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北京报界先声:20世纪之初的彭翼仲与京话日报


作者:彭望苏     整理日期:2014-08-01 08:55:44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详尽的对《京话日报》及其创办者彭翼仲进行研究的著述。对诸多关于《京话日报》研究的“疑案”,都做了补阙正误的研究,填补了新闻史研究的空白。
  作者对清末民初创办于北京的这份重要白话报纸进行了翔实考证、全面描述与深入分析,并记述了报人彭翼仲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以此实例描述并分析了20世纪之初报人在开拓北京舆论环境和促进社会进步上所做的努力。
  同时,书中鲜活的资料也为处于思想变革时代中的北京下层社会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世相图,亦为近代中国媒体史、北京社会史的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作者简介:
  彭望苏,彭翼仲之孙,贵阳学院教授。
  已发表古代汉语和文字学类学术论著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汉字教育述论》。近年来致力于清末报刊史研究,已发表论著数篇。曾参与主编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刊《新闻春秋》第8辑——纪念彭翼仲诞辰140周年暨《京话日报》创刊100周年专辑。
  本书传主彭翼仲家与梁济家是儿女姻亲,而梁济幼子梁漱溟,视彭翼仲为父执,也是他投身报业的榜样。
  目录:
  序:一切都为了抵达最底层
  第一章民间报业先驱彭翼仲
  激于义愤,投身报界
  正直淡定,笃实热忱
  《启蒙画报》和《中华报》简介
  第二章晚清北京第一报案——“彭翼仲案”
  猝被封禁,远放新疆
  生还京门,重操报业
  壮志难酬,蹈海殉志
  斯人永辞,后世长怀
  第三章“眼光向下”——《京话日报》的平民品性
  演说栏目
  新闻类栏目
  来件、来函、回件、回函栏目
  儿童解字栏目、讲书栏目序:一切都为了抵达最底层第一章民间报业先驱彭翼仲
  激于义愤,投身报界
  正直淡定,笃实热忱
  《启蒙画报》和《中华报》简介第二章晚清北京第一报案——“彭翼仲案”
  猝被封禁,远放新疆
  生还京门,重操报业
  壮志难酬,蹈海殉志
  斯人永辞,后世长怀第三章“眼光向下”——《京话日报》的平民品性
  演说栏目
  新闻类栏目
  来件、来函、回件、回函栏目
  儿童解字栏目、讲书栏目
  小说、故事、唱歌等栏目
  其他栏目第四章叫人人知道“爱国”和“发愤自强”
  ——《京话日报》与“国民意识”的启蒙
  揭示中国的严重危局,呼唤反帝爱国斗争
  揭露社会弊端,鞭挞国内邪恶势力
  宣讲世界大势,呼唤爱国图强第五章“天下人说话的地方”
  ——《京话日报》与北京舆论环境的开启
  民间社会的舆论媒体
  民间建立阅报社和讲报社
  街头贴报和街头说报
  平民大众的言论平台第六章“专要教多数人开通”
  ——《京话日报》的“浅文白话”
  把文言原稿转写成白话
  为平民大众服务的语言解析
  平实通俗的说话文本第七章“国民捐”与“义务妇”
  ——《京话日报》与社会进化
  呼吁和推进社会改良
  发起并推动社会运动
  倡导公德公益,提升“国民程度”结语附述三题
  彭翼仲的志同道合者
  清末时段《京话日报》终止期号
  清末时段《京话日报》期号与日期对应表彭翼仲生平大事记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我的自学,作始于小学时代。奇怪的是,在那样新文化初开荒的时候,已有人为我准备了很好的课外读物。这是一种《启蒙画报》和一种《京话日报》,创办人是我的一位父执,而且是对于我关系深切的一位父执。他是彭翼仲先生,苏州人而长大在北京,祖上状元宰相,为苏州世家巨族。”
  著名学者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的评讲
  著名学者马勇、杨早诚挚推荐:
  彭翼仲是办报稍晚于严复、梁启超、汪康年的中国民间报业先驱,也是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人。他既是那个时代最执着的启蒙者,通过画报、白话启发底层,寄希望于下一代;又是那个时代最执着的改良主义者,从不放弃对统治者上层“开官智”。
  本书旁征博引,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清末民初中国政治文化素描,打捞出久已遗忘的历史细节,构建了那个时代知识人的新形象。
  马勇(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然发生在北京,那么这座城市的都市性格/文化生态/舆论环境,对于形塑这两场近代史上的重要运动,有着何等影响?
  “我的自学,作始于小学时代。奇怪的是,在那样新文化初开荒的时候,已有人为我准备了很好的课外读物。这是一种《启蒙画报》和一种《京话日报》,创办人是我的一位父执,而且是对于我关系深切的一位父执。他是彭翼仲先生,苏州人而长大在北京,祖上状元宰相,为苏州世家巨族。”  
  著名学者梁漱溟《我的自学小史》的评讲著名学者马勇、杨早诚挚推荐:
  彭翼仲是办报稍晚于严复、梁启超、汪康年的中国民间报业先驱,也是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人。他既是那个时代最执着的启蒙者,通过画报、白话启发底层,寄希望于下一代;又是那个时代最执着的改良主义者,从不放弃对统治者上层“开官智”。
  本书旁征博引,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清末民初中国政治文化素描,打捞出久已遗忘的历史细节,构建了那个时代知识人的新形象。
                                     马勇(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既然发生在北京,那么这座城市的都市性格/文化生态/舆论环境,对于形塑这两场近代史上的重要运动,有着何等影响?
  因长期被归入“保皇—立宪”派,加上近代新闻史叙述的“重南轻北”,彭翼仲与《京话日报》的功业被遮挡于主流叙述,研究这段历史让我心头有强烈的震惊与不平。
                                            ——杨早《序:一切都为了抵达最底层》





上一本:媒介与社会丛书 下一本:向解放军学习团队精神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北京报界先声:20世纪之初的彭翼仲与京话日报的作者是彭望苏,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