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越轨:人为什么干“坏事”?


作者:梯尔,王海霞     整理日期:2014-07-20 23:59:22

死刑能够遏制凶杀吗?被父母虐待的儿童长大后会施虐吗?年迈的老人更会受谁的虐待?冬季会比春季的自杀率高吗?小偷喜欢找什么样的人下手?我们为什么会有偏差行为?如何理解偏差?
  这是一本关于偏差行为学的畅销书,如今这次新版已是第10版了,同时它已被译成18种语言出版。偏差行为是一个社会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领域,本身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主题。这本书涉及面很广,作者深入分析了大量、具体的偏差行为案例,分析了许多流行的劲爆话题以及最新被确认的越轨行为,例如自杀、家暴、强奸、同性恋、换妻、滥用麻醉品、网络偏差行为等。作者用大量的调查数据,推翻了人们普遍认可的许多关于偏差行为的假设。阅读此书后,你将重新思考和评价传统社会的成见和偏见。 
  作者简介:
  [美]亚历克斯梯尔(AlexThio),长期以来担任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梯尔教授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的一个华侨家庭,自小受到多种文化的熏陶,学会多门外语。他早年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中央卫理公会大学攻读社会学专业。然后,他以学士身份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研究社会学,并且在从事研究工作和担任教学助理时取得博士学位。梯尔教授主要讲授偏差行为、社会学导论、社会问题学和犯罪学等课程,尤其对于偏差行为有深入的研究。
  目录:
  观点和理论
  第一章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互相对立的界定
  二、关于偏差和犯罪
  第二章实证主义理论
  一、失范—压力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三、社会控制理论
  第三章建构主义理论
  一、标签理论
  二、现象学理论
  三、冲突理论
  人与人之间的暴力
  第四章身体暴力
  一、故意伤害和恶意伤害观点和理论
  第一章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互相对立的界定
  二、关于偏差和犯罪
  第二章实证主义理论
  一、失范—压力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三、社会控制理论
  第三章建构主义理论
  一、标签理论
  二、现象学理论
  三、冲突理论
  人与人之间的暴力
  第四章身体暴力
  一、故意伤害和恶意伤害
  二、谁最有可能杀人?
  三、杀人模式
  四、杀人特点
  五、大屠杀和连环杀人
  六、连环杀手的社会特征
  七、环球视野:凶杀
  八、校园暴力
  九、跟踪
  十、仇杀
  十一、种族屠杀
  十二、恐怖主义:“911”袭击
  十三、死刑能遏制凶杀吗?
  第五章强奸
  一、强奸的类型
  二、强奸的后果
  三、强奸文化
  四、环球视野:战时强奸
  五、男人为什么强奸女人?
  六、被强奸的男性
  第六章家庭暴力
  一、对于家庭暴力的误解
  二、家庭暴力的程度
  三、婚内强奸
  四、殴打妻子
  五、虐待儿童
  六、虐待老人
  七、家庭施虐者的社会特征
  八、环球视野:家庭暴力
  九、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反应
  自我毁灭的偏差行为
  第七章自杀
  一、各种自杀经历
  二、谁最可能自杀?
  三、自杀式爆炸者
  四、哪些情境诱发自杀?
  五、环球视野:自杀
  六、社会对自杀的反应
  第八章精神错乱
  一、关于精神病流行的观点
  二、精神错乱的种类
  三、什么在影响精神错乱?
  四、环球视野:精神错乱
  五、社会对精神错乱的反应
  多重生活方式
  第九章异性恋偏差行为
  一、青少年性行为
  二、婚外性行为
  三、换妻
  ……
  物质的使用和滥用
  不平等引发的偏差行为
  网络空间——未开发的领域误解:抢劫是一种暴力犯罪,因为它包括暴力,或对受害者以暴力相威胁等。
  事实:抢劫既是财产犯罪又是暴力犯罪。说它是财产犯罪是因为它非法掠夺受害者的财产;说它是暴力犯罪是因为它对受害者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
  误解:大多数劫匪犯案时都会持枪,因为他们喜欢享受受害者面对武力时表现出的懦弱所带来的刺激。
