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民国八大总统


作者:周守高     整理日期:2014-03-02 11:49:15

   《民国八大总统》简介:中华民国自1912年创立,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在中国历经三十七年有余,曾产生过八位临时大总统、大总统和代总统,他们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
     这八位总统上台的方式各有千秋,有的是革命党人推选的,如孙中山;有的是依律继位的,如黎元洪;有的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如冯国璋;有的甚至是贿选的,如曹锟;有的仅是权力换了个形式,如蒋介石。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表演也各不相同: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之“国父”;有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之“窃国大盗”,破坏民主共和,甚至自为帝制,为国民所不齿;有的上台之后备受总理欺;麦,甚至闹起府院之争,如黎元洪;有的不管上台下野始终手握重权,独裁专权,如蒋介石;有的代理总统后毫无权力,孤家寡人,如李宗仁。但无论怎么说,他们担任总统一职,都是因缘际会,都有一定的理由。
     从这八位总统的身世经历和任职作为,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国的兴起和衰微,“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目录:
  开国总统孙中山
一、组建兴中会,进行反清起义
二、推翻清王朝。创立中华民国
三、反北洋军阀,维护革命成果
四、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五、病逝于北京,安葬在中山陵
窃国总统袁世凯
一、小站练兵,成为北洋之父
二、清廷重臣,遭人猜忌
三、因祸得福,当了总统
四、破坏民主,走向独裁
五、帝制自为,身败名裂
傀儡总统黎元洪
一、南洋名将,首任都督
二、追随袁世凯,三任副总统开国总统孙中山
  一、组建兴中会,进行反清起义
  二、推翻清王朝。创立中华民国
  三、反北洋军阀,维护革命成果
  四、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五、病逝于北京,安葬在中山陵
  窃国总统袁世凯
  一、小站练兵,成为北洋之父
  二、清廷重臣,遭人猜忌
  三、因祸得福,当了总统
  四、破坏民主,走向独裁
  五、帝制自为,身败名裂
  傀儡总统黎元洪
  一、南洋名将,首任都督
  二、追随袁世凯,三任副总统
  三、总统当两次,总是做傀儡
  代理总统冯国璋
  一、北洋走卒,反袁称帝
  二、逼黎退位,当上总统
  三、代理总统,实在难当
  文治总统徐世昌
  一、圆梦翰林,官运亨通
  二、清朝宰相,民国相国
  三、文人总统,被迫辞职
  贿选总统曹锟
  一、出身贫寒。左右逢源
  二、逼走他人,买来总统
  三、贿选上位,难以服众
  独裁总统蒋介石
  一、发奋努力,投身革命
  二、入主黄埔。出征北伐
  三、主政南京,反共独裁
  四、全面抗日,指挥抗战
  五、重启内战,兵败大陆
  六、偏安台湾,悬棺未葬
  末代总统李宗仁
  一、投笔从戎,统一广西
  二、智斗老蒋,分分合合
  三、坚持抗战,屡立战功
  四、竞选风波,一场闹剧
  五、热爱祖国,叶落归根
  后记
     开国总统孙中山孙中山早年接受西式教育,面对政府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孙中山深感忧虑,上书李鸿章失败后,他放弃了改良主张,走上革命道路。1894年创立兴中会。1905年8月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面对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孙中山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其“中华民国国父”。
    一、组建兴中会,进行反清起义●孙中山幼时家贫,得长兄孙眉相助,走向海外,接受20余年的西式教育。曾上书李鸿章,希望得到他的支持,但被拒绝,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珠江三角洲的南端,广东省中山市(原为香山县)的东部有一个小村——翠亨村。它东依牛黄山,南靠金槟榔山,北是犁头夹山,西临大海,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一派封闭之象。此村只有100余户人家,原本名不见经传,只因孕育了一位伟人孙中山,而享名于世。
