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兵谈


作者:伍立杨     整理日期:2014-08-19 13:22:47

本书一本民国军事史的百科全书。在他笔下,民国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年,活灵活现,趣味横生。作者潜心研究民国史多年,对民国历史洞若观火,既能提纲挈领一展民国军事大脉络,又能从细小处着手,以文人的视角审视民国军事,更显理智与冷冽,是不可多得的民国军事读本。
  读者定位 1. 伍立扬作品固有的读者群;
  2. 历史爱好者,以及军事爱好者。
  3. 讲究读书的趣味与性情,喜欢散文和随笔的读者。
  建议上架 套装书随笔文集
  附:
  目录:
  和样稿
  作者简介:
  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其后长期任人民日报社记者,主任编辑。1999年夏调入海南日报社。创作的文学作品曾获《文汇报》全国随笔大赛一等奖,并多次荣获全国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出版有《中国辛亥年1911》、《烽火智囊》、《书生本色的历史机缘——晚清暗杀史》、《不懂幕僚就不懂民国——揭秘民国军阀与幕僚政治内幕》等随笔集、文论集、散文集、史论专著等书籍近二十种。
  目录:
  通电的杂文味
  武器与文章
  古代的特种小分队
  也说黄秋岳与情报案
  书生从戎,君子豹变
  原子弹与菩萨行
  杨军长的爱情观
  亡粟
  荒唐世事之一斑
  辛亥革命第一枪之辨析
  绚亮的抗暴,清洁的革命
  远征军参谋的绝地行军
  战火浇铸参谋指挥之雄才
  圣人欲做超级幕僚
  “生下来就是参谋长的料”通电的杂文味
  武器与文章
  古代的特种小分队
  也说黄秋岳与情报案
  书生从戎,君子豹变
  原子弹与菩萨行
  杨军长的爱情观
  亡粟
  荒唐世事之一斑
  辛亥革命第一枪之辨析
  绚亮的抗暴,清洁的革命
  远征军参谋的绝地行军
  战火浇铸参谋指挥之雄才
  圣人欲做超级幕僚
  “生下来就是参谋长的料”
  也是文坛外高手
  兵学奇才辛弃疾
  血肉筑成长城长
  老派幕僚的最后余光
  老兵永不死,只是悄然隐去……
  两张照片
  两个惊险镜头
  飞虎队建立:荣誉与艰辛
  极细微处见不堪
  抗战中死于非命的国民党将领
  孙立人二三事
  足智多谋
  军统闲话
  谈谈远征军指挥官的性格因素
  曾氏传记三种评骘通电的杂文味
    我国文字的每一个独立个体,又各是一种自在的意象世界。骈俪文体中,除指示出鲜明的图画意义,尚有叠字可稳固音容,叠双声可增强文字上的音调美感、用典的浑化入神,包含的内容言外语意还有多重;篇终语了,尚有足可延长的种种念头,可供咀嚼。民国时期,割据势力的通电尚多采用骈俪文体,一则易使文章在有限的篇幅里跌宕起伏,使之更为老健多样,从而使读者乐于观诵;一则尺幅兴波,俾文语势连绵,含义深广,攻击对方的力量也得以加强。民初通电,本来也是打击对方的一种手段,但为着增强力量起见,总在调动当时文士的基础上,使之更为完善。从文体上说,它具有汉大赋及六朝抒情小赋的双重合理内核。在形式及写法上,所沾洽的是六朝骈文的轻捷敏妙;而在效果上,它又力求获得汉大赋的铺陈巨丽,因此在辞藻句式方面有所节制地对大赋加以采用。从而。往往以有限的篇幅,取得长驱千里的气势。而其敌对的立场,摇曳笔管的文士,又要做出声泪俱下的样子,于是在文句的停蓄推进中,顿挫疾徐的天然配置中,又烘托出一种掩抑悲壮的声调。
  ……





上一本:图说日本史 下一本:史无前例的大战争:战国纷争和秦的统一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兵谈的作者是伍立杨,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