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八闽董氏汇谱


作者:董正雄,董炎星     整理日期:2014-08-19 12:14:52

《八闽董氏汇谱》收录名人和艺文,反映了变幻着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激励后人敦亲睦族、扬善惩恶,发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对研究地方志、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也有重要价值。《八闽董氏汇谱》还增加附录篇,帮助读者阅读族谱中,能对认知和解读基本术语。几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宗亲的重托。在阖族欣慰欢庆之际,我们谨对长辈、同辈及晚辈族人的支持、信任和厚爱表示诚挚的谢意。
  目录:
  关于联合编纂《八闽董氏汇谱》的倡议书
  《八闽董氏汇谱》编纂领导小组告全族宗亲书
  前言
  序一
  序二
  凡例
  第一篇序跋篇
  第一章明代八闽董氏肇修族谱序
  第一节泉州董氏重修族谱序
  第二节琅琦董氏谱序
  一、新修族谱序
  二、修谱后叙
  三、重修族谱叙
  四、重修家谱小叙
  五、董氏族谱序关于联合编纂《八闽董氏汇谱》的倡议书
  《八闽董氏汇谱》编纂领导小组告全族宗亲书
  前言
  序一
  序二
  凡例
  第一篇序跋篇
  第一章明代八闽董氏肇修族谱序
  第一节泉州董氏重修族谱序
  第二节琅琦董氏谱序
  一、新修族谱序
  二、修谱后叙
  三、重修族谱叙
  四、重修家谱小叙
  五、董氏族谱序
  第三节连江东岱董氏谱序
  一、重修董氏族谱序
  第二章清代八闽董氏肇修族谱序
  第一节长乐董氏谱序
  第二节泉州董氏谱序
  一、虞乡游临川扩源源流考序
  二、扩源源流考序
  三、泉州董民族谱序
  第三节金门董氏谱序
  一、上浣浯江房裔孙怡园作序
  二、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董诰作序
  第四节连江东岱董氏谱序
  一、重修董氏族谱族记
  二、重修董氏族谱序
  第五节《玉宝清同治五年族谱》摘要
  第三章近代八闽董氏肇修族谱序
  第一节重修琅琦董氏总谱序
  第二节连江东岱董氏重修族谱序
  第三节连城董氏族谱序
  第四节长汀新桥叶屋坊《董氏族谱》序
  第五节德化有济董氏考序
  第二篇源流篇
  第一章董姓源流考
  第一节释“董”和董姓图腾
  一、释“董”
  二、释义
  三、董姓图腾
  第二节董姓源流
  一、董姓总说
  二、以官为氏的董氏考
  三、少数民族之董姓考
  四、董杨联宗源流考
  五、董童联宗渊源考
  六、“张董不分”之说
  七、李董彭联宗源流考
  八、董薛联宗历史考略
  第三节首届董仲舒生平与董氏渊源研讨会资料
  一、董族从河东走向世界
  二、董仲舒后裔溯源
  三、广川-陇西迁徙录
  四、从长安蓝田到河东汾阴
  五、现代董氏族裔分布概说
  第二章董姓郡望、堂号和祠堂
  第一节郡望
  一、郡望的由来
  二、重要郡望介绍
  三、董姓主要郡望
  第二节堂号
  ……
  第三篇迁徙篇
  第四篇世系篇
  第五篇礼训篇
  第六篇名贤篇
  第七篇艺文篇董仲舒徙茂陵前官寓在古长安城东阁老门外一里之仲舒村(董家村)。在汉代,对致仕的卿大夫和国家重臣,掌管教化的官员通称“国老”,也称“阁老”。阁老们均居住在距皇城未央宫最近的阁老门附近,便于皇帝随时咨询。仲舒病逝后,后裔全部迁徙至茂陵,从此董家村已经没有董姓居民(董家村已于2003年全部拆迁,现在为西安经济开发区)。
  董仲舒,行二,字宽夫(胡母生语),共生育八子一女。据史料记载,仲舒女名日董倩盼,被武帝誉为天下第一才女。董倩盼是当时女文学家卓文君得意门徒,与汉武帝公主乌梨雅并称汉宫双飞燕……董仲舒八子均在不同时期回徙河东、陇西,拜谒董祖肇端之邑。之后,“东飞伯劳西飞燕”再别故土,翱翔黄河上下,大江南北……
