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最有本事的皇帝


作者:雷振     整理日期:2014-08-15 15:08:22

本书讲述了一个王者的真实创业经历。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是如何从一个底层农民成为天下雄主的?
  败在刘秀手下的有:起义军势力绿林军、铜马军、赤眉军、尤来军等,皇帝王莽、王朗、公孙述,割据势力隗嚣、刘永、张步等。起事后3年称帝,12年扫平天下。
  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聚拢了以邓禹、吴汉、冯异为代表的“云台二十八将”这些非凡人才,一起打下江山。难得的是他们一直对刘秀忠心耿耿,哪怕在刘秀落魄的时候;而刘秀也与他们保持了真挚的情谊,从没想过鸟尽弓藏。
  他将众多曾经的敌人变成了自己人,吸引他们前来相投。这是更为难得的事情。
  他做了33年皇帝,让自己治下的百姓过得很不错。哪怕到了晚年,依旧做事清醒,仍然是个成功者。
  他娶了历史上有名的美女阴丽华,与阴丽华两情相悦,始终幸福。他们的孩子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也是一位好皇帝。
  作者简介:
  雷振,男,汉族,生于1965年,安徽宿州人,现为安徽党政干部。自幼喜欢历史,潜心研究汉史20多年,读书笔记达80万字。
  大学毕业后,雷振在省、市、县直机关工作20多年,了解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权力运行的全过程。
  目录:
  《第一部天下雄主》
  目录:
  
  开场白
  第一章刘秀的家世其实很简单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帝王史,既能拾掇好自己种的庄稼,又能管理好一个大国,既能当好农民,又能当好皇帝的,唯刘秀一人!
  不曾想生出一个皇帝
  被稀释的皇族血统
  刘秀那一大家子猛人
  回乡知识青年——当皇帝之前先当农民
  第二章伪君子王莽成了国家一哥
  这个时期,从官场到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一种虚伪的风气。也就是说,容忍虚伪、欣赏虚伪、利用虚伪成为很多人的品格和习惯,成为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更可悲的是,虚伪也得到体制的认可和鼓励。
  这种政治文化的堕落,是西汉败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在风气上、人格上乃至于体制上都以虚伪为美,谁还愿意做个诚实的人?干部群众谁还真抓实干,诚实守法?国家机器怎么能健康运转?
  王莽的裙带发迹史
  奇怪的“毛延寿现象”《第一部天下雄主》  
  目录:
  开场白
  第一章 刘秀的家世其实很简单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帝王史,既能拾掇好自己种的庄稼,又能管理好一个大国,既能当好农民,又能当好皇帝的,唯刘秀一人!
  不曾想生出一个皇帝
   被稀释的皇族血统 
  刘秀那一大家子猛人
   回乡知识青年——当皇帝之前先当农民第二章  伪君子王莽成了国家一哥
  这个时期,从官场到社会上,到处弥漫着一种虚伪的风气。也就是说,容忍虚伪、欣赏虚伪、利用虚伪成为很多人的品格和习惯,成为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更可悲的是,虚伪也得到体制的认可和鼓励。
  这种政治文化的堕落,是西汉败亡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在风气上、人格上乃至于体制上都以虚伪为美,谁还愿意做个诚实的人?干部群众谁还真抓实干,诚实守法?国家机器怎么能健康运转?
  王莽的裙带发迹史
   奇怪的“毛延寿现象”
  虚伪的社会风气造就虚伪的人
   最高级别伪君子兼帝国CEO
  王莽是个蹩脚的政治演员
  大家为什么都骂他
  第三章  太学生——历代君王最高学历
  我们说刘秀了不起,绝不仅仅因为他建立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这样的开国之君历史上有好几个呢。
  他能伸能屈,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
  当农民,他把庄稼种得比别人好,经常手有余粮。进城市,他会经商,不耽误读书,还能培养自己的政治爱好。
  无论在哪里,自己饿不着,还能干自己喜欢的事儿。无论在什么条件下,他都能很好地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千方百计求得生存、谋取发展。
  这其实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素质,一种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顽强生存的素质。刘秀之所以能起身于社会的最底层,历尽坎坷终成大事,靠的就是这种素质。
  以后大家会不断发现,这种素质帮助刘秀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目标,使他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无论在治国还是治家上,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王莽为刘秀提供了上太学的机会 
  刘秀同学的学习成绩——刘秀其实不简单 
  学习赚钱两不误
  当官就当执金吾,娶妻就娶阴丽华!
  王莽的“抹桌布理论”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第四章  别人忙着造翻,刘秀不急
  刘秀办事,向来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没有成功的把握,一般不莽撞行事。而只要他看准的事,一旦火候成熟,条件具备,他便迅速行动,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
  这种性格素质就是:谋后而断,慎思敏行。
  性格决定命运。
  虽然表面看起来,刘秀起兵,是一个由被人推动,到自觉行动的过程,而且起事之初,他还活动在大哥刘縯的旗帜下,但是,他心中始终自有主见。
  这种自有主见、坚韧内敛的心理素质,和多谋善断、慎思敏行的性格素质,使他走得很快,少走弯路,一般人还撵不上;使他走得很有水平,脚步时隐时现,一般人看不出门道,他就走到前面去了;使他走得很远,一般人达不到那个境界。
  即便是做粮食贩子,刘秀依然很成功
  险些饿死在牢中 
  舂陵发轫,刘秀终于出手了
  大事开头难,所以成功者总是那么少第五章 锋芒初试
  在兵火连天、饿殍遍野的时候,要让谁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把拼命抢来的东西让出来,并不比打仗容易。
  君不见,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和普通百姓为了战斗而结成深厚友谊,而为了分享果实又反目成仇!
  古人深感于此,有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所幸联军有了刘秀!
  刘秀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局面的严重危险性,果断而严格地约束舂陵子弟,要求大家立即把战利品都拿出来,全部送给新市、平林兵。
  一场眼看就要发生的火并避免了,新市、平林兵都很高兴,对刘秀刮目相看。
  骑牛上战场
   赤眉军,绿林军
  要生存壮大,就必须进行联合
  试刃——有时候,你必须暂时妥协
   战地金兰第六章 刘秀也不是天生便是成功者
  我国封建社会农民长期存在皇权主义思想,现在看来是一种保守的草民意识,但在当时,很有市场。马克思曾这样描述农民心态:
  “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
  小长安——刘秀的第一场惨败
  新的军事同盟——单打独斗者从来就不能成功 
  偷袭蓝乡——抓住对手的致命弱点,你就成功 
  宛城攻防大战——刘縯有多厉害,岑彭就有多生猛 第七章 起义联军营中的逆淘汰
  有个历史法则叫做“贤愚错位法则”,就是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缺少健康的选人用人机制,导致有德有才的贤能之士受排挤,没舞台,而愚钝、顽劣之徒把持权力,控制局面,最后事情变坏。也可以叫做“逆淘汰”。这有点像经济学上的“劣币驱逐良币法则”。
  一团乱麻
  “贤愚错位法则”——你优秀不见得你便上位 
  沐猴而冠——搞笑的更始皇帝登基大典第八章 血战昆阳——拼命的人才有成功的资格
  一见数十倍于己、气势汹汹的官军排山倒海地压过来,城外的联军将士惊慌失措,调头就跑,纷纷收缩防守,跑回城里。大家喊老婆,叫孩子,商量着赶紧散伙儿,打算各自逃命。
  有几个没出息的,干脆悄悄地溜出城,投降了官军的前锋严尤。这几个家伙完整地出卖了昆阳城的防务信息,并且帮助严尤分析联军将领的情况。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还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在两军对垒、即将对砍的时候,了解对方挑头的是谁至关重要。
  干实事要靠真本领
  王莽的保命“三板斧”
  昆阳!昆阳!——有些人的成功是必然,有些人的失败也是必然
  傻子领导着40万大军——跟对领导才有前途 
  宛城破
   3000对430000,奇迹! 第九章 阴谋和阳谋
  刘縯对自己的优点看得很清楚,也发挥得很好。但是,他对自己的缺点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这往往使他疏于防范敌人,也不善于保护自己。
  这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大不了吃点儿亏,而在关键时刻,有可能是致命的。
  这就像管理学、经济学上的“木桶原理”。
  政变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迎娶阴丽华,志遂意满
  好汉刘縯的短板
   性格决定刘縯只能被黑第十章 忍忍忍,刘秀的痛苦表演
  刘秀搞阳谋不搞阴谋。
  几乎所有的史家都承认,刘秀不愧是天才的演员,他把同胞手足被害的万分痛苦成功地埋在心底,在表面上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天上掉下个冯异,人才也会滚雪球
  韬光之术——刘秀的成功之道
  刘秀的心机第十一章 王莽这老家伙终于挂了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王莽通过几十年辛辛苦苦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他祸国殃民的人生理想,形成了一种发人深省的“王莽现象”。
  这种现象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怀有阴暗心理或政治野心的人通过虚伪、欺诈和造假的手段蒙骗大众,达到个人目的,但很快会自食其果,被大众抛弃。
  “王莽现象”是一个骗子用欺诈创造奇迹的故事,也是一个玩弄老百姓最终被老百姓抛弃的哲理。
  人人喊打,王莽等死
  王莽的最后一场荒诞表演
  悲惨的死法——王莽到底有多招人恨
  王莽死,“王莽现象”不死第十二章 刘秀其实留了一手
  确切地说,刘秀目前是隐忍,但并非不发。
  慎思敏行,稳中求胜,是刘秀的风格。在充分表现自己对更始顺从的同时,刘秀从没停止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只是,他有自己的方式。冰底之火
  实习洛阳——真正的机会只要一次就够了 
  为渊驱鱼——更始政权的糟糕统战工作 
  更始不小心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强敌
   蛟龙入海向河北第十三章  跳出牢笼,从头再来
  刘秀识人用人的独到眼光和能力确实非常人能比。
  在雄主天下的征途上,包括耿纯在内,他使用的很多人都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一生对他忠贞不贰。
  想要创业发财,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你必须学会识人用人,这方面,刘秀是最好的老师。
  单车临河北,英雄归心——刘秀识人用人的秘诀 
  赝品小人物反倒成了大气候 
  与死神赛跑
   讨饭讨到了敌人的地盘 第十四章  更始“劣币”的癌症晚期
  大家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国封建社会几百个坐在龙椅上的人,无论你是怎么坐上去的,无论你美丑贤愚、个人条件如何,一旦坐上就再无自由!
