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西洋现代史


作者:帕克斯顿,陈美君,陈美如     整理日期:2014-08-19 12:38:42

20世纪的欧洲经历了非凡的成就以及巨大的不幸,对全世界、全人类影响极深。《西洋现代史(插图修订)(第4版)》论述时间为1914—2004年。本书结合欧洲文化背景,以一种比较的视角揭示了欧洲的权力、财富、创造力及其转移:发端于欧洲、持续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充满了血腥、毁谤与浩劫,而战后短短二十年中欧洲又经历了布尔什维克革命、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肆虐以及经济大萧条……续之以波及范围更广、更加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本书还论及了普京在俄罗斯的崛起、冷战后民族主义争斗、巴尔干半岛的科索沃危机、欧洲一体化以及“9·11”事件之后的美伊战争等。作者深入浅出的阐述能够让读者了解这些重要事件的演变过程。《西洋现代史(插图修订)(第4版)》所配图片和地图,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对于研究20世纪欧洲历史的读者颇有助益。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帕克斯顿(RobertO.Paxton),美国政治及历史学者,专于“二战”时期法国维希政权、纳粹主义及欧洲史。1932年生于弗吉尼亚州的列克星敦市。先后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为该校历史系社会科学梅隆讲座荣休教授。其主要著作有:开创性的《维希法国:老卫队和新秩序,1940—1944》(VichyFrance:OldGuardandNewOrder,1940-1944,2001)、《法国农民的法西斯主义思绪》(FrenchPeasantFascism,1996)、《法西斯主义剖析》(TheAnatomyofFascism,2004)。他还是对“法西斯主义”一词做出界定的先驱之一。2009年4月,法国政府授予其“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目录:
  序言罗伯特·帕克斯顿
  译者序
  第1章极盛时期的欧洲:1914年
  1.1欧洲与世界
  欧洲的商人、旅客与投资者
  帝国主义
  欧洲的艺术家与科学家
  1.2欧洲风光:城市与乡村
  城市生活
  东欧的乡村生活
  1.3富人与穷人
  阶级与社会阶层
  穷人
  富人
  中产阶级序言 罗伯特·帕克斯顿译者序 第1章极盛时期的欧洲:1914年1.1 欧洲与世界欧洲的商人、旅客与投资者帝国主义欧洲的艺术家与科学家1.2 欧洲风光:城市与乡村城市生活东欧的乡村生活1.3 富人与穷人阶级与社会阶层穷人富人中产阶级提升社会地位1.4 妇女与家庭控制生育妇女的地位1.5 政治体系与群众运动君主政体议会的作用社会主义运动民族主义1.6 传承的信念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有组织的宗教1.7 迈向新的觉醒科学的革命艺术与思想的革命“文化革命”的反应第2章战争来临2.1 1914年的7月危机巴尔干半岛:没落的帝国与兴盛的民族主义德国的“空白支票”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最后通牒2.2 战争升级:从局部战争到大陆战争俄国的动员法国的意向德国宣战施里芬计划英国参战2.3 战争起因的长期观点主权与国家的荣誉帝国主义的动机国内纷争联盟体系战争机器行使选择权第3章马恩河战役及其之后:1914至1917年3.1 战争热社会主义者的两难困境战争与社会和平3.2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3.3 东方战线坦能堡与马苏里亚恩湖:1914年奥地利前线:1914至1915年3.4 寻求西方战线的突破“攻破壕沟”主要攻势:凡尔登、索姆与香槟新式武器3.5 不断扩大的战争3.6 海战3.7 美国参战第4章总体战的影响4.1 适应消耗战4.2 战时政府:比较观察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奥匈帝国意大利4.3 社会冲击妇女的地位有组织劳工的地位社会分裂4.4 经济冲击战争获利者通货膨胀的影响4.5 对国内秩序的冲击罢工活动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者对战争的评论 警察的权力舆论的控制4.6 对知识分子的冲击第5章革命:1917至1920年5.1 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临时政府与苏维埃“十月革命”5.2 