  董仲舒长子董口据谱书《董氏统宗分迁派志》记载:“…与父仲舒迁徙河间,成为河间派之始祖。”说到河间,不能不提及汉代献王刘德,河间王刘德是汉景帝第二子,与废太子刘荣同为栗姬所生。刘德是汉武帝刘彻的哥哥(同父异母),公元前155年三月受封河间王,建都乐城(献县东北)。刘德是一位名垂青史的学者,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雅好儒学,精通典籍,将对先秦故秘籍鉴别真伪后献给朝廷。又在自己王府设立《毛诗》,《左传》博士,当时名儒学者都喜欢与他交流。他对汉代古文经学繁荣起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文献保存和儒学发展作出贡献。他在位26年,共传位八代,直到王莽篡汉后才被贬为庶民。刘德为了邀仲舒来河间讲学,曾数次亲自去广川,浩浩荡荡的迎宾队伍,旌翻旗摇,烟尘滚滚,成为当地一桩盛事。每次讲学都历经月余,刘德钦羡得五体投地。在河间,仲舒又与《诗经》大师毛苌相识,探讨经文……后来,刘德为诚邀仲舒,在其故里广川和河间建立讲学堂。这就铸就了仲舒迁徙河间的时代背景,在仲舒成为博士(600石)时代,他的长子董口也随从父亲迁徙至河间……由于刘德的崇儒遗风,河间曾出过四个皇帝,董口后人曾与刘氏,以及后来的高氏、陈氏,频频合婚结亲,成为皇祖成员,融入皇室血统。例如,东汉的孝仁太后,史书说,解犊亭侯刘淑,东汉顺帝阳嘉年间(132-135)以刘开庶子受封后,以孙贵被追尊为孝元皇帝。刘淑死后传位给儿子刘苌,刘苌传位给儿子刘宏,刘宏被拥立为皇帝,继承帝统,即汉灵帝。刘苌之妻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孝仁皇后,她曾将其胞兄董宠引进皇宫承担要职,拜执金吾。董宠侄董重(卫尉,条侯)及其叔兄弟董跻等在宫廷掌握重兵,官至羽林中郎将假司马(摄事官),这一支董氏以皇后董兰为代表,名列董族峰巅。虽然,他们在宫廷斗争中败北,散落各方,但这一支的后裔定会出现许多名人志士。
  董仲舒二子董符起,祸起萧墙。董符起被父亲误认为不孝而逐出家门,投靠其父挚友王‘善有处(亦属于董氏庄园)。《枣强县志》说,王善有其人,仲舒挚友,孤独一人。生平无文字记载。董符起伺候老人一生,嗣后符起在王寿村生活了一辈子。现在的王寿村居住着二支董符起从河东迁徙回来的后代,根据家谱昭穆辈序规律“若干年代可重复使用先辈名次”,从王寿村迁徙到山东高青县的董符起后裔,已经将符字辈重新记谱命名。据家谱记载“符”为十九世,距始迁祖已有600余年,他们的堂号是“广升堂”,即广川升华之意。由清朝道光年间济南府赐名,蒲台县令亲授,王寿村由河东迁徙回来的始迁祖董志先,生育八子。现分布在冀鲁(北)一线。鲁北之族裔沿胶济铁路两侧约有十万人之众。
  董仲舒三子董简,董简生光国、光宗二子。光国生董英,其孙为东汉名人董宣,他搏击豪强,清廉耿直,被光武帝刘秀誉为“强项令”。(时为洛阳令,迁徙洛阳。董宣原为北海县令,被,青州太守错判死刑……光武帝擢董宣为江夏太守,又调洛阳令。)史书有《董宣传》,本文不赘。董宣曾孙董承(仲舒九世孙),汉灵帝母董太后侄、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又是献帝刘协的表叔,把女儿嫁给了刘协做了贵人,被后人誉为“继董卓最后遗志的人”。后因“倒曹计划”泄露,被曹操所杀。前已述及,董太后是河间人,她哥哥叫董宠,从家谱排辈上可以明显看出,“宠”字系于宝字盖头诸多同龄人,如董密、董宣、董宜、董实、董容等相对应。因此,可肯定地讲董宣与董宠是同一家族中不同分支的董仲舒后裔,董宣后裔连续数代为朝廷命官……光国十一世孙董奉(字君异)迁徙建康吴宁,原本为福州长乐人。他是三国时期名医,有神医之称,又称董仙。乐行善事,为人治病不取酬,但要求重病者栽杏五株,轻者一株。数年后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每年货杏得谷,遂以之救贫病(有董奉传可参阅)。
  ……





上一本:青海内蒙古简史 下一本:山东省志·公安志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八闽董氏汇谱的作者是董正雄,董炎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