  忠良者希望你兢兢业业地工作,把每一件国家大事都办好,他们自己忠于职守,每天忙碌,也不希望你闲着;奸佞者希望你把事儿办砸,处处碰壁,有的还希望你把大事儿、甚至于把大位、把生命都交给他,为此,他们什么样的坏点子都能想出来,什么样的陷阱都敢挖;老百姓可能虽然永远无法知道你每天在干什么,但都希望你好好干活儿,不断地把大家往好处领。
  在广大老百姓眼里,你可以拥有无上的权力,你可以享受无上的荣耀,你可以用一切公共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感官之欲,你可以尽情地玩,你甚至还可以犯错误,但是,你就是不能不干活儿!无论谁,都不会容忍你不干活儿!
  挪窝儿——底细就在不经意的细节处暴露 
  “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无德,无才,无大志——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重炮杀法”
   忙碌的更始王朝掘墓人第十五章 讨王郎(一)——正牌对冒牌
  慎思敏行,谋定立行,是刘秀的一贯风格。
  凡事三思,而一旦拿定主意,立即迅速调动一切手段和力量组织实施,虽百折而不挠。
  点将聚兵,三管齐下
   载木焚庐
  刘秀娶了郭圣通——陪嫁,10万精兵!第十六章 讨王郎(二)——迈不过去是虫,迈过去就是龙
  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一个知错即改的人是十分可怕的。而刘秀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他本来就是杰出人物,又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干什么事儿想不成功都难。
  同时,刘秀理解人,尊重人,设身处地地为朋友考虑,一般情况下不纠缠历史旧账和恩怨枝节,这是刘秀做人的魅力所在。
  对自己和别人错误的不同处理,充分体现了他深邃的政治眼光和博大的胸襟。
  刘秀大反攻
   “云台二十八将”——刘秀聚拢人才的秘诀
  打你没商量——王朗一哥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解体
  通敌铁证——刘秀告诉你怎样做最英明的领导
  《第二部荡平四方》
  目录:
  第十七章刘秀有了反对更始的谋划——单飞
  以中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微妙,说话,特别是说重要的话,是很有讲究的。
  该说的话要在该说的时候才能说,不该说的话永远不能说,而同样意思的话由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也大不相同。
  这不,耿弇同样劝刘秀称帝,刘秀就十分高兴,从善如流。
  “翻脸”也要看时机
   耿弇、吴汉的斩首行动
  “推心置腹”降铜马 
  更隐蔽、更复杂、更激烈、更血腥的政治挖坑术——刘秀版调虎离山计第十八章 登上九五之尊
  一个人掌握理论并不可怕,只要他不用;一个人喜欢干活儿也不可怕,只要他不对这活儿懂得更多,或者说只要他不能在更高的高度、更深的层次把握这活儿;一个人既掌握理论又喜欢干活儿也不可怕,只要他不懂得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可怕的是,一个人很有理论水平,又喜欢脚踏实地地干活儿。假如他还能够随时随地把满腹经纶跟手里的活儿结合起来,那就很可怕了!
  刘秀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人!
  他学富五车,胸怀天下,而又作风扎实,不事虚夸,凡事从手边做起,路从脚下走起。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把自己深厚的理论素养、远大的奋斗目标与随时随地的所作所为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造机会,不断实现目标。
  刘秀的三步快棋——重新布局天下之策
  跳崖逃生——刘秀少见的败仗
  彻底摆平河北地方武装
  借刀杀人除李轶
   打得朱鲔龟缩在洛阳
  部下的利益与欲望——刘秀不想称帝也不行
  “99+1”——“梦的解析”与《赤伏符》 第十九章 两个病人的奇怪决斗
  值得深思的是,刘玄本人本来并没有心思要当一哥,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把他推上一哥位子的。这只看不见的手到底是什么?
  当历史和社会把一个人推上他根本不能胜任的位置时,危机的种子也同时种下,个人悲剧和社会悲剧也由此发酵。
  繁华散尽,地上是一片垃圾。
  一身是病的赤眉军,抓阄抓出一个皇帝
  漂亮的组合拳
  压力下的内讧——更始“三王叛乱”
  更始王朝灰飞烟灭——一个黑色幽默
  副皇帝兼秘书长——刘秀的用人施政理念
  一诺千金收朱鲔第二十章 打赤眉是个辛苦活儿
  这是一种“赤眉干部现象”。
  这种现象的主要特征就是,干部一出来,社会秩序就混乱,老百姓就不得安生;而干部不出来,社会秩序就正常,井井有条,老百姓就安居乐业。
  这并不仅仅是个黑色幽默,而是个残酷的社会悖论。
  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干部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其权力来源于老百姓的支持,其本职工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他越是为老百姓着想,就越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就能使自己的执政团队更加强大,从而就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反之,如果某些干部不是个东西,全心全意地用公共权力谋一己私利,必然祸害百姓,必然遭到百姓反对,进而败坏自己执政团队的形象和权威。而当一个执政团队里这样的干部多了,老百姓就会失去对它的信任,就会不希望它出来做事。
  最会用人的皇帝
   刘秀向左,邓禹向右——谁的意见是对的
  “赤眉干部现象”
  极度郁闷的邓禹
  小人物的大战争第二十一章 皇见皇,收服赤眉
  刘秀给了冯异极大的荣耀,这也是冯异凭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得来的:出类拔萃的才干,谦逊自持的为人,当然,还有对刘秀的赤胆忠诚。
  在刘秀众多的徒弟和粉丝中,有能力又忠诚的不在少数,但深得刘秀为人治政真传并始终被刘秀宠信唯恐不及的也就那几位,冯异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刘秀为人治政的这种真传简单说就是八个字:内圣外王,君临天下。
  邓禹同学又搞砸了
  刘秀为人治政八字秘诀:内圣外王,君临天下
  回溪阪大败退——牺牲原则的恶果
  皇见皇,收服赤眉
   更始的归宿第二十二章 毫无悬念破刘永
  敢于与虎谋皮的人,大概有两种:一是没能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二是有能耐,而且很自信,相信自己有办法拿下老虎,剥下皮来。
  皮被谋走的老虎,也大概有两种:一是没有虎劲儿,也没虎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皮被谋走也无能为力;二是有虎劲儿虎威,但没有相称的虎脑,皮被谋走而浑然不觉。
  来了一个比刘秀血统还纯正的皇帝
  坐地起价——军阀张步的如意盘算
  伏隆殉职,刘秀怒了
   猛人中的猛人吴汉出马
  被陪跑陪死的“皇帝”
  瓷器店里捉鸡是个技术活儿第二十三章 御驾东征的强大气场
  大凡社会人生的大戏遇到变幻场次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有那么几个演员磨磨蹭蹭不想下台。对此,我们并不说他们敬业,而宁愿说他们浪费舞台资源,耽误大家时间。
  这个社会人生大戏的总导演是老天爷。我们虽然没有见过他,但知道他总是按照一定的剧本来安排大戏的起承转合的。这个剧本就是“社会发展规律”。
  按照这个剧本,哪个演员上、哪个演员下都应该是有规矩的。
  三颗钉子——刘秀心头之刺
   “疾风知劲草”?
  王霸,真将军也!
