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思考考古学


作者:陈胜前     整理日期:2014-08-19 12:18:27

《思考考古学》考古学何以可能?有什么意义?考古学研究如何开展?中国考古学何去何从?这一系列由来已久的问题也许短时间里不会有答案,但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思考考古学》以这些核心问题为中心展开,通过简单的事例来透视这些问题。《思考考古学》按照考古学研究逻辑组织,除基本的理论思考之外,还以辽西地区、旧石器考古以及农业起源为例系统地阐释作者的思考。
  目录:
  自序 br 第一章 考古学的本体之思 br 考古学的形而上学 …………………………………………( 1 )唯物与唯心的考古学 ………………………………………( 5 )春天来了自序<br>第一章考古学的本体之思<br>考古学的形而上学…………………………………………(1)唯物与唯心的考古学………………………………………(5)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思考历史研究的逻辑(8)考古学观念的评估…………………………………………(10)文化的迷雾…………………………………………………(13)辽中京访古:思考考古学的观看之道……………………(15)嘎牙子是什么鱼——我们是怎么认识世界的……………(17)所见与所思…………………………………………………(18)考古材料的性质……………………………………………(21)历史的偶然性………………………………………………(24)考古学探索什么?…………………………………………(26)<br>第二章意义的追问<br>考古学的意义………………………………………………(28)过去的力量…………………………………………………(31)再思考古学研究的意义……………………………………(35)考古学是否是屠龙术——考古学存在的基础……………(38)考古的作用…………………………………………………(40)奥运会的意义:对考古学的启示…………………………(42)<br><br>第三章考古学的身份<br>有一门学科叫考古学吗?…………………………………(46)考古种种……………………………………………………(49)考古学的格调………………………………………………(51)作为心理学的考古学………………………………………(54)独具只眼的考古学…………………………………………(56)考古学科学吗?……………………………………………(59)考古学的真实性……………………………………………(62)考古学家的社会角色………………………………………(63)<br>第四章理解当代考古学的发展<br>考古学发展的两条道路……………………………………(66)西方考古学的精华…………………………………………(68)西方考古学的高峰…………………………………………(70)考古学概念的构建…………………………………………(73)新考古学是否模式论………………………………………(75)《舌尖上的中国》——后过程的美食考古………………(77)作为文化的考古学…………………………………………(78)理解考古学的“人文转向”………………………………(82)女性与考古学………………………………………………(87)身份考古……………………………………………………(91)抢盐、理性与惯习…………………………………………(95)身体考古……………………………………………………(97)风水与考古…………………………………………………(99)大山前遗址——思考景观…………………………………(100)<br>第五章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研究<br>中国考古学的特点…………………………………………(105)理解中国考古学的钥匙……………………………………(110)反思当前的考古学研究实践………………………………(111)问题在哪里…………………………………………………(113)为什么说仅仅从考古材料出发是不够的?………………(115)考古材料特征的意义………………………………………(118)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考古学…………………………………(121)<br>断裂的中国考古学…………………………………………(124)文化历史考古的僵局………………………………………(127)积极的研究…………………………………………………(129)症结…………………………………………………………(132)中国考古学的体系…………………………………………(135)思考中西考古学的差距……………………………………(137)历史考古的范式……………………………………………(140)<br>第六章理论的视角<br>为什么需要考古学理论……………………………………(144)考古学的理论研究…………………………………………(147)研究的视角——考古学的观看之道………………………(149)考古解释的基础……………………………………………(152)考古学理论是什么…………………………………………(156)考古学何以可能……………………………………………(165)考古学文化与考古学中的文化……………………………(168)思考风格……………