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开国纪事


作者:舒云     整理日期:2015-01-23 15:58:37

本书以大量生动、真实的细节展现了开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感人场面,讲述了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定都北京,选定国旗、国歌等诸多内情,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还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恢弘历史场景。
  作者简介:
  舒云:安徽宿县人。1969年参加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72年应征入伍,曾在兰州军区空军电话连;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进入北京军区聂帅传记组,负责撰写建国前后和“文革”部分,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集《京城雷锋孙茂芳》,长篇纪实文学《开国纪事》、《天安门下的握手》、《石破天惊》、《红都纪事》、《大将罗瑞卿》、《百战将星杨勇》、《界碑恋》、《啊女兵》、《中国1992——南国春早》、《金鸡啼晓》、《从西柏坡到中南海》,中篇纪实文学《开国大典轶事》,中篇小说《巧克力色房子》等。从1987年开始研究林彪事件,上千次采访了林彪事件知情者,出版了长篇调查报告《林彪事件完整调查》、传记《林彪画传》、年谱《林彪日记》(与林彪秘书李德合作)、《百问九一三》、《林彪元帅最新相册》等。还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文史参考》杂志发表《林彪专机飞行潘景寅最后十小时》、《九一三事件十大谜团》等文章。在新浪开辟舒云博客《舒云探访九一三事件》,每天访问量在一万次上下。
  目录:
  目录:
  
  引子......1
  第一章拟攻北平......3
  第二章北平入城式......11
  第三章接收中南海......19
  第四章北平经济到了总崩溃边缘......33
  第五章亘古未有的大扫除......46
  第六章北平市公安局......49
  第七章警卫天安门......56
  第八章“香山事件”......63
  第九章政协代表汇集北平......70
  第十章天坛游......86
  第十一章座上宾和阶下囚......91
  第十二章新政协筹备会......103
  第十三章政协一届会议......120
  目录:
  引子......1第一章拟攻北平......3第二章北平入城式......11第三章接收中南海......19第四章北平经济到了总崩溃边缘......33第五章亘古未有的大扫除......46第六章北平市公安局......49第七章警卫天安门......56第八章“香山事件”......63第九章政协代表汇集北平......70第十章天坛游......86第十一章座上宾和阶下囚......91第十二章新政协筹备会......103第十三章政协一届会议......120第十四章九头鸟与银奖杯......128第十五章国名......138第十六章凝聚力......144第十七章国宴......160第十八章国庆日......164第十九章外交一边倒......173第二十章国旗......179第二十一章第一套纪念邮票......194第二十二章《开国大典》油画......206第二十三章代国歌......214第二十四章国徽......223第二十五章阅兵档案......228第二十六章天安门检阅台......237第二十七章巨型宫灯......246第二十八章炮兵礼炮队......250第二十九章礼乐之神......255第三十章信号弹礼花......265第三十一章新华广播电台......271第三十二章天安门摄影师......278第三十三章共和国的元帅们......294第三十四章步兵分列式......312第三十五章开国时的空军......325后记......332引子这一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日子。这一天下午的30万群众的集会被历史学家称作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事件。在1949年10月9日,这一天被定为国庆节,成为新中国的圣典。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无数英雄的热血奠基了新中国。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的快,我们的敌人没有想到,我们的朋友没有想到,我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然而,这一天笑着来了,来到刚刚由北平改成北京的这座北方大城市,来到了红海洋般的天安门广场。歌声此起彼伏,和鲜花、彩旗、白鸽一起簇拥着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终于,历史的车轮把时间和空间定格到最激动人心的时刻。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这位身材高大的湖南人,刚刚宣誓就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顿时,天安门广场沸腾了!北京沸腾了!新中国沸腾了!全世界都在用不同的目光注目北京,注目天安门。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然后轻轻按动了一个小小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共和国首都的天空,同时军乐奏起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紫红的宫墙,雪白的华表,汉白玉的金水桥栏杆和天安门广场上的人们一起谛听新中国的春雷。28年了,中国共产党从血和火中冲杀了出来,多少优秀的战士用他们的身躯铺就了共和国的道路。没有他们,哪有天安门广场这欢声雷动的海洋?望着昨天晚上政协会议临时动议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座处,毛泽东的眼睛潮湿了。盛大的阅兵式开始。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阅兵。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是阅兵式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司令员聂荣臻是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朱总司令乘车检阅在东单一线待命的人民解放军参阅部队。然后朱德总司令登上天安门城楼,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朱德总司令向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感谢,同时命令他们迅速肃清国民党残余部队,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走过来了,终于走过来了!在猎猎招展的八一军旗引导下,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排的海军战士,他们是万里海疆的守卫者。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次在公开场合亮相。海军战士的后面是头戴钢盔的陆军199师的官兵,他们身着崭新军装,手持各式的美国武器。队伍中飘扬着各式的光荣锦旗,每一面,都是鲜血浸染出来的。陆军方队的后面,是十轮大卡车拉着的雄赳赳的大炮。再后面,是缴获的装甲车和坦克。这时,人民空军的飞机和坦克同时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巨大的轰鸣声谱成了一首不朽的颂歌。毛泽东微笑了,他挥手向飞机致敬。毛泽东是否会想起他在陕北山沟躲空袭时跟警卫战士说过的一句话“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会有飞机的”?阅兵式接近尾声时,天渐渐暗下来了,天安门广场灯光闪闪。人们举着自制的各式彩灯,在腾空而起的彩色信号弹中,走过了天安门。首都北京沉浸在节日的狂欢中。这一天,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而这一天是从北平入城式开始的。那是1949年春天的事情。





上一本: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 下一本:甲午较量:中日近代史上第一次大比拼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开国纪事的作者是舒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