   刘秀校长的现场教学课之一 
  刘秀校长的现场教学课之二
   两个猛人对两个倒霉鬼第二十四章 擒张步
  战争是人类最残酷的游戏,这个游戏集中了人类最多的智慧、资源、还有时间,所制造的灾难也超出了人类其他活动,懂得战争真谛并能运用自如的,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个人。
  光有理论不算,赵括的纸上谈兵和我国红军时期老外李德的瞎指挥危害太大了;光能打仗也不算,那种只知道扁人的将士只能算是战争机器,将逐渐被高科技产品所取代。
  懂得战争并能运用自如的最高境界,或称之“玩战争”的最高境界,孙子称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小战而能至大胜”的也算是。
  达到这个境界的,刘秀是一个,毛泽东也是一个,从他们的实际表现来看,称之“战神”也并不为过。
  从这个意义上说,耿弇也接近了这个境界。
  可怜的费邑就这样被耿弇轻松地玩死 
  可以“玩战争”的耿弇
  好戏还在后面
  东线从此无战事
  蠢人的馊招——张步的结局第二十五章 万千宠爱在一身的阴丽华
  阴兴同志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因为他的这一切,正是老百姓对干部所要求和期盼的:
  一是老老实实做事。无论是组织具体琐碎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是跃马扬剑征伐疆场,阴兴都以高度的负责精神,全身心地去做,而且力求做到最好。
  二是干干净净做人。他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不仅从不谋私,而且还经常用私财接济同事亲友,身居陋室,手无余财。
  三是谨慎谦逊地对待利益。他只知道默默无闻地干工作,不主动追逐名利,反复辞让权位,既表现了高洁的品格,也顾全了大局。
  四是公道正派地对待干部。他好交友,善交友,举贤不避仇,不唯亲,不仅把私交处理得很得体,于工作又做到了“任人唯贤,公道正派”。
  这是一个完全可以作为榜样的人,不同朝代的干部都应该好好学习。
  从老婆孩子说起
   二选一的皇后任命状
  阴家三兄妹
  同样优秀的阴兴同志第二十六章 皇帝的家事也是国事
  由于很多种原因,我们无法看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实真相,真正的事实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当我们试图拂去浮躁的烟尘,深入探究一些问题的时候,虽然常常有所收获,但更多的时候是难以如愿的。
  更可怕的是,我们千辛万苦所得到的往往是被扭曲的事实、被矫饰的真相和错综复杂的结论。
  但只要用心,我们完全能够看穿事实、借鉴历史、把握自己。
  我把这种解读历史的方法叫做“平民历史观”,用这种方法解读历史,屡试不爽。
  郭圣通背后的那一长串名单
  “公元33年的老阴家入室盗窃杀人案”
  刘秀的惊讶与后悔
   鹰鹯皇后——郭退阴进
  有废后自然就有废太子
  一个文人中的“猛人”——郅恽
  雷霆雨露皆是皇恩第二十七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彭宠反了
  有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老彭早已是成年人,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了不能回头的选择:跟朱浮对着干!
  老彭历经三朝宦海沉浮,在王莽的中央机关和更始、刘秀的地方衙门都工作过,竟不知道官场最基本的道理:领导是不能得罪的,除非你不想好了!
  彭宠之忿——曾经的朋友,转眼就成了敌人 
  有“历史问题”的人 
  跳起来!——小白猪的比喻惹恼了彭宠
  彭宠的一时得意
  搞笑配角张丰第二十八章  扫灭南阳后院之火,彭宠之死
  彭宠出身干部家庭,个人也不是没有一点能力,但是凭他的心胸和水平也只是地厅级干部的材料。老彭如果在渔阳太守位子上好好干,兢兢业业,严于律己,以自己的工作实绩取信于朝廷和老百姓,将来被提拔重用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他过于看重自己的荣华富贵,又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同事,对待组织,特别是不能正确对待刘秀,搞得自己不仅被提拔不了,连保住现职甚至身家性命都成问题。
  他本来不是高级园丁,却在瓜儿不甜的时候强摘,搞得把瓜捏烂,把瓜秧扯断,事情不可收拾。
  后院起火,帝乡之乱
  让刘秀头疼不已的邓奉
  诛邓奉
  朱浮跑了,耿弇来了
  彭宠的噩梦
  噩梦成真,窝囊的死法 《大结局内圣外王》
  目录:
  第二十九章  石头之二——隗嚣很不甘心
  老隗很不甘心,总觉得现在各路英雄逐鹿天下,远未到收官的时候,你刘秀能做一哥,我隗嚣为什么不能?
  想想当年隗嚣是个文人,他的叔叔和哥哥起兵的时候,他还极力劝阻,认为用兵打仗是很凶险、很血腥的事儿。但是,在被亲属推着起兵以后到今天,老隗竟然热衷起战斗来,以至于非要当一哥不成!
  他的动力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激励着他?他又是为了追求什么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
  答案只有两个字:权力。
  权力是如此具有魔力!它让刘永称帝,让庞萌反叛,让彭宠攻打自己的上级,让地厅级干部张丰胳膊上绑块石头就敢自称一哥,还让老隗由一介书生也加入追逐它的行列!
  隗嚣玩心机,刘秀打太极
  隗嚣自我提拔的欲望
  马援是个好同志
  “货比三家”——马援眼中的公孙述、刘秀与隗嚣
  牛人班彪给隗嚣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专家大逃亡第三十章  刘秀对隗嚣的最后耐心
  这个时候,刘秀的军事思想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那就是跟早年首选在战斗中消灭敌人相比,多了一些阴柔之术,即首选不战而胜,不行再毁了对手。
  这表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先来文的,或者说始终注意智取,杀伐攻略是保守选项。
  他的这个变化,在对隗嚣的统战工作中已经可以约略地看出来了。
  现在,刘秀擒拿隗嚣的组合拳就开始出现这种军事思想变化的典型的风格:奇正并用,软硬兼施,文武兼备。
  通儒大贤与良知刺客
   人事?天意?
  隗嚣终于撕破了脸——刘秀的看穿人心术
  刘秀与隗嚣的第一次战场“亲密接触”第三十一章  刘秀的奇正并用擒拿术
  冯异擅长工作,不会搞小动作,也没有时间算计别人,所以他虽然处处小心,时时提防,但仍然是防不胜防。
  他这边高调工作,低调做人,但树大招风,还是有人想贪占他的功绩。
  既然是贪占他的功绩,诋毁和暗算他的冷枪冷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有条件干这些事儿的人,当然都是他的同事。
  总有不少人干工作不行,琢磨人是高手。而一心干工作的人,往往没有心情也没有时间去算计别人。
  对于这种官场魔咒,刘秀也拿它没办法。
  作为一代明君,刘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保护干活的,而对于射向干活的人的冷枪冷箭,他并没办法杜绝。
  “咸阳王”?——来自冯异背后的暗箭 
  真实版抢山头游戏——恂邑大奔袭 
  刘秀也拿它没办法的官场魔咒 
  第二战场——马援的特种作战
   假检讨,忽悠术与最后通牒第三十二章  战西州
  刘秀认为,随着帝国的建立,国家的战略重心必将从以打仗为主逐步转向以和平发展为主,这样,精神文明建设在引领社会思想、创造舆论条件和教化人民群众中的巨大作用,将会越发重要。
  其中,文明礼仪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必须认真建设好,培育好。
  窦融见皇帝先问礼,让人耳目一新,很好!
  于是,刘秀想抓住这次机会,对随行的高级干部们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教育和演习。
  不流血的政变——窦融秘密档案
  窦融是玩政治的高手
  两千特种兵——来歙就是那把搅烂隗嚣腹心的刀
  御驾西征与文明礼仪课
  老隗阵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三十三章 最后的血腥搏杀
  智勇双全,治军严明,关心百姓,居功不傲,为人低调,干活儿专拣重的,这是冯异同志一贯的作风。当汉军对隗军的新一轮围剿旷日持久,没有进展的时候,诸位将军有点泄气,想打退堂鼓,冯异总是立即站出来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先走一步上战场,身先诸将,亲冒矢石,激励大家。
  其实,冯异这时候已经身患重病。
  回潮和反复——汉军离奇大溃败
   隗嚣的穷途末路
  落门山名将陨落——冯异之死
  秋风扫隗纯第三十四章  石头之三——公孙述的野心和欲望
  有两个情况需要注意:
  一是公孙述称帝之日,刘秀还在河北艰苦转战,而两个月之后刘秀称帝,乃至于以后十来年的时间,刘秀都在忙于东征、北伐、西进,对偏居巴蜀的公孙述一时还顾不上。所以,公孙述利用刘秀太忙,以及益州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舒舒服服地做起了割据一方的小皇帝。
  二是公孙述把谱摆得很大,高调开展了一些纯属形式主义的工作,但是,他没有做好作为一个政权必须做好的核心业务,那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爱惜民生的执政理念,制定并且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政策措施。
  凡是做不好这种核心业务的政权及其掌权者,要么是心术不正,根本没有真正考虑老百姓的活法,要么就是能力欠佳,根本担当不起理政安邦的重任。
  有人可能还记得,公孙述称帝不久,马援奉隗嚣之命来成都考察,观察动静,公孙述摆足了架子,做足了表面文章。但老马回去对老隗说起对他的评价是:“井底之蛙。”
  一个企业如果做不好核心业务,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亏损,就会倒闭,一个王朝也是如此。
  “成家王朝有限公司”开张
  公孙述不是一个合格的董事长
  刘秀发来“贺电”——到底谁才是公孙皇帝?