布尔什维克政权列宁的“和平、土地与面包”建立新的独裁政府内战5.3 西欧的革命活动:1917年5.4 德国革命:1918至1919年迈向革命社会主义者的争权社会主义革命的失败5.5 奥匈帝国的瓦解:1918至1919年王朝忠诚的崩溃建立新国家库恩政权5.6 英国、法国、意大利:1919至1920年的动荡5.7 事件的余波与结果成功与失败:比较性的观点第三国际与欧洲“左派”的分裂第6章巴黎和平解决方案6.1 背景:交易、利益与意识形态战争目的147“十四点原则”战时的条约与承诺列强的国家利益对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恐惧6.2 解决方案6.3 《国际联盟宪章》6.4 西欧的解决方案分离莱茵地区的企图领土变更德国的“非军事化”赔款6.5 东欧的解决方案领土变更边境问题各民族的不平等待遇东欧解决方案的评价6.6 和平解决方案的实施高压政治的年代:1919至1924年和解的年代:1924至1929年洛迦诺时代: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裁军失败6.7 新外交?公众涉入共产主义的威胁外交机器第7章革命对抗革命:法西斯主义7.1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墨索里尼:从工团主义到法西斯主义早期的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新路线政府的危机“进军罗马”墨索里尼的个人统治7.2 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战后的反革命民团主义希特勒的崛起纳粹党1923年的“啤酒馆暴动”7.3 匈牙利的反革命运动7.4 近观法西斯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意义法西斯主义的根源第8章“常态”: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8.1 回归“常态”新自由主义经济:解散战时政府新自由主义政治:议会民主制度的扩展 8.2 英国三党体制第一个工党政府:1924年回归保守党的“常态”8.3 法国左翼联盟彭加勒:回归“常态”8.4 魏玛德国魏玛共和国的重担“魏玛联盟”“大联盟”8.5 东欧农村优势与农民的不满少数民族的问题8.6 伊比利亚半岛8.7 法西斯意大利8.8 稳定世界里的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挑战“工业化的争论”巩固独裁政治斯大林的崛起8.9 脆弱的稳定:评价新自由主义第9章两次大战之间的大众文化与高级文化9.1 大众文化:无线电与电影的年代大众传播媒体的技术基础创造阅听大众无线电广播与电影的政治用途大众媒体的控制广告的角色9.2 新式的休闲活动有组织的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旅行9.3 大众文化与休闲生活的影响9.4 两次大战之间的高级文化实验美学的价值新的忧虑9.5 两次大战之间的文化背景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寻找大众阅听人学术界与学者的世界反对实验艺术第10章经济大萧条及其影响:1929至1936年10.1 经济大萧条的源起与过程国内危机国际金融危机10.2 补救经济萧条自由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新的经济解决方案“回归土地”的呼声10.3 自由主义国家在经济萧条时期的政治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国家英国法国魏玛德国10.4 权力主义国家在经济萧条时期的政治纳粹德国统合主义意大利苏联的“二次革命”10.5 结论第11章20世纪30年代的权力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扩展11.1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掌权纳粹主义的复苏:1929至1932年魏玛共和国的结束:总统制政府,1930至1933年掌权后的革命:1933至1939年11.2 教权主义的权力主义葡萄牙:萨拉查基督教社会的奥地利:陶尔斐斯与舒施尼格西班牙:佛朗哥与长枪党11.3 东欧的法西斯主义匈牙利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11.4 西欧的法西斯主义少数派法国英国低地国家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11.5 法西斯主义的魅力第12章人民阵线年代:1934至1939年12.1 