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1420


作者:朱剑飞     整理日期:2022-06-15 08:18:46


  在明清北京,城市建筑与朝廷政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能否把北京看成一座“政治的建筑”?这个“政治的建筑”是如何被设计和构筑而成的?中国人如何在构筑房屋、营造城池、贯彻大规模水利土木工程等各种尺度上设计空间布局?长城、大运河、帝国京城及紫禁城宫殿的建造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它揭示了权力的运行,美的形式,还是关于人的存在的世界观?《中国空间策略:帝都北京(1420-1911)》以考察明清北京的建筑为基础,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并探讨普遍的中国传统的空间布局方法的某些方面。
  《中国空间策略:帝都北京(1420-1911)》从以下多个层面考察了帝都北京的空间设计:
  以亚洲为背景的中国地缘政治版图的设计
  作为皇帝意识形态表现的京城总体布局
  作为联系中央朝廷与地方社会的城市空间
  作为权力装置的紫禁城宫殿
  在明清北京,城市建筑与朝廷政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能否把北京看成一座“政治的建筑”?这个“政治的建筑”是如何被设计和构筑而成的?中国人如何在构筑房屋、营造城池、贯彻大规模水利土木工程等各种尺度上设计空间布局?长城、大运河、帝国京城及紫禁城宫殿的建造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它揭示了权力的运行,美的形式,还是关于人的存在的世界观?《中国空间策略:帝都北京(1420-1911)》以考察明清北京的建筑为基础,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并探讨普遍的中国传统的空间布局方法的某些方面。
  《中国空间策略:帝都北京(1420-1911)》从以下多个层面考察了帝都北京的空间设计:
  以亚洲为背景的中国地缘政治版图的设计
  作为皇帝意识形态表现的京城总体布局
  作为联系中央朝廷与地方社会的城市空间
  作为权力装置的紫禁城宫殿
  贯穿京城的帝王宗教制度
  表现传统世界观的明清北京的形式设计
  与欧洲国家权力和视觉美学构图等方面的比较
  作者运用新近的社会科学理论,对紫禁城进行了空间和政治的分析,并对帝都北京提出了实际的、分析的和理论的描述。《中国空间策略:帝都北京(1420-1911)》跨越了建筑史通用的形式描写的方法,从社会空间的角度研讨建筑和城市,或许有益于各领域人士从多种角度关心城市建筑。





上一本:新知文库亲历纳粹 下一本:1934~1936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1420的作者是朱剑飞,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