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老兵口述抗战①: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


作者:李幺傻     整理日期:2015-01-04 14:43:52

《老兵口述抗战①: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的作者李幺傻十余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随枣、百团、上高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还原了三大战争的场景,首次披露诸多鲜为人知的真相:
  张自忠背负汉奸骂名,回到部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带着你们要去奔赴死亡。”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抗日前线,最终捐躯沙场。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一门缴获的大炮和仅有的6发炮弹,连续打下十几座碉堡;为了抢夺一杆三八大盖,要牺牲几条人命。
  上高会战中,国共双方通力合作,共毙伤日寇约2.2万人,被何应钦誉为“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此书,是第一部从老兵视角描述抗日战争之作。
  作者简介:
  李幺傻,抗战老兵后代,出生于陕西关中,著名暗访记者,著名畅销书作家,先后获得“中国最勇敢作家”、“中国十大记者式作家”等称号,十余年来自费寻找抗战老兵数百人,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所著《暗访十年》荣获“年度优秀畅销书”,另著有《边缘罪恶》、《十万男儿血》等书籍十余部。
  目录:
  
  引子中国人不能忘记的那场战争
  第一章“活关公”张自忠
  老兵口述/002
  喜峰口的大刀队/007
  汉奸骂名由此来/025
  临沂血战/040
  惨烈的潢川/057
  随枣会战/073
  将军一去/085
  第二章百团大破袭
  老兵口述/100
  美国人跟着八路军学习游击战/104
  引子中国人不能忘记的那场战争
  第一章“活关公”张自忠
  老兵口述/002
  喜峰口的大刀队/007
  汉奸骂名由此来/025
  临沂血战/040
  惨烈的潢川/057
  随枣会战/073
  将军一去/085
  第二章百团大破袭
  老兵口述/100
  美国人跟着八路军学习游击战/104
  “三枪八路”/113
  夜袭井陉煤矿/120
  一门山炮建奇功/129
  今天给你们上一堂政治课/137
  娘子关战斗和东团堡战斗/145
  伤心关家垴/154
  左权将军牺牲/170
  第三章上高会战
  老兵口述/184
  纯属无事生非/188
  惨烈的外围阻击战/195
  负伤了,很难得到医治/205
  搞后勤的县长是共产党员/213
  33师团擅自离去/220
  游击式防御战术/228
  34师团被包围/233
  国共合作的经典战例/242
  【引子中国人不能忘记的那场战争】
  很多年来,从寻找抗战老兵开始,我的梦境中总会出现炮火连天的场面,听到震耳欲聋的冲杀声,我一次次从梦境中惊醒,望着窗外月上中天,树影婆娑,心如蝉翼一样抖颤不已。那一刻,总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那场战争距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战争中的很多故事已经被我们遗忘了,人们忙忙碌碌于赚钱和致富,却忘记了祖辈曾经的惨烈和辉煌;那场战争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各种影视剧都在竞相上演那场战争,却因为没有生活基础而显得虚幻而不真实。
  那场战争到底呈现着怎样的形态?
  这些年来,我自费寻找并采访过几百名抗战老兵。我的外公就是一名抗战老兵,寻找他们,记录他们的故事,是为了告慰和外公一样的祖辈们,也是为了让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了解我们祖辈的故事。
  现在,这几百名抗战老兵,有的已经溘然长逝,带着战争的回忆行走在我们未知的那个世界里;有的已是耄耋老人,行将就木,百病缠身,然而,一说到那场战争,他们立即悚然震动,眼睛炯炯发亮,像一匹即将走上前线的战马。那场战争,是他们一生中最辉煌的经历,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从老兵们的口中,我听到很多战争细节。当年的日军坐着轮船从日本本土来到了上海,轮船上还运载着大炮和坦克;而川军穿着草鞋,背着步枪,饿着肚子,奔走千里,来到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当年的日本军人人手一册《士兵操典》,他们最低文化程度也是小学毕业;而中国很多士兵是被抓了壮丁,大字不识。当年的日本军人在走上战场前,每人最少打够300发子弹;而中国很多壮丁上了战场,还不知道步枪怎么使用。当年的日本军人对枪支和机械设备使用极为熟练;而中国军人缴获了汽车不会使用,砸毁汽车大灯,以为汽车就成了瞎子,无法开动。当年的日本下级军官手持指挥刀在后督战,日军士兵组成冲锋队形,战斗力很强;而中国下级军官带队冲锋,伤亡极大,因为中国文盲士兵无法理解作战要领。当年的日军士兵烧杀抢掠,不会饿肚子;而中国部分军人因为缺乏营养,患上了夜盲症……李宗仁说:日军从军官到士兵,俱训练有素。宋希濂说,抗战时期,一个日军士兵的战斗力相当于七八个国军士兵,日军一杆步枪可以阻击国军一个连的进攻;只有像200师这样装备最好的军队,才能和日军人数相当的一个旅团打成平手。
