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心力:快乐、自由与爱的源泉


作者:一行禅师,贤祥     整理日期:2014-02-24 11:44:36

生命的真正力量,其实来自我们的内心。在《心力》这部新作中,一行禅师从最常见的职场与家庭生活入手,探讨了我们内心力量的强大作用。他在书中详细讲解了来自内心的信念力、精进力、正念力、专注力和观照力等五大力量的具体原则,以及阐明如何通过正念的修习,在工作和家庭中培养和运用这些力量,从而使我们摆脱沉迷、恐惧、绝望、歧视、愤怒和无知的侵扰,获得当下自由、安全、快乐。
  作者简介:
  一行禅师(ThichNhatHanh)当今世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佛法心灵导师,1926年出生,是越南禅师、诗人、学者、和平倡导者。1967年被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的著作超过一百本,都是教导人们在生活中实践佛法,主要代表作有《你可以不生气》、《佛陀之心》、《活得安详》、《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迹》、《与生命相约》等。现居法国南部“梅村”禅修道场,经常往来世界各地,带领正念生活艺术的闭关禅修。
  目录:
  序言改变心的现状
真正的力量只有在心智清晰和心灵宁静时才会到来;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我们将会沦为恐惧、情绪和欲望支配的奴隶,听任其摆布,施展不了任何力量。
前言当下快乐的力量
要将快乐带给他人,自己必须先要有快乐。因此,我们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只有当我们身心稳健时,我们才能表现最佳,照顾好所爱的人。
第一章真正的力量
若没有爱,不管多么有钱或有权,照样不会快乐。只有和其他人、其他生命接触,才会快乐。如果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会孤单一辈子,既没有人关心自己,也不去关心他人。爱才是快乐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善用力量
缺乏慈悲、关爱和宽恕的人,会遭受很多痛苦。宽恕他人、接纳他人,就会感到轻松自在,还能与其他人相处得好。没有慈悲,只会落得孤苦伶仃。慈悲是快乐的基础。
第三章正念修习
正念的奇迹就是让我们完全活在当下,这种正念的生活是治疗和转化自己的基础,也是营造家庭、工作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修习正念,可以了解到安乐在当下无处不在。
第四章获得力量
力量唯独只在增进自己和他人的快乐时才有好处。活得安乐是人生头等大事,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受苦,不断地追逐着渴望,向过去或未来寻求快乐。
第五章快乐密码
哪里有形式、有认识,哪里就有妄想。我们根据事物的表象、外在形式做决定时必须谨小慎微。要获得快乐、证悟和慈悲,就必须自由自在,不受自己观念的愚弄。序言改变心的现状
  真正的力量只有在心智清晰和心灵宁静时才会到来;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我们将会沦为恐惧、情绪和欲望支配的奴隶,听任其摆布,施展不了任何力量。前言当下快乐的力量
  要将快乐带给他人,自己必须先要有快乐。因此,我们先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只有当我们身心稳健时,我们才能表现最佳,照顾好所爱的人。第一章真正的力量
  若没有爱,不管多么有钱或有权,照样不会快乐。只有和其他人、其他生命接触,才会快乐。如果困在自己的世界里,就会孤单一辈子,既没有人关心自己,也不去关心他人。爱才是快乐的关键因素。第二章善用力量
  缺乏慈悲、关爱和宽恕的人,会遭受很多痛苦。宽恕他人、接纳他人,就会感到轻松自在,还能与其他人相处得好。没有慈悲,只会落得孤苦伶仃。慈悲是快乐的基础。第三章正念修习
  正念的奇迹就是让我们完全活在当下,这种正念的生活是治疗和转化自己的基础,也是营造家庭、工作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修习正念,可以了解到安乐在当下无处不在。第四章获得力量