从“阶级对抗”到人民阵线共产党的策略“阶级对抗”:1928至1934年共产国际策略的逆转:1934年自由主义者的反动社会主义者的反动12.2 法国的人民阵线勃鲁姆内阁的成立法国的新政12.3 西班牙:民主、革命与内战第二共和国的产物共和政府的政治阶段内战12.4 欧洲知识分子与人民阵线12.5 人民阵线之后的欧洲“左派”第13章巴黎和约之毁:侵略主义与绥靖主义,1933至1939年13.1 希特勒的初步行动在奥地利的挫败第一次违反凡尔赛和约13.2 莱茵河地区的军备重整:1936年3月13.3 意大利的转变占领埃塞俄比亚与西方国家的决裂联盟的模式13.4 希特勒的东欧计划优秀种族的生存空间经济考虑德奥合并:纳粹目标初试13.5 捷克斯洛伐克与绥靖政策:1938年  捷克斯洛伐克的不稳定局势绥靖政策捷克斯洛伐克与日俱增的危机《慕尼黑协定》选择战争13.6 波兰危机:陷入战争,1939年绥靖政策的抛弃《纳粹─苏维埃条约》1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第14章希特勒的欧洲:占领、合作、反抗,1939至1942年14.1 1939年冲突的本质14.2 东线战争:1939至1940年波兰的闪电战俄罗斯在东欧的斩获:1939至1940年14.3 西线战争:1940年法国沦陷不列颠战役14.4 东线战争:1941至1942年巴尔干半岛的闪电战攻击苏联14.5 希特勒的“新秩序”纳粹的战争经济占领区的政策党卫军屠杀犹太人14.6 合作意识形态的合作为民族与经济利益而合作消极的默认14.7 抵抗德国境外的抵抗活动德国境内的抵抗运动抵抗运动对军事行动的影响抵抗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影响第15章从热战到冷战:1942至1949年15.1 西方的美国霸权策划第二战场开辟第二战场:北非与意大利“攻击开始日”与突击德国15.2 东方的苏联霸权苏联的幸存苏联的西进15.3 三巨头与欧洲的未来汇集政治议题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苏联在巴尔干的行动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5.4 冷战之起源苏联的和平目标美国的和平目标对立的起因15.5 冷战的第一回合波兰德国15.6 分裂为两大阵营的世界:1947至1949年第16章毁坏与重建:1945至1953年16.1 重建工作新领袖与新政党经济恢复与社会变化16.2 英国的工党政府:1945至1951年 贝弗里奇报告书:“充分就业”不列颠福利国经济失调16.3 法兰西的第四共和国寻找领导者国有化与计划16.4 战后的意大利政治权力之争重建16.5 两个德国分裂的国家西德的“经济奇迹”16.6 苏联的重建与正统第17章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的苏联集团17.1 苏联:从经济萧条到“去斯大林化”17.2 1945至1953年的东欧:成为苏维埃附庸的继任国民族阵线政权:1945至1947年苏联的控制程度苏联在东欧的镇压行动人民民主国家强制集体化17.3 苏联的权力斗争:1953至1957年“去斯大林化”与“解冻时期”:1956至1964年17.4 东欧——解冻时期与叛乱:1953至1956年17.5 赫鲁晓夫的垮台:1964年第18章冷战中的欧洲:处于超级强国之间,1947至1961年18.1 蘑菇云下的欧洲18.2 西欧:冷战时期的国内与国际政治 共产党的孤立欧洲“左派”的分裂中间派与保守派政府殖民战争18.3 西欧:整合运动欧洲联盟的缔造师欧洲联合的要求防御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欧洲统一的难题政治统一的尝试:欧洲理事会经济统一:欧洲煤钢共同体与共同市场18.4 苏联在东欧的还击第19章“新欧洲”:西方的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1953至1973年19.1 消费社会财富分配社会流动19.2 消费社会的政治:1953至1968年“意识形态的终结”共识政治19.3 “新欧洲”的大众文化与高级文化大众文化艺术宗教复兴科学成就19.4 消费社会中的不满:1968年及以后学生的不满工人的不满新女权主义与妇女解放运动落入恐怖主义第20章冷战缓和:独立的萌芽,1962至1975年20.1 冷战:从解冻到缓和20.2 共产主义世界里的多元中心主义中苏关系破裂东欧的民族共产主义20.3 戴高乐主义与西方的“第三势力”20.4 共同市场的转向20.5 美国与欧洲的经济竞争20.6 “缓和”的不同版本第21章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集团21.1 苏联的问题21.2 混乱的东欧:从“捷克斯洛伐克的春天”到勃列日涅夫的政策,1968至1985年东欧的不满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春天”波兰:动荡与“团结工会”匈牙利:卡达尔的“匈牙利共产主义”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力量与无所不在的警察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专制与民族主义21.3 勃列日涅夫的遗产:不景气与导弹第22章西欧:后工业化社会与“滞胀”,1973至1989年22.1 经济压力:石油、工作、贸易“后工业化”社会?