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师的背影: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


作者:邹士方     整理日期:2014-11-02 10:02:42

本书描述了当代中国顶级文学大师的人生经历、思想追求,以及晚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三十余年(1977至今),囊括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界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茅盾、巴金、冰心、钱钟书等。作者与各位大师,或家人、朋友都有深入交往,亦师亦友,并藏有他们的手稿真迹。全书对这些大师的思想精髓与人生追求作了细致研究与披露,对他们的私人生活、待人接物,以及对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轨迹、人文创作进行了真实还原,并首次公开大师的真实生活照片,从正面和侧面呈现大师昔日的风采。
  作者简介:
  知名作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画家、摄影家。1949年6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美学大师朱光潜和宗白华及美学家杨辛、叶朗教授,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朱光潜、宗白华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曾任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副校长,《民主》杂志副主编等。现为《中华盛世》杂志执行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有《朱光潜宗白华论》、《宗白华评传》、《春天的问候》、《名人纪实》、《万紫千红》、《北大访师记》等。冰心、季羡林、端木蕻良、李泽厚等对其著作均有较高评价。
  目录:
  序
  第一卷互诉衷肠
  风云突变,时光移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一切似乎都是新鲜的,还弥漫着原始的味道。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纪最后一批文学大师已经步入暮年,茅盾离开北大已经很多年了,冰心的生命蜡烛只剩最后一段了,沈从文和叶圣陶身体都不是很好,巴金在病床上写字,艾青几乎就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他们还在贡献着最后的能量,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走得越来越远。
  五四出了个猛将/2
  大师云集北大/5
  四巨头挺进重庆/11
  冰心发出的绝密信/13
  独立的奇树/22
  巴金的轻和重/26
  大师与大师的对决/35
  叶圣陶在1985/41
  请来艾青作诗/46
  序
  第一卷互诉衷肠
  风云突变,时光移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一切似乎都是新鲜的,还弥漫着原始的味道。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纪最后一批文学大师已经步入暮年,茅盾离开北大已经很多年了,冰心的生命蜡烛只剩最后一段了,沈从文和叶圣陶身体都不是很好,巴金在病床上写字,艾青几乎就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他们还在贡献着最后的能量,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走得越来越远。
  五四出了个猛将/2
  大师云集北大/5
  四巨头挺进重庆/11
  冰心发出的绝密信/13
  独立的奇树/22
  巴金的轻和重/26
  大师与大师的对决/35
  叶圣陶在1985/41
  请来艾青作诗/46
  第二卷80年代风云
  从上海城隍庙到北京国子监,从大钟寺到夫子庙,每一次驻步和停留,都会洒下分别的泪水,每一出剧情都是历史的缩影,他们曾经相知、相融,他们曾经天南海北撒欢。他们曾经带我们进入殿堂般的世界,今朝我们驻足他们的影像前,轻轻呼唤他们的名字,曹禺,丁玲,夏衍,胡风,沙汀,周扬,臧克家,卞之琳,唐弢,还在吗?
  从上海城隍庙到北京国子监/50
  飞蛾扑火,非死不止/55
  巍巍昆仑,荡荡夏衍/57
  胡风在风雨中前行/61
  沙汀留下的三件手迹/67
  两位文坛巨匠病中泪别/71
  曹禺雷雨日出/73
  山东大汉跑到北京/77
  东北作家发现新大陆/80
  卞之琳与沈从文的小姨子/86
  第三卷奔跑中的大师
  记得那时,季羡林还很年轻,他在北大从容走动,北大的学子可以在很多角落看见他,只是时间溜走得太快,他走了;萧乾也走了,廖沫沙也挥别了我们,时间的灰烬让我们变得深刻。记得某人说过一句话,把时间撕碎,你就能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狂奔。