  事实:大多数劫匪,无论带不带武器,都主要是对钱感兴趣。就像臭名昭著的威利萨顿(WillieSutton)。当问他为什么要抢银行时,他回答道:“因为那里有很多钱。”
  误解:徒手劫匪要比持枪劫匪危险性小。
  事实:徒手劫匪往往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更大,因为劫匪会认为受害者看见劫匪没有武器,很有可能会选择反抗。
  误解:所有的抢劫几乎都发生在室内,而且大多数发生在银行。
  事实:银行抢劫案相对较少,大概只占入室抢劫的5%。
  误解:大多数盗车贼是青少年,他们偷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偷车兜风”——把车开上一会儿就遗弃掉。
  事实:“偷车兜风”只在19世纪60—70年代风靡一时。今天,大多数盗车贼只想尽快把车卖掉,获得可观的利润。
  误解:大多数入室行窃都发生在夜晚,在受害者熟睡之后。
  事实:大多数入室行窃都发生在白天没人的时候,因为房主出去工作、学习、购物或是度表了。
  误解:巨型犬能在一定程度上防盗,而小狗却不能。
  事实:大多数窃贼都会远离那些养狗的房子。就算是小狗也能有效防盗,就像一个窃贼说的:“小狗会叫得很凶,而邻居听见了就会过来看看,是什么让它这么兴奋!”
  误解:入店行窃大都是一种女性犯罪,因为女性更经常逛街。
  事实:绝大多数入店行窃的是男性。
  误解:黑手党现在还和30年前一样有影响有势力。
  事实:黑手党已经部分失去了对黑社会的主导地位,事实上,所有的黑手党头目都已经被送进了监狱。
  误解:如果美国在打击有组织犯罪方面相当成功的话,那其他国家,如意大利、日本、俄罗斯也一样能做到。
  事实:这些国家打击有组织犯罪更加艰难,因为犯罪组织的势力和影响已经深深渗透到商界、政界和文化界等传统领域中去了。
  三.入室行窃
  与其他财产犯罪相比,入室行窃案件降幅最大。然而,每年入室行窃造成的损失仍超过40亿美元,大约是汽车盗窃的3倍。
  1行窃手法
  入室盗窃犯作案时更理性,也更谨慎。所以,大多数入室行窃都发生在白天没人的时候,因为房主出去工作、学习、购物或是度假了。作案最多的时段为上午9~11点和下午1~3点,这是人们最有可能外出的时间。与人们公认的正相反,盗窃并非发生在夜间,因为夜晚破门而入会引发与房主的正面交锋。不过也有例外,一些小窃贼会悄悄溜进房间,而不会惊醒房主。进入噪声很大的空调房更为容易,就像窃贼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睡着了,听不见空调的声音,那你也听不见我进你家的声音!”其他一些盗窃案发生在夜间,是因为房主外出度假了。
  为了确保他们要进去的房子没有人,大多数窃贼都掌握了一套技巧。最常见的是装成挨家挨户上门的推销员,他们敲门或按门铃,准备推销零售商品。类似的伎俩还有敲门询问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字,或附近的一个地址(“史密斯先生在家吗?”)。如果没有人应答,他们很快就会破门而入。但是谨慎的窃贼会往门里塞一张卡片。如果第二天卡片还在那里,就表明家里人确实已经外出了。另外一种常见的伎俩,是通过邮箱获得房主的名字,查找电话号码,然后不停地打电话,如果无人应答,那么房子里肯定没人。
  当确定房子里没有人之后,大多数窃贼仍然想确定屋里是否装有防盗报警器,如果有,他们就会离开。他们甚至在经过一栋房子时,仅仅根据一个信号或窗户贴纸就知道,这栋房子有没有报警系统。他们可不想跟那些有防范意识的房主打交道。正如一个窃贼所说:“为什么要冒险?有很多房子都没有报警器。也许他们会虚张声势,也许不会。”狗是另外一种有效的威慑物。大多数窃贼都会远离那些养狗的房子。就算是小狗也能有效防盗,就像一个窃贼说的:“小狗会叫得很凶,而邻居听见了就会过来看看,是什么让它这么兴奋!我可不喜欢爱叫的小狗。”
  2入室行窃的原因
  像其他财产类犯罪一样,入室行窃也可以从不正当的动机和机会来解释,但具体的行窃动机和机会与其他经济偏差行为有所不同。
  在盗窃案中,最主要的动机是获得一笔钱来满足奢侈的需要,尤其是维持一种“刺激生活”、吸毒或酗酒的需要。窃贼的这些需要来自街头文化,他们把聚会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人生目标。
  入室行窃的机会大多源自于常说的监管不力,有力的监管能阻止他人犯罪。家庭成员只要在家就可以防范入室行窃者,但是当夫妇去工作、孩子去上学时,家里就没人监管了。而且,由于缺乏社区联动,邻居们相互之间缺乏照应,大大降低了社区的防盗监管能力。……





上一本:美国与新闻界 下一本:符号与象征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越轨:人为什么干“坏事”?的作者是梯尔,王海霞,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