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国佛教艺术100讲


作者:尚荣     整理日期:2014-12-09 17:07:33

佛教对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的影响十分广泛而且深入,其中尤以对诗书画、小说、雕塑、建筑、戏曲、语言等影响为甚。书法与佛教联系密切。史称书圣的王羲之,与佛教徒交游甚密,许多书法见诸佛教碑文典籍;以狂草闻名于世的怀素,本身就是佛教徒;清代之八大山人、石涛等,既是当时名僧,又是著名书法家。
  绘画与佛教更有不解之缘。历史上许多著名画家,都是以擅长佛画闻名于世的。东晋顾恺之、南朝张僧繇等都曾创作过大批寺院壁画。唐代吴道子、阎立本都以佛画名重一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唐代王维所开创的禅意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画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意境、传神,特别到了宋代,更注重境界,因此,有许多画论家在评宋代的绘画时,就说:“宋代画的一大贡献,是善于体现禅的心物合一境界,一方面,画家不仅知写实,更懂得传神、妙悟,所谓超以象外;论画者,则重画理,所谓理者,应为禅家之理,亦即画家所谓气韵。”
  作者简介:
  尚荣,1978年生于江苏东台,哲学博士、《中国佛教艺术》编辑部主任、中国雕塑院青年创作中心雕塑家。一直从事佛教书法、绘画、造像以及寺庙文化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散文、报导四十余篇。译著有《四十二章经》、《坛经》、《心经金刚经坛经》(台著),注评有《了凡四训
  目录:
  序
  一、书法篇
  第01讲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与佛教书法
  第02讲修整自持书写功德——六朝写经体
  第03讲托以高山留不绝金石难灭作壁观——泰山经石峪刻经
  第04讲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龙门二十品》
  第05讲南北书风融合的典范——隋《龙藏寺碑》
  第06讲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智永《千字文》
  第07讲绝虑凝神气正和立法沉醉契于妙一虞世南《破邪论序》
  第08讲神逸润泽骨气洞达——欧阳询《化度寺碑》
  第09讲风格奇伟卓荦不群——褚遂良《伊阙佛龛碑》
  第10讲尘沾影覆灭罪度亡——陀罗尼经幢
  第11讲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怀素《自叙帖》
  第12讲集字怀仁始天衣本无缝-一怀仁《圣教序》
  第13讲书至颜鲁公天下能事尽——颜真卿书法序
  一、书法篇
  第01讲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与佛教书法
  第02讲修整自持书写功德——六朝写经体
  第03讲托以高山留不绝金石难灭作壁观——泰山经石峪刻经
  第04讲驰思造化古今之故寓情深郁豪放之间——《龙门二十品》
  第05讲南北书风融合的典范——隋《龙藏寺碑》
  第06讲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智永《千字文》
  第07讲绝虑凝神气正和立法沉醉契于妙一虞世南《破邪论序》
  第08讲神逸润泽骨气洞达——欧阳询《化度寺碑》
  第09讲风格奇伟卓荦不群——褚遂良《伊阙佛龛碑》
  第10讲尘沾影覆灭罪度亡——陀罗尼经幢
  第11讲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怀素《自叙帖》
  第12讲集字怀仁始天衣本无缝-一怀仁《圣教序》
  第13讲书至颜鲁公天下能事尽——颜真卿书法
  第14讲用笔在心心正笔正——柳公权书法
  第15讲生死解外胶泊然无所起——高闲《千字文》
  第16讲翰墨供养佛法因缘——苏轼手书《金刚经》
  第17讲援禅入书——黄庭坚书法
  第18讲截断红尘冲开碧落——中峰明本书法
  第19讲一念忘缘孤明独照——憨山德清书法
  第20讲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石涛书法艺术
  第21讲万古是非浑短梦一句弥陀作大舟一弘一法师写经书风
  第22讲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竞无书法
  第23讲表现文化之优美者——太虚大师书法
  第24讲花落还开水流不断——赵朴初书法
  第25讲秋水鱼踪长空鸟迹——茗山法师书法
  二、绘画篇
  第26讲清赢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色——敦煌壁画《维摩诘》
  第27讲神理所通玄拔独悟——《神骏图》与“支遁爱马”
  第28讲盛世的繁华人间——莫高窟112窟壁画“反弹琵琶”
  第29讲独创丰厚为体无不叹其神妙一周防《水月观音》
  第30讲状貌古野不类世间——贯休《十六罗汉像》
  第31讲禅机一片——梁楷《八高僧图》
  第32讲随笔点墨融禅于画——牧豁及其《观音·猿·鹤》图
  第33讲以书入画贵有古意——赵孟叛《红衣罗汉图》
  第34讲一超直入如来地——董其昌
  第35讲浙派宗师妙笔演绎禅宗法脉——戴进《禅宗六代祖师像卷》