  走访老兵这么些年,那些书籍中出现的战役名字,在我的心中渐渐变成立体,变得丰满,我无限接近了这一场场战役,那一个个人物的面容,那一场场情节和细节,也变得异常清晰,似乎触手可及。
  因为武器和兵员素质等的差距,中国军人付出了极为惨烈悲壮的牺牲。在这场民族战争中,中国军人伤亡300多万,抵挡长达八年,如果算上东北战场,则抵挡长达14年。
  我们回头遥望这场血与火交融的战争,依然会被深深感动。历史并不遥远,老兵永远不死。
  把我的心,放在这场战争的祭坛上,祭奠为了抵御外侮而浴血奋战,并英勇捐躯的祖辈们。
  伏惟尚飨!
  【张自忠将军枪毙手枪营营长孙二勇】
  张自忠将军是在与士兵们闲谈中,得知有一个克扣粮饷的军需官。张自忠喝令将这名贪官枪毙:国难当头,竟敢中饱私囊,要此人何用!
  枪毙贪官,张自忠将军没有丝毫犹豫,然而枪毙手枪营营长孙二勇,张自忠将军流下了眼泪。
  59军老兵阮明刚跟随张自忠将军开往台儿庄,大雨倾盆,每个人头上、身上都水流如注,但是,战士们还在一路疾走,日军已经逼近了台儿庄,藤县保卫战已经打响,王铭章带领川军正在与日军殊死作战,中央军、桂军、川军向台儿庄飞快集结。
  突然,传来了口令:停止前进。
  59军上万将士肃立雨中。
  张自忠从队伍后面赶了上来,雨水像小溪一样顺着他的脸颊向下流淌,也一直流到了阮明刚的心里。张自忠阴沉着脸,他口中的每一个字都像石头一样,砸在水花四溅的泥泞的路面上。他说:“昨天夜里宿营,有一个兄弟糟蹋了房东的姑娘,人家16岁的黄花闺女,如今全毁了。”
  每个人都知道这下闯了大祸,张自忠最看重的就是军纪,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欺负百姓,他说过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杀一人如杀我父,奸一人如奸我母。”
  张自忠目光如炬,他说:“这事谁干的?男子汉敢作敢当,有种的就站出来。”
  全体肃立,风声瑟瑟,无人应答。
  张自忠的脸色非常冷,他说:“今晚宿营,以连为单位,谁的大腿有抓伤,就把谁给我揪过来。”顿了顿,张自忠大喊一声:“开拔。”
  队伍又向台儿庄疾进。
  昨天晚上,那名房东家的闺女,抓伤了糟蹋她的那人的大腿。
  夜晚,干这事的人被揪过来了,竟然是军部手枪营营长孙二勇。
  孙二勇骁勇善战,异常忠诚,跟随张自忠多年。喜峰口战场上,他手挥大刀砍下了18颗鬼子的人头;七七事变中,他率队守卫南苑,手下伤亡殆尽,而他绝处逢生;张自忠任北平市长时,刺客刺杀张自忠,他用自己的胸脯挡住了射向张自忠的三颗枪弹,屹立不倒,把凶手吓软了。
  然而,今天,孙二勇犯下的是天大的戒律。
  张自忠沉吟了足足有五分钟,然后下令:“杀!”
  天未亮,雨未停,队伍又出发。
  这支英雄的军队,少了孙二勇。
  阮明刚跟随张自忠将军驰援台儿庄,无日不在血战。
  突然,一天晚上,有人走到了张自忠将军的身边,面黄肌瘦,形容枯槁,头发蓬乱,衣衫褴褛,张自忠一看,居然是孙二勇。
  孙二勇跪倒在张自忠面前:“军长,我归队了。”
  张自忠阴沉着脸,对传令兵说:“给他换衣服,让他吃饭。”突然又加重语气说:“关起来,听候处置。”
  孙二勇能够回来,大家都非常高兴。敌我鏖战,旷日持久,伤亡惨重,当下正是用人之际。更何况,孙二勇是一员虎将。
  孙二勇为什么能够不死?这事看起来很蹊跷。那天,行刑的士兵也许心中发慌,也许故意放孙二勇一马,也许孙二勇体力超常,那两枪只是把孙二勇打昏了。59军开拔后,当地的老百姓将孙二勇抬回家中,进行医治。伤口快要痊愈时,人们都劝他赶快逃跑,可是孙二勇坚决要回到张自忠身边,就这样,他一路追到了台儿庄。
  这时候,台儿庄战役已经接近尾声。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张自忠痛苦地思索了一夜,第二天仍然决定:杀孙二勇!
  所有人都为孙二勇求情,张自忠不为所动,他只说:“我要的是一支铁军。”
  军部设宴为孙二勇送行,而所谓的宴席,也就是几盘平时张自忠也吃不上的肉菜。众将向孙二勇劝酒,孙二勇来者不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吃得浑身热血沸腾。
  黎明,在刑场,孙二勇请求张自忠能够让他上阵杀敌,他解开自己的衣服,胸脯上后背上都是累累弹伤、刀伤。张自忠让师长、团长们解开衣服,每个人身上都伤痕累累。张自忠也解开了自己的衣服,他的身上也是刀伤纵横。孙二勇说:“军长,下辈子还做你的兵。”
  一声枪响,硬汉孙二勇倒下了。
  张自忠转身离去,脚步有些踉跄,他的眼中满是泪水。
  两天后,59军取得大捷。
  这场大捷叫作临沂大捷,是张自忠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战例之一,是59军“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经典战例。
  阮明刚说,59军刚从湖北襄樊出发的时候,张自忠就严明纪律,“谁也不能祸害百姓,谁祸害百姓就枪毙谁。”张自忠还说了一句很粗的话:“要靠,就靠你姐你妹去,别害百姓了,百姓给你吃给你穿,就是你爹娘。”
  阮明刚说,张自忠容貌威严,脸上有一颗痦子,他要求很严格,士兵们都有些怕他。他没事的时候,就摸着那颗痦子。
  





上一本:晋国土地制度 下一本:盐铁往事:两千年前的货币战争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老兵口述抗战①:随枣、百团、上高三大会战的作者是李幺傻,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