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西方历史的瞬间


作者:李永炽     整理日期:2015-01-02 11:42:34

《西方历史的瞬间》是《中国历史的瞬间》的姊妹篇。《西方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在西方历史中选取一百二十个题目,为每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对于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谈得比较详尽,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历史的瞬间》特别重视15、16世纪西方世界向外求发展时代的状况,并借此说明“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阅读乐趣。
  作者简介:
  李永炽,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从启蒙到启蒙——欧洲近代思想与历史》、《史记——历史的长城》等书,并有译著若干。
  目录:
  西亚古国中的赫梯帝国
  古代的海上王国腓尼基
  古希腊的城邦
  雅典的政治
  古希腊与波斯的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的组织
  古希腊时代的斯巴达
  雅典的衰微
  马其顿的崛起
  亚历山大大帝与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市民的生活
  雅典人的一天
  古希腊的工商业
  古希腊的诗
  古希腊的哲学西亚古国中的赫梯帝国古代的海上王国腓尼基古希腊的城邦雅典的政治古希腊与波斯的战争雅典民主政治的组织古希腊时代的斯巴达雅典的衰微马其顿的崛起亚历山大大帝与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市民的生活雅典人的一天古希腊的工商业古希腊的诗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的艺术罗马建国的传说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组织罗马统治异族政策罗马与迦太基罗马的发展罗马的社会奥古斯都的和平奥古斯都的宗教政策奥古斯都的法律古罗马的骑士古罗马市民古罗马的妇女古罗马的儿童罗马人的一天古罗马的叙事诗与讽刺诗古罗马的散文古罗马的思想家古罗马的建筑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圣诞节考耶稣和他的弟子《耶稣和他的弟子》读后基督使徒圣保罗尼禄·图密善与基督教罗马的地下坟场罗马的基督教美术古日耳曼社会日耳曼民族大迁移中世纪的骑士中世纪的农村中世纪农民的生活中世纪的大学欧洲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雕刻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15、16世纪意大利的绘画文艺复兴时代的北方绘画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与国家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与技术哥白尼与伽利略阿兹特克王国的历史与社会科尔特斯与阿兹特克王国的征服南美印加帝国的兴亡皮萨罗与印加帝国的征服环绕世界的麦哲伦平托与卡蒙斯西班牙王菲利普二世与荷兰荷兰的东印度公司17世纪荷兰人在东南亚的活动16、17世纪英国的对外发展17世纪的英国政治17世纪前半叶的法国政治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彼得大帝与俄国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沙龙18世纪前期的沙龙18世纪后期的沙龙法国大革命的特征贵族革命与中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中的民众革命法国大革命时的吉伦特派与山岳派法国大革命时的妥协政治罗伯斯庇尔与法国恐怖政治拿破仑的崛起拿破仑帝国的成立法国的复辟时代法国1830年七月革命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产业革命维也纳体制与德意志德国的关税同盟1848年德国的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马志尼与少年意大利党1848年罗马共和国之梦1848年奥地利的民族运动英国工业革命与印度的开发19世纪的印度印度土兵起义19世纪英国统治下的埃及20世纪初叶的埃及独立运动19世纪的越南与法国19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与欧洲俄土战争19世纪拉丁美洲的独立19世纪的法国古典派美术19世纪的技术革命19世纪的铁路19世纪的运河19世纪造船