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伊壁鸠鲁


作者:诺尔曼李莱佳德,王利     整理日期:2014-02-24 11:42:51

本书主要按照不同的内容,以“自然”、“知识、灵魂和自由”、“快乐”、“欲望的种类”、“审慎与幸福”、“友谊与正义”和“治疗哲学“等为主题,介绍伊壁鸠鲁的思想,并在最后介绍了伊壁鸠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
  译者王利,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
  
  目录:
  导论
1自然
物体?原子和空间
派生的诸存在
原子的各种运动和偏离
原子中的最小者
诸神
2知识?灵魂和自由
感觉和伊壁鸠鲁派
伊壁鸠鲁派的问题
预先图式
确认,否认和一贯性
机械论和目的论的解释
灵魂
自由意志和偏离导论
1自然
物体?原子和空间
派生的诸存在
原子的各种运动和偏离
原子中的最小者
诸神
2知识?灵魂和自由
感觉和伊壁鸠鲁派
伊壁鸠鲁派的问题
预先图式
确认,否认和一贯性
机械论和目的论的解释
灵魂
自由意志和偏离
3快乐
快乐和痛苦
心理的和规范的享乐主义
起源论证和享乐主义
与“起源论证”有关的问题
快乐和痛苦的种类
4欲望的种类
天生的欲望
空洞的欲望
自然欲望和幸福
结论
5审慎与幸福
亚里士多德VS.伊壁鸠鲁论审慎
伊壁鸠鲁的工具理性
避免精神痛苦
对死亡的恐惧
关于恐惧死亡的对话
一些结论
6友谊与正义
友谊和快乐
伊壁鸠鲁的快乐观念和友谊观念
享乐主义的困境
友谊和脆弱
正义和相互有利
伊壁鸠鲁和金指环
7治疗哲学
伊壁鸠鲁式的性疗法
融合与施虐
灵魂的药
爱的另一面
爱?友谊和精神安宁:伊壁鸠鲁疗法的内在张力
8伊壁鸠鲁的遗产
对伊壁鸠鲁思想内在张力的概述
文艺复兴中的伊壁鸠鲁派
激进的启蒙主义
19世纪
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
克尔恺廓尔的“A”:一个纯粹的伊壁鸠鲁方案
结论
缩略语
参考书目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
  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张晓林
  中国政法大学:宫睿
  中国传媒大学:李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杨富斌、胡自信、李中泽
  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中民
  河北师范大学:李素霞、王军
  中国社科院:马寅卯、陈志刚、周伟驰
  名师推荐语: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既简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绍介了他们的最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和命题,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生发新的思想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世人如欲快捷地了解最重要的一些西方哲学家们,这套《最伟大的[西方]思想家》丛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作者们都是有关方面的学者,在不长的篇幅中明晓地勾勒出一位位哲学家的人生和思想,让不具备专业基础的有心读者也能得其要旨,赢得一个可继续探究的起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中西不得不遭遇、磨擦和交融的时代。如欲有深度地理解和转化我们自己祖先的哲理,必须对那些属于“他者”的哲学世界有切当理解。希望这套丛书在新的中西交汇中起到某种作用。
  ——张祥龙(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一千年后人类如果还在,他们的活法照样离不开《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绍介的那些哲人理念的形塑效应。这或许也就是你应当通过这套丛书走进这些哲人的理念世界的最重要理由。
  ——刘清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导)
  每一个思想体系就如一个精神殿堂。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想领略和欣赏其中的奥妙和美丽,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这位引导者需要给初学者既展示出其整体面貌又不浮光掠影。大部头的学术专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思想史著作的章节因其篇幅限制显得过于简略。《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的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深入浅出,用十万字左右的篇幅,向读者勾勒出了每位思想家的精神概貌,引人入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研究人员,阅读这些系列丛书,都会感到获益匪浅。
