连绵到空中的云朵;向下,一页页翻阅抒写,随着蜿蜒的载着古老秘密的河流远去。我有必要在此赘述。这片古老的原野,一万年前是一片原始的森林,江苏境内最早的类人猿化石就是在此地发掘的,被人们称为双沟醉猿。双沟是地名。
  这是个火与水燃烧的原野!当我闯进婆婆纳的视野时,我是坐在远去的列车上的。我是在平静与迷失的途中偶然相遇婆婆纳的。当时我还不知道那叫婆婆纳。当那漫天卷地的绿层层翻卷上来,不断撞击我的眼帘时,我彻底坍塌了,人生的迷茫、生存的忧患和物质的欲望还有抛不开的名利瞬间化为灰烬,取代的是这些蓬勃的生命,充满无限碧绿的生命个体。清淡、素雅和纯净以及天地间的大美都在其中了。
  好个疯狂的婆婆纳!密匝匝的,绿绿的,匍匐着繁盛在寂静的远离尘嚣的这片原野上。这种生长到极致的植物,生命的尽头等待的是什么?绿得重,长得盛,抵达巅峰,之后便是悬崖深谷。我去过兴化,看过那传说里的铺天盖地的戴窑油菜花开。所有的花卉,我最见不得的是油菜花开,花开绚烂至极,直到最后曲终人散,落个凄凄惨惨戚戚之黯淡光阴,满地落英,无数愁容。恰似泰戈尔所言,死若落叶之静美。我不知道如此葳蕤的蓬勃的婆婆纳,遗世独立在这苍凉的原野,昭示着什么?现在,这片原野一片苍茫与寂寥,偶然的声响则是上空疾飞的鸟群。
  列车短暂停息的片刻,我透过车窗细细打量着这卑微的植物,小而圆的叶子,点缀着一小朵一小朵米粒般大的蓝花。那种蓝,是湛蓝天空深处的蓝,是大海中心的蓝,是蓝布花裙中央的蓝。匍匐生长的婆婆纳,在空旷的原野上,似乎天空低下了身子,大地挺起了胸膛,天地间唯有这无人喝彩的婆婆纳了,汲取天地之精华,绽放出这样惊世骇俗的美!每一位过客看见了我相信都会为之疯狂、赞叹。或许,正四处漂泊奔走的人群,在一刹那间会有隽永的思考。
  再相遇
  
  沿着婆婆纳我回到故乡。我在故乡也再次看到了她的笑容,看到了朴素与卑微的一种叫婆婆纳的野草,远远地躲在农人心门之外的植物。我走在坍塌得露出脊梁与白骨的阡陌上,凝视着一路的婆婆纳。散漫密集的婆婆纳啊,如大地厚实的绿衣覆盖在这打满补丁的大地上。每一片荒芜,就是一块补丁,一个看不见深浅的伤口和无法言说的痛。婆婆纳,这样细腻地审察着大地上发生的一切,然后默不作声地弥补一切,之后,在绿色的世界里,伸出一朵或者两朵蓝色的火焰。
  婆婆纳的名字最早见于明周王的《救荒本草》一书,可谓历史深远。可是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谁看见过她的面容?在幸福的时刻,谁会看见俯身地面的植物?颇有意味的名字,谁能解读?我至今也无法参透婆婆纳的隐喻。
  婆婆纳,给人的第一感觉,她不是一种草的名字,而是一位亲人的名字,是呼唤亲人的音符。婆婆——哪——婆婆纳——是乡村古树下做针线活的婆婆,是缝补着日月的乡间农人。婆婆纳,这个有着苍老的名字,嵌着个充满母性的动词——纳。纳鞋子,给远行的游子,给膝下的孩子;纳鞋垫,给待出阁的女子,或者远方的小伙子;然我最担心与想象的是“婆婆”和“纳”的组合与融入,呈现的是一个沉重与沧桑的劳作过程,生锈的顶针,赫黄的笸箩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黄昏……我曾经听祖母说过,大地上的每一株植物,都是一盏灯哦;大地上的每一株植物,都是一个人的魂魄;大地上的每一株植物,都会对应着一个人。我想知道,这婆婆纳到底会是谁呢?祖母,母亲还是我?繁星点点的婆婆纳,是祖母手中密密麻麻的针脚,缝补着乡村的时光之衣,缝补着大地上的伤口。而盛开的蓝色花朵,像个人性的容器,盛满梦幻之美。
  对婆婆纳的理解莫过于16世纪初期的王磐了。他在编辑成书的《野菜谱》中把她唤作破破衲,还编首三字谣:
  破破衲,不堪补。
  寒且饥,聊作脯。
  饱暖时,不忘汝。
  这破破衲如何变脸成婆婆纳的呢?一说其叶如衲而得名,有人云其果实与婆婆针线用具相似。江淮有儿歌:“婆婆辣(纳的谐音),婆婆辣,揪掉你的头,掰去你的杈,看你对我小媳妇还辣不辣?”这是过去童养媳对地主婆血泪的控诉了。旧社会的童养媳,和婆婆纳有何区别?一样的卑微、渺小,谁也不会在乎她们的,她们的生活如地上爬行的蚂蚁,随时会一命呜呼!可惜那些女子们,纵然有千般姣好,怎敌俗世尘埃?偶尔寒风冷雨,甚至一阵秋风过,生命便萎然飘零。如此这般,是否她的名字是一种呼救,婆婆,请手下留情啊!
  乡间野草中带有“婆婆”二字的还有婆婆丁和婆婆针,婆婆丁就是蒲公英。采撷过蒲公英的人都知道,蒲公英的主根突出,经年的根还覆盖一层厚厚的黑,似一根铁钉,钉在大地的肌肤上,给人以疼痛之感。而婆婆针就是鬼针草,顾名思义,可想而知了。这么多的“婆婆”字样,谁知道她的前世今生?
  
  
  






上一本:读者文摘:倾城花 下一本:不怠慢的人生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读者文摘:乡村物语的作者是杜怀超,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