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禁地青春


作者:魏世杰     整理日期:2014-03-01 00:21:46

    故事发生在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221厂,通过叙述近百个人物的生活、爱情和人生际遇,生动展现了核武研制那一段艰苦卓绝、惊心动魄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画卷。作品中的三个中心人物魏、江和林,通过农村社教结识并成为挚友,三人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成为贯穿作品的一条纵向主线。十年浩劫期间,221厂受到了空前的摧残和破坏,科技人员在逆境中受难、挣扎,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魏、林之间的坚贞爱情,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磨难,最终有情人未成眷属……作者魏世杰曾在221厂工作和生活了10年(后又在四川核基地工作16年),作品内容是其亲身经历,其中的背景、人物、故事细节均还原于历史。作者写作的意图,不是全面记述核基地的创业发展历史,只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核基地生活:它不是一部史诗作品,它是为核基地的大小人物画像的“清明上河图”。
  作者简介:
      魏世杰,1941年生,山东即墨人。从事国防科研26年,亲身参与我国“两弹一星”的科研攻关工作,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或国防科委奖励。曾撰写《原子小演义》等科普著作共计200多万字;长篇纪实小说《东方蘑菇云》,荣获1993年全国优秀图书奖。目录:
  第一部1.不眠之夜2.进退维谷3.厕所受惊4.革命虱子5.不准恋爱6害羞的事7.海晏传说8.学习“整人”9.批斗死人10.初识22111.隐藏工号12.总厂印象13.心照不宣14.初见炸药15.茅台酒醉16.恋爱遇阻17.严重警告18.“破鞋”轶事19.东伯利亚20.意外重逢21.“灯泡”外调22.车厢“卧谈”23.包厢遇险24.“零二”权威25.公车色狼26.唐山黑孩27.不欢而散28.我的恋爱29.初尝烤鸭30.“文革”之波31.秘密答疑32.王老故事33.番茄礼物34.三种感情35.偷拍风暴36.“挟持”领导37.立项失败38.小谭出事39.爱的回忆(上)40.爱的回忆(下)41.峰回路转42.釜底抽薪43.宿舍讲座44.一道划痕45.“敖包相会”46.挑选炸药47.两个太阳第二部48.神秘来客49.小报惹祸50.最后叮嘱51.两派分化52.批韩行为53.小道消息54.政治回忆55.雨夜探视56.少年闯将57.朋友反目58.涵洞遭劫59.母亲心事60.我的师妹61.为官也难62.追“鸭”碰壁63.原始战争(上)64.原始战争(下)65.风中接站66.接风晚宴67.草原远足68.王老掏钱69.再回北京70.“黑帮”师徒71.上海来信72.拜见林母73.林母失踪74.小将反思75.临别夜访76.朋友谈心77.互相揭发78.两位工人79.林的来信80.批邹大会81.通风报信82.刚烈的人83.冰糖葫芦84.苹果情深85.《艾青诗选》86.外科主任87.火车事故88.湖边的事89.痛心的事90.雷管爆炸91.技安会议92.半夜寻人93.准备坐牢94.特殊翻译95.从零到零96.新房话别97.苏被隔离98.老邓来了99.老于挨批100.试验成功第三部101.江谢婚礼102.工号爆炸103.四座坟墓104.两位老人105.分析原因106.吃臭饺子107.晴天霹雳108.我的辞职109.告别草原110.多巴营房111.下洞救人112.事情原由113.鉴定风波114.首开杀戒115.两个秘书116.钱的坦白117.保密检查118.秘密会面119.“鸭子”回家120.钱的死因121.陈的观点122.揭发能手123.班内的事124.林还活着125.再开杀戒126.确切消息127.我被隔审128.首次挨斗129.生存环境130.首次受审131.政治立场132.囚室望月133.不准乱看134.张的自尽135.张的往事136.炉灶的事137.最后“挽救”138.“谋杀”故事139.