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


作者:蒙曼     整理日期:2014-02-24 20:14:53

大隋王朝风雨飘雨,杨玄感起兵造翻,三征高丽不败而败,巡狩塞北却被困雁门。在种种无奈之下,杨广第三次下江都,却最终身丧叛军之手。与此同时,各地纷纷爆发农民军起义,大隋摇摇欲坠,最终却被和隋炀帝关系紧密的李渊取而代之,一代盛世拉开了徐徐帷幕。
  隋炀帝杨广到底隐藏了什么?为什么说他与明君李世民只有一线之隔?
  短暂的隋王朝,给盛唐留下了怎样的遗产,给中国又留下了哪些东西?
  《百家讲坛》人气主讲人蒙曼颠覆性解读中国历史上毁誉争议最大的皇帝,揭秘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杨广?一个短暂,却灼灼其华的王朝!
  作者简介:
  蒙曼,女,河北承德人,北京大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和中国妇女史。2007年开始在百家讲坛主讲32集系列讲座《武则天》,妙语连珠,引人入胜,许多典故信手拈来,引起巨大反响。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又频频登坛,主讲《太平公主》、《长恨歌》和《大隋风云》,得到了易中天、钱文忠、袁腾飞、郦波、毕淑敏、孟宪实等知名专家的一致推崇。
  目录:
  第18章后院起火
第19章玄感败亡
第20章炀帝失策
第21章三征高丽
第22章李敏之死
第23章雁门之围
第24章三下江都
第25章李密崛起
第26章中原苦战
第27章太原起兵
第28章关中易主
第29章大厦将倾
第30章江都宫变
第31章隋亡唐兴
第32章殷鉴不远第18章后院起火
  第19章玄感败亡
  第20章炀帝失策
  第21章三征高丽
  第22章李敏之死
  第23章雁门之围
  第24章三下江都
  第25章李密崛起
  第26章中原苦战
  第27章太原起兵
  第28章关中易主
  第29章大厦将倾
  第30章江都宫变
  第31章隋亡唐兴
  第32章殷鉴不远她是为讲坛而生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被她举重若轻地娓娓道来,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易中天
  蒙曼思路十分清晰,对事物的剖析丝丝入理,张弛有度,既能道出我心中能见能想之处,又能更深一步,探幽入微,想人所未想,见人所未见。其犀利深刻让人好生敬佩,更兼语言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既有名言警句发人深省,又有风趣点评让人忍俊不禁
  ——读者热评第18章
  后院起火
  隋军二次东征高句丽,眼看胜利在望,礼部尚书杨玄感却突然在后方起兵造翻,迫使隋炀帝紧急撤军,第二次东征也因此功败垂成。那么,这个改变了整个战局的杨玄感究竟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造翻呢?
  自从征讨高句丽,隋炀帝的人生就开始走背字了,不仅在对外战场上损兵折将,国内老百姓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负担,也纷纷起兵造翻。如果说农民起义对隋炀帝来说,不过是青蛙的聒噪,那么杨玄感造翻的消息,则如同晴天霹雳。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隋炀帝权衡利弊,最终放弃了高句丽战场上的大好形势,火速回兵平叛。杨玄感是何许人?他为什么会让隋炀帝如此忌惮呢?他叛乱的原因又是什么?
  杨玄感是何许人?他可不是一般的鼠窃狗盗之辈,恰恰相反,此人是个大贵族、三好生。哪三好呢?
