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民国大师文库之史学部


作者:鲁迅     整理日期:2014-07-30 20:29:22

《中国美术史》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六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
  《宋元戏曲史》全书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徵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其源流演变。详细论述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书中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觝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书中认为﹐宋代滑稽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小说与讲史的故事结构﹐傀儡戏和影戏的人物造型﹐舞队的形体动作﹐乐曲的成套唱腔﹐都促进了宋杂剧的形成。书中提出﹐宋杂剧尚兼有竞技游戏﹐还不是纯正的戏曲。与宋杂剧时间相近﹑体制相仿的有金院本。这也为戏曲地历史开研究创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中国史纲》本书是作者短暂的一生留下的唯一著作,但已足见作者深邃敏锐的识见和渊博厚实的学养,通透又睿永的思想。本书的撰写,在当时是作为历史教材的一种读本,所以在形式上就更为生动活泼,易读易解,无半点枯涩呆板,但同时又富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且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饱含情感与敬意,故全书无任何浅薄、空疏、浮夸,书中的不少观点和思想在今人看来仍极有价值和参考。
  《白话文学史》是胡适用白话文的形式论述的中国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同样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的地位。作者以全新的思路与结构框架,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质,其突破性的成就具体表现在:打破了前人文学史研究的狭隘框限,把视野伸展到了经典作家作品以外的广阔领域,大拓阔了中国文学史的内涵;研究方法上,注重纵向的考查与横向的比较;跳出传统的思维偏见,以全新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评判中国古代文学。这也是胡适先生为中国文学史做出的一大贡献。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本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书。此书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
  《中国小说史略》本书在资料上搜罗宏富,采辑审慎。分析历代小说的思想、艺术,言简意该,评断允当,是二十世纪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
  《中国教育史》本书内容包括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教育制度、教育实施状况及教育者生活等等,属于实际方面。政府的教育宗旨,学者的教育学说及时代的教育思潮等等,属于理论方面。本书将上述所举的实际与理论两方面情形,原原本本,按照时代先后,叙述一个明白,作一个有系统的叙述,以备今后研究教育者应取何种途径的一个南针,方可以成就一部教育史。
  《中国俗文学史》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是社会地发展让人们逐渐忘记了历史传统文化。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文化发扬光大,让其博大精深的一面展现到大众面前。同类图书产品形式相对单一,不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本书设计新颖独特,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
  《中国伦理学史》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学术著作,也是蔡元培先生代表性理论著作之一,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在当时学术界引起了不小地轰动。书中将中国伦理学史划分为三个时代,系统介绍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伦理学界重要的流派及主要代表人物,阐述了各家学说的要点、源流及发展,并以科学的方法辨析其优长与缺失。蔡元培先生为中国学术研究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中国近代伦理学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中国报学史》是一部研究我国新闻学和新闻事业发展史的开山名著,也是国内外新闻界誉之为中国首部新闻史学权威著作。《中国报学史》首次全面、系统的叙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戈公振先生汇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中国的新闻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认真地梳理,使之成为一本划时代的作品。《中国报学史》的出版发行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这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也对后世新闻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绘画史》画之为何物,性灵也。一部《中国绘画史》,历数自远古至今,中国画之变迁、发展。三代春秋战国先秦两汉的稚气丹青,所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魏晋南北朝隋唐逐是丰腴润泽;五代宋元高远超妙;又有明清韵味悠长……一代画师陈师曾,一如描摹一幅丹青,将性灵之气融贯文理,绘就中国画之长卷,意趣盎然,蕴藉深厚。兼论中国画人物、花卉、山水之历史演绎,更添点睛之笔。画之为画,无由脱离历史情境之左右,然更有其自津之品性。陈氏画论,既述兼论,每发前人之未发,概妙文尽数中国绘画之精妙者也,堪称惊世之作。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被视为“关于清代学术发展史的名著”“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有关清代学术的百科全书式的好书”“开创了学术史的新体例”。
  《中国考试制度史》本书稿通过大量的史料论述了考试制度在古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中辉煌亮丽的进程,充分肯定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先进性,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了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见解独到新颖,语言朴实厚重,是难得的关于我国古代考试和选拔人才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现今社会的人才选拔和干部任用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文化史(上、中、下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并且不断延绵传承创新至今。本书作者引用六经、诸子、廿五史、历代各家著述、国外汉学家论著,以及近代报纸杂志、统计报道,多达六百余种。由于作者身经清末政治衰败濒于崩溃之际,痛感民族自尊心的丧失、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无从抵制,因此蓄志阐述中国文化政教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故而抉择中国文化的特质,以鼓励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通观全书,史实充分,议论精彩,至今依然是学习中国文化历史的必读书。
  《中国音乐史》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史教程为纲要,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本书前有“绪论”,对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内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国音乐史学史的沿革进行了全面介绍;每一章都列出了复习提示、重点等内容,方便考生从总体上把握具体内容;针对性地编列了一些自测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己测验;对考生的复习、答题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导,并选登了一些代表性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试题。本书以中国音乐史实为基础,侧重对相关内容做“贯通性”总结与归纳。
  《中国制度史(上、下册)》在我国的史书中,有记述典章制度的专门篇章,也有记载一个具体朝代典章制度的专著,如“会要”、“会典”,还有贯穿各个朝代论述典章制度的著作,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这些著述卷帙浩繁,普通读者难窥其奥。《中国制度史》既有条理性又有概括性的论述,使我国历代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可读性和参考性显而易见,十分切合今天的读者学习和研究参考之需。
  《中国古代史》中国社会地快速发展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中国的历史始终是一个整体在往前发展,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没有被历史的车轮给甩出世界历史的轨迹?这些是学者关心的问题,也是这本书撰写的背景,其社会价值一直延续至今,堪称历史经典,很值得读者作为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作者简介: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29年与谢公展、王伟等组织蜜峰书社,出版《蜜峰画报》;1932年与同仁创立中国画会。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亦善诗词、书法。精画学理论。作品屡次赴英、德、日、美等国展出并获奖;作品有《宿雨初牧》、《柳溪图》等;《溪山钓鱼》等藏上海美术馆;出版有《山水画集》多种;著《中国美术史》、《中国壁画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画学全史》等。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又号人间,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与其俱为同乡,甲骨四堂[(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之一。