  核心业务也被公孙董事长做砸了
  两路夹击——揍公孙述
  蹊跷诡异的主帅营帐谋杀案第三十五章  水陆并进
  吴汉很固执,坚决要求裁军,轻装西进。
  岑彭在这一带作战多年,深知水军的重要和从长江水路进攻巴蜀的重要,坚决要求保留水军。
  这样一争论,眼看就要胳膊扭不过大腿,岑彭的牛劲儿上来了,他决定就是得罪领导,也要贯彻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
  谁要得罪领导,最好、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向更大的领导报告,并取得支持。
  当然,谁要是本来就有更大的领导做靠山,不报告也可以。
  岑彭反对吴汉——与领导意见不同该怎么办?
  岑彭发威
  “城门断限”“矫制借兵”——臧宫人品大爆发
  岑彭亡于彭亡聚——公孙述又一个阴招儿第三十六章  荡平天下之谢幕——扫平蜀地
  公孙述立自称帝,搞到这个人人想弃而远之的份儿上,要是有点自知之明,真应该去撞墙。
  对于这些坚决拒绝公孙述而又有德才的干部、知识分子,刘秀调查了解后,都给予使用、优待。
  王莽用人,燃起遍地反抗的烈火;彭宠用人,他两口子都被自己的亲随把脑袋割了;隗嚣用人,一个个争先恐后地逃跑;公孙述用人,巴蜀交通困难,逃跑不便,大家就宁愿死了疯了也不陪他玩!
  仅凭这点,就能够看出来一个人能走多远。
  一个政权,一个角逐一哥位子的人的成败,在极大的程度上,是其用人的成败。
  公孙述创造了一个大家宁死也要离开他的经典传奇 
  刘秀料敌如神,吴汉绝地反击
  敢死队——猛人也有受欺负的时候
  公孙述挂掉,吴汉大屠城
  恼怒的刘秀不得不给吴汉擦屁股善后第三十七章  武功之后有文治
  刘秀这时候已经非常厌弃战争,认为目前天下太平,老百姓人心思稳定,思发展,思改善民生,思休养生息,实在不想再劳民伤财。见有的同志还是这样跟不上形势,刘秀干脆下诏,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自己厌武修文,让国家和百姓休养生息的战略思想。于是,大家再也没有谁敢提出来黩武用兵了!
  对于上面说的这些,史称“臧宫黩武,光武厌战”。
  皇室血统论——旗帜是个好用的玩意儿
  藏弓,杀狗——祖先刘邦的前车之鉴
  退功臣而进文吏——东汉版“杯酒释兵权”?
  主动交权,皆大欢喜——识趣的邓禹和贾复第三十八章  皇帝的亲戚不好管
  刘秀公开支持虞延惩治马成,再次对贵戚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后,在各级官府,干部处理公务办理案件时,贵戚们一般也不再敢擅自干预,唯恐自找没趣。
  这样,经由制度上规范、军事上打击,以及在日常社会政治生活中严格抑制,刘秀一朝,贵戚们绝大多数都能约束自己及其亲朋好友的言行,违法乱纪的事儿明显比前朝和以后要少得多。即使那些备受恩宠,极端荣耀的超级勋贵,也都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唯恐越雷池半步。
  舅舅抢外甥女婿的位子——刘扬触上了刘秀的底线 
  贵戚特权也不是每次都好用 
  “硬头钉”+“强项令”=东汉首席酷吏董宣
  马成案——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第三十九章 刘秀识人驭人术
  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礼贤敬贤上。礼贤敬贤,是刘秀高度重视人才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在雄主天下之途上,他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延揽人才。特别是天下一统后,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礼遇、接受和招徕方方面面的人才。
  聚沙成丘,积流成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秀礼贤敬贤的对象,有卓茂这样的忠厚长者,有伏湛这样的一代大儒,也有马援、杜林、郑兴等从隗嚣一样的对手那儿接纳来的知识型干部,最为史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刘秀延请和礼遇隐士逸民的故事。
  给钱,给物,给面子——厚待投靠我的人
   “柔道治国” 
  正确的位置上用正确的人——用对人,做对事 
  礼贤敬贤,征召各方人才为我所用
  驭人番外篇之一:“解经不穷戴侍中”
  驭人番外篇之二:“瘦羊博士”
  驭人番外篇之三:羊裘一袭严子陵第四十章 吏治是篇大文章
  在今天看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价值取向、基本追求和重要标志,很多国家都在朝这个目标艰难地前进,而在两千年前,刘秀已经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做了,而且初见成效。
  他明确要求,在国家法律面前,包括干部勤政廉政方面,大家都要平等地无例外地遵守;对于违规越轨者,无论开国元勋还是朝廷重臣,无论普通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要一视同仁地严加追究。
  专门找茬的制度和专门找茬的人
  申屠刚这小子是一根筋
  两千年前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些哥们儿下场惨了点——刘秀也有不厚道的时候
  被阴丽华母子阴死的虞延第四十一章 控军权——刘秀毕生的追求
  跟其他措施比起来,刘秀的这招“集中兵权,独掌刀柄”就更加直接,更加露骨了。
  他是马上君主,天下主要是从马上得来的,对军队重要性的体会极其深刻:对一哥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用来威震群雄,安定天下,但把握不好也会刺伤自己。当然,要是别人,甚至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剑,那就更危险了!
  把别人的剑给废了,只保留自己手中的这把,好好地把玩,才是最安全的选项。
  所以,刘秀登基称了一哥才几年,天下刚刚初步坐稳,他就迫不及待地要动手了:撤除地方军队和军权,保留和加强中央军队建设,指挥调度权统归帝国一哥,也就是他自己。
  政治挂帅,打组合拳——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精于用兵,百战不殆——最会打仗的“马上皇帝” 
  善于治军,将士用命——打造一台超强的战争机器
  集中兵权,独掌刀柄——刀只有放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第四十二章 刘秀皇帝道
  始终坚持法家的原则和策略,运用法家思想治国理政,而为了掩盖法家的严刑峻法和杀伐角逐,又以儒家或者其他思想理论来宣传发动,教化社会,这是西汉武帝刘彻以后历代一哥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业务。
  这种现象在复杂的政治运作和缭乱的表面功夫的背后,是坚定的集权目的和残酷的权力博弈,称之为“内法外儒”或者“阴法阳儒”。
  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秦始皇嬴政的法家治国,西汉初期的清静无为,到刘彻开启的“内法外儒”,大体上就是刘秀面临的主流政治文化的遗产。
  这种“内法外儒”主流政治文化遗产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仍然传承有序,生机勃勃。
  刘秀的政治文化思想或曰雄主之道,其基本特征是“目的至上,儒法兼济”,若进一步探究大致有三个路子,或者可以从三个方面切入:经学治国,文以化人;柔道为政,慈严相济;君王气度,驭国有术。
  这其实也就是刘秀雄主之道的一个特征,三个要点。
  一切形成制度才能消除隐患
  刘秀的雄主治国之道——目的至上,儒法兼济
  东汉王朝的经学治国术
  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结束语 雄主之道,归于文化第一章 刘秀的家世其实很简单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既能拾掇好自己种的庄稼,又能管理好一个大国,既能当好农民,又能当好皇帝的,唯刘秀一人!
    刘秀的家世简单说来也就三句话:他具有西汉皇室血统,他出道前是谁也不注意的回乡知识青年,他是个心志很高、城府很深而又怀才不遇的愤青!
   不曾想生出一个皇帝
    刘秀,男,汉族,籍贯为南阳郡蔡阳(今湖北枣阳),生于西汉哀帝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也就是公元前5年1月15日半夜,是西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当年的蔡阳县治就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西南,枣阳县吴店镇的白水村(又名皇村)还有刘秀故居遗址,村南有狮子山,山前有白水河,山上有白水寺。相传当年刘秀和家人在这里揭竿起兵,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游览吟诵的地方。
    但是刘秀的出生地并非蔡阳,而是济阳县(今河南兰考县北)。那时他爸刘钦正在这个县当县长。
     刘钦是个本分人,没见有什么特殊才能,作为皇族做到县长也没出什么明显的政绩,一把年纪了带着老婆孩子一大帮住在狭小的县舍里。那些年王莽当权,朝廷里还不时传出将再不让姓刘的当官的消息,想必他的心情是十分郁闷的。
    刘秀降生前,刘钦已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不小的阵容了,再来一个大约也只是重在参与。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儿子的出生竟带来那么大的动静!