  第一,出身好。杨玄感是什么出身?他是我们在前文中屡屡提到的,大名鼎鼎的杨素的长子。要知道,杨素不光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成员,而且还是楚国公、司徒、尚书令,是隋朝官位最高的大臣,当然杨玄感也就成了当时第一等的贵族公子,这样的出身,本身就意味着无限的号召力。
  第二,能力好。杨玄感有什么能力呢?跟他爸爸杨素一样,能文能武。按照《隋书·杨玄感传》的说法,就是“骁勇、便骑射,好读书”,从小就非常勇敢,而且弓马娴熟,还喜好读书。这可都是当时人非常认可的素质。
  除了有这样的基本素质,杨玄感个人能力也很强。举一个例子。他当初担任郢州刺史的时候,还是个青年小伙子,又是空降干部,所以当地官员都没把他放在眼里,而且等着看他的笑话。杨玄感上任之后,不急不躁,先派了一些耳目眼线调查情况,把手下官员的德行能力,乃至贪污受贿情况都搞了个一清二楚,这才分别找他们谈话,作出下一步工作安排。这些官员一看,自己的小辫子都被杨玄感捏在手里,也就没有人敢再跟他叫板了。所以,工作相当成功。这叫什么呢?后发制人。
  据说,杨玄感小的时候发育比较晚,学会说话、走路都比别人迟些,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只有他爸爸杨素不以为然,总跟别人说:“此儿不痴也”。我们在上册提到过,杨素眼光精准,估计就是看出儿子习惯后发制人这个特性了。
  第三,风度好。前文讲过,杨素是个美男子,当年平陈战争的时候,往船头上一站,江南人都以为是江神下界。杨玄感简直就和他爸爸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也是高大威武,美髯飘飘。不过,杨玄感风度好可不光好在长相,更重要的是他待人接物的态度也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按照史书的说法,杨玄感:性虽骄倨,而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
  虽然自己出身高贵,平时对一般同僚也比较傲慢,但是对于有文学才华的名士则是非常客气。礼贤下士的名气一传开,跟他交往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这样一来,杨玄感的社会声望也非常高。
  因为有这么多好处,杨玄感的仕途相当顺利。在隋文帝一朝,他就已经官拜柱国。柱国可是二品大员,当时杨素官居尚书右仆射,也是二品官,所以朝会的时候,父子两个人都站在同一排。隋文帝最讲孝道,觉得儿子和爸爸站在一起有违孝道,所以特意让杨玄感降一等,到三品官的序列里排班。
  面对这样的安排,杨玄感怎么表态的呢?他赶紧拜谢,说:“不意陛下宠臣之甚,许以公廷获展私敬。”我没想到陛下宠爱我到这个程度,能够让我在朝廷里还表现出对爸爸的恭敬之心。这句话说到隋文帝心坎里去了,从此对杨玄感更是另眼相看。
  隋文帝对杨玄感不错,隋炀帝也没有亏待他。大业初年,杨素去世了,杨玄感以长子的身份袭爵楚国公,很快官至礼部尚书,这可是所谓尚书八座之一,权力很大。这样看来,杨玄感也算要官有官,要爵有爵,要名有名,幸福指数应该相当高。
  隋朝初年的贵族与平民仍然是两个世界,贵族子弟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平步青云。杨玄感无疑就是这样一个让普通人艳羡的天之骄子,再加上两朝皇帝的器重,他理应忠君爱国,与国休戚了,那么,杨玄感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铤而走险,走上反叛的道路呢?
  按道理讲,这样的人最应该忠君爱国了,他为什么还要造翻呢?
