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文化大发展时期


作者:李默     整理日期:2021-12-17 04:14:21


  宋杂剧发展成熟
  宋代的杂剧,是一种独立的戏剧表演艺术。在散乐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北宋的杂剧演出在宫廷、军队中、民间勾栏里都很活跃。宫廷演出由教坊承应,每当春、秋、圣节三大宴,或是皇帝“赐酣”,教坊演出需与饮酒活动相合。北宋,教坊演出杂剧,即在队舞演出节次中表演, “一场两段”。这种情况,到南宋时发生了变化。宫廷内宴多雇用、征调民间伎艺人和杂剧艺人演出,同时,也由于取消小儿队、女童队,杂剧也就成为独立上演的节目。南宋时,杂剧也有了一场三段的演出方式。
  军中杂剧演出,也是两段,一段由军队演出,一段由民间杂剧女艺人演出。军人演杂剧,也得约请民间艺人。
  民间勾栏里的杂剧演出活动也很多,勾栏伎艺人将勾栏杂剧与世俗民情相结合作营业性演出。据《东京梦华录》“中元节”记载,他们在中元节时期上演《目连救国》杂剧,与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在戏曲形成与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宋杂剧演出,总是以两段或者三段的方式进行的。第一段,称艳段,表演寻常熟事;第二段,称正杂剧,表演故事内容比较复杂的事;第三段,称散段,也称“杂扮”。
  宋杂剧的脚色行当,有末泥、副净、副末、旦、贴等。
  《武林旧事》“官本杂剧段数”,收录了宋代杂剧的280个剧本的名目,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杂剧的重要变化。
  宋杂剧,初始以滑稽调笑的剧目为主,从段数名目看,可以分三种情况。
  滑稽调笑、谈谐风趣的剧目,并非没有人和事,而是以“务在滑稽”组织故事和表演。“官本杂剧段数”中《讳药孤》、《眼药酸》、《急慢酸》、《双打球》、《三社争赛》、《四教化》等,就是这类剧目。
  全以人名和以故事命名的,有《相如文君》、《崔智韬艾虎儿》、《李勉负心》等,这些全是有人物、有情节的杂剧剧目,是杂剧内容与形式发生变化后出现的故事剧。
  以人名或故事名加曲名命名的,如《雀护六么》、《霸王剑器》、《柳毅大圣乐》等,它们是采用大曲表现故事的剧目。
  杂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舞台表演艺术在宋代已经发展成熟,它吸收、融合说唱、歌舞的艺术成就,为南戏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宋说唱艺术繁荣
  宋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来城市与乡镇的繁荣,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娱乐的繁盛。依据《东京梦华录》和记述南宋临安城市生活的《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所谈到的两宋时期的说唱艺术,有20余种之多,有讲史、小说、说经、说诨经、唱赚、小唱、嘌唱、弹唱因缘、唱京词、诸宫调、唱耍令、唱拨不断、说话、说诨话、商谜、学乡谈、吟叫、合生、乔合生、说药、鼓子词、涯词、陶真、像生、乔像生等。在这5种书中,还记载了许多说唱艺人的姓名、某些说唱艺术的特点。
  说唱艺术,是通过说说唱唱讲故事的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品种繁杂,体裁多样,就其体裁归类,可分为“说的、唱的、又说又唱的、似说似唱的,共四种”。下面是说唱艺术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种类。
  一、说话,最为盛行的说唱艺术,以说为特点,类似讲故事。说话,又分四家:小说、说公案、说经、讲史等。
  小说,又称银字儿,因为使用的乐器为银字笙的缘故,小说的题材为烟粉、灵怪、传奇故事,存目有140多种。宋人话本流传下来的,有《京本通俗小说》残卷,收有《碾玉观音》、《菩萨蛮》、《西山一窟鬼》、《志诚张主管》、《拗相公》、《错斩崔宁》、《冯玉梅团圆》等。
  说公案,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说经,即说佛经故事。南宋说经话本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讲史,也叫演史或讲史书, “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都城纪胜》),至今流传的《新编五代史评话》、《大宋宣和遗事》就是讲史的话本。
  二、鼓子词,又称道情,系宋代文人所作,是士大夫宴席娱乐时用的,不是民间艺人传唱的作品。鼓子词采有一支词调反复歌唱的方式表演,用鼓作为伴奏乐器,有的咏景抒情,有的论述故事,有只唱不说和有说有唱两种体裁。赵令畴《商调蝶恋花》,是说白与歌唱相间叙事的形式,取材于元稹《莺莺传》。
  三、唱赚,产生于南宋初期的一种歌唱形式,《都城纪胜》、《梦梁录》等书中均有关于唱赚的记载。绍兴年间, “张五牛大夫因听动‘鼓板’中又有四片(太平令)或赚鼓板,逐撰为‘赚’”(《都城纪胜》)。鼓板也是一种歌唱形式,张五牛正是听了演唱‘鼓板’中的四片(太平令)受到启发,才创造了“赚”。“赚”本身是一种特别的歌曲,它的特别之处就是“正堪美听中,不觉已至尾声”(《都城纪胜》),所以当时人认为它“不宜为片序也”,也即不适宜单独使用。从现在仅存的唱赚实例《圆社市语》、[中吕宫]《圆里圆》一套,以及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中吸收“赚”的套曲中,可以看出它都是做为一支歌曲组合在套曲里的,所谓“不宜为片序也”,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张五牛创造“赚”,实际上继承和采用了缠令,缠达套曲形式,在套曲中增加了“赚”、唱赚也就是唱组合有“赚”这种歌曲的套曲。
  四、诸宫调,产生于北宋的一种说唱艺术。北宋熙宁至元祐(1068~1094)年间,泽州(今山西昔城)人孔三传首创。崇宁、大观(1102~1110)以来,孔三传、耍秀才在京都汴梁瓦肆勾栏中,以说唱诸宫调驰名,孔三传编撰传奇、灵怪故事人曲说唱,引起文人士大夫们的注意。南北分治后,说唱诸宫调这种艺术一方面流入南宋临安等地,出了不少有名的艺人,一方面盛行于金统治的北方。南方的诸宫调没有完整的本子保存下来,仅在《张协状元》戏文里,有一段用作“开场”的诸宫调,保存至今的作品,只有金代的《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P2-7





上一本:异彩纷呈的文明 下一本:影响欧洲近代社会的史诗性变革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文化大发展时期的作者是李默,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