     传说,刘秀降生时红光照亮整个屋子;
     传说,县里一块庄稼地里有嘉禾生长,就是一棵庄稼茎秆上长出9个金灿灿的大谷穗,老百姓议论纷纷,说刘县长刚得的这个儿子是贵人诞生,因为9数为大,黄色为贵;
      传说,刘县长听了大家议论之后,找到一个名叫王长的人算了一卦,王长说这孩子富贵无边。
     这些“传说”,都是后来刘秀做了皇帝之后,别人记载下来的,反正他降生时目击者很少,谁也不敢,也无法考证那个9穗谷子的真伪。
     看到老婆生了个儿子,刘县长显然是很高兴的。他因嘉禾兆祥瑞给这个新生儿取名“秀”,又因其在几个男孩中排行第三取字“文叔”。
     这时,他和妻子樊娴都肯定还不知道自己生了个皇帝,而且还不是个普通皇帝。
   被稀释的皇族血统
     刘秀血管里流淌着西汉王朝皇族的血是确凿无疑的,从西汉开国之君高祖刘邦,经九世到他,已近200年。
     这200年间出了很多事,简单地说,就是西汉高祖刘邦生了文帝刘恒,刘恒生了景帝刘启(就是打造了史称“文景之治”的那爷俩儿),刘启生了长沙定王刘发,刘发生了舂陵节侯刘买,刘买生了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了巨鹿郡都尉刘回,刘回生了南顿县长(先为济阳县长)刘钦,刘钦就是刘秀他爸。
     这里不能不说的是,在这个血脉传承的过程中,出了点儿小故障,这点儿小故障很是影响人的前途。
      问题就出在景帝刘启身上。
     有一次,景帝喝醉了,安排人通知宫中的程姬来陪侍。偏偏程姬身上不方便,但她又不想放弃这个承接皇恩雨露的机会。要知道,皇宫中妃嫔如云,皇恩雨露是稀缺资源。
     怎么办?真急人!
     经过一番紧张的琢磨,程姬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把自己身边的侍女唐儿仔细打扮一番,送到景帝的寝宫。
     很可能,程姬对景帝的酒量、酒品和酒风都非常了解,否则借个胆来她也不敢在这事儿上糊弄景帝。景帝可能醉得不轻,醒酒后才发现所幸者不是程姬,而是她身边的侍女。
     怎么办?皇帝之位尊,是不能犯错的,即使错了,也不能承认。搞错了就将错就错吧,当事人是皇上,一般人谁敢乱说?
      经过十月怀胎,唐儿生了个儿子。
     无论如何,这也是个龙种,景帝并不赖账,给他取名“发”。但是,景帝既不缺女人,也不缺孩子,对他们娘俩儿并不怎么重视。到了前元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51年,景帝按照皇室的工作程序封刘发为长沙王。
     当时的长沙是不毛之地,一是偏,远离京城,往返一次,不光要爬山,还要渡江过河;二是穷,尚未开发,人贫地瘠;三是小,在景帝的13个儿子的封地中是最小的。   岁月如流水,刘发在父亲和兄弟们的漠视和冷落中长大成人。
     公元前142年的一天,景帝过生日,儿子们都从自己的封国赶来朝贺。景帝看着自己的一群儿子渐渐长大成人,很高兴,让孩子们轮流表演歌舞节目助兴。在这个场合,皇子们都很卖力地表演,既是为了取悦父皇,当然也是想借机表现自己。
     轮到刘发时,他只是扬起袖子举举手,很拘束地舞了几下,就作罢了。
     兄弟们都笑他笨拙。
     景帝也感到奇怪,就问刘发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正式地搞几个动作,爷儿几个一乐?
     刘发很聪明,抓住机会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委屈。机会难得,自己见老爸一面很不容易啊。
  他说:“儿臣的封国地方狭小,转不过身来。”
     景帝听了儿子的话,觉得有点道理。
    是啊,这些年来,自己很忙,对刘发娘俩儿关心得确实是不够。忙啊!忽然,他心里多少觉得有点儿对不住他们娘俩儿。同样是我刘启的龙种,孩子们的待遇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于是,景帝立即下令,把武陵、零陵和桂阳三郡划归长沙国的版图。
    这样一来,不光是现在的湖南,还有今天的湖北、广西和广东的一部分也划归长沙国。长沙国成为当时土地面积最大的封国。
    但是,当时的长沙国多是没有开发的不毛之地、蛮荒之地,其实力和影响仍然不能与中原的封国相比。朝中有什么大事或者皇室有个什么场面,刘发还说不上话,处处都显不着他。
  刘发虽然无力参与朝政,可在接续香火上还是很有成绩的。他生了15个儿子,超过他爸景帝两个。他让其中一个继承了王位,另外14个都获得侯爵。
     当爵位传到刘秀他爸刘钦时,是兄弟两个,弟弟叫刘良。在刘钦当南顿县长的时候,刘良做了萧县(今安徽省萧县北)县长。   在今天,一家兄弟两个都做县长,咋说也是成功人士,但在当时,身为皇裔,再比比先祖,也就那么回事儿。
  在这种血脉传承中,刘秀的直系先祖们爵位越来越低,官位越来越小,看起来一代不如一代。不过话又说回来,刘秀他家怎么说也属于上流社会,是皇族。
  这种皇族身份花钱买不来,打架抢不来,耍阴招偷不来,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与平民百姓相比,至少有四个好处:
  一是经济上的。世代王侯高官,子孙们多少可以继承一些不菲的财产,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犯事儿被抄走,出了几个浪荡子挥霍掉,不小心被偷了抢了去,至少可以不愁吃穿,能拿出钱让孩子上学。
  二是进入仕途做官的机会多。按照汉代选官的制度,有征辟、察举、考试、任子、纳赀、卖官等途径,无论哪种途径,像刘秀这样的皇裔所拥有的血统、声望、财力和受教育程度,都使他们比平民百姓有更多的机会和更便利的条件,刘秀的先祖直到他爸他叔都没有离开官场就是这个原因。
  三是有很强的号召力,便于建立广泛的人脉。他们有高贵的血统和众多的人口,可以通过姻亲关系、师友关系等,与那些世家大族、豪强富绅,以及各种各样的猛人能人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四是一种摆不上台面的情况,那就是血统,特别是高贵血统也是可以拿来忽悠人的。
  今天,经常见媒体报道说谁谁称自己是什么人的后代,自己的爹娘正在当什么高官,不光能骗吃骗喝,还能骗钱骗色,因为总有人相信接近高贵血统的人对自己有好处。刘秀那年代媒体不发达,查个资料都很难,想用这忽悠人更容易。更何况,刘秀的皇裔身份是真的。 刘秀那一大家子猛人
  刘秀他妈姓樊,名娴都,是南阳郡湖阳县(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大地主兼大商人樊重的女儿。老樊家世代擅长种地,到樊重这儿不光庄稼种得好,也会做生意经营产业,他崇尚诗书礼仪,邻里关系处理得也好。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娴都性情温婉,知书晓礼,从小就注重仪表,村里人都很赞许敬重她。
  这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她对历史的贡献太大了,主要因为她生了刘秀。
  樊娴都嫁给刘钦,给刘家生了三男三女。这仨男丁就是:长子刘縯,次子刘仲,三子刘秀;仨女儿是:刘黄、刘元,这是刘秀的两个姐姐,三女儿刘伯姬是刘秀的小妹。
  樊娴都嫁入刘家之后,尽心尽力地相夫教子,操劳家务。无论是刘秀他爸在外地当县长,还是刘县长去世后她一人拉扯六个孩子,她都尽到了一个女人全部的责任。
  后人打开刘秀的家谱时,都会为他妈和他外公家的人感叹不已!
  娴都在老樊家经历过浓郁的诗书礼仪的熏陶和治家理财的训练,成为真正的贤妻良母。可惜,在尽完一个家庭主妇的全部责任,儿女个个长大成人之后,她病死家中。那时候刘秀兄妹刚刚起兵,正忙于征战和逃亡,丧事还是她娘家人办理的。
  她除了日夜操劳和为离家闯荡的孩子们担心,没有看到儿子的辉煌事业,更没有享受到儿子后来带给亲人们的荣华富贵。
  樊娴都那为人称道的家风深刻影响了刘秀。
  刘秀的外公樊重干农活做生意都是一把好手,他带领全家人诚实经营,勤劳致富,曾拥有良田300余顷,院落里楼宇相连,库中钱粮逐年增长,养殖的鱼虾牲畜无数。
  更为可贵的是,樊重为人温和宽厚,做事讲究礼节法度,几世同堂,财产共有,一大家人上慈下孝,其乐融融。
  虽然在乡间,子孙晚辈也每天都要向长者行礼问安,像有品位的王侯人家一样。
  特别可贵的是,老樊家富而不奢,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虽说富有,可从不浪费挥霍,生活中、生产中一点过分的损失和浪费都没有,而只要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樊家都慷慨解囊,毫不吝啬,不求回报。
  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
  樊重早年为了打制家具农具预先种了些梓树、漆树,当时村民不理解。世道不太平,人活着都不容易,何况树!用树木打制家具农具,还不如买了用起来及时,待到树长大成材,该是什么时候了!
  反正有人指指点点,有的还嗤之以鼻。
  几年后,树木成材,过去笑话他的人反过来向他借用这些东西,樊重毫不介意,慷慨帮助,经常接济乡亲们。
  有一次,樊重有一家亲戚兄弟之间为争夺财产纠斗不休,他去调解。
  我们无法知道这哥俩儿是怎么纠结争斗的,也无法知道樊重具体怎么调解的,只知道后来,他干脆送给这哥俩儿两顷地平息了纠纷。
  樊重的品德人格和所作所为,很受邻里乡亲好评。
  到80多岁辞世前,他平时借给人家的钱财已经多达几百万。他写下遗嘱,专门告诉子女要把所有的借据烧掉,所有的债都给免了!