………………………………………(172)研究策略……………………………………………………(176)考古学研究的评估…………………………………………(177)考古学思想史的方法………………………………………(180)<br>第七章考古学的方法<br>科学方法……………………………………………………(183)考古学与科学………………………………………………(185)多学科的方法………………………………………………(191)实验考古……………………………………………………(194)为什么考古学需要统计学…………………………………(197)田野考古方法………………………………………………(198)考古推理——考古研究的本质……………………………(200)拼合过去……………………………………………………(201)<br>第八章思考一个地区:重返白音长汗——考古学“透物见人”的构想<br>引子:往事如烟……………………………………………(205)<br>ix<br><br>考古分类学的意义…………………………………………(210)废弃过程……………………………………………………(215)一把石刀的故事……………………………………………(219)辽西史前农业技术…………………………………………(224)景观考古……………………………………………………(234)认知考古学:从技术过程到思维世界……………………(239)辽西史前农业社会的文化体系……………………………(246)<br>第九章思考一个考古学的分支:旧石器考古学<br>中国旧石器考古之现状……………………………………(252)当前中国旧石器考古的研究课题…………………………(256)四条腿的中国旧石器考古…………………………………(258)国内石器微痕分析的问题…………………………………(259)旧石器考古调查……………………………………………(262)反思中国旧石器考古………………………………………(264)回到史前一万年……………………………………………(266)<br>第十章思考一个考古学问题:农业起源<br>农业起源与农业的不起源…………………………………(272)流动采食、食物生产与市场经济…………………………(277)读《石器时代的经济学》…………………………………(280)结构的更替——再思农业起源……………………………(284)农业起源的社会结构制约…………………………………(287)人口压力的作用机制………………………………………(290)<br>第十一章考古学的未来:中国与世界<br>考古学的未来………………………………………………(294)后现代战争与后现代的考古学……………………………(298)后现代之中国考古学………………………………………(300)中国考古学的范式革命……………………………………(303)美国人害怕的中国考古学…………………………………(307)中国考古学的未来…………………………………………(308)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310)我们这一代是着迷于《黑客帝国》《源代码》《盗梦空间》等电影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也是着迷于真实之维度的一代。我们何以知道真实?我们何以知道真实不是虚幻的?作为考古学研究者,我不能不关注这个问题。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我作为一个个体,一个研究考古学的个体,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回归成为无机物或是其他的有机物。我当然不希望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之中所研究的、所从事的,或是说用来打发我人生时光的工作只是一种幻觉。考古学何以能够存在呢?生活在当代的考古学家何以能够了解早已消失的过去呢?追问本体——存在的可能,也就是欲罢不能的企图。当然,我知道自古以来,本体论的追问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我也知道,本体论的追问是一切思考的基础。
  考古学的形而上学
  这似乎是一个看似重要其实不怎么重要的考古学问题。“形而上学”是哲学中最基础的方面——哲学又是所有知识的基础,它所探讨的是有关实在本质的基本问题。比如说,什么使得两个不同时间里的某个东西成为同一事物呢?什么使得某人纵其一生成为同一人呢?哲学中就这些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回答就不
  一样。这个问题跟考古学有关系,严重地说,它关系到考古学存在的基本理由。考古学是通过实物遗存去研究过去的学科,实物遗存是当下的存在,而不是过去的存在,过去已经远去了,当代研究者并没有时间机器可以回到过去观察事情发生的过程。简言之,考古学是通过研究现在去研究过去的!通过研究现在能够了解过去吗?古今差异无疑非常显著,就像当代社会不同代际之间尚且有代沟一样,古今的代沟是当代代沟的n倍,一万年前至少是500倍!一百万年前就可能是50000倍了!古今之间还能够沟通吗?于是,考古学家借助动物行为学,尤其是现生高等灵长类的研究,还有民族考古学、实验考古学等方法来架设从古到今的桥梁。这些桥梁同样是现在的,虽然它模拟的是过去。这些桥梁靠得住吗?
