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大明权鉴:朱氏王朝家国天下


作者:李世化     整理日期:2015-06-20 12:27:07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也是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在朱家统治的时期,它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来了无数的骂名。本书将明朝皇帝从头至尾一一道来,叙其登皇位的惊险历程,谈其面对家事国事的决断犹疑,论其治国经邦的成败得失。最终口王现出来的是一部风云起伏的大明王朝朱氏家族史。 
  品味朱氏家族近三百年统治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盛与凋敝。纵观明朝的朱家皇帝,皆有近乎病态偏执性格,莫不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威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目4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者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琢磨不透的明朝。《大明权鉴—朱氏王朝家国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
  作者简介:
  李世化,陕西榆林人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 资深文化出版创意人,曾在国企及多家文化公司担任管理工作,策划、撰写多部图书,代表作有《管理越简单越好》、《管理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经济学和你想的不一样》等。
  目录:
  第一章朱家王朝的缔造者太祖朱元璋
  1.乱世投军,攀凤起家(2)
  2.假托神明,美化统治(6)
  3.休养生息,发展经济(9)
  4.以身作则,提倡节俭(16)
  5.贪我6两,枭首剥皮(19)
  6.废丞相,集大权于皇帝一人(24)
  7.封王建藩,加强皇室力量(29)
  8.杀功臣,除后顾之忧(32)
  9.特务统治,监视天下(36)
  10.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必严惩(39)
  11.设规矩,防宦官外戚(42)目 录
    
  第一章朱家王朝的缔造者太祖朱元璋 
  1.乱世投军,攀凤起家(2)
  2.假托神明,美化统治(6)
  3.休养生息,发展经济(9)
  4.以身作则,提倡节俭(16)
  5.贪我6两,枭首剥皮(19)
  6.废丞相,集大权于皇帝一人(24)
  7.封王建藩,加强皇室力量(29)
  8.杀功臣,除后顾之忧(32)
  9.特务统治,监视天下(36)
  10.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必严惩(39)
  11.设规矩,防宦官外戚(42)
  12.防后宫乱政,嫔妃殉葬(45)
  13.言传身教,培养家族接班人(47)
     第二章仁慈帝王惠帝朱允炆 
  1.为防儿子内讧,皇孙继位(52)
  2.建文新政解严霜(55)
  3.叔侄相争,下落不明(57)
     第三章开拓之君成祖朱棣 
  1.掩天下耳目,制造出生之谜(62)
  2.炫耀文治,编《永乐大典》(65)
  3.设内阁,分担皇帝事务(67)
  4.宣扬德化,郑和下西洋(71)
  5.浚通大运河,构建皇朝生命线(74)
  6.防边患,迁都北京(77)
  7.设东厂,重用宦官(81)
  8.五出漠北,维护北部边境安宁(83)
     第四章短命之君仁宗朱高炽 
  1.兄弟相争,曲折登基(90)
  2.在位一载,开盛世之先河(94)
  3.暴卒身亡,死因成迷(96)
  
     第五章守成之君宣宗朱瞻基 
  1.又一出叔侄相争(100)
  2.甩开包袱,撤兵安南(102)
  3.宠爱贵妃,逼妻退位(104)
  4.蟋蟀天子,开朱家盛世(107)
      第六章转折之君英宗朱祁镇 
  1.幼年登基,延续盛世(110)
  2.宠信太监,皇位易主(112)
  3.重新登位,杀戮功臣(114)
  4.诛杀曹石,朝政清明(117)
      第七章救时之君代宗朱祁钰 
  1.临危受命,力保天下不失(122)
  2.贪恋皇位,贿赂大臣立太子(125)
      第八章专情皇帝宪宗朱见深 
  1.储位动荡,皇路曲折(130)
  2.任用奸佞,朝政荒废(132)
  3.遍设皇庄,毁坏王朝经济基础(135)
  4.违背祖制,随意任用官员(137)
  5.宠爱宫女,差点绝嗣(139)
      第九章中兴之君孝宗朱祐樘 
  1.勤政爱民,延缓衰败步伐(146)
  2.宠爱皇后,包庇外戚(151)
  3.溺爱独子,权力传纨绔(154)
     第十章性情皇帝武宗朱厚照 
  1.高贵血统,承继大统(158)
  2.借助太监,巩固权力(162)
  3.奴才欺主,“立皇帝”伏诛(166)
  4.宁王造翻,家族内部起纷争(169)
     第十一章中材之主世宗朱厚熜 
  1.伦序当立,兄终弟及(174)
  2.礼仪之争,皇权至尊无上(176)
  3.树权威,改革祀典(182)
  4.换首辅,控制内阁(185)
  5.财政危机,制定《宗藩条例》(188)
  