田的消失140.千里寻兄141.文盲购书142.赖渣的事143.林已病危144.货场拉砖145.两面小旗146.途中遇险147.露宿街头148.事故回忆149.医院见林150.北京被押151.追查后台152.春回大地153.无罪释放154.劫后重逢155.林的归宿156.决定入川    毕业前的一天,我和同学李宪明被通知到系办去,说有重要的事。济南的七月,骄阳似火,赶到系办,已是汗流浃背了。系办的秘书,我们经常戏称她为陈老太婆的,一副很神秘的样子,见我们来了,先让我们坐下,然后迅速关上办公室门,转过身盯着我们。陈老太婆个子不高,戴高度近视镜,表情经常严肃如法官,让人怕怕的。“莫非我们犯错误了?关门干什么,难道怕我们跑了?”正胡思乱想呢,陈老太婆开口了:“二机部九院来选人了,条件很高啊,又红又专,宁缺毋滥,可严了。山大那么多毕业生,只有你们两个被选上,太不容易了,我祝贺你们!”此刻,她的脸上浮现出平时难得一见的笑容。听到这儿,我才松了一口气。她转过身,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很小的带塑料皮的笔记本,递给我们,说:“一点小礼物,收下吧。”打开看时,第一页上写着她的祝词:听毛主席话,永做革命人。我当时心情激动,很有些受宠若惊。说实话,我在大学里政治表现并不太好,大二时因为说了“三面红旗”的坏话,还受过一顿批评,毕业鉴定中赫然有“该生重业务不重政治,不靠拢组织,要求进步不迫切,经教育后才有所好转”之类的话。我的学习成绩尚可,说“专”,也许靠点谱:说“红”,那是绝对谈不上的,大学五年,竟然连个入团申请书也没有写啊。当时,涌上心头的第一个感触就是党太伟大了,太宽容了,我对党如此冷漠,她却依然信任我,把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想到这里,心里有些惭愧。九院是干什么的,当时并不知道,虽然陈老太婆说是“国际阶级斗争的工具”,其实和没说差不多,心想可能与国防有关,但压根没想到是原子弹。回到宿舍,同学们议论纷纷,多数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一个留校做助教的还企图和我交换,当然,那是不可能的。那天晚上,我通宵未眠。是兴奋?激动?对前途充满憧憬和向往?对神秘工作的紧张和不安?非也。我想到的是一件让我魂牵梦萦的心事。我从小喜爱文学,喜欢写稿,几乎成了病态。但稿子难以发表,每次接到退稿,心里就要难受一阵子,难受劲一过,便又废寝忘食地写起来,总梦想有一天我写的东西能变成铅字。大二时,一篇二百字的《谈灰尘》终于在《山东科学小报》发表了,我当时的兴奋简直无法形容,后来又发表了十几篇“豆腐块”,别人怎么看不管他,自己却俨然以“科普作家”自居了。进入保密单位,听说严禁向外投稿,我这多年的心血和追求不是付诸东流了吗?焦虑、沮丧又无可奈何,让我很是痛苦不堪。后来我才知道,我这点牺牲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九院副院长、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在苏联杜布诺联合核子研究所,发现了一个基本粒子,叫“反西格玛负超子”,再努力一下,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他接到国家的命令后,立即启程回国。一位姓方的室主任来九院之前,在科学院是公认的新星,每年都有几篇论文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他的名字从此突然在所有期刊上消失了。难道他们都是自愿的吗?难道都是毫不犹豫?是的,很多文章都是这样写的,但我不太认同。别人怎么想我不敢臆测,反正我不是自愿的,是很勉强的。可能这样说会有人贬低我,说我思想境界太低,但事实确实如此,也只好实话实说了。我在临近毕业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当一名普通中学教师的准备。我想,我可以一面教学,一面从事自己心爱的写作活动。我还梦想着,美国有一个阿西莫夫,苏联有一个伊林,他们写出的~系列脍炙人口的科普著作,影响了多少人哪!为什么中国就不会有一个一然而,陈老太婆的几句话,彻底粉碎了我的梦想。当时的体制就是如此,组织一旦决定,就板上钉钉,无可更改了。第二天,我把多年收集的一大堆科普参考资料,送给了有同样爱好的任同学,他喜出望外,我则心如刀绞。