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霍布斯


作者:马歇尔米斯纳,于涛     整理日期:2014-02-24 11:43:45

本书首先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概述式地描写,帮助读者对其进行系统的认识,然后选择性地着重从“战争”、“和平”、“宗教”和“唯物主义”等方面对其思想进行详细论述,帮助读者既对霍布斯的思想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又能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作者简介:
  于涛,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编辑部主任,山东大学博士毕业。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走进曹操》。
  
  目录:
  1导论
作家霍布斯
霍布斯思想概览
2战争
解决问题的方法
霍布斯的科学方法:理智之路
普通经验之路———霍布斯的审慎之法
两种方法问题
情绪
权势
宗教
综合
3和平
解决之道———创造一个君主
基本概念1导论
作家霍布斯
霍布斯思想概览
2战争
解决问题的方法
霍布斯的科学方法:理智之路
普通经验之路———霍布斯的审慎之法
两种方法问题
情绪
权势
宗教
综合
3和平
解决之道———创造一个君主
基本概念
获得和平之路
古典缺陷———霍布斯的愚夫
不同类型的君主———为什么君主政体是最好的?
4宗教
宗教重要吗?
霍布斯是无神论者?
为什么《利维坦》用如此大的篇幅探讨基督教?
霍布斯对《圣经》的解释
霍布斯真的相信这一点吗?
世俗权威高于宗教权威
霍布斯:第一位世俗的人道主义者
5唯物主义面面观
两次论战
自由意志
霍布斯和笛卡尔
霍布斯的唯物主义
参考书目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
  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张晓林
  中国政法大学:宫睿
  中国传媒大学:李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杨富斌、胡自信、李中泽
  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中民
  河北师范大学:李素霞、王军
  中国社科院:马寅卯、陈志刚、周伟驰
  名师推荐语: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既简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绍介了他们的最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和命题,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生发新的思想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世人如欲快捷地了解最重要的一些西方哲学家们,这套《最伟大的[西方]思想家》丛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作者们都是有关方面的学者,在不长的篇幅中明晓地勾勒出一位位哲学家的人生和思想,让不具备专业基础的有心读者也能得其要旨,赢得一个可继续探究的起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中西不得不遭遇、磨擦和交融的时代。如欲有深度地理解和转化我们自己祖先的哲理,必须对那些属于“他者”的哲学世界有切当理解。希望这套丛书在新的中西交汇中起到某种作用。
  ——张祥龙(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一千年后人类如果还在,他们的活法照样离不开《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绍介的那些哲人理念的形塑效应。这或许也就是你应当通过这套丛书走进这些哲人的理念世界的最重要理由。
  ——刘清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导)
  每一个思想体系就如一个精神殿堂。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想领略和欣赏其中的奥妙和美丽,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这位引导者需要给初学者既展示出其整体面貌又不浮光掠影。大部头的学术专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思想史著作的章节因其篇幅限制显得过于简略。《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的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深入浅出,用十万字左右的篇幅,向读者勾勒出了每位思想家的精神概貌,引人入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研究人员,阅读这些系列丛书,都会感到获益匪浅。
  ——郝长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集著名思想家生平、著作、思想为一体,生平评介客观公允、著作解读全面经典、思想介绍深入浅出。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精品力作。普通读者不觉其晦涩,专业研究者不觉其肤浅。是人类最伟大思想家的全景图谱。