     孙中山的父亲谱名孙达成,名观林,取号道川,生于1813年。孙达成不及成年,家中田产已变卖尽净,生活日见困苦,为生计所迫,他在16岁时就去澳门鞋店里做学徒,3年的学徒生活如牛马般苦累。师满后,在澳门极樟堂街一家葡萄牙人开的鞋店当鞋匠,每月的薪水只有4元钱。这期间,他还学过一段裁缝,在澳门共待了16年。直到他32岁那年,即1845年才返回故里。
    1846年与杨太夫人结婚。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
     孙中山的谱名孙德明,幼名帝象,稍长读书时取名文,字载之。孙中山幼时家贫,6岁时便和姐姐孙妙茜上山割草、拾柴或到塘边给猪捞饲料,有时还随祖父杨胜辉驾船出海取蚝。家中只有茅屋一间,仅供避雨。吃的是白薯,没有米饭吃,因为米饭太贵了。因为穷,孙中山幼年都是光脚的,到十多岁才有鞋子穿。孙中山自称:“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后来其兄孙眉到夏威夷群岛五大岛之一的茂宜岛垦荒,独自经营起一所农牧场,又开设了商店,才使他家的经济情况有了好转。
     孙中山7岁时,就开始就读于杨宝常的书房。
    1875年人村塾时,塾师为台山王氏,不久病故。这位王塾师在村里教他们修习的课文有《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以及《四书》、《五经》等。因为年老而又迂腐不堪,说话口齿不清,因而被淘气的学生叫做“噙蝶王”(即广东话中的蟾蜍之意)。
     1877年,孙中山11岁时,因王塾师逝世,又转人郑帝根的私塾中读书。
    孙中山非常珍惜学习机会,更加勤于诵读,早晨和就寝之前,都低吟轻诵,日日不辍。如果遇到月夜,就到月亮底下看书,以省灯油。
     1878年,孙中山12岁时,仍于本村读私塾。当时塾师为谭植生。次年他读完《四书》和《五经》后,听说邻镇某牧师有地图,很想见一见,但未能如愿。从此以后,他对历史、地理、政治诸科,寄以莫大兴趣,并且得知中国即是天下之说,纯属谬误;中国之外,当有更广大之世界与新异之事物存在。
     1879年9月下旬,13岁的孙中山来到檀香山,在孙眉的资助下转入火奴鲁鲁英国基督教公理会主办的意奥兰尼男子中学读书,学习课程有政治学说、自然科学、圣经、英语等。新鲜的学科、灵活的教法、齐整的座次、严明的校纪、优良的师资都显示了该校优越的条件,因此学费比普通学校要贵两三倍,每年学杂费总计需美金15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极大的数目,但孙眉毫不吝惜地支付。孙中山在该校连续攻读3年,正是在这所学校里,“故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孙中山开始从一个旧社会的中国乡村少年向“以天下为命”的时代新人转变。
     1882年7月27日,孙中山毕业于意奥兰尼学院(学制三年),获英文法第二奖,夏威夷王摩加拉鸠亲自向他颁发一本中国书作为奖品。王后和公主也在场观礼,当地华侨均引以为荣。
     孙中山毕业后,暂到其长兄商店帮助经营店务。
    次年人阳湖学院,此学院为檀岛当时最高学府,相当于高级中学,由美国人设立,校制为美制,学生约千人。孙中山原准备在该院毕业后赴美留学,做专门研究。
     孙中山在檀香山学习期间,宗教教育一直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孙中山也很热衷于基督教的活动,并因此与孙眉之间发生了一次冲突。一天,在孙眉的家中,他勇敢地嘲弄并撕毁了哥哥供奉着“保佑”人们‘‘平安出入’’的关帝的神像,说道:“关云长只不过是三国时代的一个人物,死后怎能降福人间,替人们消灾治病呢?”并劝牧场工人不要膜拜关老爷像,此事被账房杨先生向孙眉告发,并以辞职相抗议。孙眉非常生气,并罚孙中山下跪,但此时孙中山对基督的感情与日俱增,他已准备受洗礼入基督教。
    坚守旧俗的孙眉担心孙中山违背中国旧的传统礼俗,皈依基督会遭到亲人的谴责,坚决不应允。于是,兄弟失和,孙眉毅然责令孙中山停止学业,并决定送其回国,以遏止弟弟日益升腾的宗教情绪。
     1883年7月,英俊、倜傥的孙中山穿着一身崭新的丝绸衣服,从夏威夷乘轮船启程回国。回到家乡后,孙中山看到翠亨村风貌依旧,和4年多前没有什么两样,处处充满陈旧的气氛,落后得不见一丝生机。如狼似虎的差役,贪赃枉法的官吏,求神拜佛的乡邻,抽鸦片、纳妾、滥赌的富人,连白薯也吃不上、依然过着饥寒交迫苦日子的农民,所有的一切都依旧是那么令人窒息。比照檀香山的进步和文明,竟有天壤之别,宛如两个世界,就益加显出清朝政府的腐败,社会的黑暗。他的心中愤愤不已,不满的情绪进一步加深。
     这期间,曾有一件颇具趣味的事情,那就是打泥菩萨。偶像崇拜,是愚弱国民的精神毒瘤。翠亨村的村庙北极殿,就是其中之一。孙中山认为那些泥塑木雕的偶像,骗人钱财,误人正事,对它们顶礼膜拜是一种愚蠢的迷信行为,也是中国人民愚昧的原因、落后的标志。因此,他和陆皓东等几个好友便打碎了村庙中的泥菩萨。P1-3 
  





上一本:世鉴:中国传统史学 下一本:书馨集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民国八大总统的作者是周守高,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