  ——郝长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集著名思想家生平、著作、思想为一体,生平评介客观公允、著作解读全面经典、思想介绍深入浅出。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精品力作。普通读者不觉其晦涩,专业研究者不觉其肤浅。是人类最伟大思想家的全景图谱。
  ——袁银传(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仿佛是一个思想导游,通过一部部深入浅出的“小书”,引领读者走进那些曾经影响世界的“大思想”,与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师们展开一场场别开生面、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李超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说它是小书,只是就装帧的体量而言,至于它在学术深度上,就决非小书。总之,套用《论语》上的一句话:(此书)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容易看得懂的语言了解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一扫传统思想家传记晦涩冗长的毛病,而以简明、清晰、直接、具体的文风吸引人,是化繁为简、化厚为薄的最佳例子。 
  ——周伟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快乐和痛苦
  “我们把快乐看成本源的原则和幸福生活的目标。因为我们认为快乐是首要的和适宜的善,由此可以继续一切选择和避免,我们可以返回作为感觉标准的快乐,由此判断一切善”。(LM,128?132)
  从文本里拿出来看,这个论断听上去像是直接的享乐主义,一般的快乐比如享受美食、娱乐、性等,以及其他更高类型的快乐,都是而且也应该是我们所有行动的目标,我们在实际的快乐感觉和感知上根据每一个行动促进快乐的程度来判断或应当以此来判断行动的善。但是,关于伊壁鸠鲁的观点没有任何直截了当的论述。
  就在刚刚引用的前几行,伊壁鸠鲁谈到我们进行各种行动都是为了避免“不幸和惊骇”。在这种语境下似乎所有行动的目标不是某种积极的感觉状态,而是干扰的不存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讨论曾直接谈到这一点。一般知识的原则性目的是从灵魂中消除扰乱。扰乱可能不是一个足够贴切的词。忧伤、惊骇、恐怖可能更加精确。我们恐惧诸神,因为它们可以现在或死后对我们施以惩罚。我们恐惧雷鸣、闪电和其他现象,因为我们对它们没有自然的解释,而想象成诸神愤怒的表达。我们恐惧占星术报告,那些报告建立在对星座现象的伪科学研究上,其中恒星和行星本身是神圣的,或它们会表示出我们无法逃脱的非人格化的命运。我们怕死,是因为我们不正确地设想灵魂。幸福生活的目标是“身体健康和精神安宁”(LM,128),也就是这些忧伤和恐惧都不存在的状态。精神安宁所需要的恰恰是对灵魂和死亡本性、对诸神本性,以及天体现象的正确知识。
  一开始看上去“快乐”像仅仅指痛苦不存在。“快乐本质的界限是消除所有痛苦的东西。一旦快乐出现,或只要快乐出现,就没有痛苦和忧愁”(PD,III)。“积极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的作品中称作“动态”快乐),快乐感觉,在本节不会过多提及,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被排除或不存在。
  心理的和规范的享乐主义
  很清楚,在这里,伊壁鸠鲁宣称的关于“我们”的那些快乐似乎对一般人而言不太正确。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好生活、幸福的生活至少包括一些积极的快乐,即使我们并不认为这就是全部。比如,亚里士多德否认好生活是在积极意义上追求快乐的生活,但他却明确肯定,朝向快乐的欲望激发着人们,而且这种快乐是好生活的一部分,并从属于好生活。
  当然,存在很多种积极的快乐,从普通的身体快乐如对美食的享受,到很难描述和界定的快乐,如欣赏莫扎特的优雅的快乐,或另一个非常不同的例子,人们会经历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帮助的快乐等。这些都是积极的快乐,而且很明显,大多数人都受到朝向这些快乐的欲望的激发。
  而当伊壁鸠鲁说,我们进行所有行动都是为了避免“忧伤和恐惧”时他不是指我们大家。证据表明,他更是在说伊壁鸠鲁派。他在提倡规范的享乐主义,即我们应该把快乐理解成特殊的伊壁鸠鲁意义上的“我们”的目标。他并未断言心理自我论的真理,即,所有人都在实际上从一种单纯的动机出发:对快乐的欲望。
  规范享乐主义是伊壁鸠鲁的立场,能够证明这一点的论据是丰富的。本章开始所引用的当然来自他写给一个学生的信笺。如果我们把所引用的看作是事情本身或关于人类动机和心理的实证描述,那么与“伊壁鸠鲁致麦努塞斯的信”和其他很多地方的论述将无法吻合。
  比方说,亚里士多德和其他人都认为行为的高贵和良好能够激发有教养的人去行动。似乎伊壁鸠鲁反对那些实际上根据这种动机来行动的人。“当没有提供任何快乐时,我鄙斥美好和那些完全敬仰美好的人”(Frag,79,Bailey)。这一论述意味着,事实上一些人是以对美好的崇敬而不是快乐为动机去行动,但除非对美好的崇敬同时产生快乐,否则就没有意义。
  可是,“所有选择和避免”的论述都受到作为首要原则的快乐的激发和促进,这一论述被看成事实的、而不是应当的论述。在伊壁鸠鲁著作中有一些观点和主张,似乎是在支持这一论述。
  
  





上一本:哲学大纲 下一本:经验与自然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伊壁鸠鲁的作者是诺尔曼李莱佳德,王利,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