  第36讲天趣若随吾笔转画禅无墨教谁参——担当普荷
  第37讲明镜涵影眉睫皆动——丁云鹏佛教人物画
  第38讲不独图画之可观亦足仿佛其人尔——陈洪绶道释人物画
  第39讲轻毫淡墨高雅绝譬如幽人胜士远——明代白描《五百罗汉图》
  第40讲简淡古拙淋漓痛快——高其佩指画
  第41讲乍见停云有会心笔墨于斯需一转——渐江弘仁
  第42讲苍浑幽深粗服乱头——髡残
  第43讲古真简淡澡雪精神——八大山人
  第44讲画出偏师孤诣独绝——金农
  第45讲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虚谷绘画艺术
  第46讲海上画派佛教人物——王一亭绘画
  第47讲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漫画艺术
  第48讲艺术的生活与同情的生活——吕凤子的美育观和罗汉画
  第49讲光明晃耀如星月智慧境界等虚空——圆霖法师绘画艺术
  第50讲苍醇饶古意、清气满乾坤——品饶宗颐画作
  三、雕塑篇
  第51讲东汉佛教艺术遗存——彭山灰陶贴饰佛摇钱树座
  第52讲令如帝身浑和之美——云冈石窟昙曜五窟佛造像
  第53讲诸天伎乐雨众天华——巩义石窟飞天浮雕
  第54讲龙门造像中的古老样式——路边龛交脚弥勒造像
  第55讲无执著行第一人拈花微笑付法藏——迦叶造像
  第56讲面如满月眼似青莲多闻第一身光如镜——阿难造像
  第57讲天真童稚淳朴自然——麦积山石窟童男童女像
  第58讲一种罕见的题材——龙门优填王造像
  第59讲庄重典雅人间世尊——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造像
  第60讲肖像雕塑典范之作——莫高窟第仃窟洪瞀像
  第61讲百丈金身开翠壁泉从古佛髻中流——嘉州弥勒大佛
  第62讲罗汉溯源惠之江南佛像无双——保圣寺罗汉像
  第63讲返本还源见心性鞭索人牛尽属空——大足石刻《牧牛图》
  第64讲表现现实生活之美——大足石刻地狱变相
  第65讲北宋留名塑海内称第一——长清灵岩寺罗汉塑像
  第66讲曲尽其妙为写真但知塑性问佛性——六榕寺惠能铸铁像
  第67讲金庵罗汉形貌雄慈威嬉笑惊神工——紫金庵十六罗汉彩塑
  第68讲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下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
  第69讲容9e"F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飞来峰弥勒佛龛造像
  第70讲一处偶然的发现——广济寺大雄宝殿彩塑
  第71讲风光杂沓到双林寂静禅关见客心——双林寺韦驮彩塑
  第72讲野寺秋风清明塑骋奇思——洪福寺彩塑
  第73讲望之俨然触之也温——何朝宗款达摩瓷塑
  第74讲清代寺观雕塑奇葩——筇竹寺五百罗汉彩塑
  第75讲佛教艺术的修行者——吴为山塑佛教人物像
  四、寺庙篇
  第76讲法香天香榴香——洛阳白马寺
  第77讲潭与柘的寺——北京潭柘寺
  第78讲达摩面壁慧可立雪禅宗祖庭天下功夫——登封少林寺
  第79讲碧池静照寒松影清昼深悬古殿灯——西安大慈恩寺
  第80讲终南何所有所有唯白云——长安兴教寺
  第81讲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无锁待云遮——终南山紫竹林
  第82讲石壁何年结梵宫殿字参差碧落中——浑源悬空寺
  第83讲唐宋留遗构佛光显真容——五台佛光寺
  第84讲松影清凉妙高处举目停云铜殿塔——大显通寺
  第85讲拈花微笑击竹闻乐在其中耽禅悦——大同上华严寺
  第86讲辽金典范建塑双美——善化古寺
  第87讲普救遗墟想象中西厢月色影朦胧——永济普救寺
  第88讲朔州名刹崇福寺建筑佛像皆绝品——朔州崇福寺
  第89讲舍利宝塔涌震旦曼陀花散古育王——宁波阿育王寺
  第90讲四面青山朝古刹翠峰环列叩弥勒——奉化雪窦寺
  第91讲文殊问疾处恺之画图时——金粟庵、瓦官寺
  第92讲梵业镌碑尚隋代净因舍宅自齐贤——南京栖霞寺
  第93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鸡鸣寺
  第94讲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苏州寒山寺
  第95讲浮玉山得朝古刹《瘗鹤铭》访于碑林——焦山定慧寺
  第96讲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镇江金山寺
  第97讲游人若论登临美须看淮东第一观——扬州大明寺
  第98讲云龙山放鹤大石佛待考——徐州兴化禅寺
  第99讲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广州六榕寺
  第100讲坐老青山添白发吸干沧海种红莲——澳门普济禅院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影响十分广泛而且深入,其中尤以对诗书画、小说、雕塑、建筑、戏曲、语言等影响为甚……尚荣自入门研究佛教艺术始,在近十年时间内。通过一些机遇,奔赴全国一些重要佛教遗存进行现场考察和必要的文件整理,并将自己的心得感悟凝结成文字,曾陆续有





上一本:心学与美学 下一本:逝鸿片羽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中国佛教艺术100讲的作者是尚荣,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