  说起杨玄感造翻,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呢?从他爸爸杨素去世就开始了。为什么他那个时候就想造翻呢?有两个理由。
  第一,他认为,隋炀帝对他有杀父之仇。前文讲过,杨素为隋炀帝当皇帝立过大功,功高震主,难免让隋炀帝产生了猜忌之心。正好当时杨素生病,隋炀帝天天派御医探望,一副猴急的样子,巴不得杨素早一天死。杨素看到皇帝这么急不可耐,长叹一声,说:我还活着干什么呢?从此不再吃药,主动病死了。
  杨素死后,隋炀帝还不放心,又找了一个碴,把他的弟弟杨约免职,杨约也因此郁郁而终。换言之,杨素兄弟之死,虽然不是隋炀帝直接造成的,但是,隋炀帝也都脱不了干系。这些事情,杨玄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爸爸和叔叔都为隋炀帝的帝业殚精竭虑,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这真是让他伤透了心。
  这也还罢了,更要命的是,杨素葬礼之后,隋炀帝一不留神,说了一句:“使素不死,终当夷族”,如果杨素不及时死,我一定灭他九族。这句狠话传到杨玄感耳朵里,他的心情就更复杂了。看来,隋炀帝对他们一家子都不放心啊。本来还只是一个杀父之仇,现在,又增加了对切身利害的担忧,杨玄感跟隋炀帝就有点不共戴天的味道了。
  第二,杨玄感有个人野心。杨玄感出身关陇贵族集团,这个集团有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皇帝轮流做。最开始是姓元的当西魏皇帝,然后是姓宇文的当北周皇帝,现在改成姓杨的当隋朝皇帝,轮来轮去,总在这个圈子里转悠。
  问题是,杨玄感也出身于这个圈子,而且在圈子里的地位还挺高,这也就让他不安分起来。在他看来,爸爸杨素掌权那么多年,门生故吏遍天下,自己也是整天招贤纳士,人气十足,这不都是政治资本吗?既然有人拥戴,焉知这位子不会轮到他这儿?这样一来,杨玄感又多了几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情壮志。所以说,杨玄感是早有反心,总想找机会把隋炀帝干掉。
  找什么机会呢?杨玄感找到的第一个机会还真不是东征高句丽,而是炀帝西巡。前文讲过,大业四年(608),隋炀帝从青海经大斗拔谷穿越祁连山,进入河西走廊。这条路非常艰苦,最窄的地方只能容许一个人走,所以即使贵为天子,也只能是自己照顾自己。另外,因为人马太多,一天无法通过,所以夜里,还要在山谷里搭帐篷露宿。
  露宿荒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皇帝的安保工作很难做啊。皇帝的安保不严格,这对杨玄感来讲就是难得的有利时机。所以,当时杨玄感就想趁乱袭击隋炀帝的行宫。可是,就在他跃跃欲试的时候,他的叔叔杨慎把他给拉住了。杨慎对他说:“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现在隋炀帝还比较得人心,国家也没遇到什么问题,你要杀皇帝,那可就是人民公敌了,绝对没有好下场。什么意思呢?你要杀皇帝我不反对,但是要等时机成熟。
  什么时候才叫时机成熟呢?杨慎说得很清楚,要等到人心不稳、国家有变的时候才行。杨玄感是个听劝的人,听叔叔这么一说,马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仅终止犯罪,而且整个人都变了,对隋炀帝表现得忠心耿耿。他这是在干什么呢?他在放烟幕弹,麻痹隋炀帝,然后好等待时机。
  那么,这个时机什么时候到来呢?杨玄感以为,隋炀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到来了。
  前文讲过,为了讨伐高句丽,隋炀帝从大业七年(611)就开始调兵遣将了,兵役和徭役一下子加重了不少,特别是离战场比较近的山东地区,更是成了重灾区,成年男丁不是被拉去当兵,就是被拉去当民夫,把劳动力都给抽走了,这是不让人活了啊!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地区就开始有人铤而走险,造翻了。国外有战争,国内有造翻,杨玄感觉得这就是叔叔杨慎所说的人心不稳、国家有变了,得抓住这个机会!