  狂奔的萧氏父子/94
  “三家村”幸存者/97
  季羡林那时正年轻/100
  一代大儒横刀立马/106
  挥泪国家图书馆馆长/108
  外国人的三个愿望/113
  萧乾与郭沫若结仇/120
  芙蓉秋色一平章/132
  曹辛之看不惯臧克家的诗/134
  请鲁迅看最后一场电影/136
  第四卷风雨同舟路
  1958年,《上海的早晨》横空出世,从字面理解这是写一个朦胧的早晨,弥漫着泥土的气息。五十年后的今天再来看它,仿佛它裹着洋酒的气味,眼看就要蔓延开来。其实,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何尝不是,五十多年里,大家一路风雨同舟。
  与曹靖华并肩在北大战斗/142
  周而复书琵琶行/145
  相逢何必曾相识/151
  越洋来的狂人/156
  又见红楼/160
  第五卷似水流年
  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总有一群人,他们相见恨晚,他们在北京香山的某个角落燃烧青春。从1980年到2000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相见的人早已头发发白,不再出来活动了,但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样的水,一切都那么自然。
  人生不如初见/176
  几百年来仅此一人/179
  酒仙惜酒仙/184
  偷偷创作《红旗谱》/187
  小英雄雨来横空出世/190
  三巨头聚会/194
  不老冯骥才/197
  第六卷望断天涯
  近年某作家有文章详写抗战时在重庆,老舍与赵清阁同居,陷入热恋之中不能自拔。老舍甚至写信,邀赵去国外结婚,据说赵收有老舍的书信达100多封,去世前却烧毁大半。加上赵清阁一生抱定独身主义,始终有组建家庭,更使她与老舍的关系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当年的冯玉祥国文教师/202
  赵清阁与老舍的爱恨纠葛/207
  一张珍贵的照片/213
  挥别朱自清/216
  从什刹海到复兴门/222
  第七卷大师渐行渐远
  随着电视的普及,话剧也就渐渐没了市场,现在愿意花时间听话剧的,估计已成仙了。随着港剧和台剧慢慢在大陆流行起来,就更少有人去听话剧了,只有一些老古董摇着芭蕉扇,在剧厅歇脚。没几年,“靡靡之音”彻底把大陆占领了。
  罗大冈的无奈/230
  夜里挑灯看戏/235
  诗人变侠士/237
  台湾来的客人/239
  第八卷何日再见君
  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到处都在选美,人人都想当演员,几乎每部电影都能赚钱,美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也开始穿花衣服,在大街上可以吃到冰淇淋。如果再走远一点,还可以在某个巷子里听到激情的粤语歌,这在当时已经算是特别新鲜的了。此时最火的还是金庸与梁羽生,他们带我们彻底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梁羽生论剑/244
  别了,老友李辉英/246
  再续当年真情/248
  从湖南到英国/252
  岁月的痕迹/255
  大师再西行/257
  作者版权声明/262
   叶老手拉着巴金的手,一直送他到走廊中,两人久久地握手惜别。巴金向前走去,又几次依依不舍地返回来向叶老道别。叶圣老目送巴金走到走廊拐角处。巴金回过身来,久久地挥动着手臂。
    当1983年初我第一次去见胡风时,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极其酸楚的。他在客厅里见我,秃顶微胖,额头很大,表情麻木,话也很少,长期的牢狱生活使他丧失了生命的活力。
    1986年12月初,张充和从美国回到北京,参加纪念汤显祖的活动,并且还客串昆曲《游园惊梦》。卞曾欣然前往剧场观赏。舞台上的张充和还是那么风韵不减当年,观众席上的卞之琳还是那么痴痴地凝望。
    那是一个暮春的下午,当我忐忑不安地叩响钱先生寓所的门铃时,一个高亮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来了!”随之门被打开,一个在心目中已很熟悉却又陌生的钱先生出现在眼前: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一身驼色中式裤褂;眼镜片后机敏的双眸闪着探寻的目光,浅浅的笑意浮在唇边,一副乐观、大度、潇洒、睿智的样子。
    采访结束后,我与他交换了名片,他的名片上印的名字是陈文统,我请他在名片上签写了梁羽生三字,这成为我的特色收藏。
  





上一本:大师的背影: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 下一本:民国人物小传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师的背影: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的作者是邹士方,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