移民与新右派22.2 压力下的福利国家北部欧洲:保守主义复兴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欧洲:“左派”掌权,同时转变22.3 经济衰退时的欧洲共同体22.4 智识与精神的确定性受到挑战一个时代的终结:稳健与降低期待第23章1989年的革命及以后23.1 戈尔巴乔夫的实验:1985至1991年  倒塌的多米诺骨牌:1989年的东欧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苏联的垮台23.2 那天早晨以后处于困境中的俄罗斯中东欧:创建民主,创造市场新德国南斯拉夫内战23.3 西欧对1989年革命的反应欧洲联盟:深入与扩展之间西欧:极右翼与“新中间”23.4 结语911事件之后的欧洲与美国延伸阅读出版后记第一章极盛时期的欧洲:1914年欧洲与世界无论如何,欧洲之所以能够掌控1914年的世界,并不是因为她的人口数量,而是因为她的活力(dynamism)。法国诗人兼散文家瓦雷里(PaulValéry)写道:“当世界大部分地区依然恪守传统的时候,这个位于亚洲大陆一隅的小海角……明显地与众不同。”在任何欧洲精神所及之处,触目可见的是最广泛的需求、最顶峰的成就、最雄厚的资本、最丰富的产量、最庞大的野心、最极致的权力、最根本的自然界改观,以及最繁荣的通讯与交易。①19世纪时,欧洲人已经成为地球上第一批将自己的自然环境改变得几乎让人认不出来的人群。他们以蒸汽驱动的工厂、巨大的城市以及狂热的火车旅行,取代了缓慢推移的农耕、一成不变的乡村和依赖双脚的出行方式。截至1914年,虽然日本和美国的工业发展迅速,但是欧洲在经济上依然保有决定性的领导地位。欧洲不但生产全球56%的煤(虽然美国一国的产量就占38%),而且钢铁的产量也占全世界的60%(美国的产量为32%)。此外,欧洲的出口占全球的62%(而美国只占14%)。做一个欧洲人,意味着你生活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工业体系之中:它不但形成最早,而且依然保持龙头老大的地位。欧洲的商人、旅客与投资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正逐渐陷入以欧洲为中心的单一世界经济。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不是用简单的以物易物来进行交易,欧洲人的商业习惯就会发挥作用。因为政府承诺货币与黄金以固定汇率自由兑换的国际金本位制,所以商品可以很容易地以某种货币出售,而以另一种货币付款。世界各国的公司通常会将国际账户设在伦敦。因为自1821年起,就可以自由地以英镑兑换黄金(大部分发达国家在1870年以后,也追随英国人采用金本位制),同时也因为英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便宜而且最有经验的票据交换所、保险经纪人,以及货运代理商,所以伦敦事实上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稳定、统一的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核心城市。1914年时,美国公司的国外账户票据兑换业务,有70%是在伦敦处理。英国商号的船舶吨数,占世界船舶吨数的70%。自由的国际贸易是这种“古典自由”(classical-liberal)体系的拱顶石。从1860年到1879年这段短暂的时期内,世界主要的贸易国家几乎都没有征收外国货物的关税,而且实际上几乎没有其他类型的贸易限制。政府规章很少对国际间人和货物的流动做出规范。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20年代时,无限眷恋地回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以伦敦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他回忆道:伦敦的居民可以一面在床上啜饮早茶,一面打电话向全世界订购符合自己所需数量、质量要求的各种产品,而且理所当然地预期货物可以早早送上门来;他可以在同时,以相同的方式,将他的财富投入自然资源以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新事业,而且不费吹灰之力、毫不费事地分享他们预期的成果与利益;或者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认识,将自己的财富安全,系于任一大陆的任一富裕城市市民的优良信誉上。