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贫穷的质感


作者:王梆     整理日期:2022-05-26 04:15:27

  ★ 旅英十二年,作家王梆**部非虚构作品,观察当代英国社会,记录公民行动的实践与思考——住廉租房,逛二手店,后院种菜、下地劳作,走进乡村社交俱乐部,打入工党内部,采访异乡的普通人……王梆从自己在英国生活十二年的真实处境及经验出发,观察英国社会政治、民生和文化。她的生活,就是她的思想资源,也是她的写作原点。不同于一般旅行文学中“观光客式”的观察与纪录,她长期扎根当地,作为一位“生活中的人”, 观察食物、衣着、住房、市集、邻居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与物,目光触及家庭、养老、医疗、制度等一系列社会议题,由此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揭示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背后的复杂真相。长期媒体工作的经验和写作训练,使她的叙述不仅有独特的视角,还有很强的感染力。 ★“高价租房奴”“在职贫困”“慢性失业者”“无房老人”,聚焦千禧世代低中阶级的生存困境,关注无法从事生产也无力参与消费的“新穷人”——充分享受过国家福利政策的英国老一辈中产阶级,信仰“勤劳、坚持不懈、节俭、审慎、自力更生”的五条箴言,但“高价租房奴”“在职贫困”“慢性失业者”“无房老人”,才是千禧世代低中阶级所面临的社会现实。在社会老龄化与贫富分化加剧的今天,离开福利制度的中产家庭如何保持体面的生活?而普通人如何才能有尊严地老去?这是王梆多年来不断追问的问题。 ★ 打入工党内部,加入食物银行,在**现场和社会实践中追问脱欧的原因、共识的破裂,直面政治正确、世界主义、种族歧视等政治议题——去工业化、石油危机、通货膨胀……导致中等收入水平落后于经济增长,而物价直线飙升;同时衍生了经济上不再具有话语权的一代,工党内部开始出现分化。右翼思潮兴起、“取消文化”盛行、难民危机、欧洲公投,支持脱欧的一派被贴上“种族主义者”的标签,这些国际新闻热点和今天身处中国的我们有何联系?王梆分享了她的观察、经验:“当你面对的人变得真实、具体,像棱镜一样具有多面性时,任何一种标签都是粗暴的。” ★ 一个普通女性从她的亲身经历出发,追问性别歧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综合了调查、采访与历史考证的多重维度,探究父权制家庭与性别不平等的成因——住贫民区、挤蚁窝、关注食物价格、走访养老院、加入食物银行,王梆的问题意识来自生活而非书本、理论:为什么全职工作的女性收入比全职男性少?为什么猎巫运动中,85%的受害者都是女性?通过追溯英国历史上“寻找替罪羊”的猎巫运动,揭露一种自上而下的暴行,分析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同时围绕“规训与惩罚”问题,探索父权制家庭与社会暴力的成因,消除女性主体意识中所有潜在的对抗。 ★ 从“伦敦漂”到“乡下人”,身体力行,与邻舍共建“附近”的社区生活,重申“自下而上”的活力与“公共意识”的重要性——新冠疫情凸显了制度之间的矛盾与无力,惶恐与孤独催促人们尽快地联结起来,基层民众开始自发合作。民间力量的出现、来自“同温层”的抱团,展现了一种公共关系的可能性,让主流之外的人也可以成为“此刻”与“这里”的一部分。这不仅化解了漂泊者“无乡”的焦虑感,更填补了贫穷、冷漠带来的不安。在疫情时代展开的“共助模式”,每一件物品,都是通过具体的人、一段具体的地理距离传递的。
  王梆**部非虚构纪实类作品。她旅居英国十二年,住廉租房,逛二手店,后院种菜、下地劳作,走进乡村社交俱乐部,打入工党内部,采访异乡的普通人……以“英国观察”为切入点,从自身的真实处境及经验出发,讨论贫穷与制度、家庭与养老、乡村与城市、脱欧与留欧、文化与历史等一系列社会现实问题。她的生活,就是她的思想资源,也是她的写作原点。不同于一般旅行文学中“观光客式”的观察与纪录,她长期扎根当地,作为一位“生活中的人”,观察食物、衣着、住房、市集、邻居等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与物,不断延展视野,将目光触及家庭、养老、医疗、制度等一系列社会议题,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揭示优选垄断资本主义背后的复杂真相。长期媒体工作的经验和写作训练,使她的叙述不仅有独特的视角,还有很强的感染力。





上一本:古典的春水 下一本:郭家声先生遗稿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贫穷的质感的作者是王梆,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