      第十二章悠闲天子穆宗朱载垕
  1.二龙不相见,忐忑十几年(192)
  2.执掌天下,革弊施新(194)
  3.开放边禁,促进蒙汉交流(197)
  4.甩手掌柜,垂拱而治(201)
     第十三章亡国之君神宗朱翊钧 
  1.幼年继位,权力易他人(204)
  2.阁臣相争,制造千古疑案(206)
  3.清算张居正,敛财害天下(210)
  4.神宗昏庸,党争乱国(212)
  5.国本之争,遗祸整个家族(215)
     第十四章一月天子光宗朱常洛 
  1.红丸迷案,葬送朱家最后的救命稻草(220)
  2.李康妃恃宠生娇(223)
  
     第十五章木匠皇帝熹宗朱由校 
  1.新帝即位,移宫起风波(226)
  2.醉心木匠活,大权旁落(228)
     第十六章末代帝王思宗朱由检 
  1.除魏忠贤,收回大权(232)
  2.巧借天意,重新组阁(237)
  3.勤于政务,无力回天徒枉然(240)
  4.剿抚并用,绝海盗之患(242)
  前言前言
  明朝(1368—1644年)是继元朝之后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汉族地主政权的重建与发展。明朝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建立了明朝,开创了朱家276年统治的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
  说起明朝,说起朱家统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宦官、杀戮、血腥和专制统治等,想到的是不理朝政的皇帝们,他们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前言
  明朝(1368—1644年)是继元朝之后在华夏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汉族地主政权的重建与发展。明朝的建立改善了汉人的地位,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再一次回到平民的位置,为今后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攻陷元大都(今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建立了明朝,开创了朱家276年统治的历史。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南向北,以南方军队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而统一天下的皇朝。
  说起明朝,说起朱家统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宦官、杀戮、血腥和专制统治等,想到的是不理朝政的皇帝们,他们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无数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综观明朝的朱家皇帝,大多都有近乎病态的偏执性格,多疑刻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太祖的多疑刻薄、成祖的狠毒无情、宪宗的滥用私人、武宗的狂妄自大、神宗的偏激逆反、崇祯的刚愎自用,等等。不仅皇帝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个偏执家族写下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的明朝。
  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也有学者抨击明朝是中国的大黑暗时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就是从明朝开始的。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狄更斯这段《双城记》里的话正好可以形容人们对于朱氏天下的不同看法。
  和历朝历代一样,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国度里,家族统治是那个时代唯一的选择。父传子,子传孙,皇帝们只希望自己的位置能传给自己的子孙,而子孙的贤孝、愚笨却在所不问,而正因此就决定了家族统治的命运。朱家历代十余位皇帝,无能者或者不理朝政者占据了大部分,他们身居皇帝之位却不履行皇帝义务。即使这样,朱家家族还是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造成这样的奇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大明权鉴─朱氏王朝家国天下》为您讲述了一个统治家族的光明与黑暗、荣耀与创痛、自由与专制、兴隆与凋敝。
  炫耀文治,编《永乐大典》
  为了炫耀文治,朱棣命翰林院学士解缙、太子少保姚广孝为监修,编纂一部大型类书,用以系统地收集天下古今书籍,以便于查考。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命侍读学士解缙采天下图书编为一书:“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耳。……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就是说,要将天下图书全部网罗一尽。
  解缙是明初著名文人,年少得志,很早就得中进士。他很受朱元璋的赏识,后因上书得罪朱元璋,丢了官职,成为草民。朱元璋死后,解缙回朝再次为官,不久归附朱棣,并与永乐元年受命主持修书。第二年,图书编成,朱棣赐名为《文献大成》。但朱棣翻检之后,认为“尚多未备”。因此下令再作大规模重编,并由姚广孝、刘秀篪及解缙等主持。他们在元代宫廷内丰富藏书的基础上,又派遣官员四处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古代典籍。这次修编前后共动员了接近三千位学者参与,堪称人才荟萃、盛况空前的人文壮举。这次重修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完成,全书共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成于永乐五年(1407年),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初,三大殿发生火灾,明世宗命人抢出《永乐大典》。为防不测,同年8月13日下诏重录《永乐大典》。
  全书按《洪武正韵》的韵目编排,以韵统字,以字系事。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凡入辑之书,不许任意删节涂改,必须按原书一字不差地整部、整编、整段分类编入。这种编辑方法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朱棣赐名为《永乐大典》,并将其珍重地保管在修建后的南京文渊阁中。
  从此,《永乐大典》、文渊阁便成为中华文明高度成熟的标志,并象征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珍视、保护与传承。
  《永乐大典》的价值在于它不加删改,原原本本地保存了明代以前的文化典籍,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
  《永乐大典》的编纂,动用了三千多人,历时三年之久,可谓盛事,但其时正是对建文帝忠臣杀戮追剿之时。杀戮与笼络是相互为用的。朱棣下令编《永乐大典》,一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治;二是为了堵住天下文人的议论。由于朱棣的皇位是从自己的侄儿手中夺过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受到了当时很多文人的非议。篡位的朱棣为了止住江南书生的议论,便让他们通通去修《永乐大典》,可谓是一举两得。
  





上一本:大唐权鉴:李氏王朝家国天下 下一本:晓松奇谈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大明权鉴:朱氏王朝家国天下的作者是李世化,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