  怎么抓呢?他是礼部尚书,是文官,这时候却主动找到兵部尚书段文振,对他说:
  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
  什么意思呢?我杨玄感世代蒙受皇恩,无法报答,现在边疆有战争,我愿意投身行伍来效尺寸之功。您是兵部尚书,所以我先向您先申请一下。这是干什么?这是主动请缨来了,要求上战场。为什么杨玄感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呢?很简单,他想带兵,要造翻没有兵不行。
  那么,他这个目的实现没有呢?非常遗憾,没有。段文振倒是把他的请求如实汇报给隋炀帝了,隋炀帝一听,也很感动,还跟旁边的大臣们说了一句:“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故不虚也。”老百姓都说将门有将,相门有相,现在一看真是那么回事,杨素是大将军,现在他儿子杨玄感明明是个文官也主动请缨,可见遗传是存在的。他狠狠地夸了杨玄感一顿。
  问题是夸了之后,隋炀帝只是赏给他丝绸千段,然后就没下文了,杨玄感还是礼部尚书,标准文官一个,跟战争无缘。就这样,杨玄感的第一次希望落空了。可以想象,这一定让他非常郁闷。
  自从隋炀帝一伐高句丽,国内就已开始暗流涌动。为了逃避兵役,山东人王薄第一个揭竿而起,之后的起义更是风起云涌。杨玄感也想趁势造翻,图谋大业,然而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作为一个文官,他要兵没兵,要将没将。然而,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隋炀帝二征高句丽,给了杨玄感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不过,杨玄感的郁闷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机会又来了。大业九年(613)四月,隋炀帝再次东征高句丽,人心不稳、国家动荡的局面也再次出现了。这也罢了,更重要的是,就在东征之前,隋炀帝想起了杨玄感上次那番慷慨激昂的表白,决定让他也参与到战争中来。怎么参与呢?隋炀帝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到黎阳(今河南浚县)督运军粮。
  杨玄感一听这个决定,简直乐翻了,这简直比让他领兵出征还好。为什么呢?有三个理由。
  第一,粮食是军队的命脉,隋炀帝让他督运军粮,就等于把自己的脖子交到他的手里了。
  第二,隋炀帝的远征军需要粮食,杨玄感要是起兵造翻,也需要粮食。有了这个美差,后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不光是督运军粮这个差事好,黎阳这个地方也好,它远在后方,跟隋炀帝隔山隔水,自成一体,隋炀帝无从监视,搞什么活动都方便,远比带一支军队在隋炀帝眼皮子底下活动自由多了。
  所以,这个任命一下来,杨玄感心里直念佛,自己暗中准备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等到这个机会吗?俗话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样的好机会再不抓住,老天都要不容的。
  既然如此,杨玄感一上任,也就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造翻了。他都做了什么准备呢?杨玄感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运往辽东的粮草给截留了。隋炀帝让他督运粮草,本来期待他能够充分利用大运河的运力,把粮草一船一船地运到辽东前线去。没想到,这粮食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眼看前方的粮食都快断顿了,隋炀帝急得赶紧派人去催促他。
  杨玄感怎么解释呢?他对使者说:没办法,现在路上不太平,匪盗多。我怕这么一船一船地走遇上劫匪,所以想要多等几条船过来,把它们集结成一批,再武装押运过去。为了安全起见,为了减少损失,还是请陛下再等几天吧!这话说得入情入理,隋炀帝也无可奈何。
  杨玄感为什么这样做呢?很简单,这是希望把前线的士兵给饿死,就算饿不死,至少也能动摇军心。就这样,通过不断截留,杨玄感手里聚集了大量的粮草,这是第一个准备。
  杨玄感做的第二件事是集结官兵。要造翻,光有粮食不行,总得有兵。可是,杨玄感只是一个运粮官,不是领兵官,手里没有兵,怎么办呢?这时候,杨玄感就开始贼喊捉贼了。他先安排了一个仆人,伪装成使者,假装从东边,也就是隋炀帝那边过来,然后交给杨玄感一封密信,信上说,水军将领来护儿因为未能如期攻打高句丽,害怕追究责任,造翻了,现在皇帝命令杨玄感集结队伍准备镇压!