2.进退维谷火车西行,西行,一直开到了青海西宁。我们的报到证上写着“报到地点:西宁大厦232号房间”。报到后在九院西宁办事处(绰号小楼)住了很长时间,每天吃了玩、玩了吃。所谓玩,就是逛大街逛公园;所谓吃,就是吃食堂或者下馆子,而且,一报到就发了工资,居然有一百多块!要知道当时在沿海地区,大学毕业后的工资才五十多元,我们还没开始干活呢,就一下子拿了这么多钱,真是“穷汉得了个驴”,大家颇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但时间一长,就有些无聊了。一个月过去了,毫无动静。我们年轻轻的,老这样游手好闲地呆着,怎么能受得了?再说了,让我们来,不是有重要的事业要干吗?这样呆着不是浪费时间吗?正困惑时,遇到一位从上面(221基地)下来的老同志,姓于,晚上到我们房间串门,便谈起了我们的疑问。他哈哈一笑说:急什么?急也没有用,也可能好几年不让你干活呢。“啊?”大家一听吓了一跳,他接着说,“当然,你们都是学生,单纯,简单,审查起来简单一些”。老于似乎很能吹牛,记得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中央委员论”,二是“对象配给论”。“能到九院工作,那可不得了啊,相当于中央委员,可别小看了自己。”“你们有没有对象?没有?那没关系,组织上从北京上海招来了大批女孩子,凡是没有对象的,每人配给一个。”后来,我在221又遇到了这位于先生,说起“小楼夜谈”,我说我到现在也没有对象,你不是要配一个吗?在哪儿?他笑起来,说当时看你们一个个挺难受,给你们打打气。此是后话。闲来无事,我在小楼瞎溜达时,还发现有一对挺神秘的夫妻,他们大约40岁左右的样子,个头都挺高,长得也都挺帅,男的圆脸,戴眼镜,女的瓜子脸,短发,举止温文尔雅,看样子挺有学问。但他们的宿舍里经常传来吵架的声音,说的是上海话,阿拉阿拉地,似乎在争论什么,我们想靠近门偷听时,里面却沉默了。后来有人告诉我们,他们是从东北某军工厂调来的,男的姓冯,女的姓邹,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厂里开始坚决不放,是二机部拿着“尚方宝剑”,硬压着调来的,但因为家庭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九院的政审一直没有通过。既然通不过,那就放他们回去吧,厂里巴不得他们赶快回去呢!但这个地方,可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既然来了,要走,比进来还难。就这么吊着,已经半年多了。不久,我自己也体会了一下想离开的难度。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位姓卢的同学的来信,他被分配到了中科院原子能所,就是所谓的401所,在北京郊区,也是二机部管辖的。他说,你的报到证开错了,你的档案已经发到401所了,所里让我通知你,速来报到。我拿着这封信去找有关领导。那位领导看了看信,很不屑地说:“401,他们算什么?你不要理他们!”我说:“我的档案在他们那儿,我在这里不合适吧!”“怎么不合适?档案?我们一句话,他们就乖乖送过来了。”我听了他的话,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似乎有一种被软禁了的感觉。转眼间,落叶飘零,秋意渐浓,我们这些大学生们终于盼到了领导接见的时刻。接见我们的是九院院长李觉将军,那时天气已经冷起来,李觉将军穿着军大衣,步履矫健地走上台去。这是一个叫“公路俱乐部”的礼堂,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济济一堂,李觉没有发表大篇演讲,简单说了几句后,就带领我们举行了“保密宣誓”仪式。他念一句,大家跟着说一句。誓词内容记不清了,大意是:我参加这项重要工作,是党和国家对我的最大信任,我宣誓保守国家机密。并同一切泄密窃密行为作坚决斗争……什么机密?我们当时其实一无所知,221的一切,都在五里雾中,即使偶尔道听途说到一点信息,也是支离破碎,无法理出明确的轮廓。P2-4





上一本:洪荒天子2 下一本:龙藏凤隐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禁地青春的作者是魏世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