  从他那里借贷的人心里很惭愧,纷纷抢先去偿还:老樊家为人处世如此完美,这时候要是再耍不诚信,那还是人吗?
  但是,樊重的子女们谨遵老人教导,一律不接收。
  老樊家这样的家风,深深地影响到子女们。
  比如樊娴都,还有刘秀的舅舅樊宏、樊丹弟兄几个,他们小时候便有高尚的志向、优秀的操行和坚强的意志,无论是在颠沛流离的征战岁月,还是刘秀登基后老樊家满门王侯的富贵年代,他们都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尊敬!
  同时,外公家的家风,毫无疑问也深刻地影响到刘秀,使他的皇裔基因又得到这种忠厚儒雅家风的浸润。应该说刘秀的孩童时代,还是无忧无虑的。
  老爸当县长,老妈很贤淑,姥姥家很有钱,遇到大事有大人在,小事有哥哥姐姐顶着,自己好好成长就行了。妈妈带着兄弟姐妹们跟随爸爸先后在济阳、南顿县城里,过着地方干部家庭的正常生活,虽然远远谈不上荣华富贵,但在当地还是完全能够吃饱饭,不受气的。
  但是,好景不长。
  老天爷注定要考验考验刘秀这位不世之才。在9岁那年,他老爸死了,一大家人失去了顶梁柱。而这时,他姥姥家也因为外公樊重辞世而家道中落。
  这一年,他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也就十多岁,小妹伯姬刚记事,全家孤儿寡母的,一下子陷入困境。虽说老家还有点田产,但一个寡妇带着六个没成年的孩子生活,一般人谁也吃不消。
  好在这时,刘秀他叔刘良正担任萧县县长。刘钦在世时他哥俩儿感情就很好。
  刘良把刘秀全家接到萧县供养。
  刘良的品行也很好,是通过举孝廉踏入仕途的,虽然有点胆小怕事,工作上也没见有多么了不起的政绩,但对刘秀全家的照顾还是尽心尽力的。
  萧县地处江淮平原北部,东边紧靠当时的大城市彭城(今江苏徐州),北连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县,地肥水美,四季分明,交通便利,物阜人众。
  刘秀就是在这里,由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成长为青年。在叔叔刘良的精心安排下,他接受了比较好的初级教育。 回乡知识青年——当皇帝之前先当农民
  青年刘秀终于登台亮相了!
  如果把刘秀的出场比做一台社会人生大戏,不妨先给他个特写:一个年近20岁的小伙子,长得仪表堂堂,高高的个子,漂亮的须眉,大大的嘴巴,挺挺的鼻梁,饱满的天庭。
  真是一个典型的帅哥。
  此时,他的哥哥姐姐们也都长大成人了,樊娴都带着他们返回故乡。
  至于其中的原因,一来需要自立门户了,老是依靠着刘良总不是长久之计;二来孩子们长大了,姑娘小伙子五六个住在叔叔的县衙里也越来越不方便;三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刘良的县长当不长了,等不多长时间也要离职返乡。
  这时候,王莽已经窃国成功,正在全国范围里全面打击刘氏宗室,刘良在刘秀娘儿几个走了不久也“被辞职”,返回故乡。
  刘良与哥哥也就是刘秀他爸十分相像,忠厚老实,胆小怕事,凭着皇室血统和良好的品行做官,做到正县级,没有明显的政绩,也没出大的纰漏。至于他后来被封王拜公,则完全是因为后台硬:侄子刘秀当了皇帝。
  在萧县的那几年,刘良把刘秀兄弟姐妹六人当自己的孩子看,很是疼爱,除了供应衣食住行,还经常督促孩子们要好好读书学习,将来谋个一官半职,也算有碗饭吃。
  他看刘秀从小就勤奋、谨慎、宽厚,喜欢读书和摆弄庄稼,就对这个三侄子特别看重。跟随着老妈和哥哥姐妹们返回老家蔡阳白水之后,刘秀开始了几年平淡无奇、水波不兴的生活。
  这时候,他已经是个彻底的农村青年了。
  这时候,他的血管里,刘邦的基因已经非常稀薄。
  据说,这时有据可查的刘邦的后裔数以十万计,他家算是一支远支,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论起与刘汉王朝的关系,还不能跟人家硬顶硬争。
  父辈两个县长一个挂了,一个乌纱帽掉了,刘秀现在连干部子弟也算不上。祖上的庇荫几乎都没有了,全家与乡间的布衣百姓已经没有什么两样。
  好在老家还保留着田产,樊娴都给每个儿子名下划了一份。
  于是,刘秀就认真经营起自己的那份来。这时的刘秀,准确地说应该是回乡知识青年。前几年他是干部子弟,受过初级的但是良好的文化教育,又深受刘、樊两家家风的熏陶,具有健康的意志品格。见过他的人都说他忠厚、稳重、文质彬彬,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他潜心经营自己的这份土地,拿出一部分租出去,留下的自己打理,账目往来,耕作种收,都弄得井井有条。
  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日子,刘秀直接参加了农村庄稼活儿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当然,他同时也整天和乡亲邻居泡在一起,不光耳闻目睹,而且亲身体味到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喜怒哀乐和酸辣苦甜,了解他们的厌恶和追求。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既能拾掇好自己种的庄稼,又能管理好一个大国,既能当好农民,又能当好皇帝的,唯刘秀一人!
  日本当代著名企业家、被业界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就曾教育自己的员工:要有敬业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即使做拉面也要比别人做得好吃。
  这揭示了很深刻的人生道理。
  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千百年前就说过这样的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等。而刘秀,都做到了。
  这段当农民的经历,不仅锤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而且对他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场,确立脚踏实地的思想方法和处事方法,乃至于后来君临天下,制定出正确的、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的政策措施,都是极有益处的。但是,刘秀的大哥刘縯并不这么认为,他对弟弟这么认认真真地、有滋有味地做一个农民很不以为然。
  刘秀的大哥叫刘縯,字伯升。他性情豪爽刚烈,慷慨仗义,对于世道混乱、家道中落,特别是王莽篡汉后全面贬抑刘氏宗室强烈不满,早就怀有光复汉室的志向。
  他仗义疏财,卖田卖宅,结交天下豪杰,呼朋唤友指点江山社稷。
  他对种庄稼、做生意从来不感兴趣,整天研习兵法,练武健身,是后来刘秀揭竿起兵的引路人,也是个豪气干云、威震八方的英雄。
  当然,他现在还不是。
  这时候的刘縯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正值血气方刚。
  他很喜欢自己的三弟,但又不愿意看到弟弟就这样守着几亩地平平淡淡过一生。他觉得,男人就应该像先祖刘邦那样出来闯荡,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踏脚问不平,挥刀问长天!对于三弟,他多少有点恨铁不成钢,常常讽刺三弟没出息,就像高祖刘邦他二哥刘仲一样。
  西汉开国一哥高祖刘邦的二哥名叫刘仲,早年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当年,刘邦还是农村青年时,就像现在的刘縯一样,喜欢呼朋唤友,就是不喜欢干农活。
  刘邦的老爸就经常数落他游手好闲,说他没有二哥刘仲勤快能干。
  后来,刘邦打下天下做了一哥。
  有一次,在给老爸祝寿,大宴群臣时,刘邦借着酒劲问老爸:“现在我置办的家业跟我二哥比,谁的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这让老爸很难堪,差点下不了台。
  当时文武群臣见状齐呼“万岁”,大家哄堂一笑,算是圆了场面。
  后来刘仲被封为代王,显贵一时。但有一次,匈奴人打过来,刘仲吓得要死,竟然弃官而逃。刘邦一怒之下,削了他的爵位。
  这阵子刘縯拿刘秀与刘仲比,其实是嘲笑他胸无大志,像刘仲一样甘于平庸。
  每当这种时候,刘秀总是憨厚地一笑,从不跟大哥计较。当然,刘秀心里有数。他绝不是一个安于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他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他的性格与刘縯截然不同。
  他是那种沉稳内敛,一般情况下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更重要的是,这时的他还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哥,我也想出人头地,但还不知道怎么个出法!”
