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我者与他者


作者:许倬云     整理日期:2014-10-17 00:32:39

所谓“中—外”关系,当是一个国家或文化系统,当面临“他者”时“自—他”之间的互动。但是,中国的历史,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历史而已;中国文化系统也不是单一文化系统的观念足以涵盖。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作者认为,至于复杂系统的“内—外”、“我—他”关系,最重要处,不在族群之分和,而在文化之认知,中国大陆与台湾,都已卷入西潮,西方文化已为今日中国之主流,“他”已转化为“我”,而中国文化本身已遭摒弃,不过是一缕微烟。今天中国人是在邯郸学步后,匍匐而不能归。因此当前要务,却是如何重新整顿世界文明共同遗产中的这一大片,融入世界未来的共同文化。
  作者简介: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求学于台湾和美国,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先后执教于台湾、美国和香港多所知名大学,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
  目录:
  江山风雨晦,长河万古流
  引言
  1史前时代
  2殷商时代
  3周代封建的天下
  4战国时代的列国体制
  5中国世界的形成
  6汉代的中国
  7帝国系统的衰变
  8族群“主”与“客”的转化
  9“我”、“他”的大混合
  10唐代的中国
  11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
  12蒙古的时代
  13明代中国江山风雨晦,长河万古流
  引言
  1史前时代
  2殷商时代
  3周代封建的天下
  4战国时代的列国体制
  5中国世界的形成
  6汉代的中国
  7帝国系统的衰变
  8族群“主”与“客”的转化
  9“我”、“他”的大混合
  10唐代的中国
  11宋代:列国体制下的中国
  12蒙古的时代
  13明代中国
  14满清帝国
  15近代的变化
  16国共两党的中国
  后论
  补跋
  许倬云著作
  目录:
  1史前时代
  史前时期,考古学上在中国地区至少有五六个新石器文化系统,各自具有相当的文化特色,也在其所在地有过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的第一讲中,我曾介绍了)红山(约公元前3500年,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和辽宁、河北、吉林三省的交接地区,以内蒙古赤峰为核心)、大汶口-龙山(公元前4500-前2700,主要分布在今山东、苏北、皖北和豫东等地区)、良渚(公元前3300-前2250,主要分布在今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以浙江杭州良渚为核心)、石家河(公元前4600-前4000,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及仰韶文化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公元前2900-前2800,主要分布在今豫西地区、河南地区、晋南和陕西等地区)。这些文化系统,同时并存,各擅胜场。他们又彼此接触,有相当可观的商业交换与文化交流。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也必有“自一他”的相对观念。可是,当时还没有留下文字记录,以致我们无从知道其“自一他”如何界定。我们唯有从后世的观念回溯,或能找到一些线索。
  中国历史上的“夏代”,我以为是周人接下了商人的地位,奄有当时的天下,遂追溯商以前据优势的诸夏,建构了夏、商、周的系列,号为“三代”,诸夏的地区,在晋南豫中至豫东一带。1930年代,商王国的存在,已由殷墟考古工作证实,古史学界即在寻找“夏”的遗存。现在河南二里头文化的大型建筑遗址,已为考古学界认作夏代的都城。我则以为夏人的领袖,自称“夏后”,不称王号,毋宁是诸夏部族推出的共主,并非王国,当然也谈不上是一个王朝。……





上一本:甲午战争简史 下一本:贾志刚说春秋之一:齐楚崛起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我者与他者的作者是许倬云,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