  考古学形而上学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古今同一性”的问题,如果古今完全不能贯通,那么考古学的存在是没有道理可言的;如果有可能贯通,那么考古学还能够“苟延残喘”。自然科学中似乎没有这样的麻烦问题,宇宙大爆炸至今时间不可谓不长,物理学家不用考虑古今同一性。古今同一的问题首先是从地质学中兴起的,英国地质学家赫顿最早提出来,赖尔将之系统化,成为其名著《地质学原理》的基石。他认为作用于过去的地质营力同样作用于现在,这是一条普遍的自然规律,地质变化渐进、缓慢、稳定……古今一致是地质学研究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达尔文建立了进化论,回答了物种起源的千古难题,震动了整个人类的思想。
  考古学还没有解决形而上学的问题。涉及人类社会的问题自然是最复杂的,不仅仅要考虑时间因素,还要考虑系统复杂性的增长,更要命的是还要考虑人本身的能动性——人就是一个喜欢违背自然规律的物种。所以,问题变得非常复杂,这么复杂的问题显然不可能通过“大而化之”(就形而上学说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个简捷的途径就是分层次地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您如果认为世界是不可分的,那么当代科学就完全不成立了。然而,在科学的力量面前,擅长“大而化之”的中国人不得不低头。世界可不可分不是一个问题,至少现在还不是,因为现在我们还需要学习“分之析之”。
  我曾经将考古学理论分为五个层面,这里再引述一下:①是在考古材料存在特征层面上,主要是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②是关于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的,即考古材料是怎么来的,如何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特征;③是关于透物见人的,从静态的考古特征如何去了解动态的古代人类行为、社会与文化;④是关于人类行为、社会与文化的,这个层面已经超越了考古学,是把古代历史与当代现实贯通起来看了;
  ⑤最后是考古学对自身的反思,考古学如何才能有效地研究过去?历史与当前的考古研究实践有着怎样的问题?五个层面的划分一方面是基于考古学的研究过程,另一方面是基于考古学的研究深度。当代考古学研究实践都是在这五个层面上进行的,在每个层面上都可以独立进行研究,但是高层的研究必须以低层的研究为基础(这里所说的高层只是就深度而言,并不是说低层的研究不重要或是水平低,就像盖房子需要基础一样)。
  下面回过头来看形而上学的问题在这不同层面上的反应。最容易理解的可能是考古地层学,因为它脱胎于地质地层学,古今一致的原理是一致的。地质学中没有问题,考古学中自然也没有问题。考古类型学主要是通过器物的分类排列来确定相对年代与文化阶段,后来延伸到探讨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其潜在的假设是通过文化风格因素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联程度。前面的工作问题不大,分类排列分期断代,问题的关键是准确与否,它不涉及形而上学的层面。后面的工作问题比较大,今天对文化风格的判断能否反映过去人群的关系呢?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国考古学在考古类型学上的发展其实已经进入了透物见人的层面,至少它试图通过研究物质遗存去探讨古代社会关系,所以可以把它搁在透物见人的层面上一起谈。
  第二个层面是有关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的,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开展得非常少,仿佛古人把所有的东西都留在那里了,等着我们去发现。实际上,考古学材料的形成受制于诸多因素,谢弗(Schiffer)将之分为文化过程与自然过程,自然过程主要涉及埋藏学,这回到了地质学层面上。难以解决的是文化形成过程,就拿废弃过程来说,哪些东西会被废弃?哪些东西暂时不会被废弃?谢弗的废弃理论主要是建筑在近现代社会的观察基础之上的。尽管他一直呼吁建立文化废弃过程的理论,从1987年他出版FormationProcessesoftheArchaeologicalRecord到现在,理论的构建遇到了困难,最大的障碍也就是古今是否一致的形而上学问题。
  OK!我们现在知道考古学存在“严重的”形而上学问题。也许这里可以先把第三个层面,也即是考古学研究最核心的工作暂且搁置一会儿,先说说第四个层面。这个层面研究通常是由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与哲学来做的,它们讨论的问题比考古学更宏观,理论发展的历史也要更长。对于历史学来说,存在古今一致的形而上学难题吗?我们常说要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们唯一知道的历史规律就是历史上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人类学存在多种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如摩尔根的从蒙昧到文明、斯图尔德(JulianSteward)的从游群到国家,都有点规律探索的味道。反复揣摩这些学科的研究,我有个体会:对这些学科而言,古今是否一致不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预设,即假定古今必定一致或不一致,而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问题。这样的说法很重要,我们不能把所研究的问题与预设混淆起来。考古学不是假定古今一致或是不一致,而是要发展诸多的研究方法来确定它们。