只要他愿意,就可以立即使用便宜而且舒适的运输方法,到达任何国家或气候适宜的地方,不需要准备护照或办理其他的正式手续。他可以派遣仆人到附近的银行取用合用的贵金属;只要身怀铸币就可以远行外国,不必事先了解国外的宗教、语言或习俗;若略受干涉,他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侵犯,而且大惊小怪。不过,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这种状态是正常、必然而且永恒的,任何偏离这种状况的事件,都是异常、令人愤慨而且可以避免的。①活力十足的欧洲人不只以到世界各地贸易或旅行为满足,也在世界各地投资。1914年时,欧洲人在发达地区及发展中地区的投资,已占世界对外投资的83%,如加拿大的矿业、美国的铁路、南美的电力公司、塞内加尔的花生种植园、埃及的棉花农场、南非的金矿、上海的贸易公司等。1914年时,拉丁美洲的国家里,只有智利拥有自己的铁路。即使是新兴的美洲巨人美国,也欠欧洲投资人很多债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人在美洲的投资总计将近70亿美元,但是美国人在欧洲的投资总额却只有上述数据的1/10。②帝国主义但是,除非欧洲人有办法强迫当地政府保护他们与他们的资产,否则他们不能安心地在国外贸易、旅行或投资。在现代化的国家里,外交压力可能就足以保护从事商业活动或旅行的欧洲人。19世纪中期,有很多英国的贸易商与投资人,满足于所谓的“非正式帝国”(informalempire)或者“自由贸易帝国主义”(free-tradeimperialism)。但是,欧洲人在未开发地区的活动越频繁,所冒的风险就越高,例如强盗、怀有敌意的族群或当地统治者的突发奇想所带来的威胁。19世纪末期,欧洲人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完全控制当地的政治和军事,来保卫他们的市场和原料渠道,并回收他们的投资。在19世纪末期,欧洲帝国主义——即建立帝国——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15世纪,欧洲人就已经开始在世界各海洋沿岸建立前哨基地。①16与17世纪时,他们已经在拉丁美洲与亚洲建造了有利可图的矿场以及贸易站。在上海等城市,以及奥斯曼帝国等国,他们强迫当地统治者授予他们“治外法权”(capitulations),即欧洲公民只受其本国法律管辖的权利。但是,这些努力与19世纪末期的行动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直接占领了整个世界的土地。从19世纪50年代到1911年间,欧洲人在几乎所有的未开发地区都建立了殖民地。除了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之外,他们瓜分了所有的非洲土地。19世纪80年代,法国人完成了征服印度支那的霸业。1897年之后,欧洲人开始划分在中国的势力范围。1914年时,英帝国的版图是本土面积的140倍;比利时是80倍;荷兰是60倍;而法国则是20倍。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1891-1903建成)的完工,俄罗斯帝国崛起,成为太平洋地区的一大强国。至于晚期才参与角逐的德国,至1885年时也建立了相对来说比较狭小的帝国,其版图包括东非、西南非以及中国沿海地区,在欧洲比较不发达的地区投资,而且在1900年以后迅速地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只有日本设法阻挡了这股欧洲风潮,他们成功地采用了欧洲的工业技术,从而得以在1894年收回了1858年时被外国攫取的“治外法权”。如何解释19世纪末期欧洲帝国主义突然的蓬勃发展,是历史争论的核心问题。有些历史学家相信,帝国主义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对传教士而言,是为了传教热诚;对工程师而言,是为了建桥;对士兵而言,则是为了荣誉。在印度支那,的确有些天主教传教士会请求法国海军的协助;但渐渐地这些海军军官却逾越本分,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在印度支那建立起法国的统治权。其他一些帝国主义的信徒确信,经济驱力才是根本。他们指出,1881年当法国的债券持有人面临资产的损失时,法国占领了突尼斯;1882年,当欧洲投资人不能再向挥霍无度的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KhediveIsmail)收取贷款利息时,英国占领了埃及。有些殖民地的建立几乎纯粹是基于商业目的:1879年,格尔迪(GeorgeGoldie)爵士的联合非洲公司(UnitedAfricanCompany),将英国驻军延伸到现今的尼日利亚。