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各打五十大板


作者:陈歆耕     整理日期:2014-07-12 11:13:07

这是作者继《快语集》、《谁是“谋杀”文学的“元凶”》后的第三部文化随笔集。文章大多曾刊登在诸多权威、专业报刊。其文风格仍然延续了前两部的特色,敏锐鲜活,幽默诙谐,直陈时弊,快人快语,痛快淋漓,被誉为难得的文坛诤言。
  作者简介:
  陈歆耕,文学报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著有中篇小说集《孤岛》、中短篇报告文学集《青春驿站》、《海水下的冰山》,长篇报告文学《点击未来战争》、《赤色悲剧》、《废墟上的觉醒》、《小偷回忆录》,文化随笔集《快语集》、《谁是“谋杀”文学的“元凶”》等,这是作者的第三部文化随笔集。
  目录:
  文坛呓语
  “偏见”与“偏见”的撞击2
  李白当过“诗丐”吗?6
  “毁”人不倦的文学批评巨星9
  请遏止“经典化”的冲动12
  “老虎吃天”,从何下口?15
  请拿起你的“手术刀”18
  “招募”与“招安”22
  当代作家的“语病”25
  乱弹“文学奖”27
  要不得的“面子”30
  从赵长天最后一条微博说开去33
  被网络资本“压迫”的文学36
  报告文学的“陷阱”39
  尴尬的书评41文坛呓语“偏见”与“偏见”的撞击2李白当过“诗丐”吗?6“毁”人不倦的文学批评巨星9请遏止“经典化”的冲动12“老虎吃天”,从何下口?15请拿起你的“手术刀”18“招募”与“招安”22当代作家的“语病”25乱弹“文学奖”27要不得的“面子”30从赵长天最后一条微博说开去33被网络资本“压迫”的文学36报告文学的“陷阱”39尴尬的书评41对《牛鬼蛇神》的困惑……44“砸钱”?“搂钱”?47作家的自省意识50“指鹿为马”及其他53岂可“不了了之”?57小说不是“实用指南”60“后花园”的作家心态63作家的“一声叹息”66高晓声与恐龙园69从《孙子兵法》想到莫言获奖72“泡沫书评家”的破灭75中外作家收入“落差”浮想……78谁让你是“名家”呢82想起巴尔加斯·略萨的一段话85“老鼠”爱上“大米”87“拳头”该砸向何方?90如何让“法官”成为“批评家”?93中国导演的“无米之炊”96“恶搞”鲁迅帮不了韩寒的忙99了不起的90后女孩101《少年派》的精神性追求104文学的品味与趣味107“胡吹乱捧”病因考辨110从赵树理到葛水平113欢迎被“咬”:能否推而广之?117各打五十大板120关于报告文学写作的几个“关键词”126“知道”分子,让我把你摇醒131寻觅伟大诗人的身影135你在给谁写信呢?139为什么我们总眼含泪水143让文学照亮未来146癸巳年末谈阅读149当代文学的“鲁郭茅巴老曹”在哪里?152枕边书语“无聊之人”写“无聊之书”164释放文学“正能量”167劝君不要轻易写《自传》170一本书与一听黄豆173你能打断多少条“腿”?176“政治寓言”小说的思想含量178《香火》的“轻”与“重”181重新解读高尔基185重读鲁迅七论“文人相轻”188夜读龚自珍《病梅馆记》梦语……191“废墟”上的花朵194重读峻青《黎明的河边》198在庸常生活中发现提升的力量201难以下咽的《芬尼根……》206时代船头的瞭望者209浮光碎语周庄,为何总在梦中遇见你?214“慈善家部落”随想……217“锺书阁”印象记222写在湖畔的诗行225壶思228花开之境232到草原上去“疯一疯”236深呼吸240我愿跪拜去“朝圣”244跋:一堆碎片249“毁”人不倦的文学批评巨星如果在当下中国文坛,有哪位批评家被人称之为“毁人不倦”的家伙,会招来什么样的后果呢?我能想象得到的是:大概被他批评过的作家,轻则在公众场合相遇时会向他翻白眼,重则在背后吐唾沫,当然也可能把他告到法庭上去。也曾有过拳脚相加的个别案例。鉴于中国特殊的体制机制,被批评者也可能将他“居心不良”的批评行为告到主管部门去。其次,他的“毁”人行为,也可能招致同行的鄙视和疏离,害怕与其为伍;同时,这样的批评家如果没有“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甘于孤独的精神和胆魄,大概偶尔“毁人”一两次,也就赶紧“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与作家和批评家同行共谱“和谐”曲了。因此,恕我直言,“毁人不倦”的批评家,在当下中国文坛恐怕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因为这太有悖于中国人做人的常理常情了。我们这里通常描述批评家和作家的关系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既是“战友”,岂可“毁人”还“不倦”?也因此,当我看到某篇文章介绍德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批评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其一生批评的座右铭是:“能够毁掉作家的人,才能做批评家”时,脑门就“轰”的一声:惊诧、意外、震动!更过分的是,拉氏还认为,批评家的一项天职,是给作家“颁发死亡证书”。拉尼茨基既然以“毁人不倦”为座右铭,那么他的一生究竟“毁”掉了多少作家呢?未见更多资料介绍,我想找他的批评著作来读,目前也找不到汉译本。从网上只购得两本中国学者写的传记。他自己写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也已经早就脱销。从不多的介绍文字可以了解到,拉氏的批评文字确实犀利、及物、毫无顾忌。同为批评家的约翰姆·凯泽称他是“最令人生畏,最引人注目,所以也最招人恨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批评作家瓦尔泽小说《爱的彼岸》时,直言这本书尚在“文学的彼岸”,“为他好,同时也为了我们自己,希望这本书尽早被人遗忘”;他在评论格拉斯的《说来话长》时,刚说完某个段落写得尚好后,就不无刻薄地讥刺“这本781页的书,就这5页拿得出手”。格拉斯何许人也?199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啊。在格拉斯获得诺奖时,拉尼茨基在表示祝贺后说:“即使这个奖对格拉斯是合适的,我们也不应该隐瞒,他主要是以早期的作品和一些中期的作品获得该奖的。他最近的几本书,让我和更多的人失望。”因为“毁”人不倦,拉尼茨基招来被批评者的厌恨是必然的。他在给作家“颁发死亡证书”,也有作家希望早日参加他的“葬礼”。有一位作家,在对他的批评厌恨至极后,居然以他为原型写了一部小说《批评家之死》来诅咒他。此事在德国学界和读者中曾引发轩然大波。





上一本:各活各的 下一本:伪爱情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各打五十大板的作者是陈歆耕,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