  现在还不能说他怀抱君临天下之志,胸有治国安邦之才。当天下一哥,这时候刘秀想也没敢想,好几年后他才立下当京城公安局长(执金吾)的志向。
  即使是他老爸还活着,是当朝皇上,将来继承大位的也是大哥刘縯。
  至于他的满腹韬略和帝王之术,是他后来把自己所学儒家经典理论与征服天下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这时候的刘秀,还没有上大学,估计离开村子还没有几个人认识他。
  刘秀,一个还不到20岁的回乡知识青年,在偏僻的乡间,在耕读渔樵之余,苦苦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道路。
  其实刘秀有点儿像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先生小说《人生》(改编拍摄成同名电影风靡全国)里的主人公高加林。
  起初,高加林的理想是离开黄土地,到县城去搞一份儿工作,最好能吃上商品粮。
  而这时候的刘秀,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勤劳,生活得比别人好一点儿。
  公元14年,刘秀19岁了,他决定到京城长安上大学,亲眼看一看外面那精彩的世界。社会人生大舞台上的青年演员刘秀在完成亮相造型后,从边沿向舞台中央挪了一步。
  但是让人着急的是,此时有一个年近半百的演员叫王莽,挡住了刘秀的脚步。
  演员王莽就是个浑蛋,他身体僵硬,姿势笨拙,气质低俗,根本不懂表演,还占据着舞台中央的位置。
  由于他演技太拙劣,座位票价钱又太高,很多观众大呼上当骂他。眼下,他明知自己不受欢迎还不回家洗了睡,硬要占据着舞台上的位置表演,还挡住人家优秀演员的步子。
  但是,无论观众朋友怎么喝倒彩,他就是不肯下台。 一身是病的赤眉军,抓阄抓出一个皇帝
  公元25年1月,赤眉的两路大军分别在樊崇、徐宣等率领下,几乎同时到达弘农郡(郡治弘农县,今河南灵宝东北)境内。
  赤眉作战凶狠,连战连捷,更始的部队则不堪一击,节节溃退。这样,赤眉的队伍又迅速壮大,很快打到了华阴(今陕西华阴)。
  但是,赤眉的自身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有的还是致命的。
  第一,在思想建设上,赤眉没有明确的、长远的、能够凝聚人心的奋斗目标。
  他们早先起来造翻的目的就是为了吃饭和活命,现在打仗也是为了这个。至于大军西进往关中开拔,完全是因为怕散伙。如果大军往东边家乡走,将很快走散。大军西进干什么?就两个事:一是打人,见更始打更始,见老百姓打老百姓;二是抢东西,无论更始的还是老百姓的,见什么抢什么。
  赤眉的这两个事其实是纠结在一起的:打人是为了更好地抢东西,抢东西就必须打人。
  这是一支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队伍。
  同时,这支队伍还很容易被忽悠。
  比如樊崇有一个手下是齐地人,是个喜欢装神弄鬼、敲鼓跳舞的巫师,经常说自己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景王刘章附身,要求大家祭祀景王,祈福求助。
  有一次,该巫师编造说:“景王又生气了,说‘我应当为皇帝,为什么要做强盗?’”
  军中有笑话他的,说他不正常。谁笑话他,很快谁就得病了,于是,军中弥漫着一片恐慌情绪。
  还比如平陵人方望前年因起兵挟持刘婴称孤道寡被更始杀了,他的弟弟方阳怀恨在心,想借助赤眉的力量来为哥哥报仇。
  赤眉来到华阴时,方阳拜见樊崇等首领,积极献计献策,说:“更始帝荒淫无道,政令不通,所以将军才有今天的成就。现在您拥有百万士卒,完全可以西进攻打帝都长安,却没有合适的名号,被人们当做强盗,这种情况不能持续下去了。不如找一个刘氏宗室立为皇帝,名正言顺地讨伐敌人。用这来号令天下,谁敢不服?”
  樊崇等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跟巫师说的一样。
  没过几天,赤眉到达郑县(今陕西华县)时,樊崇等首领等不及了,就相互商量说:“现在快到长安了,我们应该找一个姓刘的,尊立他当皇帝。”第二,在组织建设上,赤眉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也没有培养选拔使用好干部队伍,特别是在一把手的配备上,很随意,很搞笑,像在闹着玩。
  樊崇等首领综合素质不高,只会用抢东西、吃饭这些朴素的打算来激励大家,除了打仗凶狠,没有别的什么大能耐。
  随着不断打胜仗,不断逼近长安,他们想尽快按照鬼神的意图,找个姓刘的当自己的一把手。
  赤眉起事之初,在路过式县(今山东泰山附近)时,不光抢东西,抢女人,还抢男人,拉壮丁,挟持了刘盆子和他的两个哥哥刘恭、刘茂,把这哥仨儿都带在队伍中。其中,刘茂从小学习《尚书》,多少有点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在不久前跟随樊崇投降更始时,被封为式侯。
  在更始那儿,文化人是稀缺资源,刘茂又被封为侍中,在更始帝刘玄身边服务。樊崇等人生气离开更始时,他没走,留在了更始那儿。
  刘盆子与刘恭则一直在赤眉军中,属于将军刘侠卿领导,职务是“牛吏”,职责是喂牛。
  樊崇等人排查军中姓刘的血脉跟景王刘章近的,一下子查出70多人,其中最近乎的有刘盆子、刘恭哥俩儿和一个叫刘孝的。
  这几十个人包括这哥仨儿虽然是皇族血统,但经过王莽多年的折腾和沧桑变化,早就破落了。就像刘秀那样,除了血统本身,他们跟普通老百姓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就说眼前的哥仨儿吧,为人做事各方面都是一样的平庸,从中挑一个出来也不容易。
  没关系,你们仨窝囊,我们哥几个也不是多么有能耐的人。别不好意思,从你们中间挑选出一个来当一把手,这是鬼神的安排,要不然,这好事哪有你们的份儿。
  抓阄儿!
  樊崇跟众首领商量,要用这最原始的办法从这三个姓刘的中间确定一个人来当一哥。他说:“我听说过去天子带兵打仗时,都自称大将军。”于是,老樊和首领们安排几个工作人员在郑县城北筑起一个土堆,设立景王的牌位,手脚比划着,嘴里嘀咕着祭祀一番。
  接着,工作人员又拿出三块完全相同的空白木简,在其中一块上画了些估计谁也看不懂的符号,写上“上将军”三个字。然后,这三块木简被放进一个匣子里。
  这时,赤眉大大小小的首领们都在土堆下集合,刘盆子等三个候选人站在中间,按年龄顺序摸简,也就是抓阄儿。
  盆子的年龄最小,最后一个从匣子里摸阄。他哆哆嗦嗦地拿出来一看,上面写着“上将军”。
  大家一看,呼啦一下,立即跪倒叩头,称臣朝拜。
  紧接着,赤眉按照一个王朝的规格建立了领导班子。
  樊崇虽然因为勇猛而被推举为首席首领,但他大字不识,又不会算数,只好作了御史大夫。
  皇帝岗位虽然可以找个笨蛋或者傻瓜来干,可丞相是干具体活儿的,一定要由多少有点能耐的人做。徐宣原来做过狱卒,能读通《易经》,是个文化人,就担当了这个角色。
  其他人就无所谓了,反正哥们儿都没有多少文化,对各个岗位职责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职务咋安排都行。
  逄安为左大司马,谢禄为右大司马,自杨音以下,都是列卿、将军。
  至于领导班子的职数、干部队伍的结构,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责与纪律要求,不好意思,那太专业,我们不懂,也不想懂,该怎么着再说吧。
  这是公元25年6月,刘盆子15岁。
  他紧张恐惧极了!
  这抓阄儿的游戏经常玩,可抓阄儿当皇帝还没有听说过。皇帝不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打谁就打谁的人吗?我这是在做梦吧?
  面对眼前一群平时凶神恶煞,现在表情严肃、目光闪烁的头头脑脑,盆子确实紧张。
  他披头散发,满脸污垢,光着双脚,穿着破旧不堪的被汗水浸黄了的衣服,紧张得大汗直流,见那么多人拜自己,盆子吓得快要哭了!
  刘恭自己虽然没有摸到好阄儿,见弟弟盆子摸到了,也很高兴。
  好日子开始了!荣华富贵开始了!
