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才子


作者:史中兴     整理日期:2014-08-26 10:53:39

   这是个打开魔盒的年代,万类江天尽聒噪的年代,比新奇、比怪异的年代,形形色色精英才子繁殖的年代,各类大师批量生产的年代。本书主人公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路走来,穿行于妻子、情人、师友、权贵之间,如鱼得水,如日中天,一场大师赛,把他推到”天下无人不识君”的峰巅。作品深入触及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层而,时有黑色幽默式解读,具有喜剧色彩。
    文笔抒情,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郁。
     本书(作者史中兴)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伪大师的艺术形象,带有立此存照的含义,而且触及了制造和热捧种种文化泡沫的“机构”需要,这才是这部小说发人深省的人文内涵。
  作者简介:
     史中兴,新闻工作者。记者、编辑、总编辑的活儿都做过,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委员、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传记文学《贺绿汀传》,长篇小说《暂憩园》《隔世》,中短篇小说集《生活是蓝色的》,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集《用心弦弹奏的乐章》《碎瓯拾片》《有朋在彼岸》《人间烟云历几多》等十余部。
  目录:
  引子上篇下篇   卜晓得出门前拿过心爱的小圆镜,照照脸,然后把它放进西装胸袋。
     他从门后推出上了年岁的永久牌自行车,今天出门,是去参加市里召开的中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通知写明,郑书记将亲自出席并讲话,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要提早出门,妻子宋昭叫住他:“阿晓,我们的住房困难,你要当面向郑书记反映一下。”卜晓得回过头,简陋的两居室一览无余,一间卧室,搁一张双人床已无多余空间,儿子阿宝七岁还挤在大床上,夜里床板咯吱吱,孩子被震醒就问什么响,大人只能停止运动,兴致全没了。另一间书房十几个平方米,说书房不是书房,饭厅不是饭厅,两者兼而用之。书桌也是饭桌,桌上是饭菜,桌下是书刊,手上端着碗,脚伸出去,蹬着的是书刊。有客人来访,没个落脚之地。宋昭年迈的舅舅从美国回来看望,家里没待半小时就回宾馆,舅舅临走留下一句话,住得那么挤,把阿宝送到美国来读书吧。像他这情形,中青年教师中不止他一家,他心气尚平,近日他解析《离骚》的论文和一篇历史小说同时获奖,才子之名不胫而走,被破格提升为教授,市报头版头条,还加了编者按,表彰他的出色成绩,他成了同辈中的佼佼者,住房仍未相应得到改善,他就愤愤不平了。外地有学校挖他去,承诺为他提供一套三居室住房,他一度动心,可妻子不愿到外地,让他在这里不放弃任何机会,再接再厉,把房子要到手,今天难得的是郑书记亲自参加会,决不能把机会错过。
     卜晓得觉得妻子的话缺乏分寸。“当面向郑书记反映,我算老几,郑书记知道我是谁啊?”“你不要妄自菲薄,你被破格提教授的头版头条新闻,还有发在市报上的文章,郑书记说不定看过留下印象,今天找你们去开会,我估计,哪些人去,这个名单不是郑书记圈定也是经他过目的。”卜晓得为难,他脸皮不厚,当面说不出口。
     “谁让你说了,你可以递封人民来信给郑书记!”卜晓得想起记者朋友韦民生已经为他写过一篇反映住房困难的内参,再写人民来信好不好?宋昭抢白道:“你还等什么?内参上去多少天了,一点音信也没有,谁知是不是送到郑书记手里。见郑书记一面是容易的吗?这封信你一定要递。”卜晓得还在为难,文章写了几百篇,人民来信他从来未写过。这信该怎么写啊?既要把住房困难的严重程度写出,又要避免让领导留下不好印象:现在百废待兴,要解决的问题成堆,你怎么只想着自己的两间住房?宋昭拿过一个信封递给他:“我已经写好了,你先看看。”卜晓得接过信封,抽出信笺,“敬爱的郑书记”,一看这个开头就皱眉头,怎么还是“敬爱的”,现在不兴这一套了,可是下面的话,他读着读着,眼睛睁大了。
     “我叫卜晓得,是旭光大学的青年教师,聆听过您在我们学校所作的形势报告,您对我们国家转人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知识分子的任务、使命所做的精辟分析和期望,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为了补回‘文革’荒废的岁月,我们正在废寝忘食,奋力拼搏,争取做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学术成果。
     “你在讲话中提到,现在国家百废待兴,要办的事很多,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条件也要摆上议事日程,领导如此关注我们,我也想向领导说说我的住房情况,我们夫妻二人,一间卧室十几个平方,放一张床撑满了,孩子七岁了,不能一家三口还挤在一张床上啊。我夜车开得多,上床时一不小心就吵醒老婆孩子。我工资不高,每月收入,吃喝以外,全买了书,书满地堆放,吃饭时脚也伸不出去,都被书堵住了。郑书记,我不该用个人问题来打扰日理万机的您,我是想向您反映我实际的生活情况,希望在您的关注下,我的住房条件能有所改善。我会更努力地搞好我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最后是卜晓得的签名,卜晓得看了,跟自己的笔迹一模一样,他服了,自己担忧的事,妻子在信中表达得恰到好处,既写出一个中青年知识分子真实的困境,又显示出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要在新时期大干一场的使命感,自己写不出这样一封人民来信,再回到信的开头,“敬爱的”三个字也不那么刺眼了,好吧,就按老婆说的办,他推起自行车,决定把这封信带到会上去。
     “慢着,”宋昭止住他,“今天会议重要,别搭这老爷车了,你打的去。”卜晓得深情地望了老婆一眼,这个提醒很重要,脑子里想事,踏车容易走神,一不小心撞到什么路障上,可不是闹着玩的,要误大事。可这个路不短,打的得几十元呢。妻子平日最反对打的,一下子变得这么慷慨了。
     “今天是市里的会,你去开会是工作,打的费应该拿去报销。”卜晓得倒没想到这一层,老婆说得对,头头脑脑去开会,小车接送,车费、油费、司机费,加起来该是多少,我几十元打的费,为什么不可以拿去报销?打的果然快,到达会议中心门口,离开会还有一刻钟,会场门口一侧长桌上的签到簿,打开的页面,只剩下末端一小块空白,卜晓得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不想让自己蜷缩在别人的屁股底下,便翻到空白页,在上端工工整整写下自己的名字,美观醒目。走进会场,他就没有选择余地了,围着长会议桌的一圈座席都有了主儿,他只能在沿着四面墙壁的座席上找了个空位,他的身旁架着摄像机,电视台记者已经就位,大人物到场,会场的阵势就是不同。
     郑书记在会场门口出现,微笑着向大家挥手致意,场内响起一片掌声,郑书记在长会议桌一侧中间位置就座,卜晓得挺挺身子,目光越过挡在前面的几个人头,正好对着郑书记,虽然距离远了一点,发言时站起来还是可以让郑书记看得清楚。
     主持会议的部长几句开场白,强调今天郑书记亲临会议听取大家意见、建议,标志着本市人才工程正式启动,意义重大。说着环顾全场。“哪位先来,请吧!”P7-9





上一本:供体 下一本:房的事儿

作家文集

下载说明
才子的作者是史中兴,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更多好书