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徐悲鸿画传


作者:邵晓峰     整理日期:2016-06-03 09:59:50

2015年是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徐悲鸿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要求,对事业忘我付出的态度,对学生、同事和朋友的真挚情感,仍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今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当我们回顾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对照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甚至中国教育,所获得的教益与启迪必将如灯塔一样照亮我们今后前进的道路!本书以图像的角度来全面见证、诠释徐悲鸿一生的绘画经历,艺术主张,用画传的形式来写徐悲鸿的传记,《徐悲鸿画传》堪称国内第一部,这不但是笔者试图填补这一学术空白的动力所在,而且是近四十年来关注、学习、研究、传播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与精神的一个较为系统的见证。
  作者简介:
  邵晓峰:1972年生于江苏南京。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的“首届江苏青年社科英才”(全省20名)、江苏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学术领军人才。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联常委、江苏省社科联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访问学者、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P001
  第一章
  英才长成(1895年—1919年)
  P019
  第二章
  留学生涯(1919年—1927年)
  P041
  第三章
  踌躇满志(1927年—1939年)
  P127
  第四章
  任重道远(1939年—1946年)
  P171
  第五章
  目录:
  P001第一章英才长成(1895年—1919年)P019第二章留学生涯(1919年—1927年)P041第三章踌躇满志(1927年—1939年)P127第四章任重道远(1939年—1946年)P171第五章壮心不已(1946年—1953年)P235附图前言(作者自序)
  2015年是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徐先生的艺术与精神在今天获得了文化界的高度认可。岁月流逝,经历了坎坷与曲折,中华大地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了文化复兴的希望。在今天,徐悲鸿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要求,对事业忘我付出的态度,对学生、同事和朋友的真挚情感,仍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今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当我们回顾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对照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甚至中国教育,所获得的教益与启迪必将如灯塔一样照亮我们今后前进的道路!
   就社会层面的大众传播而言,徐悲鸿艺术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创造新纪录是最令世人瞩目的,人们一方面以不菲的金钱表达了对其艺术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在实际上促使其(作者自序)2015年是徐悲鸿先生诞辰120周年,徐先生的艺术与精神在今天获得了文化界的高度认可。岁月流逝,经历了坎坷与曲折,中华大地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满了文化复兴的希望。在今天,徐悲鸿作为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要求,对事业忘我付出的态度,对学生、同事和朋友的真挚情感,仍是一笔丰富而宝贵的精神遗产。如今中国的美术教育发展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当我们回顾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对照今天的中国美术教育甚至中国教育,所获得的教益与启迪必将如灯塔一样照亮我们今后前进的道路!就社会层面的大众传播而言,徐悲鸿艺术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创造新纪录是最令世人瞩目的,人们一方面以不菲的金钱表达了对其艺术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在实际上促使其艺术与精神不断被发扬光大。就学术研究的有机展开而言,以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为代表的一些学术团体高举起徐悲鸿先生的这面大旗,通过一系列研讨会、展览、评奖以及相关媒体传播的新型方式,使“悲鸿精神”不断深入人心。以上这些是笔者撰写《徐悲鸿画传》的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涉及到徐悲鸿的著述不计其数,关于其人生经历的传记也诞生了好几部。然而,若以图像的角度来见证、诠释徐悲鸿一生的著作,《徐悲鸿画传》则是一种创新,这不但是笔者试图努力的动力所在,而且是近四十年来关注、学习、研究、传播徐悲鸿先生的艺术与精神,探索建构“徐悲鸿学”的一个较为系统的见证。是为自序!
  





上一本:我和郎朗30年 下一本:海上繁花落——民国女子的爱与婚姻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徐悲鸿画传的作者是邵晓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