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读曲通识


作者:陈煜     整理日期:2014-05-02 09:52:34

《读曲通识》是文学通识系列之一,共五章,分别从曲的起源、曲的特点、散曲鉴赏、戏曲鉴赏、如何填曲写曲进行了描述。各章既有总体概括,也有对代表性作品的解析。从汉乐府、角抵戏到清商乐,从唐大曲、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到元曲,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形式,今天看来依然动人。对“小桥流水人家”本是江南春景,为何出现在秋天;对杜丽娘为何因一梦而亡等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陈煜,黑龙江省宝清县人,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硕士毕业,2001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师从于傅道彬先生,现任教于大连大学。
  目录:
  第一章曲的起源
第一节“九歌”舞成相辞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二节汉乐府角抵戏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三节南北朝清商乐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四节唐大曲参军戏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五节宋杂剧金院本嬉笑怒骂皆文章
第二章曲的特点
第一节特点
第二节散曲与戏曲
第三章散曲鉴赏第一节元朝的政治生态
第二节梦中又说人间梦
第三节功名两字酒中蛇
第四节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
第五节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第六节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第一章曲的起源 
  第一节“九歌”舞成相辞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二节汉乐府角抵戏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三节南北朝清商乐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四节唐大曲参军戏忽如一夜春风来 
  第五节宋杂剧金院本嬉笑怒骂皆文章 
  第二章曲的特点 
  第一节特点 
  第二节散曲与戏曲 
  第三章散曲鉴赏第一节元朝的政治生态 
  第二节梦中又说人间梦 
  第三节功名两字酒中蛇 
  第四节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 
  第五节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第六节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 
  第七节日月长天地阔闲快活 
  第八节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第九节小桥流水人家 
  第四章戏曲鉴赏 
  第一节千古奇冤——窦娥冤 
  第二节待月西厢下 
  第三节汉宫秋梧桐雨 
  第四节关大王黑旋风 
  第五节西游记前传 
  第六节琵琶记 
  第七节世有一梦而亡之理吗? 
  第五章如何填曲写曲 
  第一节踩上作曲的节奏和韵脚 
  第二节跟着感觉走 
  第三节凤头猪肚豹尾 
  第四节怎样填写曲 
  主要参考文献
  曲包括散曲和戏曲,起源于何时,一直是个有争论且尚无定论的问题。 
  说到舞蹈,在2013年最新公布的清华简里,就载有西周王朝的宫廷乐舞。闻一多先生认为“九歌”为歌舞剧,并亲手改编成了现代歌舞剧《九歌新编》。闻先生的判断是对还是错?本书在元曲里找到了答案。“九歌”乐舞什么样?在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一个鸳鸯形漆盒的腹部左右两侧给出了画面。 
  说到说唱,先秦时期的盲人乐师说唱词体现在荀子写过的一个形式独特文体“成相辞”里,这种“成相辞”三三七句式是不是元朝散曲小令的来源之一呢? 
  第一节“九歌”舞成相辞为有源头活水来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歌、舞、说、唱等。舞蹈、歌曲、杂耍、滑稽表演等起源很早,作为一个个支流,一直按照自己的轨迹在发展,直到宋朝产生了“勾栏瓦舍”这样一个平台,把各种技艺融会起来,演至元朝,形成了蔚然壮观的元杂剧。 
  说到舞蹈,就有相传是远古“葛天氏之乐”的“八阕”歌舞。在杀牛祭祀祈祷丰收的典礼上,三个人手持充满神性的牛尾,踏足而歌,载歌载舞。一曰载民,祭祀承载人民的大地;二曰玄鸟,赞美春天之神燕子;三曰遂草木,祝愿草木葱茏茂盛;四曰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五曰敬天常,祈愿老天风调雨顺;六曰达帝功,感谢天帝的功德;七曰依地徳,顺应自然的恩泽;八曰总万物之极,像动物一样纵情狂欢。八个乐章,构成一部农业丰产祭祀的原始戏剧表演(孙文辉《古乐〈葛天氏之乐〉的文化阐释》,《文艺研究》1997年02期)。有专家考证,“舞”字甲骨文形态就是舞者两手各执一个舞具,即牛尾巴。这是猎获物的象征,作为战利品来纪念。这个葛天氏之乐舞已经不是初民自发的单纯歌舞,而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歌舞(《说剧中国戏剧史专题研究论文集》董每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5页)。 
  安阳殷墟出土的3500年前的刻有鼓、龠、舞的甲骨文,表明当时的音乐歌舞已达到相当水平。降至西周王朝,2013年1月7日公布的清华简中有一则《周公之琴舞》,简文中首先是周公作多士儆毖九首的序曲,接着就是成王作儆毖,琴舞九遂,成王所作九首诗内容简文被完整地记录下来,表现的正是宫廷乐舞。孔颖达疏《益稷》“箫韶九成”曰:“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乐舞的目的是让君王自警、自戒。 
  说到歌舞,我们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九歌”,开创了后世歌舞大曲的先河。最早主张“九歌”为歌舞剧的是闻一多先生(历史学家赵俪生曾评论民国时期人物,认为真正能讲出东西的是闻一多),闻一多先生对“九歌”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迎神和送神的主题都是东皇太一,代表东皇太一的神尸庄严而玄默坐在祭坛上,扮演各种小神的男男女女,分为九班,依次走到坛前,唱着舞着,表演着哀情或悲壮的小故事,以“合好效欢虞太一”。他还把“九歌”编成了现代歌舞剧《九歌新编》: 
  首先是迎神曲,楚王率领文武百官排列在祭坛下,庄严肃穆。男声、女声独唱《东皇太一》诗句,拉开序幕。楚王上前三步,依次举行祭祀的仪式。演出开始。 
  鸡鸣报晓,太阳冉冉升起,日神“东君”赤面虬髯上场。男声独唱,众人合唱,乐器齐鸣,人们合着节拍唱诗跳舞,“展诗兮会舞,应节兮合律”,赞美万物生长离不开的太阳。 
  暮霭沉沉,斜阳夕照。“云中君”上场,女声合唱,赞美雨露滋润了大地。 
  湘君与湘夫人登场,女巫唱《湘君》,不远千里来赴约,见不到湘君,又在大江上下求索,怨湘君之不见,无限思念“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男巫唱《湘夫人》,痴情等待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两个人见又见不到,放又放不下。 
  主管生死的“大司命”追赶着美女,美女们惊慌逃避。人生死有命,离合无法主宰。“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主管子嗣的“少司命”上场,与其中一美女眉目相交,心中暗许。无奈又要离去。“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河伯”跨着一口鼋,在水中露出半个身子。他溯流而上,浩浩荡荡来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却又开始怀念家乡的弯弯小河。 
  “山鬼”披戴各种鲜花,驾着赤豹,跟着山猫。她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脸色却变得凝重。她在等待着约好的情人。天上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她一直孤独地伫立在高高的山岗上。 
  血色残阳,敌众我寡,我军伤亡惨重,“国殇”上演。妇人唱着庄严又凄凉的悼歌,颂扬战士们英勇杀敌,宁死不屈。战士英灵不泯,精神不死,“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送神曲。歌曲中出现过的人和动物又都出现在台上。集体合唱,祝愿幸福的生活就像花草一样茂盛,地久天长。……





上一本: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下一本:生于午夜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读曲通识的作者是陈煜,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