意大利在1911年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占领了利比亚,使其南部的过剩人口得以拥有一方乐土,并且挣得荣誉。根据单纯的贸易或殖民要求,无法对帝国主义做出令人完全满意的解释。首先,从1885年到1914年之间,各国所掠夺的领土相当不适合欧洲殖民。此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更胜于与本国殖民地的贸易。帝国主义的经济学解释,建立在一个更为基本的判断上——资本主义的内在缺陷。英国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霍布森(JohnA.Hobson)被发生于南非的布尔战争(1899—1902)所激怒,首度以系统性的方式,将帝国主义归咎于资本主义的矛盾。霍布森认为,低工资与财富分配不均,使欧洲工人的购买力偏低,资本家只能搜寻比较富裕以及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海外市场,才能幸免于周期性发生的萧条。①在《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7)一书中,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将霍布森的论点进一步阐发。列宁相信,在竞争与更加昂贵的技术导致利润下滑时,资本家必定转向垄断。当垄断者互相争夺海外的最后机会时,资本主义国家必然会走向战争,而且迟早会在冲突中彼此毁灭。列宁撰写该书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不过,列宁严重低估了资本家在先进国家持续投资的程度,即使是在1885年到1914年、帝国主义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资本家在先进国家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对帝国主义的解释,可以忽视经济目的。不论是出于哪些动机的综合作用,一旦帝国主义开始扩张,当最后可获得的领土已经抢夺到手时,它会呈现一种自我维持的态势。分析了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帝国主义逐步扩张的情形后,罗纳德·罗宾逊(RonaldRobinson)与约翰·加拉格尔(JohnGallagher)断言,在英国政府占领埃及的决策中,战略考虑是最主要的原因。根据这种说法,英国为了保护其在印度的利益,所以在1882年取得埃及的控制权。换句话说,殖民地的存在,开创了控制进出该地通道的战略性需要。①批判这个理论的人指出,英国控制印度的原因,即使不是全部,也大半是基于经济因素。无论如何,1914年时,帝国主义的最终结果是创造了一个西方列强在各大洲角逐竞争的世界。在1908年美国的罗伯特·皮尔里(RobertPeary)到达北极、1911年罗纳德·阿蒙森(RonaldAmundsen)在南极竖起挪威国旗之后,可以说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角落不受帝国主义的影响。1914年,由于欧洲人几乎垄断了现代的军事武装,所以他们能够保卫自己的世界帝国。由欧洲军官统率并且装备精良的殖民地军队,轻松地就能击败东方、回教王国与非洲部落——在当时他们要以本国的武力,取得长期凌驾于欧洲人的优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1896年埃塞俄比亚人在阿杜瓦(Adowa)大败意大利军队,是唯一的例外。英帝国的诗人吉卜林(RudyardKipling)之所以能够宽容大量地对待苦战的苏丹战士:而,在酩酊大醉之前,苏丹士兵……你冲破了一个英国方阵。②是因为到那时为止,英国人最后总是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欧洲以外正在兴起的工业势力,从来没有打算依照欧洲的规模来建立军队。举例来说,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军队的主要功能只是镇压印第安的反抗者。在当时除了彼此之外,世界上并没有可以与法国、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及俄罗斯庞大陆军一争高下的军队。因此,美国在1898年从西班牙手中强夺菲律宾,以及日本于1905年挫败俄罗斯,对很多欧洲人来说是非常令他们震惊的。……





上一本:一本书看透俄罗斯 下一本: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西洋现代史的作者是帕克斯顿,陈美君,陈美如,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