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第三个层面上来了,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就是要透物见人,我们希望了解古人吃了什么,怎么谋生的,如何繁衍的,社会如何组织,群体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如此等等的问题形成考古学中众多的分支学科,如我们最经常应用到的陶器分析、石器分析、聚落形态分析等。最近三年我研究磨制石器的功能,主要通过石器分类特征分析、使用痕迹观察、工艺设计分析、实验考古、民族考古学,再辅之以比较研究与背景关联分析等去断定某一器物的功能,进而探讨它在当时社会生产中的意义。我的研究无疑都是依托于当前的存在,为了提高论断的准确性,我尽可能地发展多线条与关联的推理,避免孤立的证据。当然,即便我自信自己是对的,但这并不保证我不会犯错。我完全可能犯错。我犯错的原因跟我的方法、研究态度、研究条件等相关,跟古今是否一致无关。我需要做的是把当下的事实严密地组织起来,得出一个逻辑合理的结论。古今是否一致对我的研究影响微乎其微,我根本不需要考虑它。
  说到这里,我禁不住想起人生观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都不相同,每个人喜欢的东西差异显著,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个人毒药。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需要寻求共同的生活原则,因为没有它们,我们所有人就没法生活于世。古今或许真的完全不同,但是寻求共通之处仍然是我们研究的着力点。考古学的天命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仅仅寻求古今的共通点,还寻求自然与人的共通点。考古学发展的诸多方法中往往只在某一点上能够通透古今,而非在所有的方面,考古学的整体使命也只是寻求某些关键点上的共通。某个点上,人与恐龙、人与粪土都能联系上,古今之间的差异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个年轻人总是思考人生意义这样的大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真正有意义的往往就是把握好今天,把握当下。一个切实做事的人往往会“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已经忘记去追问人生意义了,虽然人生的意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大抵也是如此,解决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手头上的工作认认真真地做好,切切实实地丰富考古学透物见人的途径,考古学的形而上学问题就不会真正困扰我们。
  唯物与唯心的考古学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中国考古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总之都是唯物主义,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我在这里并不是要说这种说法是错的,因为就本体论而言,本来就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讲得通才是王道。我这里要说的是一点小小的发现,考古学研究中唯物与唯心的区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截然。就像当代科学发现男性与女性也不是截然的区分一样,即性别不是黑白之分,而是灰度区分的。唯物与唯心的区分类似之,它们还交叉存在,也就是说,唯物的学说中可能有唯心的东西,唯心的学说中也有唯物的成分。这是否有点和稀泥呢?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有一个核心概念“考古学文化”,新石器时代与夏商周考古中应用非常普遍,边疆地区的历史考古中也还用这个概念。按照定义,它就是具有时空特征的遗存特征组合,主要是指陶器群的特征。从字面含义来说,它相当地唯物,一丁点唯心的成分都没有。但是你如果再深入地想一想,就会发现事情并非这么简单。考古学文化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区分考古遗存,潜在的假设是区分人群(不论群体是在什么意义上存在的)。马修·约翰逊在《考古学理论导论》中有一段很精彩的分析。他说其中有两个预设:一是器物(推广一点也就是遗存特征)是文化的标准;二是这些标准确定什么是文化。遗存特征能不能等同于文化呢?这些共同存在的东西是否就能够定义一个群体呢?它不能等同于民族、语言、亲属关系、政治关系,甚至是地域意义上的群体,那么它是什么呢?它假定共同遗存的特征等同于共同的理念,具有相同遗存特征的人群分享共同的“文化标准”。日本人跟中国人长得一样,也用筷子吃饭、以前过春节,传统上也用木头盖房子,但是中国人对巴铁(巴基斯坦)的认同程度远高于日本人。也就是说,考古学文化的本质是假定的存在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共同理念。这并不是唯物的,而是典型唯心的概念。