  ——袁银传(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仿佛是一个思想导游,通过一部部深入浅出的“小书”,引领读者走进那些曾经影响世界的“大思想”,与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师们展开一场场别开生面、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李超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说它是小书,只是就装帧的体量而言,至于它在学术深度上,就决非小书。总之,套用《论语》上的一句话:(此书)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容易看得懂的语言了解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一扫传统思想家传记晦涩冗长的毛病,而以简明、清晰、直接、具体的文风吸引人,是化繁为简、化厚为薄的最佳例子。 
  ——周伟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霍布斯的唯物主义
  霍布斯与笛卡尔的论战,令人兴味索然。但它却勾陈出关于霍布斯思想中的一个最为基础的问题,为什么他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支撑着霍布斯在决定论上的信心,也构建了霍布斯无神论的基础。唯物主义还在霍布斯关于人类本性观点的完善、战争起因以及获得和平的要素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显然,唯物主义是霍布斯的根本信仰之一,但又是什么指引霍布斯去信仰它的呢?这只是一种假想,还是建立在更为基本的信仰和原因的基础之上的呢?
  有趣的是,当唯物主义成为霍布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的时候,霍布斯也没有对他为什么相信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做出一个明确的表述。只有一些蛛丝马迹和简短的评论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去寻求原因。我们可以对霍布斯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说明表述困惑,这可能是霍布斯担心唯物主义会被视为无神论的缘故?的确,霍布斯经常存有这样的忧虑,但是这不能用来解释他为什么从来都没有说过:“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的原因。”毕竟,他不会为承认自己是一名唯物主义者而感到羞涩,但是这还是不能解释因此会给他带来的麻烦。就此问题,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地方。不过,从霍布斯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三个有内在关系的方面,似可证实霍布斯对唯物主义的信仰。
  1)概念方面——语言的结构
  霍布斯认为由名词所组成的语言可以通过组合,形成陈述。当我们使用语言的时候,我们要不断地进行组合,这就很容易掉入到一种陷阱中,即按照一种陈述,来组合名词,而恰恰是它们彼此之间又存有抵触的地方。毕竟,名词只是一种标记或是符号,把一个名词写下来,接着再写另外一个名词,结果看上去就是一个适当的陈述,这同样发生在我们的思想中。我们想到一个名词,并与另一个名词相连接,于是我们就相信我们有着一个连贯的思想。但是表面现象很容易骗人,我们有必要做一些分析,来揭示我们认为是合理的陈述实际上是混乱和语无伦次的。
  例如,一个人写下这样的话:“四边形是圆的。”看上去它没有什么语病,但转念一想,就会发现它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名词“四边形”不能同名词“圆”相结合。此名词所要表达的意思确实存有与彼名词相矛盾的地方。“实体是无形体的”,这句话经常被许多哲学家和宗教印刷品所引用,但是霍布斯看来,它存在着与“四边形是圆的”同样的问题。来分析一下它的矛盾之处。这句话的关键名词是“实体”,它的意思是可以得到检验的。霍布斯说,作为实体的组成部分之一的“身体”是一个不必做进一步分析的名词,那么,“实体是无形体的”就等同于“身体不是身体”,很明显这句话是矛盾的,不一致的。从而证明了无形体的实体是无意义的。
  基于此,还有许多问题可以提出来,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实体必须要有一个称谓,叫做身体呢?这只是霍布斯的主张,或是对其主张的支持吗?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下一个方面,我们怎样给物体命名。
  2)语言的获得——语言和知觉
  因为霍布斯认为语言是包括名词在内,所以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怎样给物体命名。霍布斯说,所有名词都是知觉过程的结果。我们形成不同的知觉,在一个事件序列的作用下最终产生了一个内在之物,霍布斯称之为幻象。例如,由牛身上反射回的光线,作用于我的眼睛,影响到我的神经和大脑,最后的结果就是形成我内在的一种形象,它确实是一种物体,尽管有些模糊。从其他牛身上反射回的光线作用于我们的眼睛,形成同样的形象,于是我就称这些形象为“牛”,这为记忆和交谈提供了便利。
  霍布斯对此的描述是一种奇想,也带出了许多问题,主要的一点是:每一名词是一种知觉的产物,每一知觉是由某外在之物影响的结果。“实体”是一个名词,因此,它只能用来命名有着某些知觉基础的事物,也就是霍布斯所说的,“实体”是有形物体的称谓。这一点表明命名无形体的事物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形体的实体”这一观念无意义的原因所在。
  对语言的获得,霍布斯的论述还比较粗糙,这就引起了下面的异议。就像霍布斯所声称的那样,即便名词是知觉的标记,那么为什么所有的知觉必须是外在有形物体作用的结果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独立地产生幻象?毕竟,我们是可以在梦中做到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形象,然后去命名它们?为什么这些名词不能有一个是“无形体的实体”?
  
  
  





上一本:贝克莱 下一本:罗蒂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霍布斯的作者是马歇尔米斯纳,于涛,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