  这封信一到,杨玄感马上宣读,紧接着就把黎阳城占领了,占领之后关上城门,满街抓人。抓什么人呢?青壮年男性。这样一来,黎阳城里可就乱了套了,无论你刚才是在种地还是在做买卖,反正从被抓之时起,你就是杨玄感手下的一个兵了。
  可是,就这么扫地为兵,也还是不够,怎么办呢?杨玄感又以讨伐来护儿的名义给周围各郡写信,让他们把本郡的留守部队都集中起来,一律开到黎阳城。这下又多了些人,可是,跟隋炀帝的百万军队比起来,还是相差太远了。
  怎么办呢?杨玄感又动脑筋了。他原来督运粮草,手下虽然没有士兵,但是有船夫,这也都是壮劳力,直接转化身份当兵吧。于是,五千漕运船夫和三千篙梢手又进入战斗序列了。就这样,杨玄感一共拼凑了一万多名士兵。这就是造翻的军事基础了。
  不过,光有兵也不行,还得有官,要不谁带着这些士兵攻城略地呢?打下了地盘,谁来镇守呢?兵都是抓来的,官从哪儿来呢?骗来的。杨玄感假借运粮的名义,把周围郡县那些有才能,能入他法眼的官员都召集到了黎阳郡,来了之后立马任命,原来是县尉、县主簿的,现在都能当州刺史,反正只要你能把那个州打下来就行。要是不接受任命呢?不接受,那就只能杀头了。
  就这样,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折腾,杨玄感这边终于官兵齐备了。到这时候,杨玄感再也不提什么来护儿造翻之类的事情了,而是宰杀猪羊、祭天誓师。他说:
  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
  什么意思呢?主上昏庸无道,都不管百姓的死活了,把我们的子弟儿郎都押送到辽东战场,死者数以万计!现在我想和诸位一起起兵,解民于倒悬,你们觉得好不好呢?要知道,隋炀帝两征高句丽,大肆征发兵役劳役,老百姓早就烦透了,所以这个讲话还是挺有煽动力的。大家一听杨玄感这么说,立刻欢呼起来,这样一来,杨玄感也就算正式揭竿而起了。
  杨玄感自己是一个文职官员,没有带过兵打过仗,手下兵将又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按理说,这样一支杂牌军,不会形成多大气候。然而幸运的是,有位高人早已为杨玄感的起义指明了方向,这个人是谁呢?他又为杨玄感勾画了怎样的宏伟蓝图?
  问题是,揭竿而起归揭竿而起,接下来该怎么打呢?别看杨玄感考虑造翻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事到临头,他还真是有点不知所措。不过,这时候幸运之神正眷顾他呢,他没想好不要紧,有一个人替他想好了,而且不早不晚,杨玄感刚刚举兵,这个人就已经出现在他面前了。
  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可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字叫做李密。李密又是何许人呢?李密和杨玄感一样,都出身于所谓关陇贵族集团,李密的太爷爷叫李弼,是当年西魏北周的八柱国之一,比隋炀帝的爷爷杨忠出身还要高。隋炀帝不是说将门有将,相门有相吗?这句话放在李密身上也没有错。李密从小就表现得非同寻常。《新唐书·李密传》记载了一个故事。
  李密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太子府的宿卫武官,当时的太子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有一天,太子杨广经过李密身边的时候,不经意看了他一眼。就这一眼,让他打了个激灵。为什么呢?李密长得“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也就是说,天庭饱满,棱角分明,尤其是一双眼睛,黑是黑,白是白,黑白分明,像水一样清澈,但是也像水一样闪着寒光。这让杨广印象太深刻了。回去之后,他马上就把自己宠信的大臣宇文述叫过来了,问他,帐下那个小个子、黑脸、长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的那个宿卫叫什么名字?宇文述说:他叫李密,是八大柱国李弼之后,袭爵蒲山郡公。太子杨广说:这小子眼睛精光四射,看得我心里发毛,以后不要叫他做宿卫了。
  这不是挺像曹操的故事吗?是真是假暂且不论,反正能够看出来李密从小就与众不同。但是,以当时的情况看,与众不同也照样没有用武之地,反而不讨领导喜欢。怎么办呢?李密索性辞职回家读书去了。也就是因为读书,他得以结识了杨玄感。怎么回事呢?
  李密回家之后就拜了当时一个著名的学者包恺为师,学习《史记》和《汉书》。有一天,他又骑着牛到老师家里去请教问题。可是,牛走得慢,李密觉得,这一路上的时间浪费了可惜,于是,就在牛角上挂上一帙书,边走边看,旁若无人。正好,当时杨玄感的爸爸杨素路过,一看这个年轻人看书如此入神,不由得心生感慨,就问道:“何书生勤如此?”你是哪儿来的书生,怎么读书这么勤奋呢?