业的发展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日俄战争后远东的国际局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与列强威尔逊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德国皇室的解体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威尔逊与巴黎和会德国与《凡尔赛条约》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国际联盟及其试练经济恐慌与纳粹党希特勒的崛起罗斯福总统的“新政”西亚古国中的赫梯帝国公元前2000年,有一支印欧民族侵入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531年,赫梯军队侵入巴比伦,掠夺而归,成为当时西亚三大王国之一。赫梯帝国分为旧王国时期(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430年)和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30至公元前1200)。旧王国从早期的拉巴尔那一世(LabarnashI)起,已经成为一个强国,他的孙子穆尔西里一世(MurshilishII)便是掠夺巴比伦的国王。在它的旧都波格斯凯(BoghazKeui)挖掘出的两百条法典,是用赫梯楔形文书写的。这部法典已能充分反映出赫梯帝国政治与社会的特色。从这部法典可以知道,旧王国时代的赫梯帝国是一种联邦性质的国家。国王并不是专制君主,他的权力需受贵族会议的限制。赫梯帝国曾经一度衰微,公元前15世纪中叶,新王国成立,第六代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一世(ShubbiluliuI)在位时最强盛。他将埃及势力从叙利亚逐出,并且征服了米坦尼(Mitanni)王国的大部分土地,建立了西亚最强大的帝国,领土从小亚细亚中东部到叙利亚和幼发拉底河中游一带。新王国没有贵族会议,是由专制君主和官吏组成的专制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叶,赫梯帝国在陆地上遭受来自东方和西方的蛮族的侵略,在海上受到入侵的“海人”的掠夺,因此逐渐衰微,终于崩溃。逃到叙利亚的赫梯人在叙利亚北部创立了许多小国,这些小国到公元前8世纪末叶逐渐被亚述人消灭。小亚细亚盛产银、铅、铜等矿物。小亚细亚山中也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大概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赫梯人已经懂得熔解铁矿和制造铁器的技术,小亚细亚地区曾经挖掘出许多铁剑、铁牌以及神和动物的铁像。但是,当时铁仍然是一种很贵重的金属。根据公元前13世纪初赫梯王哈图西里三世(HattushilishⅢ)给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Ⅱ)的信来看,当时,赫梯帝国似乎已有制铁工厂。拉美西斯二世的皇后是哈图西里三世的女儿,两国之间缔结有互不侵犯条约,所以埃及皇后才写信给赫梯王要求赠送贵重的铁给埃及。从这点看来,赠送一些良铁给友好国家的君主是表示友善的意思,但是铁的熔解和铁器的制造对赫梯帝国来说是军事机密,不能透露给外国。帝国崩溃以后,赫梯人已经无法独占制铁技术了。亚述人因而学得这项技术,而且最早组织了拥有铁制武器的军队。从这点看来,西亚要到公元前1000年才进入铁器时代。
  古代的海上王国腓尼基“腓尼基”的原意是造船者。腓尼基人本来住在波斯湾附近,从事渔业,公元前28世纪才迁移到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公元前1500年,腓尼基人在叙利亚建立起提尔城(Tyrus),公元前1100年又建立了西顿城(Sidon),开始积极从事海上贸易。腓尼基地形狭长,从黎巴嫩山到地中海沿岸,缺乏平原,物产也不丰富;但是海岸有良港,黎巴嫩山区又出产木材,很适合海上贸易的发展。腓尼基人所建的城市本来都臣服于埃及,埃及势力衰落后才独立,并且以提尔城为中心,积极从事海上贸易。公元前10世纪中叶,提尔王希兰与以色列的所罗门王联盟,从以色列王国获得了通过红海的权利,独占了阿拉伯西南方和非洲一带的贸易。有些学者推测,腓尼基商人曾远赴印度进行贸易。他们也出大西洋到达英国经商,从英国带回了锡。不过,腓尼基船最活跃的地方还是地中海一带。腓尼基人在地中海沿岸及岛屿上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城市,这些城市都是腓尼基重要的商业据点。其中最重要的是西西里的巴勒莫和迦太基。公元前538年,腓尼基被波斯灭亡。公元前200年,它的殖民地城市迦太基也被罗马攻占。腓尼基人当时已经能够制造双层甲板、两排划桨的平船,比只有单层甲板的埃及船更进一步。腓尼基人利用这种船只把提尔出产的紫色染料、布类,以及西顿的玻璃制品运到国外,并且在各地开采矿产,以开采得来的金属与外国人交易。他们还把自己出产的玻璃和东方的纺织品运到西班牙和英国,交换银子和锡。