  过程考古学同样以唯物的立场著称,它强调科学的方法,强调以考古材料为中心,认为考古材料是客观的实在,是检验理论假说的基础。从这些基本观点来说,过程考古学相当地唯物。但是过程考古学也不是铁板一块,其基本研究方法就带有明显的唯心色彩。过程考古学强调“演绎—假说”的解释模式,从基本原理出发演绎出假说,然后加以检验。其潜在的假设是了解先于观察,没有对古人行为、古代文化或社会的基本理解,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观察。更进一步追溯,即在人类观察发生之前必定存在先验的知识,这似乎与康德的先验唯心哲学更加一致,而不是唯物的。据说先验哲学是近代科学有力的推动力,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按我的理解,近代科学始于归纳,也就是培根所谓的“新工具”,突破了基督教的神创论,让人类的认识立足于事实之上;但是,归纳主义的方法无疑是很有局限的,它可能很严谨,不过它也严重地限制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从先验知识出发的推理则极大地释放了科学家的想象力,使得他们能够把表面上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在考古学研究中,这种方法给考古学研究带来了一种特殊的优势,即考古学家无需依赖考古材料也能进行研究。如果把从考古材料出发,进而形成考古学理论的方法叫做从下到上(bottom-to-top)的方法,那么从理论研究再回到考古材料的方法就叫做从下到上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考古学研究需要的,互相能够补充。
  有强烈唯心色彩的后过程考古学压根就不相信所谓“客观的材料”,它认为所有的材料都是带有理论的,都是赋予了意义的(meaningfullyconstituted),都是文本。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只有不同的解释,就像我们对孔夫子学说的阐释一样,正是在丰富的阐释中,孔夫子的学说获得了意义。但是,再进一步思考后过程考古学的观点,不难发现它所有的阐释都是立足于考古材料之上的。阐释是多元的,不过并不随意,胡说八道是不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后过程考古学其实是唯物的。它所质疑的主要是考古学的认识论,考古学家能否认识到一个“客观存在的”过去,是否有必要认识到它,就像我们要确知孔夫子的原初观念一样,而且即便我们知道了,又有什么意义?我们把孔夫子的学说加以利用,在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构建中继续发挥作用,显然我们现在理解的孔夫子可能不同于原初的观念。我们是否可以把孔夫子的学说随意发挥呢?就像没有人否定孔夫子存在原初观念一样,后过程考古学并不否定考古材料原初的意义,只是这个意义与我们现在所阐释的有所出入,而且并不关键。
  唯物与唯心,看起来毫不兼容的两种观念居然可以很好地融合于同一种学说中。号称唯物的学说从不乏唯心的成分,唯心的学说亦然,只是各有所偏重。甚至我要说,唯物与唯心都是我们需要的,都是不可或缺的。单纯地强调某一类观念,反而限制了考古学研究的发展。考古学并不是一门纯洁的学科,克拉克说考古学丧失了“纯洁性”(innocence),其实这个词翻译成“幼稚”更好,把考古学弄得黑白分明的,其实是幼稚的表现。
  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思考历史研究的逻辑
  儿子四年级。春天到来之际,老师布置了作文,写春天。孩子都怕写作文,于是乎,我决定启发他,“瞧!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桃树开花了……”;当然,这有点老套,我打算提高一点境界,就说“广场上有了孩子们的嬉闹声,连小狗也活跃起来……”。儿子一下子受到的启发,似乎觉得我的说法有点搞笑,他说:“春天来了,我的帽子飞了;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有点不像话!我们担心他上午会饿,在他的书包里放了块奶酪,他没有吃,由于上下班车有点挤,奶酪于是就挤瘪了。儿子的话触动了我,奶酪挤瘪了与春天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有,这件事发生在春天;而且从逻辑上来看,春天来了,孩子们更活跃,所以冲挤行为更多,奶酪就被挤瘪了。但是,没有人会这么写春天,因为什么呢?一方面因为这样的联系并不强烈,冬天奶酪也是可以挤瘪的;另一方面,这不是春天最关键的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不是任何联系在当前的状态下都具有研究的价值,都具有关键的意义。如果一项研究不能抓住关键的联系,也许我们就可以说“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
  考古学研究过去发生的过程,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难题:过去发生了许多事,自然的、社会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哪些关系最为关键呢?哲学家休谟就事物的因果联系提出过质疑,发生在前面的一定就是原因吗?当然不一定是。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追问,我们何以知道一事物是另一事物的原因呢?一条途径是通过归纳,因为我们反复见到过,每次都会出现,就像每个春天小草都会发芽一样;另一条是要通过演绎,即去探索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如春天植物萌芽的机制,草是植物,它一定也会遵从这一机制。归纳的逻辑缺陷是明显了,前面出现一万次,不等于一万零一次还会如此。再者,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很容易把先发生的其他事情理解成原因,就像我们用环境变迁来解释文化的兴衰一般,有时候我们说气候恶化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如农业起源、文明起源,有时我们又说气候导致了文化的衰落。这样的说法无疑是难以服人的,气候变迁与文化兴衰之间究