  李密回头一看,是大名鼎鼎的宰相杨素,赶紧下拜,把自己的出身说了一下。杨素又问:读什么书呢?李密回答:《项羽传》。要知道,项羽是英雄,一个能对历史上的英雄如此着迷的人应该也不是一般人吧?这样一来,杨素对李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跟他聊了好久,越聊越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寻常。回去之后,杨素就对儿子杨玄感说:“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我看李密的见识和气度,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比的。这就是成语“牛角挂书”的来历。
  前文讲过,杨玄感虚怀若谷,乐于结交天下英豪,一听爸爸这样夸赞李密,赶紧和李密倾心结交,两个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呢?当时号称刎颈之交,也就是割头换命的好兄弟。我们也知道,杨玄感毕竟是宰相之子,有时候难免露出一些轻狂傲气,这让李密觉得很不爽。有一天,李密就敲打杨玄感了,对他说: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陈之间,喑呜咄嗟,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申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
  什么意思呢?我们是好朋友,就得彼此说实话,我觉得咱俩各有优长。如果说在战争状态下跟敌人对垒,喑呜叱咤,气吞山河,我李密不如你杨玄感。可是如果说招纳天下英俊为我所用,人尽其才,你杨玄感不如我李密。咱俩各有长处,你怎么能因为你爸爸是个大官就轻视我呢?
  杨玄感一听,哈哈大笑,赶紧认错,而且把李密的话深深地记在了心上。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招纳人才方面不如李密,所以起兵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到大兴城去接李密了。
  李密也是慷慨有大志的人,早就不耐烦安安稳稳过日子了,眼看着隋炀帝瞎折腾,天下骚动,他也早就跃跃欲试。现在,好朋友杨玄感居然挑头造翻,李密也是兴奋莫名,二话不说,赶紧赶过来加盟。
  现在,就在杨玄感起兵这个关键时刻,李密刚好赶到,这不是喜从天降吗?军情紧急,两个人连寒暄都来不及,杨玄感就直奔主题了。他说:“子常以济物为己任,今其时矣!计将安出?”你整天号称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救世济民,现在时机到了,你给我分析一下,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密怎么回答的呢?他说:
  天子出征,远在辽外,去幽州犹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强胡,中间一道,理极艰危。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据临渝之险,扼其咽喉。归路既绝,高丽闻之,必蹑其后。不过旬月,资粮皆尽,其众不降则溃,可不战而擒,此上计也。
  什么意思呢?李密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直奔蓟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然后据守临渝关,就是今天辽宁省的抚宁县,切断隋炀帝回来的退路。这样一来,隋炀帝前面有你杨玄感堵截,后面有高句丽追兵,两路夹击,再加上没有军粮,不出十天半个月,必死无疑。这是上策。
  听李密讲完所谓上计,杨玄感迟疑了一下,说:“更言其次。”你再告诉我一个比这个差一点的方略吧。李密说:
  关中四塞,天府之国,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今帅众鼓行而西,经城勿攻,直取长安。收其豪杰,抚其士民,据险而守之。天子虽还,失其根本,可徐图也。
  什么意思呢?李密说,如果不采取上策的话,就应该率领大军一路向西挺进,直奔大兴城,把隋炀帝的老巢给端掉,然后据险守住关中地区。这样一来,就算是隋炀帝回来,也是有家难归,很可能自行解体。这是中策。
  杨玄感听了之后,又沉吟了一下,说:“更言其次。”你再说说比这个还稍差一点的方略。李密说:
  简精锐,昼夜倍道,袭取东都,以号令四方。但恐唐祎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仆所知也。
  什么意思呢?如果不考虑中策的话,那就昼夜兼行,袭击洛阳。但是你这么大张旗鼓地造翻,已经有人逃到洛阳报信了,因此洛阳很可能是有准备的。一旦有了准备,可就不好打了。如果一时之间打不下来,隋炀帝就会组织各路人马进行围剿,到时候可就胜负难料了。确切地说,是败的可能性更大些。因此这是下策。
  大家觉得,李密这三策怎么样呢?这真是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把战局说得清清楚楚,没白读兵书。那么,作为主帅,杨玄感会选择哪种方案呢?
  ……





上一本:美国简史 下一本:文明衰亡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的作者是蒙曼,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