  他见盆子有点不撑劲,连忙对他说:“快把这符藏好。”
  谁知盆子并不在乎,把手里的木简咬断,扔在地上,回过头来找到刘侠卿,依偎在他身边。
  他觉得自己还是给刘侠卿当牧童喂牛更合适,也更安全。
  自己的小牧童能当皇帝,刘侠卿也觉得自己脸上很有光彩。他很快帮盆子置办了当皇帝的一些简单的道具:红色单衣,红色头巾,绣花鞋子,高车大马,车上装有红色的挡泥屏、红色的帷帘丝络。
  但是,盆子对这些不感兴趣,反而觉得这些东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如穿原来的旧衣服习惯;当皇帝更不习惯,远远不如放牛自由。
  于是,盆子不听劝阻,每天早晚还是按照老规矩拜见刘侠卿,还是和军中的那些牧童混在一起,玩个痛快。
  刘侠卿恨铁不成钢。
  赤眉诸将也无所谓,反正要你盆子当皇帝本来就是个摆设。
  不过别管怎么样,赤眉从此有了自己的皇帝。第三,在作风建设上,赤眉没有抓过作风建设,军政干部为所欲为。
  本来呢,赤眉作为农民起义军,起来反抗压迫自己的人,是代表社会历史进步的规律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同时,他们的这种反抗也是很有号召力的,作战也是勇敢的和有成效的。但是,他们由于不抓作风建设,干部无所顾忌,一味胡来,就严重伤害了与他们同样苦难深重的老百姓的利益,破坏了社会良俗和社会安定。
  赤眉就像一个受欺负、被打倒在地的穷苦人,他要反抗,要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他要是爬起来不分青红皂白见谁毁谁,就不能说是代表社会进步了。
  赤眉起事以来,在攻城拔寨的同时,已经形成了抢钱、抢物、抢女人的习惯。受害者除了王莽的地方官僚、豪强地主,更多的是普通贫苦农民。
  随着队伍的壮大,他们的这个臭习惯越来越突出。
  比如公元25年12月,赤眉灭了更始,进入长安,就放任将士随便抢掠,随便欺负人。长安的居民,无论是干部群众,还是平民百姓,都被殃及。
  长安居民本来希望灭了王莽,更始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但失望了;现在希望赤眉能灭了腐败无能的更始,让大家过上几天好日子,更加失望了。
  实在没办法,他们只好自己保卫自己,或自己单干,或联合起来,修筑堡垒,抵抗赤眉。
  无论因为什么,一股让老百姓防备和抵御的势力总不是什么好鸟儿。
  刘盆子住进了长安城的长乐宫。
  长乐宫是王莽、刘玄先后办公的地方,赤眉的高干每天来这儿聚会。
  大家聚在这儿并不是研究工作,或者帮助刘盆子处理政务,其实盆子手头也根本没有多少活儿要干。他们来这儿聚会,一来是为自己争功摆好,互相辩论,互不服气,谁急了想发泄了,尽管破坏办公用品;二来就是等着地方干部和前线将士敬献抢来的财物和女人,不等到盆子手里,就给抢走。
  在这种情况下,赤眉高干们的情绪像干柴,有点火星就能着起来;行为像脱缰野马,有点理由就会狂奔。
  岁末祭祀百神的这天,樊崇等人开个大派对,鼓乐激扬,很是热闹。
  刘盆子坐在正席,中黄门带人手拿武器站在他身后护卫,高级军政干部们列坐在大殿上。
  宴会还没有开始,有个人拿出刀笔写了个帖子准备朝贺。
  由于大家都没文化,又想附庸风雅玩点高层次,就都纷纷跑过来,吵吵嚷嚷让这个人把自己的名字也顺便写上。
  这其实是个小事。
  但是,大家谁也不愿意放弃表现自己粗鄙的机会,呼啦一下子都围了上去,你推我搡,或者面对面吵,或者背对背挤,谁也不客气。
  大司农杨音实在看不下去了,这像什么话!他按剑骂道:“你们简直就是老佣夫!今天在这儿应该讲究君臣之礼,你们反而更加混乱,就是小孩子做游戏也不会这样。你们都该杀!”
  大家各忙各的,顾不上搭理他,反而更加混乱了。
  听到大殿里面这么热闹,外面的将士不干了。
  他们想里面一定是在瓜分什么好处。既然是好处,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
  响应大殿里的乱局,这些外面的将士或者硬往里冲,或者翻墙破窗往里面爬,进来了一看,只有酒肉可抢了。
  那也要抢,谁拦就毁了他!
  正在这时,卫尉诸葛稚带兵赶过来,想平息事态,但没人听他的。
  实在没办法,诸葛稚下令杀人!
  直到杀了一百多人,诸葛稚才把局面控制住。
  在内部搞个Party,都必须动武杀人,赤眉的运转成本的确太高。
  这样,赤眉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明显存在太多的问题。
  这就像一个人,脑子有毛病,四肢和器官病残不堪,举手投足还净是坏毛病。
  但是,正是这样的赤眉,也打得更始没脾气。败在这样的赤眉手里,只能说更始真的该败。
  蹊跷诡异的主帅营帐谋杀案
  一天深夜,北线汉军军营。
  主帅营帐里,来歙坐在几案边昏昏欲睡。
  连日来,他率军突击猛进,从未睡过好觉。他工作十分认真投入,白天指挥部队,处理军务,晚上还要查阅资料,思考问题,经常是在办公桌前一坐,一直工作到天明。
  这天,他也是疲劳至极,迷迷糊糊,就要进入梦乡。
  忽然,他感觉到胸口一阵剧痛,用手摸时,有东西挡住了手。
  他连忙挣扎着挑灯细看,原来是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插入胸前,血流不止!
  他没有轻易拔出匕首,立即叫醒帐后的警卫人员,要他们赶紧去叫盖延将军,好托付后事。
  虎牙将军盖延闻讯飞速赶来,一见来歙伤成这样,生命垂危,不由得悲恸万分,伏在地上眼泪潸潸,不能昂视。
  来歙强忍住剧痛,怒斥盖延:“虎牙你怎么这样!我如今被刺客暗算,不能继续报国,所以才请你来,准备托付军务大事,你怎么能像个小孩子一样哭个不停!我虽然被刺中利刃,难道就不能用军法制裁你吗?”
  这是一个何等悲壮的场面!
  来歙在疲惫不堪中遭人暗算,待盖延在睡梦中被人叫醒赶来,鲜血显然已经流了很长时间!他之所以强撑着,当然是性格好强,但更重要的是,他满怀报国之心,觉得自己壮志未酬,同时,他还满怀对工作的饱满激情和极端负责,觉得自己必须完成最后的交代。
  盖延人高马大,豪气冲天,追随刘秀以来,也是个攻城拔寨不知疲倦,纵横疆场所向披靡的堂堂汉子,跟来歙也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目前见来歙被害,悲痛油然而生。
  一见来歙发火,盖延连忙起身收泪,恭恭敬敬地聆听来歙的安排。
  来歙自然知道自己危在旦夕,这生命最后时刻短暂的光阴是极其宝贵的。他用惊人的意志强撑着,为盖延一一分析战况,仔细调兵遣将,认真做出安排。
  紧接着,他又强打精神,亲笔给刘秀书写奏章。
  来歙将军的这道奏章也是遗书,他说:“臣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被哪路贼人所伤,刺中臣的要害。臣不敢惜命惜力,只遗憾自己奉旨不能称职,没能完成伐蜀重任,有辱朝廷使命。治理国家应当以选贤任能为根本,太中大夫段襄为人鲠直,可堪重用,希望陛下考察。再者,臣的弟兄们不才,臣老是担心他们将来总有一天会违法犯罪,希望陛下哀怜他们,经常教导,严加督察。”
  写到这儿,来歙言犹未尽,但他已经耗尽了最后的体力。
  至此,他把笔一扔,拔出胸前的利刃,气绝驾鹤。
  来歙被刺,死于小人之手,可是案件始终未破,他死得不明不白,史家一致咬定凶手是环安主使的。
  但是,史家对几年前彭宠之死记述得如此详细,而却将来歙遇刺一笔带过,直接把主犯锁定环安,似乎有点牵强。
  况且,来歙纵横朝廷疆场之上,往来西州洛阳之间,是知人、毁人经验都极为丰富的将军,又处于战争状态,在自己的元帅帐里被人用短刃捅死,难免让人疑虑。
  在此存疑待考。
  来歙光明磊落地去世,临危而从容不迫,留下千古慷慨悲歌。
  当时及后世对他评价很高,主要集中在三点:
  责任心强,德才兼备,是刘秀麾下素质极高的将帅;光明磊落,有诺必践,是足为举世士大夫师表的信士;敢打硬仗,视死如归,是让人千年怀念的勇士。得知来歙死讯,刘秀极为震惊,万分悲痛!
  他看着来歙的遗书,泪如泉涌。
  刘秀立即赐书,公开褒扬来歙:“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
  随即,刘秀派出太中大夫追赠来歙中郎将、征羌侯的印绶,赐予谥号“节侯”,改汝南郡当乡县为征羌国,永志纪念。
  赐予功臣高官厚禄,刘秀向来是很大方的,但为了某位同志更改某个行政区划的名称以示纪念,虽功高如邓禹、吴汉,节操如祭遵、冯异,也没有这样的恩宠和荣耀。
  同时,刘秀亲自操办来歙的葬礼,安排朝廷工作人员(谒者)护丧。
  当来歙的灵柩运回洛阳时,刘秀亲自为他穿孝服,为他悼念送葬。
  朝廷安排,来歙的爵位由他的儿子来褒继承。
  刘秀老是念念不忘来歙的节操和忠贞,两年后,又册封来歙的弟弟来由为宜西侯。
  不过,刘秀的一些做法,也让史家大惑不解,至今存疑。
  一是刘秀并没有采纳来歙的建议,让他临终嘱托的盖延接任北线汉军主帅,而是任命扬武将军马成代理来歙留下的中郎将一职,主持北线军务,而马成固然十分优秀且忠诚,但跟同时在北线来歙领导下的冯异、耿弇,甚至盖延相比,还是明显不及的。
  二是来歙在临终时力荐的干部太中大夫段襄,也始终未被刘秀重用,乃至于名字仅见于来歙的这道遗书中,而来歙以其独特的身份地位,过去从来没有向刘秀推荐过干部。
  三是来歙也没有被列入追随刘秀的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后来,这个名单又补充加入了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四人,仍然没有老来,而这28位或者32位同志中,固然有邓禹、吴汉、耿弇、寇恂、冯异、祭遵这样的不世之才,但不少人的基本功和表现是公认不如老来的。
  但是,无论如何,来歙的德才和表现已经青史流芳,而刘秀对他的尊崇和怀念也是真诚的。
  历史总是有更多的真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上一本:东京梦华录笺注 下一本:封面中国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最有本事的皇帝的作者是雷振,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