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晋学探微


作者:张有智,谢耀亭     整理日期:2014-08-19 12:37:00

本论文集是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同仁在晋国史及三晋文化研究方面的一次学术总结。
  论文集分“论晋学”“尧文化研究”“晋国史研究”“三晋文化研究”四个部分。“论晋学”主要探讨了晋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尧文化研究”集中探讨了尧都地望问题。“晋国史研究”探讨了晋国郡县、宗族、土地、经济等问题。“三晋文化研究”集中探讨了晋与三晋的思想文化及政治等问题。
  《晋学探微》可供历史学、地方学的研究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文史爱好者阅读、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论晋学
  关于“晋学”研究的战略思考张有智
  晋学概念及其他张有智
  晋学的四大特征畅海桦
  晋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林宏跃
  晋学研究资料利用问题仝建平
  尧文化研究
  也论尧文化——兼与高邮发祥说商榷张玉勤张晓荣
  尧都平阳在临汾不在太原——对王尚义《太原建都已有4470年》一文的商榷周征松
  试论陶寺遗址即尧都张有智武幸龙
  晋国史研究
  叔虞封地诸说正误辨析李孟存常金仓
  古唐国与我国原始驯养业常金仓序
  前言
  论晋学
  关于“晋学”研究的战略思考张有智
  晋学概念及其他张有智
  晋学的四大特征畅海桦
  晋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林宏跃
  晋学研究资料利用问题仝建平
  尧文化研究
  也论尧文化——兼与高邮发祥说商榷张玉勤张晓荣
  尧都平阳在临汾不在太原——对王尚义《太原建都已有4470年》一文的商榷周征松
  试论陶寺遗址即尧都张有智武幸龙
  晋国史研究
  叔虞封地诸说正误辨析李孟存常金仓
  古唐国与我国原始驯养业常金仓
  西周时期的晋国李孟存常金仓
  晋国的始盛之君——晋献公杨秋梅
  晋侯请隧新解常金仓
  对《晋作爰田考略》的异议李孟存常金仓
  爰田与井田——与林鹏同志再商榷李孟存常金仓
  晋作爰田探讨张玉勤
  晋作爰田、作州兵考释卫文选
  晋国的军制李孟存常金仓
  晋作州兵探析张玉勤
  晋国灭国略考卫文选
  晋国县郡考释卫文选
  晋文公富国要略卫文选
  晋国公族与公室关系的变异杨秋梅
  “晋无公族”的形成及其历史影响杨秋梅
  论春秋晋国宗族组织间的政治关系张有智
  有道变无道:春秋晋国史中最生动的一页张有智
  赵世系中赵夙与赵衰的辈分考辨林宏跃
  绛商与空首布李孟存
  晋国后期内战及其历史影响杨秋梅
  历代晋卿与晋国兴衰的关系卫文选
  略论春秋与战国的年代界限李孟存
  三晋文化研究
  论三家分晋形成的社会机制林宏跃
  《山西省文化史略》述评张有智
  三晋地缘政治特色之解析杨秋梅
  晋文化是东周时期的主体文化张玉勤张辉杰
  周族起源考张玉勤
  论法文化在先秦时期的孕育张有智
  宗法制在晋国的衰落张有智
  范宣子刑书探微李孟存常金仓
  晋国的道德风尚及其形成的社会基础林宏跃
  《周易》与晋国文化李孟存
  孔子与晋国李孟存
  晋文公称霸的战略思想周征松
  晋国史书《乘》探微畅海桦鞠振
  试探晋国史官地位嬗变之因畅海桦
  魏国率先变法原因探析杨秋梅
  论赵国的定都与变迁畅海桦
  卜子夏教育思想探微杨秋梅
  子夏法思想论析谢耀亭
  子夏在儒学发展史上的贡献谢耀亭
  子夏故里温邑考——兼与“卫国说”者商榷谢耀亭
  子夏之学与三晋学术杨秋梅
  荀子与晋学张焕君
  荀子游齐考谢耀亭
  荀子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陈德安
  荀子的学习思想探析陈德安申国昌
  荀子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意义陈德安
  韩非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陈德安
  附录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晋学研究论著
  目录:
  
  关于“晋学”研究的战略思考
  张有智
  李元庆先生在其新著《三晋古文化源流》一书中通过对三晋古文化变迁过程的宏观研究,在提出三晋古文化研究的“三个历史层面”和“三大理论层次”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晋学”研究体系的问题a,这无疑为深入开展三晋古文化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依据。但“晋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学术界目前也没有作过任何阐释。因此,本文想对晋学问题做一番探索性的研究,并从山西发展战略的角度,对“晋学”研究与文化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论述。
  一
  所谓“晋学”,是对晋地历史与文化进行多学科、全方位研究的学问。其时空范围,当是自远古至近代以来的晋地文化,包括远古文化、晋文化、三晋文化、河东文化和山西文化。其研究的内容,当是在这个时空范围内所表现出来的千姿百态的文化事项及其演变和关于它们的研究史,包括民族文化、考古学文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制度文化、体育文化、科技文化、文化地理、文化事业、比较文化及政治与文化、经济与文化、军事与文化等b。因此,它是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各种分门别类的文化研究是“晋学”研究中的分支学科,也是“晋学”研究的基础。没有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宏观层次的“晋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反,我们如果不把各个分支学科置于整个宏观层次的“晋学”研究中来考察,那么,我们的研究便难以得到升华,同时也难以把握晋地区域文化的总体面貌和特征,难以把握它在中华文化浩瀚海洋中的地位。
  构建“晋学”研究体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晋地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与文化。在政治方面,从传说的尧、舜、禹开始一直到五代时期,其间除稍有短暂的失落外,绝大部分时间,山西都是作为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而活跃于历史舞台。春秋时期的晋国,称霸诸侯达一个半世纪之久。西晋末年,
  a李元庆:《三晋古文化源流》,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8~46页、第466页。b朱维铮:《文化的类型》,《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7~38页。
  匈奴酋长刘渊在今山西离石起兵建汉,不久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公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末,大同作为北魏的首都近一个世纪。隋唐时期的国都虽然不在山西,但山西仍然是“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政治中心”a。五代时期的五个小朝廷中有三个是以太原为根据地的沙陀人南下建立的b。唐末和梁





上一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指导 下一本:远去的先生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晋学探微的作者是张有智,谢耀亭,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