据说他们还曾远赴波罗的海,为的是取得琥珀。他们也组织商队,从陆路取得阿拉伯的象牙、黄金、珍珠、香料,亚美亚尼(Armenia)的酒类,亚述的木棉、麻,埃及的麻,和各地的奴隶,并且把这些物品或人口运送到其他地方。他们的交易常伴有强制、欺骗和掠夺的行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腓尼基人海上陆上的交易,对当时的文化交流和地理知识的扩展有很大贡献,古希腊人受惠尤多。腓尼基人为了商业上的需要,吸收了埃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和克里特文字,创造出二十二个辅音字母。腓尼基文字传播到各地之后,就成为希伯来文字、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的范本。腓尼基人书写文字是从右到左横写,希腊人把它改为从左到右横写。在文字的传播上,腓尼基人的贡献是很了不起的。腓尼基不是一个喜欢政治的民族。他们没有创立共同的国家,每一城市都各自组成一个小王国,由国王、神职人员以及为数很少的贵族执行政务,必要时,各城市才联合起来。和西亚的古代王国一样,腓尼基人信奉多神教,但是他们最重视的还是巴力神(Baal)。他们祭祀巴力神的仪典是非常残酷的,常将活生生的孩童投入火里作为祭品。据说,迦太基在公元前307年遭受西西里王攻击的时候,曾将城里两百多名孩童投入火中,以解消巴力神的愤怨。
  古希腊的城邦公元前1100年左右,希腊人侵入迈锡尼城以后,希腊半岛便进入大混乱的黑暗时代,并延续了二三百年之久,直到公元前8世纪中叶,情势才逐渐好转。在这二三百年间,希腊半岛建立了许多被称为“城邦”的小国家。大多数城邦都以便于攻守的山丘为中心,集聚民众,组成国家。这些城邦大都有守护神的神殿和民众的公共场所——广场,有的拥戴贵族中最有势力的人做国王,但不久又归于贵族们的集体统治。这些城邦有的是迈锡尼王国灭亡后独立的小国家,有的是希腊人征服希腊半岛后分裂形成的。这些城邦有的由一个村社(Demos)构成,有的由数个村社结合组成,但以后者组成的小国家(城邦)为数较多。“村社”(Demos)这个词本来是“别离”的意思,后来演变为“村”或“村民”,最后演变为“民众”,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民主”(Democracy)一词,便从这儿衍生出来的。希腊的这些城邦中,像斯巴达,只是民众聚落居住的地方;像雅典,住在以山丘为主之城寨里的主要是推行政治和负责祭祀的贵族,所以城寨是宗教与政治的中心。在当时的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的领域最为广大,其他城邦有的据一个岛屿组成一个独立国,有的一个岛屿还分成若干小国。总而言之,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00年之间,希腊半岛由于政治上的混乱,加上山丘连绵,联系不易,形成了许多小城邦。城邦内部王权的衰落,也导致了贵族政治的建立。因此,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600年左右,大致可说是贵族政治的时代。在这时期,一般小农大都有两三个奴隶,农忙时也雇人帮助,兄弟间也常发生遗产分配上的争执,以致请求贵族裁判,如果裁判不公,还可以严厉指斥贵族。从这一点看来,小农和贵族似乎没有阶级上的差异。贵族与农民间的不同就是拥有奴隶数目的多寡与世袭土地的大小。不过,当时城邦的领土大都很狭小,这狭小的土地还要分给许多贵族和自由民,从这点看来,希腊贵族并不是非常富裕的。但贵族之所以会成为贵族,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可以夸耀的祖先,而且是防卫城邦的主要人物。当时希腊人并不使用战车,贵族们都是骑士,也只有贵族们能养马,因为希腊气候干燥,缺乏养马的牧地,所以一般农民都无法养马。能养马的骑士在战场上往往比步兵得惠多,立功勋的机会也多。战争时,他们俘虏敌人作为奴隶,并抢夺敌人的家畜及其他东西,增加自己的财富;平时就让奴隶耕种自己的田地,生产橄榄油和葡萄酒,然后用船载出国外发卖。在这种状况下,贵族的势力就逐渐超过自由民,形成了贵族政治的时代。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550年左右,希腊人积极从事殖民活动,从地中海海岸到黑海沿岸,都有他们的殖民地。但这些殖民地又都成为新的城邦,所以这些殖民地并不是附属于母国的。据说,当时希腊人常有因政争失败而在海外觅地设殖民市、组织新城邦的。譬如,爱琴海沿岸的锡拉(Thera)城邦,于公元前630年左右最先在北非的昔兰尼(Cyrene)设立殖民市,昔兰尼后来脱离特拉而独立。除了在北非之外,希腊还在黑海沿岸、法国南部海岸、西西里岛、意大利半岛南部设立了许多殖民地。希腊人积极从事殖民地活动,主要是城邦内部人口膨胀以及希腊利于向海上发展、从事贸易的结果。





上一本:织色入史笺 下一本:塑造世界的1001天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西方历史的瞬间的作者是李永炽,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