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无量寿经佛教十三经


作者:陈林注     整理日期:2014-02-16 10:57:57

《无量寿经》是根据“十方净土”的思想建立起来的净土类经典,也是净土宗所依据的“三经”之一。经中主要叙述过去世法藏菩萨历劫修行成无量寿佛的经过,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净土信仰自宋之后就成为与禅并驾齐驱的两大佛教思潮之一,到近现代更出现“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景象,故《无量寿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影响至为广泛和深远。
  作者简介:
  本套丛书主编赖永海先生在佛教界素有“北方(方立天)南赖(赖永海)”之称,为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是“赖家军”的“领军人物”,在中国佛教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目录: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佛莲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菩萨往生第四十二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受菩提记第四十四
独留此经第四十五
勤修坚持第四十六
福慧始闻第四十七
闻经获益第四十八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典籍浩瀚,博大精深,即便是专业研究者,用其一生的精力,恐也难阅尽所有经典。加之,佛典有经律论、大小乘之分,每部佛经又有节译、别译等多种版本,因此,大藏经中所收录的典籍,也不是每一部佛典、每一种译本都非读不可。因此之故,古法会圣众第一
佛经分章序品的一般体例,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即所谓“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相当于一部佛经的引言,主述该经之由来、因缘;“正宗分”为全经主体部分,主述全经宗旨;“流通分”则为全经总结,主述受持本经的利益,并由此劝众广为流传,使之流通久远。“序分”又可分为“通序”和“别序”两类,“通序”又称“证信序”,为一切佛经所共通,有固定的格式;而“别序”则作为“通序”转入“正宗分”的过渡,点明该经所出的特殊因缘,又称“发起序”。
这一品经文,属于全经“序分”中的“通序”部分,如大多佛经一样,也采用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大众俱”的固定格式,本经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阉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其中,用以论证佛经确凿无疑的六个要素(“六成就”)无一遗漏,即“如是”为“信成就”,指佛经内容皆为佛所亲言,如实不虚,此为阿难之信;“我闻”为“闻成就”,指阿难亲耳所闻,绝非辗转传闻;“一时”为“时成就”,指佛说该经的时间;“佛”为“主成就”,指说法者确定为佛;“在王舍城耆阁崛山中”为“处成就”,指说法的处所;“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为“众成就”,指听法的大众。“一切大圣。神通已达”以下则是进一步说明当时亲自参加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大会的听众殊胜。
……





上一本:图解心经 下一本:灵性炼金术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无量寿经佛教十三经的作者是陈林注,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