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作者:司马志     整理日期:2014-03-08 13:58:54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I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
晚清变革总设计师李鸿章,看他如何突破政治、经济、外交的困局。
  目录:
  第一章成事筹谋之道
1.打造自己的人脉网
2.野心是成功的动力
3.敢于走自己的路
4.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
5.眼光长远成大事
6.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7.把目标细化,为成功打下基础
8.做任何事都要预先谋划
9.拿准“以小博大”之道
10.用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实力
第二章成事度势之道
1.关键时候要见机行事
2.敢于亮出自己的才能
3.换个角度,懂得适时变通第一章成事筹谋之道
1.打造自己的人脉网
2.野心是成功的动力
3.敢于走自己的路
4.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
5.眼光长远成大事
6.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7.把目标细化,为成功打下基础
8.做任何事都要预先谋划
9.拿准“以小博大”之道
10.用各种手段巩固自己的实力
第二章成事度势之道
1.关键时候要见机行事
2.敢于亮出自己的才能
3.换个角度,懂得适时变通
4.以退为进,曲线成事
5.重视人才,知人善用
6.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
7.抓住机会,不要错过
8.顺势而动,大事可成
9.多算多胜,见微知著
第三章成事圆融之道
第四章成事智慧之道
第五章成事攻心之道
第六章成事坚忍之道人们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很多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基于他的专业技能,百分之八十五则取决于他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在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中,仅凭个人的智慧与力量是绝对不够的,要想战胜对手,必须依靠他人之力,才能取得成功。
人际关系就像播种一样,播种越早,收获越早;撒下的种子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年轻时的李鸿章就深谙此道。他曾在赴京途中,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他以诗言志,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表达了“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的宏愿。而事实上,在他入京后,即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昀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丁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膺任枢臣疆寄,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就科举正途而言,出身徽商又为苏州世家的主考官潘世恩,以及作为李鸿章太老师的翁心存,在青年李鸿章任翰林院编修时,对其经世致用世界观的形成,均有一定的启迪;而以潘、翁为领袖的江南豪绅,对李鸿章后来组建淮军迅速崛起于江南,也予以极大的支持。
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同科进士,也是朋友。李文安知道曾国藩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便带着李鸿章去拜见曾国藩,让曾对李鸿章进行教诲和照顾。
……





上一本:你可以不怕死 下一本: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的作者是司马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