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古都洛阳与河洛文化研究


作者:徐金星     整理日期:2022-09-17 02:21:03


  2009年10月,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政协河南省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50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180余篇。
  研讨会就多项议题达成了共识,会议*后发表的《纪要》指出:以炎黄二帝为代表的中华人文始祖,大都出自或主要活动于以河洛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可以说,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在河洛故土”;“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文化、母文化和主流文化”。她不仅在地望上居于中国诸区域文化的中心位置,而且在整个中华文明的文明体系中,也处于核心地位,对其周边的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等产生过强烈影响,“河洛文化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祖根文化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认同”。就是说,研讨会的结论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的血脉之根、文脉之根,均在洛阳以及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这无疑是具有全民族、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意义的重要结论。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多年来,围绕古代历史与文化,主要是洛阳以及河洛地区的古代历史与文化,曾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撰写了一些文章。
  《古都洛阳与河洛文化研究》收入的文章,绝大多数是先后发表在正式出版的有关期刊或有关文集中的原文(文末标明有正式发表时间),本次收录只作了个别文字修订,删去了部分文章的注释。





上一本:折子戏研究 下一本:勤为大家乐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古都洛阳与河洛文化研究的作者是徐金星,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