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读懂胡适


作者:林建刚     整理日期:2014-03-14 09:57:16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
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作者简介:
  林建刚:南开大学博士(在读),文史学者,胡适迷。致力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研究。作品发表在《经济观察报》、《东方早报》、《温故》、《闲话》、《中国图书评论》、《开放时代》、《腾讯?大家》等。

  目录:
  
  目录:
  
编者前言1
第一辑胡适的言1
第二辑胡适的行9
第三辑胡适大事记16
大事记之一:发起新文化运动16
大事记之二:发起“人权论争”20
大事记之三:参加“民主与独裁”的论战24
第四辑胡适小传28
前言28
  目录:
  
编者前言1
第一辑胡适的言1
第二辑胡适的行9
第三辑胡适大事记16
大事记之一:发起新文化运动16
大事记之二:发起“人权论争”20
大事记之三:参加“民主与独裁”的论战24
第四辑胡适小传28
前言28
一、1891—1917求学时期28
二、1917—1927新文化运动时期31
三、1928—1937中国公学与北大时期35
四、1937—1945驻美大使时期38
五、1945—1948担任北大校长时期41
六、1949—1962晚年时期44
第五辑胡适著作精选49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49
文学改良刍议59
归国杂感66
易卜生主义70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81
胡适致陈独秀84
我的信仰85
我的母亲100
给长子祖望的信103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104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05
我们要我们的自由109
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110
信心与反省118
中国抗战也是要保卫一种文化方式122
民主与极权的冲突128
纪念“五四”136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137
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141
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145
当前文化的选择与认识148
自由主义150
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154
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156
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序159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165
从《到奴役之路》说起169
大宇宙中谈博爱173
容忍与自由174
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178
编者前言
余英时曾评价胡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第161页)。的确如此,通观其一生,胡适在新诗、红学、哲学史、考据学、文字学、禅学、文学史、教育学、思想史等诸多方面都是开山大师。不仅如此,学术思想史之外,胡适在20世纪的政治历程中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与蒋介石、毛泽东都有或多或少的交往,抗战期间还曾担任驻美大使。
胡适的学生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曾评价胡适说:“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山宗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实事求是,表率群伦,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代化之路。熟读近百年中国文化史,群贤互比,我还是觉得胡老师是当代第一人!”(唐德刚《胡适杂忆?夏志清先生序》,第21页)
新时期以来,大陆对于胡适的研究,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当代学者所写的胡适传记也不下十多本。胡适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对胡适的研究也是多角度的,因此通过一本书来呈现多方面的胡适是很难的,笔者只是以其日记、年谱、文集为主要材料,通过提炼其言、行、人生中的大事,大体勾勒其人生的历程,精选其文章,试图呈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胡适”,使读者对其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体例上,本书分为五部分。
第一辑“言”,精选最能代表胡适思想的精悍文字,希望可以起到醒人耳目的功效。
第二辑“行”,主要提炼其在人事、交往中的表现,在描述胡适做人处事的背后,希望给大家呈现出被称为“现代孔夫子”的胡适的人格魅力。
第三辑“大事记”,则主要提炼了胡适的三件大事,即,1910年代末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的新文化运动,1920年代末以《新月》为阵地与国民党的“人权论争”,以及1930年代初期以《独立评论》为阵地发起的“民主与独裁的论战”,这三件大事展现了胡适对世界潮流判断与把握,体现了其思想中高瞻远瞩的一面。
第四辑“人物小传”,则以时间为纵向坐标,以胡适的人生足迹为横向坐标,简单勾勒其人生历程。
第五辑“著作精选”,考虑到这本书面向的读者多是青少年,本书几乎没选胡适学术性的文章,而是选择了几篇胡适谈论治学方法的文章。此外,本书重点选择了胡适谈人生、论自由、民主的文章。作为20世纪最有名的乐观主义者,对于人生,胡适一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希望胡适的这些文章也可以给现代的青少年朋友们带来信心与勇气。胡适一直坚持着民主宪政的信念,用唐德刚的话来说,胡适就是20世纪中国的“自由男神”。胡适谈论自由主义的文章,对于当下的现实中国依然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多一个人来读胡适,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中,中国似乎就会多一份保障。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朋友来读胡适。
本书的编著参考了曹伯言先生整理的《胡适日记全集》、耿云志先生所著的《胡适年谱》、欧阳哲生先生编的《胡适文集》、中华书局的《胡适来往书信选》、智效民编著的《民主还是独裁——70年前一场关于现代化的论争》等前辈学者的成果,在这里一并致谢。
最后,还要感谢本丛书的策划编辑田坤先生及广西人民出版社,正是在你们的督促下,本书才得以完成。
林建刚
2013年6月

