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读者的人文关怀


作者:彭长城     整理日期:2014-02-24 11:42:39

《<读者>的人文关怀》主要内容包括:影响深远的西方人文传统、源远流长的中国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以人为本、人性立场:关注人性,尊重人性、文明立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时代立场:以人为本,社会进步等。
  作者简介:
  彭长城,1953年12月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河南罗山。毕业予兰州大学历史系。1982年元周起,历任《读者》杂志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现任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读者》编委会主任。参与《读者》从月发行量10余万册到1000万册的办刊历程,是《读者》办刊思想的奠定者和《读者》品牌的打造者之一。著有《让(读者)御风而行》等。曾获韬奋出版奖,被评为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新中国60年西名优秀出版人物,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引言一本杂志引发的现象
第一章历久弥新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不同语境下的“人文”释义
一、影响深远的西方人文传统
二、源远流长的中国人文精神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以人为本
第二节《读者》人文关怀的基本立场
一、人性立场:关注人性,尊重人性
二、文明立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时代立场:以人为本,社会进步
第三节《读者》人文关怀的提出
一、1981-1984年:播下知识和人性的种子
二、1985-1989年:增加弘扬中华文明和爱国主义的内容
三、1990-1999年:关注时代、社会和文化
四、2000年至今:人文关怀思想成熟引言 一本杂志引发的现象
  第一章 历久弥新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不同语境下的“人文”释义
  一、影响深远的西方人文传统
  二、源远流长的中国人文精神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维度的以人为本
  第二节 《读者》人文关怀的基本立场
  一、人性立场:关注人性,尊重人性
  二、文明立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三、时代立场:以人为本,社会进步
  第三节 《读者》人文关怀的提出
  一、1981-1984年:播下知识和人性的种子
  二、1985-1989年:增加弘扬中华文明和爱国主义的内容
  三、1990-1999年:关注时代、社会和文化
  四、2000年至今:人文关怀思想成熟
  本章小结人文关怀:《读者》的光荣和梦想
  第二章 文化的关怀
  第一节 丰富的文化内容
  一、哲学:多元的才是稳定的
  二、文学:优秀作品照亮人生
  三、心理学:更科学地认识自我和他人
  四、教育学:帮助教育者成长
  五、历史学:让人们更科学地把握规律
  (一)传播方式浅显易懂,照顾大众阅读能力
  (二)追求历史事件和人物真相
  (三)采撷历史趣闻轶事
  六、经济管理学:拥有全局又兼具微观的视角
  第二节 开放的文化架构
  一、亲炙文化而非宗教
  (一)传播宗教文化、历史和文学
  (二)呈现宗教文化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
  (一)儒家文化融人了《读者》的血液
  (二)道家提供了看似超然的精神和智慧来源
  (三)佛性让《读者》充满智慧和禅味
  (四)西方文明开阔了现代的视野
  ……
  第三章 情感的关怀
  第四章 成长的关怀
  第五章 对社会发展的关怀
  第六章 《读者》的当代价值和未来走向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影响教育的三大本源问题。所谓本源,就是指影响教育质量和科学水平的根本原因。
  《读者》介绍了大量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校也许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学实践,但总体来看,又具有基本相同的内容和目的指向:就是重视教育,重视道德培养,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人的个性,倡导开放式教育,提倡生态和谐教育理念,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我们不需要天才》①介绍了瑞典的教育理念——与其培养一个天才,不如没有一个人掉队,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重视历史和哲学的德国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的“善良教育”》②介绍了这方面的实践,包括爱护动物、同情弱者、唾弃暴力等。日本的挫折教育世界闻名,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澳大利亚的“穷”教育。澳大利亚的人民生活富裕,但他们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比如让孩子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比如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常带孩子去海边冲浪,即使呛水或者跌倒也视而不见。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犬亏③。
  《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④讲述了美国教育更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由和创造精神。《美国少年的精彩16秒》⑤介绍了生命教育:让学生关注死亡、体悟人生、珍惜生命,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均衡发展的人。他们把生命教育渗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个性化教育和挫折教育之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以健康教育为例,美国有36个州将健康教育规定为必修课,按幼儿园和低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4个阶段将其内容细化,并确定了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其中,幼儿园健康教育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区健康3个方面;小学健康教育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和感情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营养、药品的使用和滥用、意外事故的预防和安全、社区健康、环境健康、家庭生活健康9个方面。《日本的小学毕业式》①则是作者参加儿子毕业典礼的情况,六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没有三好学生,没有优秀干部,没有第一名,没有最后一名,没有打仗,没有哭泣,更没有找家长。当作者回到家后,打开从学校领到的礼物袋,里面是一部袖珍电子日英翻译器、一盘CD和一本厚厚的精装通讯影集。翻开影集,里面有作者儿子一年级时掉门牙后外出野游的照片,有孩子们制作的工艺品的照片,有写过的作文集,有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照片、通讯地址及48位毕业生合写在一张纸上的“未来的梦”,记下的都是六年中生活成长的足迹。同时还夹有一个小信封,里面装有毕业准备费中没有用完剩下的7000日元。望着这一切,作者对儿子说:“这是用钱买不到的小学纪念,是幸福感人的童年写照。”
  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完美的。有人认为,德国教育并不关心塑造意志品质、灌输道德观念。《德国人:永远背着哲学家的包袱》②指出,德国教育体制非常关注各种资格证书,“要用各种证书把你武装起来,以便将来在社会上赢得尊敬与晋升机会”。德国教育体系的问题也一度成为欧洲的讨论热点,《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德国教师的质与量可能是症结所在。德国的学生和老师的比例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一向偏高,教师短缺,教师年龄偏大,加上1/3的老师感到职业倦怠,都可能影响教育品质。而德国学生早上8点上课,下午2点就放学,如今也备受质疑③。
  ……





上一本:国学旨归:千古易人 下一本:文明大趋势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读者的人文关怀的作者是彭长城,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