  力量唯独只在增进自己和他人的快乐时才有好处。活得安乐是人生头等大事,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受苦,不断地追逐着渴望,向过去或未来寻求快乐。第五章快乐密码
  哪里有形式、有认识,哪里就有妄想。我们根据事物的表象、外在形式做决定时必须谨小慎微。要获得快乐、证悟和慈悲,就必须自由自在,不受自己观念的愚弄。第六章无尽的爱
  爱和禅修并无不同,好好对待爱,就能让爱化为心灵的力量。我们所做的就是把有限的爱转化成真正的爱、无限的爱,让我们和别人都获得慈悲、转化和疗愈。第七章专注家庭与工作
  若心中充满理解与慈悲,工作时就会活力十足,积极进取,而所创造的作品也会传达出觉醒之心。如果能回归当下,以正念、专注、观照的方式生活,无须担心未来,就能拥有宁静。第八章关注工作以外的因素
  关注工作以外的因素,才能把工作做好。你的安康,微笑、休息、呼吸以及照顾家庭的能力,都是工作以外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对于你的事业发展却很重要。第九章共同觉醒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觉醒的工作,帮助社会启蒙觉醒。觉醒就是每个人的任务,只要利用良好的方法,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共同觉醒,而共同觉醒正是所有改变的基础。附录一禅修练习
  情绪来临,短暂停留,然后离去,就像暴风雨一样。如果知道这点,就不用害怕情绪。无须对抗情绪,只要让正念的能量拥抱情绪,情绪自然就会减弱,回到意识深层。附录二工作与娱乐
  伊方·乔伊纳德在《让员工去冲浪》一书中,探讨佛教与正念如何提升他公司的业务。他写道:“结果,我发现禅学应用的最
  佳地方就是商业界。”
  一行禅师在字里行间弘扬佛陀慈悲的精神-《西藏生死书》作者甲仁波切
  一行禅师的教导是一剂至关重要的解药---阿诺德﹒卡特勒(Arnoldkotler)第一章真正的力量
  弗雷德里克离不开工作
     按传统标准来说,弗雷德里克是个有实力的男人。他是公司经理,待遇丰厚,对自己的崇高理想引以为傲。然而,他却无法真正关注自己、妻子克劳迪娅,以及两个幼小的儿子。总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做得更多、好中求好,以及关注未来。有一次,他的小儿子笑着向他走来,给他看自己画的一幅画,弗雷德里克被工作上的事搞得焦头烂额,以致真的没有把儿子视做心肝宝贝和人生的奇迹。他下班回到家,拥抱克劳迪娅,都心不在焉。他尝试过几次,可就是无法专注拥抱。克劳迪娅和孩子们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起初,克劳迪娅完全支持弗雷德里克的事业。她对做他的妻子很自豪,而且还乐于置办家庭宴会和其他社交活动。她像他一样认为,只要出人头地,赚很多钱,住很大的房子,就可以过得很快乐。克劳迪娅聆听丈夫诉说,理解他的困境和难处。有时候他们聊到深夜,聊的都是他的忧苦。只要他们在一起,关注的不是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快乐以及孩子的快乐,而是公司的事、他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和麻烦,以及他的恐惧和不安。
     克劳迪娅倾尽心力支持丈夫,但由于丈夫压力不断和对家庭分心,最终使得她身心疲惫、无法忍受。他连照看自己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照看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内心特别想和他们在一起,却又想到自己花不起这个时间。他没有时间好好呼吸,欣赏月色,以及享受漫步的乐趣。人们估计弗雷德里克是公司的老板,但真正的老板却是他内心那股出人头地的欲望,这种欲望迫使着他以百分之百的时间和专注的精神努力工作。
  孤苦的克劳迪娅
     克劳迪娅孤苦伶仃,她的丈夫对她存在与否真的没有注意过。她照看孩子,忙于家务,志愿去做慈善工作,花时间和朋友相处。她选修研究生课程,然后去做心理治疗师。虽然她做这些填补了内心的空虚,但是婚姻中却缺失丈夫的关爱和支持。她的两个儿子对父亲经常不在家也感到不理解。他们想念他.经常要他来陪一下自己。……





上一本:论语讲义 下一本:人类性幻想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心力:快乐、自由与爱的源泉的作者是一行禅师,贤祥,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