第一辑胡适的言
1、
社会上所谓“道德”不过是许多陈腐的旧习惯。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道德;不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不道德。正如我们中国的老辈人看见少年男女实行自由结婚,便说是“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事不合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习惯。但是这班老辈人自己讨许多小老婆,却以为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习惯如此。……因为社会的习惯如此,所以不道德的也觉得道德了。这种不道德的道德,在社会上,造出一种诈伪不自然的伪君子。面子上都是仁义道德,骨子里都是男盗女娼。
2、
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
3、
中国社会最爱专制,往往用强力摧折个人的个性,压制个人自由独立的精神;等到个人的个性都消灭了,等到自由独立的精神都完了,中国社会自身也没有生气了,也不会进步了。……中国社会如同一个大火炉,什么金银铜铁锡,进了炉子,都要熔化。
4、
自治的社会,共和的国家,只是要个人有自由选择之权,还要个人对于自己所行所为都负责任。若不如此,决不能造出自己独立的人格。社会国家没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如同酒里少了酒曲,面包里少了酵,人身上少了脑筋:那种社会国家决没有改良进步的希望。

5、
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待证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

6、
生命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

7、
一个国家里没有纪实的新闻而只有快意的谣言,没有公正的批评而只有恶意的谩骂丑诋,——这是一个民族的大耻辱。这都是摧残言论出版自由的当然结果。我们是爱自由的人,我们要我们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我们不用说,这几种自由是一国学术思想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国社会政治改善的必要条件。

8、
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别人。能帮助别人须要尽力帮助人。但不可帮助别人做坏事。如帮别人作弊,能帮别人犯规,都是帮人做坏事,千万不可做。

9、
自己能照应自己,服事自己,这是独立的生活。饮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你功课做的好,是你自己的光荣;你做错了事,学堂记你的过,惩罚你,是你自己的羞耻。做的好,是你自己负责任,做的不好,也是你自己负责任。

10、
志气要放在心里,要放在功夫里,千万不可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无论你志气怎样高,对人切不可骄傲。无论你的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

11、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
12、
保险的意义,只是今天作明天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父母作儿女的准备;儿女幼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现代人。

13、
赫胥黎教人记得一句“拿证据来”,我现在教人记得一句“为什么”?少年的朋友们,请仔细想想:你进学校是为什么?你进一个政党是为什么?你努力做革命工作是为什么?革命是为了什么而革命,政府是为了什么而存在?请大家记得:人同畜生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

14、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15、
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于现状,敢说老实话,敢攻击社会上的腐败情形,做一个“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斯锋曼医生。

16、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17、
我们唱天行有常,我们唱致知穷理。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18、
墮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条是容易拋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条是容易拋弃学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19、
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20、
可靠的民族信心,必须建筑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之上,祖宗的光荣自是祖宗之光荣,不能救我们的痛苦羞辱。何况祖宗所建的基业不全是光荣呢?我们要指出:我们的民族信心必须站在“反省”的惟一基础之上。反省就是要闭门思过,要诚心诚意的想,我们祖宗的罪孽深重,我们自己的罪孽深重;要认清了罪孽所在,然后我们可以用全副精力去消灾灭罪。

21、
一个人应该有一个职业,同时也应该有一个业余的嗜好。一切职业是平等的:粪夫与教授,同是为社会服务,同样的是一个堂堂的人。但业余的嗜好的高下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途的发展。如果他的业余嗜好是赌博,他就是一个无益的人。如果他的业余嗜好是读书,或是学画,或是做慈善事业,或是研究无线电,或是学算学,……他也许可以发展他的天才,把他自己造成一个更有用的人。等到他的业余有了成绩,他的业余就可以变成他的主要职业了。
22、
读书的习惯可分为三点:一是勤,二是慎,三是谦。勤苦耐劳是成功的基础,做学问更不能欺己欺人,所以非勤不可。其次谨慎小心也是很重要的,清代的汉学家著名的如高邮王氏父子,段茂堂等的成功,都是遇事不肯轻易放过,旁人看不见的自己便可看见了。如今的放大几千万倍的显微镜,也不过想把从前看不见的东西现在都看见罢了。谦就是态度的谦虚,自己万不可先存一点成见,总要不分地域门户,一概虚心地加以考察后,再决定取舍。这三点都是很要紧的。