  张荫麟(1905—1942),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丝鬓散人,以字行,斋名鹿胎仙馆;浙江嵊县人;曾任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29年与谢公展、王伟等组织蜜峰书社,出版《蜜峰画报》;1932年与同仁创立中国画会。擅山水、花卉,尤长画柳树、白菜。亦善诗词、书法。精画学理论。作品屡次赴英、德、日、美等国展出并获奖;作品有《宿雨初牧》、《柳溪图》等;《溪山钓鱼》等藏上海美术馆;出版有《山水画集》多种;著《中国美术史》、《中国壁画史》、《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画学全史》等。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又号人间,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与其俱为同乡,甲骨四堂[(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之一。
  张荫麟(1905—1942),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梁启超的激赏。1924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胡适(1891—1962),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字为豫才。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较深。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号鲜庵,浙江瑞安人。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爱才好士,曾为康有为延誉。“戊戌政变”失败后,闻讯冒险告康有为,使康免于难,遂为荣禄所恶,辞官归里。不久,起用为湖北提学使,卒于官。绍箕博学能文,精于金石书画之学。柳诒徵(1880—1956),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
  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字西谛,书斋用“玄览堂”的名号,有幽芳阁主、纫秋馆主、纫秋、幼舫、友荒、宾芬、郭源新等多个笔名,曾就读于北平铁路专科学校,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曾两度游学欧洲,感受到了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把中国文化教育“从封建专制时代摆渡到民主自由时代”。
  戈公振(1890—1935),原名绍发,字春霆,号公振。江苏东台人。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其在从事新闻工作之余,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工作,在新闻学研究上留下了许多著述。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生于湖南凤凰,祖籍江西义宁(今修水)。湖南巡抚陈宝箴孙,陈三立(陈散原)长子,陈寅恪之兄。曾留学日本,攻读博物学。归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历任北京各大学教授。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风俗画多描绘底层人物。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染苍室印存》等。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沈兼士(1887年—1947年),名坚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教育学家。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19岁时与兄沈尹默自费东渡日本求学,入东京物理学校。时章太炎先生居东瀛,沈兼士拜其门下,并加入同盟会。归国之后,先后任教于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著有《文字形义学》、《广韵声系》、《段砚斋杂文》等。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亦字希兆,号知非,晚年号劬堂。江苏省镇江丹徒人。17岁考中秀才,后就读三江师范学堂。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图书馆学家、书法家。中国近现代史学先驱,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现代儒学宗师。1914年2月,应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授;1925年北上,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东北大学、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并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考试院委员、江苏省参议员。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南京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
  王光祈(1891—1936)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字润玙,笔名若愚,属龙,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代表作《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汉族,江苏常州人。我国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史学代表作品:《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为代表的四部断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作穗卿,号别士、碎佛,笔名别士。杭县(浙江杭州)人。进士,授礼部主事。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史地知识和自然知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用章节体编著《最新中国学》《中国历史教科书》,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是近代中国尝试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目录:
  民国大师文库001-中国美术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2-宋元戏曲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3-中国史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4-白话文学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5-中国哲学史大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6-中国小说史略(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7-中国教育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8-中国俗文学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09-中国伦理学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10-中国报学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11-中国绘画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1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13-中国考试制度史(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14-中国文化史(上、中、下册)精装索引版
  民国大师文库015-中国音乐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1-中国美术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2-宋元戏曲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3-中国史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4-白话文学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5-中国哲学史大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6-中国小说史略(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7-中国教育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8-中国俗文学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09-中国伦理学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0-中国报学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1-中国绘画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2-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3-中国考试制度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4-中国文化史(上、中、下册)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5-中国音乐史(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6-中国制度史(上、下册)精装索引版民国大师文库017-中国古代史(精装索引版)





上一本:中国殖民史 下一本: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经验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民国大师文库之史学部的作者是鲁迅,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