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美国与中国:费正清文集


作者:费正清,张理京     整理日期:2014-03-08 13:49:39

费正清堪称以西方的视角观察中国问题的最具权威的学者,《美国与中国》是美国中国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中国早期的历史;第二部分为近代中国革命史的描述,从西方入侵直至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三部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美关系。本书被美国权威杂志《外交》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书之一,曾在西方学界和政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费正清以博学而洒脱的风格,风趣、清新的笔调娓娓道来,使一本严肃的史学专著成为难得的极具可读性的历史文化佳作。对于历史学家,它是对于现代中国的历史分析;对于学生,它是关于中国的权威指南;对于外交家和企业家,它成功探索了中美两国间难以捉摸而又颇具影响的情感呼应。本书自1948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内容不断增补,这个译本是根据1983年的第四版翻译的。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1907-1991)是美国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1955-1973年费正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任哈佛大学希根森(FrancisLeeHigginson)历史讲座教授。20世纪美国众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其门下。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夕,两国高层领导人案头摆放的就是他的《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的主要著作中译本:《美国与中国》(TheUnitedStatesandChina)、《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TheGreatChineseRevolution1800-1985)、《观察中国》(ChinaWatch)及《中国:传统与变迁》(China:TraditionandTransformation)等。费正清任主编的书有《中国的思想与制度》(ChineseThought&Institutions)和多卷本《剑桥中国史》(TheCambridgeHistoryofChina)等。
  
  目录:
  第四版序
前言
引篇
第1章中国景观
南北对比——中国的渊源——人与自然的协调
第一篇旧秩序
第2章中国社会的本质
社会结构——早期中国是个“东方式的”社会——士绅阶级——中国的文字和文人——资本主义的不发达状态与商人
第3章孔孟之道
儒家原则——经学正统——中国的军国主义——中国式的个入主义——科学的不发达
第4章异族统治与朝代的更迭
游牧民族的征略——头几个中外帝国——满人的成就——朝代的盛衰周期
第5章政治传统
官僚体制——法律——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民间教派与农民起义
第二篇革命过程第四版序
  前   言
  引   篇
  第1章中国景观
  南北对比——中国的渊源——人与自然的协调
  第一篇 旧秩序
  第2章 中国社会的本质   
  社会结构——早期中国是个“东方式的”社会——士绅阶级——中国的文字和文人——资本主义的不发达状态与商人
  第3章孔孟之道   
  儒家原则——经学正统——中国的军国主义——中国式的个入主义——科学的不发达
  第4章异族统治与朝代的更迭   
  游牧民族的征略——头几个中外帝国——满人的成就——朝代的盛衰周期
  第5章政治传统   
  官僚体制——法律——宗教——中国的人文主义——民间教派与农民起义
  第二篇革命过程
  第6章西方的侵入   
  欧洲的扩张面对着中国的扩张——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朝贡制度——条约体系——人口问题上的灾祸
  第7章叛乱与复辟   
  作为反叛雏形的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及其他叛军——儒家政府的复辟
  第8章维新与革命   
  自强运动——帝国主义与1898年的改良运动——革命派与维新派——清廷的改良与共和革命
  第9章 国民党的兴起   
  探索新秩序——五四运动——国民革命
  第10章南京政府   
  政治发展情况——蒋介石的崛起——走向工业化——地方政府
  第11章 共产党的兴起   
  头10年的起伏多变——毛泽东的兴起——战时意识形态方面的发展
  第三篇 美国与人民共和国
  第12章我们历来的对华政策   
  美国的扩张和英帝国——美国对于中国的两面性——门户开放政策的演化过程——美国的贡献和自由主义的命运
  第13章 美国的政策和国民党的垮台   
  美援与调处——国民党的垮台——美国“丢失中国”——我们的盟友台湾
  第14章 人民共和国:建立新秩序   
  政治体制——经济建设——社会改组——朝鲜战争与苏联援助
  第15章力求社会主义改造的斗争   
  农业集体化——第一个五年计划——对知识分子和干部的斗争——中国在世界局势中的地位——大跃进——人民公社
  第16章第二次革命   
  毛和他的反对者——中苏分裂——官僚主义流弊的滋长——毛重新掀起革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化大革命
  第17章 前景:中国和我们自己
  我国的对华政策以及在朝鲜和越南的战争——70年代新前景——从中国的过去看中国的今日——新秩序问题
  后 记   费正清   中国人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常常可以从空中一眼看出:受到侵蚀的棕黄色丘陵、混浊江河泛滥的平原、小块小块的绿色田地,以及攒聚在一起形成村落的简陋茅屋、错综如网状的银白色水稻梯田和水路,是无数世代折断腰背苦力劳动的见证——这一切都是由于太多的人,过分密集在太少的土地上,从而使人们为了维持生命,耗竭了土地资源以及人的智慧和耐力。
     现今在这人民共和国里,小块零散的耕地已被有效地并成较大的田地,沿着新的公路和山上,种植了数以百万计的树木,从电泵抽出来的水充满了新修筑的池塘和灌渠。中国的面貌已经改变了。但人口已经增加了一倍:现今已约有10亿之众。
     南北对比
     凡是飞过大陆中国那一望无际的灰色云天、薄雾和晴空的任何一位旅客,都会显眼地看到两幅典型的画面,一幅是华北的画面,一幅是华南的画面。在北京以南干旱的华北平原上,那曾是中国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那里你可以在夏天看到漫无边际的绿色田野,散布着一簇簇较深的绿色植物,那些就是土墙围着的村落中的树木。这很像我们中西部的景色,那里的农家和树丛分散在大地上,彼此相隔约半英里。但我们那块玉米地带里的一个农庄,在华北平原上却是整整一个村落。在衣阿华或伊利诺斯州的田野里,与四周邻居相隔半英里的一个美国农家所住的地方,连同他们的仓廪和畜棚,在中国却成为几百口人居住的、点缀着一些树木的整个村社,它同邻村也相隔大约半英里。美国人民尽管在历史上也以务农为本,可是体会不到人口稠密之苦,而这对一个中国农民的一切行动和想法却产生微妙的影响。
     华南的典型画面迥然不同,同我们习见的情况也毫无相似之处。那里稻田一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里,因此空中旅客所看到的是一片水面。那绿色的地带山峦起伏,新月形的水稻梯田从每座小山的山脚往上延伸,几乎到达山顶,然后又在山的另侧从顶上起层层往下,无穷无尽,每条田埂都按地形修筑,酷似地图上的等高线。事实上,从空中看到的水稻梯田的曲块格局,是其所处谷地坡度的可见标志——接近山顶的凹窄条梯田,下面的梯田变得越宽越长,到谷底则舒展开来成为大片稻田。许多田埂上筑有灰色的石砌小路,形成错综复杂的图案,好似哪个巨人涂鸦画出来的那样。当太阳露面时,从空中可以见到稻田水面反射出来的明亮日影。事实上,太阳似乎是从底下稻田里照上来似的,因此,由田埂、小路和山顶组成的整个绚丽图纹,好似在下面一幅绵延起伏的巨大屏幕上突然涌现出来,黑色的网络从银色明亮的水面上移过。





上一本:清代花鸟画珍赏 下一本: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美国与中国:费正清文集的作者是费正清,张理京,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