23、
领导一国的思想,是百年大计,必须以哀矜之态度出之,不可稍存草率。自误是小事,误人误国都是大罪。思想必须从力求明白清楚(clearanddistinct)入手,笛卡儿所以能开近世哲学的先路,正因为他教人力求清楚明白。
24、
请你注意我们提倡自责的人并非不爱国,也并非反民族主义者。我们只不是狭义的民族主义者而已。我们正因为爱国太深,故决心为她作诤臣,作诤友,而不敢也不忍为她讳疾忌医,作她的佞臣损友。
25、
人每乐为之用,又乐为尽力。迹近于无为,而实则尽人之才。此是做领袖的绝大本领。
26、
青年学生认清了报国目标,均宜努力训练自己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以供国家的需要。若长此荒废学业,今日生一枝节,明日造一惨案,岂但于报国救国毫无裨益,简直是青年人自放弃其本身责任,自破坏国家将来之干城了!
27、
我对于一切青年人的劝告,是有几分证据才说几分的话。有一分证据只可以说一分话;有三分证据只可以说三分的话。随便谩骂“中国的催命符”,“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都是自己招人轻视的。
28、
凡治学问,功力之外,还需要天才。龟兔之喻,是勉励中人以下之语,也是警惕天才之语,有兔子的天才,加上乌龟的功力,定可无敌于一世,仅有功力,可无大过,而未必有大成功。……凡第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故能有大成功。
29、
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通伯先生当日误信一个小人张凤举之言,说鲁迅之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就使鲁迅终身不忘此仇恨!现今盐谷温的文字史已由孙俍工译出了,其书是未见我和鲁迅之小说研究以前的作品,其考据部分浅陋可笑。说鲁迅抄盐谷温,真是万分的冤枉。盐谷一案,我们应该为鲁迅洗刷明白。
30、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少说些空话,多读些好书。

31、
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32、
此时我所焦虑的是:兴学五十年,至今无一个权威政治学者,无一个大法官,无一个法理学家,无一个思想家,岂不可虑?兴学五十年,至今无一部可读的本国通史,岂不更可焦虑?在纯粹科学方面,近年稍有生色,但人才实尚甚缺乏,成绩更谈不到。故我以为中央研究院、北大、中基会一类的机关此时还应该继续注重为国家培养基本需要的人才,不必赶在人前面去求眼前的“实用”。无用之用,知之者希,若吾辈不图,国家将来必蒙其祸。
33、
我们若要国家的政治清明,贪污绝迹,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我们个个公民,都得挺身出来管管闲事。如果人人都能像张菊先生那样爱打不平,爱说正话,国家的政事就有望了。
34、
我是为国家的事来的。吃点苦不要紧。我屡次对你说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家是青山,青山倒了,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得做奴隶了。
35、
人生很短,上寿不过百年,完全可用手脑做事的时候,不过几十年。有人说,人生是梦,是很短的梦,有人说,人生不过是肥皂泡。其实,就是最悲观的说法,也证实我上面所说人生的有没有意义全看我们对人生的看法。就算他是做梦吧,也要做一个个的,轰轰烈烈的好梦,不要做悲观的梦。既然辛辛苦苦的上台,就要好好的唱个好戏,唱个像样子的戏,不要跑龙套。

36、
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的改革。

37、
从中国向来知识分子的最开明的传统看,言论的自由、谏诤的自由,是一种"自天"的责任,所以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从国家与政府的立场看,言论的自由可以鼓励人人肯说:"忧于未形,恐于未炽"的正论危言,来替代小人们天天歌功颂德、鼓吹升平的滥调。
38、
我们应当先把自己弄好,然后帮助别人;独善其身然后能兼善天下。同学们,现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空谈高唱博爱;但应先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到我们有充分能力的时候才谈博爱,仍不算迟。

39、
我们要谈博爱,一定要换一观念。古时那种喂蚊割肉的博爱,等于开空头支票,毫无价值。现在的科学才能放大我们的眼光,促进我们的同情心,增加我们助人的能力。我们需要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博爱——一种实际的博爱。

40、
现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空谈唱博爱;但应先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到我们有充分能力的时候才谈博爱,仍不算迟。






上一本:克莱顿:从“世界棉王”到贸易斗士 下一本:二战·士兵浪漫曲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读懂胡适的作者是林建刚,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