  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们需要去探讨文化变化机制,探讨文化的生态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研究的关键特点是演绎的。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必然会涉及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也必然会涉及理论的构建,所以说不是过程考古学倡导科学的考古学,而是问题的性质决定了过程考古学需要科学。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归纳法的重要性,这个世界的运作少不了归纳。有关世界存在的本体,即世界是存在的是一种归纳,还是一种演绎(任何演绎的第一前提:世界是存在着的)?相当难回答,不同回答区分了无数的哲学流派。
  既然事物的出现与发展中存在着为什么的问题,存在着内在机制这么一回事,那么在研究事物的过程中,就不可能将所有的联系都等同待之,就必须抓住最关键的联系。古往今来,读书治学都强调培养一种洞察力,即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现实世界的联系或曰现象高度复杂,我们必须抓住那最关键的联系,才可能应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像一种疾病,毫无疑问,它的产生会跟许多因素相关,跟每个人的生理特征、生活经历也相关,但是医生仍然需要弄清人的生理与病理,以及药理机制,然后对症下药;若不考虑机制,或是机制不明晰(如中医,其机制的讨论仍然是经验主义的),就无法去解决更普遍的问题。遗憾的是,经常看到一些考古学研究,下了很大的工夫,找了很多文献,研究了许多考古材料,但是他没有去探讨事物关键的联系,说的都是一些细枝末叶。你不能说他错了,但是这样的研究确实帮助不大,他们自己在学术研究中也没有收获一种洞察力。我们常常形容学者具有深邃的眼神,深到哪里去呢?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事物发展的机制中去才行。
  是不是说因为有了科学研究,从此就不需要历史研究了呢?历史研究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它至少会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来龙去脉与背景关联。来龙去脉是对事物发展次序的清理,至于其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但是没有搞清来龙去脉,要深入了解因果关系、事物发展的机制是不可能的。来龙去脉还体现事物发展的过程,如同一个人的成长,我无须说昨天是我今天的原因,我的每一天代表我的一生,也就是我之所在。背景联系的澄清,我们可以将之称为“审时度势”,任何机制的作用都需要时势(背景),离开了时势,机制是空洞的。不审时度势,孙子兵法也不能保证你打胜仗。所以历史研究与科学研究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它们探讨事物发展的不同方面。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还在强调自己属于历史研究,这无疑是片面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若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就不可能不讨论机制(社会、文化或是人本身的),就不可能离开科学研究。
  考古学观念的评估
  是日买了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浏览之后有点感触:思想的敌人至少有两个,一个是禁锢思想,所谓奥威尔式的;另一个是放纵思想,任何思想都有道理,思想的价值就在不了了之的相对主义中消失了。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念。问题不在于天赋的权利,也不在于是否具有表达观念的能力,而是站在观念的汪洋大海面前怎么办?听任风把我们吹向未知的方向?考古学是一个狭小的学科,即便如此,也不乏具有普遍性的观念,从考古学理论到一般性的归纳总结,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所说的有道理,谦虚的人认为自己的看法只是一己之见,自信的人可能认为自己把握了圭臬,貌似公允的人认为不同的人是在不同的角度论述,都有道理。最后的论断只能在背后进行了:“丫,呸!什么烂玩意。”(记住关麦克风),不知不觉强化了自己既有的观念。
  又把《叔本华论说文集》拿出来,重读“论教育”,多年前读过,很是佩服。而今再读,却不敢苟同。他跟洛克一样,似乎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教育之前头脑中是一块白板,所以早期教育应该避免一般观念的教育,要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反对先入为主,让偏见充斥头脑。我部分赞同这种观点,但是这是纯粹的理想主义,怎么可能呢?西方人一出生,几乎都要洗礼,人马上被植入了第一个普遍的观念:上帝存在;只要一开口说话,就会形成一种认识:语言应该是这样的(比如说这是一棵树,树就是一般观念);吃到第一口食物,就会认为食物只有这样才可口……。乔姆斯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类本身具有接受语言的能力,仿佛我们大脑中存在的源





上一本:世界历史大穿越之不可思议 下一本:中国历代改革家的命运和反思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思考考古学的作者是陈胜前,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